近日,藝人仝卓改學籍事兒鬧得沸沸揚揚。相關部門介入調查,仝卓出面致歉,並願承擔一切責任。仝卓為追夢出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閒來細思,仝卓如果不改學籍,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嗎?草根除了改學籍考試,成才的第二條路在哪裡?
仝卓有點得意忘形,自曝改學籍的事,原來光鮮的背後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仝卓改學籍肯定是不對的,因為它破壞了社會的誠信體系,作為一名公眾人物,你的一言一行都為社會矚目。身為公眾藝人,公然自曝造假,影響是十分惡劣的,必然遭千夫所指。這種行為遭到追責,撤銷其學歷資格也是自作自受。
仝卓為上學改了學籍,實現了夢想。試想他不改學籍,他有機會出名嗎?他能有今天的成就嗎?肯定不可能,他不可能從草根逆襲成為民歌之王。即使有這種機會,那也不知道要付出多少是艱辛汗水,還要有機遇。這一點大家懂的。 如果他不上中央音樂學院,他不能獲得如此高端的教學資源,他不能獲得如此高端的一些機會。他可能一輩子都只能望望音樂學院的門檻,看看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的背影。這就是高考的殘酷。
一個人的學籍是你求學之路的軌跡,應屆生往屆生一目了然。關鍵時刻往往成為壓死學子升學路上的稻草。
想想仝卓的少年時期,他絕對算得上是一個追夢的少年。他有才華,他有理想,有追求。仝卓學生時代一路學音樂打拼過來,多少辛酸艱辛,自然是常人所不能理解。他很努力,也取得了很多榮譽。仝卓不可能不優秀,不可謂不有才。
然而仝卓並沒有因為優秀而順利進入心中的理想大學(解放軍藝術學院簡稱軍藝)。第一年仝卓參加軍藝高考考試考了第六名,結果只招收五名。一名之差仝卓與自己理想中的大學失之交臂。更讓人絕望的是軍藝和中央音樂學院只招收應屆畢業生,這昭示著一心追夢的青年,一輩子無情地被擋在了頂尖藝術大學的門外。仝卓求學追夢的路看來是被堵死了。
高考落榜的無聊,只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學子能理解。
這麼有才的一個青年,以一名之差,名落孫山,太可惜啦!有時想想第五名與第十名有多大差別,說不定第十名綜合水平更高。專門的以分數選拔的弊端在此凸顯。但現實就是現實,個人與現實之間的衝突,沒辦法,有時只有認同,只有認命的份兒。落選軍藝,我們為仝卓而感到惋惜。怎麼能享受到頂尖的教育資源,路在何方?這麼一個有才的青年陷入了絕望。
然而仝卓不甘心,他決心鋌而走險便改了學籍,洗白了往屆生的身份。第二次參加軍藝考試,仝卓仍然以一名之差落選。幸運的是,他被中央音樂學院錄取。他終於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大學,終學有所成,成了家喻戶曉的名人。這一路下來,歷經多少坎坷和淚水,誰能計算?誰能解?
仝卓經過洗白身份,跨進來中央音樂學院的大門
仝卓成功了,是比肩王俊凱的青春無冕之王。但沒想到得意忘形,說漏了嘴。改學籍這事兒被扒出,被迅速發酵。其實仝卓說改學籍的事兒可能是出於無心之失,其目的是要傳達追夢路上的艱辛不易。
仝卓鋌而走險改學籍的行為真有些心酸無奈。這種行為與當時的社會規則背道而馳,屬於違法失信的行為。因此而擠兌掉其他考生,造成不公平。但他的出發點只是為了追夢,為了實現理想,沒有別的壞心眼。
古語云:「失敗是成功之母。」為什麼當時相關的大學並不給試錯的機會呢?為什麼不給莘莘學子以第二次選擇的機會呢?我想如果有的話,仝卓一定不會鋌而走險,也不會鋌而走險。唉,誰叫頂尖的教育資源只有那麼多呢。仝卓的事放到提倡終身學習的今天來看,便幾乎不是多大的事兒了。
仝卓改學籍的行為無疑是僥倖的暫時之舉,終究會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仝卓改學籍的行為,當時來看無非是不誠信,但比起那些違法犯罪行為其社會危害性是小巫見大巫。況且他的出發點只是為了追求夢想實現理想。成名之後他也用自己的歌聲和藝術在感染著觀眾,給社會帶來了很多的歡樂。
仝卓現在已出面道歉了,願承擔一起責任,態度非常誠懇,給公眾樹立了一個敢作敢當,勇於認錯願意改錯正面形象。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祈求社會多給一點兒寬容,不要揪著不放,毀掉一個有為的青年藝術家。祈求多給年輕人一個知錯改錯的機會,這也是社會的正能量。
仝卓的道歉信,還請社會多給點寬容
結語:
仝卓改學籍是有不妥之處,但那是一個特殊時期的事兒,是一個追夢青年的無奈之舉,也沒造成很惡劣的社會危害。所以我們應寬容一點,給年輕人一個改正的機會。誠信有時也是可以變通的。同時祈求變通一下一些規則,多給年輕人一些試錯機會,給草根多拓展幾條成才之路。
學習是終身的事,追求學習機會是無冕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