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粉雄救兵》日本特輯《粉雄救兵:我們在日本!》終於播出了。
這部騷氣滿屏的真人秀自2018年開播以來,一直都是收視口碑雙豐收,曾斬獲艾美獎最佳真人秀三個重磅獎項。
豆瓣就沒下過9分,最低9.2、最高9.5。
真是季季都經典。
最新的這一個日本特輯上周剛放出,現在也穩穩拿到9.2——
大家為什麼喜歡他們?因為它實在是我們這個枯燥乏味的年代裡,最暖心的一杯熱茶。
粉雄救兵:我們在日本!
Queer Eye: We're in Japan!
主演: 安東尼·波羅夫斯基 / 鮑比·伯克
卡拉莫·布朗 / 喬納森·凡·奈斯 / 譚·法郎士
豆 瓣:9.2 / 10
IMDB:8.3 / 10
今年夏天剛刷完第四季,到了這個秋冬,「神奇五人組」(Fab 5)又馬不停蹄來到了霓虹國,攜手水原希子、渡邊直美為四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身份的主人公進行改造。
這一次,Fab 5首度光臨亞洲,登陸潮流聖地日本,東西文化碰撞,怎能不讓人期待?
01
這次日本特輯短小精悍,只有四集。四個故事中,第二個故事是最能引起人們共鳴。
27歲的阿寬,一直在東京工作和生活。
他是一名同志,曾經在加拿大和英國留學。在倫敦念書的時候結識了現在的男朋友。
目前兩人分隔兩地,談著一段跨國異地戀。
阿寬已經出櫃,但坦蕩公開並不意味著自由。
即使如今年輕一代已經更加包容,但日本整體社會的氛圍依然十分保守。
作為一個出櫃的日本人,阿寬對自己的同志身份感到自卑。
「日本人希望大家都遵循著某種形式生活。」
「我們必須遵守紀律,要是違反紀律,就會被社會唾棄。」
阿寬他有自己的生活,也有不少的好朋友,對目前的工作也很滿意。
但就是沒有辦法做自己。
難得相聚,也要謹慎:
「我會確認沒人在場之後,才牽他的手。」
總想著逃離:
「我認為自己不會一輩子住在日本。」
曾經的廣闊視角,在當下顯得無力:
「我在加拿大的時候,是充滿能量的阿寬。那個阿寬愛笑,可以盡情玩樂,去逛夜店去跳舞。那個時候最自在,那裡每個人都在做自己。我去參加同志遊行,還化了大濃妝。」
分裂。
明明就在生我長我的家,為什麼反而更不自在了。
為了幫助阿寬,五人組絞盡腦汁、使盡渾身解數。
比如說,去酒吧哈啤酒。
去烤肉店吃串燒。
去Gay Bar蹦迪。
還是熟悉的配方,五人組分別從衣著、妝發、室內設計、烹飪、文化五個方面著手,給阿寬帶來一些小改變。
譚帶阿寬選衣服,輕輕點綴一點色彩,讓這個明明愛橘色但從不買橘色的悶騷男有個出口。
「喬妹」負責給阿寬修一個更貼合臉型的髮型,順便傳授私人翹毛膏小技巧。
鮑比負責「化腐朽為神奇」,給麻雀出租房做超級大變身。
《粉雄救兵》觸動人,大概是因為它不只有乾癟的華麗大變身。
你可以看到主人公對於改造的質疑和牴觸:
「我認為我已經很接近理想中的自己了,可是每次聽到別人的聲音,還是會焦慮。」
「我想成為這種人,可是我擔心自己辦不到。每次有人對我惡言相向的時候,我花了很長時間建立起來的人生就瞬間崩潰了。」
也能感受到五人組並非意在為主人公的生活帶來龍捲風:
「我並不想把他變得古怪,在他身上加鹽加醋。」
阿寬的掙扎,與其說是同性戀的特定議題,倒不如說是所有那些對自我認同有迷惑、經歷過多重文化語境、甚至是芸芸低自尊人類的共同困惑。
在看他們交流的時候,作為局外人的觀眾也會因為阿寬的剖白心生惻隱,會被五人組的雞湯溫暖,隱隱有種共鳴。
02
《粉雄救兵》(Queer Eye)源於2003年美國Bravo電視臺的一檔真人秀節目,當時的名字更加直接,叫《Queer Eye for the StraightGuy》。
大大方方告訴你,就是彎彎改造直男。
△2003年版的《Queer Eye for the StraightGuy》
啟用五位同性戀做主角,拍一檔在傳統電視平臺播放的節目。這個舉動在當時頗為大膽,「彎彎救直男」開播之後意外地受到歡迎。
「同志和異性,或許在臥室裡做的事情有點不一樣,可是他們最終都還是男人」,節目製作人戴維·柯林斯(David Collins)曾經這樣幽默地回應。
戴維·柯林斯坦誠,做這檔節目,理念很簡單:
不論是同志或是異性戀,都想讓自己變得更好看、更會做菜、更會穿衣服、舉止更大方,甚至生活得更精彩。在對於那些讓自己更好、讓生活更好的追求上,其實大家並沒有什麼差異。
既然大家都對男同性戀有刻板印象,總覺得他們在時尚、在個人形象方面做得更好,那乾脆就直接讓他們親自下場,改造改造那些邋遢的「直男」唄。
△2003年版五人組
原版《粉雄奇兵》由此而來。
這檔一反美國電視主流常態的真人秀顛覆了老美們幾十年來的視覺習慣,賺足掌聲。
2017年,Netflix宣布重啟這檔經典寶藏,沿用同樣的模式,請來新的神奇五人組,打造了如今同樣備受好評的新《粉雄救兵》(Queer Eye)。
△新版五人組
去年2月,《粉雄救兵》第一季開播,至今已經播出四季,每一季都是9分起跳。
五位「粉雄」術業有專攻,分別從衣著、髮型、心理、家居、廚藝五個方面發力,對主人公進行全方位的改造。
神奇五人組個個都是可人兒:
鮑比(Bobby Berk),負責室內裝修設計。
人送外號「鮑工頭」,幹最累的活,出最少的鏡。
譚(Tan France),負責服裝穿搭。
上門就扒拉人家的衣櫃,開啟點評模式。
喬納森(Jonathan Van Ness),負責美容美髮。
暖心小可愛,有「喬妹」在就不怕冷場。
安東尼(Antoni Porowski),負責烹飪教學。
不用多說,顏值擔當。
卡拉莫(Karamo Brown),負責社交和文化部分。
表面看是逛街陪聊,實際是直擊內心的人生導師。
他們五個湊到一起的總是嘰裡呱啦,嗨個不停。
但其實是全員天使,最後總讓改造對象滿臉眼淚鼻涕。
03
改造節目給主人公帶來巨大變化,這幾乎是默認的設定。
醜女變美人、破家變豪宅、惡棍變好人,這些套路觀眾早已接受,並心照不宣。
《粉雄救兵》的確也做「變身」效果,但他們並不致力於為主人公製造翻天覆地的變革。
神奇五人組個個都是騷斷腿的妖精,他們人很浮誇,但他們提出的建議卻不浮誇。
面對孤單又自卑,堅稱「醜陋是無法拯救」的57歲大爺湯姆,他們的改造溫暖又體貼,不會讓人「面目全非」:
— 我喜歡你的大鬍子,但大鬍子也需要打理。
— 我會在底部和側面剪掉一點,這樣就能更貼近臉部,而不會顯得臉寬。
不直接指出缺陷,而是體貼地一步步引導:
— 我發現你的臉頰有一點乾燥。
— 那是我的狼瘡。
— OK呀,我對狼瘡也有些了解(然後展開話題給老人家講解防曬的原理)。
叮囑他以後不要再從網上買二手床墊。
教他如果背疼,應該挑選不過分柔軟但有足夠支撐力的床墊。
選衣服,帶他去實用不浮誇的古著店:
「這裡的衣服都很有趣,而且價格也公道。如果你資金緊張的話,這裡就很合適。」
改造時以尊重對方的習慣和喜好為前提:
— 我不是要你不戴帽子,而是要給你找一頂新的帽子。
— 你不喜歡這頂嗎?你要是不喜歡,我們就不戴了。我們戴一些你更容易接受的。
在面對硬核嘉賓,49歲的女獄警喬迪的時候。
他們沒有把鋼鐵直女改造成粉紅小公主。
而是幫她在硬朗與柔和之間尋找平衡,找到讓她舒服的、恰到好處的英姿颯爽。
也沒有把她的「野獸派」家裝全部換掉,而是稍作調整,切中喬迪喜歡的中性風格。
在面對生活近乎是「野人」狀態的戶外露營項目主任喬伊的時候,他們雖然完全無法認同喬伊不洗澡、衣服得穿到爛的生活習慣,但也不會三八地指責,更沒有高高在上地規勸。
只有充滿尊重的建議:
「如果你不願意經常洗澡,那就別穿棉衣。因為棉衣會吸收各種體液,弄得你整天都又熱又多汗,你要儘可能地多讓氣流吹到身上。」
在《粉雄救兵》,有令人咋舌的光怪陸離,也可以看到普通平凡的大眾故事。
它並不是一個拯救人生的節目,神奇五人組也並非神乎其神的頂級專家。
它和所有變身、改造類節目一樣,的確是會在最後一刻展現煥然一新的一幕。
但它並不是要讓改造對象住豪宅、穿華服,弄得渾身不自在。
也不想要把改造對象徹頭徹尾換成另外一個人。
它只是一個推力,讓對方知道,原來自己還可以有這個版本。
「我希望你不要再遮住你的臉。你的臉很好看,你應該把臉露出來。」
「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應該要擴張眼界,不停地實驗,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展現方式。」
「如果無法在外面做自己,那在家做自己也行。」
「世界會以你對待自己的方式對待你,而你沒有好好照顧自己。」
「當我們改變想法時,人生也會因此發生改變。」
終歸到底,《粉雄救兵》只是想讓你,
好好地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