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評選出人類在漫長的進化史中保留下來的最穩定的基因,那麼除了「吃」以外,應該就是「愛美的基因」了。從古至今都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無論是《詩經》中受到君子追捧的「窈窕淑女」,《陌上桑》中的名動四方秦羅敷,還是《世說新語·容止篇》中煉丹敷粉的魏晉士大夫、中世紀歐洲宮廷中流行的束腰、假髮、高跟鞋,無不反射出人類對於自身外貌美的無止境追求。今天,我們用「顏值」來指代一個人容貌的高下,「顏值」不僅是偶像明星出道的門檻,更成為我們普通人評價周圍同伴和要求自身的重要指標。其實,關於顏值,科學界早有研究,這篇文章旨在揭開「顏值」在科學研究中的神秘面紗,繼而站在社會科學的角度分析一下「
顏值」和個人社會網絡之間的關係。嚴八先來敲黑板,通過這篇文章,你將了解到:
1、我們為什麼追求高顏值?在這個看臉的社會中,我們難免會以貌取人,我們可以光明正大地表示自己舔某人的顏,或者「饞」某人身子,而不會受到非議。沒錯,社會開放度的提升允許我們公然抒發自身最自然的本性——對美貌的偏愛,但不知你是否思考過,為什麼我們會喜歡漂亮的臉?
也許你會脫口而出:這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嗎?的確,對美貌的追求早在百萬年前就很「自然」地印刻在我們的基因裡。進化論告訴我們,我們的大腦對他人的外表、美貌和性吸引力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興趣,這是因為,自
然選擇會強調人的某些身體和行為特徵,那便是高質量伴侶的有效信號。對於一個人來說,外貌、身材和性徵,擁有其中任何一種,都能說明他/她具備了「優秀的基因」,而只有與攜帶優秀基因的伴侶相結合,我們的後代才會更加成功。
而另一方面,心理學家通過實驗證明,我們之所以喜歡看漂亮的臉蛋是因為人
在觀看顏值高的人時,大腦會分泌大量的荷爾蒙和多巴胺,產生愉快甚至上癮的感覺。這麼看來,「愛美」確實是一種自然進化而來的生理反映。
二、是誰在告訴你什麼樣算「高顏值」既然人腦對於「美貌」的生理反映是固定的,那麼
是不是高顏值的標準也是單一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你看過《人類簡史》,你就知道人類文明的框架從古至今一直靠著「想像力」來支撐,對於美貌的認知也是如此,也就是說,
高顏值的標準是被社會建構的。事實上,
人們對於美貌的定義隨著不同的社會文化和不同時代而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我們今天所追捧的大眼睛、高鼻梁和大長腿不過是人類圖譜和史冊中轉瞬即逝的一部分罷了。舉個慄子,粗壯結實的女人是母系氏族社會時期女人美麗的標準(生殖力和生產力強的象徵),長發和絲襪是中世紀歐洲貴族君王的常見裝扮,而你也一定見過把一堆銅圈套在脖子上的泰國長頸族婦女的風姿,那可真是一種令人窒息的美。
也許你會反駁:不同文化和不同時代的審美離我太遙遠了,我只需要知道在我的文化和時代中對美貌的定義就足矣。但事實上,即使是在現在社會的中國,你對於美貌的認知也輪不到你自己來做主,而是
被社會權力和話語所定義。福柯在《規訓與懲罰》中提出了「權力的微觀物理學」,認為權力和話語相互影響並最終作用於人的身體。根據福柯的邏輯,具有當代社會特徵的顏值標準是
商業資本話語和權力規訓下作用於個人身體的產物——網紅經濟和明星產業造就了「美麗的標準」。高顏值的人物影像充斥在網際網路和媒體螢屏的各個角落,形成了資本話語對普通個人的規訓空間,告訴我們什麼是流行趨勢,什麼是美。在接受到規訓的信息之後,我們開始對容貌的包裝進行投資,這就包括對服裝化妝品甚至醫美整形的投入,最終,我們都變成或者接近了螢屏神話以及自己心中「美麗的樣子」。
所以可以認為,我們現在面對大眼睛、大長腿美女所產生的多巴胺,並不是因為這種樣子的人確實美麗無比,而是
我們的認知被自身所在的社會塑造並欺騙自己的大腦說「這就是美」而導致的一種結果。而關於「長什麼樣才是高顏值」這個問題,恐怕只有無限的宇宙才知道答案。
三、帥到沒朋友?社會資本和社會網絡是社會學的經典論題,這個領域致力於研究我們和我們的朋友之間的關係。那麼,長得好看就會擁有更多的朋友嗎?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對2018年《汶川地震災區重建發展情況調查》所採集到的2889份問卷數據採用多重線性回歸和泊松回歸的方法進行統計分析,以受訪對象的拜年網為因變量,以其顏值評分為自變量,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高顏值對個人社會資本總體呈現微弱但顯著的正面作用,即總體看來,顏值越高,社交網絡規模越大,網絡質量越好。這個結果可能在大多數人的意料之中,但請大家注意,顏值對於個人社交的作用只是微弱的且停留在第一印象或者說是弱關係,交朋友說到底還是要靠彼此的真心付出和坦誠相待。
四、靠顏值吃飯也得有才華現在,我們已經證明了個人顏值對於交朋友是有影響的,那麼上升到更加宏觀的層面,我們會發現,顏值對個人社會資本的攝取存在著資本層面的
「馬太效應」或者說「聚集效應」,折射出了一定程度的社會不公正現象。
通過對以上數據的調節效應分析,我們發現不同階層的人群對於顏值的利用率是不同的:
男性、城市人、高學歷、高收入的人,其「顏值回報率」較高。也就是說,相對而言,男性更容易憑藉自己的高顏值去獲取更多的社會資本。相同的,城市戶籍、高學歷和高收入人群更容易利用自身的顏值去結識更多、更優秀的朋友。
這個結果就和我們通常認為的有出入了,在一般性的認知裡,似乎是女性更容易利用自己的外貌去做點事情,所謂「紅顏禍水」便是由此而來,而研究結果卻顯示男性在利用顏值方面更勝一籌,這或許是由於
「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性別分工所造成的男性在社交方面的優勢所帶來的一個結果,又或許是歷史長期以來對
女性形象的刻意描畫所帶來的偏見。
但不管怎樣我們都證明了一個事實:顏值所帶來的優勢並不是對每個人來說都平等的,
而是隨性別、戶籍、學歷和經濟地位而呈現差異的。如果你是男性、城市戶籍、擁有高學歷和高收入,那麼恭喜你,你的顏值將為你帶來社會資本方面的最大的收益。
這也提醒我們,不要因為你長得稍微漂亮就自視甚高,也不要以為去整容去化妝就能為生活和社交狀況帶來很大改善,只有先打好基礎、修煉內功,獲得一個高學歷和高收入的好工作,顏值才能為你的生活和社交帶來錦上添花的效果。換句話說,
只有先擁有了足夠的人力資本,才能憑藉顏值更高效率地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本,這就是顏值所帶來的資本方面的「馬太效應」。相信通過這篇文章,你對顏值的看法已經不僅僅是停留在生物性的表面那麼簡單了,
顏值的確具有生物性,但它同時具有社會性,關於顏值的秘密就在於,顏值影響個人的社交,而這種影響同時被個人自身的其他社會身份所調節。因此,儘管我們以後還是會繼續生存在這個看臉的社會,但下次當你看到漂亮的臉蛋兒時,希望你能夠思考到更多的東西。
本期作者本期責編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博士生 董浩月
本期圖文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本科生 胡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