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匠人:一生只做一件事

2021-02-08 網易

2017-07-02 13:10:16 來源: 盲眼

舉報

  越是深處繁華的都市,越是羨慕遠離喧囂的手藝人。因為,他們一生只需對著一件喜愛器物,只需做一件喜愛之事。 今天,想和你們聊一聊我最近正在看的《了不起的匠人》。

  

  不同於其它文化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是首部微紀錄片,每集只有精短的15分鐘。

  第一季時,節目組遠赴大陸各地及香港、臺灣、日本等亞洲地區,將鏡頭對準極具匠心的20位亞洲匠人的手藝生活,用微紀錄的形式展現精妙的20件器物及各地的人文風情。

  2016年首播的時候,我並不知道。記得當初,我是在看《我在故宮修文物》。也是個不錯的紀錄片,但相較於匠人來說,人物單薄了些。

  

  而在第二季播出的時候,有了第一次接觸,是在微博大v分享了一個微博視頻裡。當時,就被精緻的匠人手藝和美妙的視覺感受所深深吸引。當下,便列入了我的觀片清單裡。

  

  從黎族90多歲的羊拜亮阿婆制陶開始看起。海南島黎族燒陶史有幾千年之久,黎陶換米也是黎族婦女養家餬口的技能,甚至直至今日,泥條盤築、露天柴燒的技法還是一切如故。

  

  

  聽阿婆說著黎族語言,講述她的生活。阿婆,這一輩子就燒陶了。

  林志玲獨特嗓音的旁白,黎族女子獨特的賣陶歌謠,畫面始終圍繞著制陶的過程,黎族的人文氣息都在短短15分鐘裡表現的淋漓盡致。

  別看拍攝的每一位匠人只有15分鐘的成片,但背後一定有數量驚人的拍攝素材。喜歡這部微紀錄片的一個原因正是在於它的精短,沒有多餘的東西,只專注於匠人手藝和傳達的精神。

  

  在第二期中,賀斌關於蜀錦的製作手法也是震撼了我。完全傳統的織造工藝,令人大開眼界。

  

  

  

  經線和緯線的數量是9600根,連接控制它們的纖線有11520根,每根絲線的粗細只有1毫米。在這千萬根絲線裡,換做是我,早就迷失了吧。

  還有織錦過程中的飛梭,拍攝的實在是太美了。

  目前為止,已經看完了7期。我看紀錄片比較慢,喜歡一遍一遍的重複看。慢慢品味。

  

  拍攝團隊也是真的用心了。

  

  其實,中國紀錄片發展到現在,從來不缺宏大敘事的大作,而是缺乏真正的有溫度的小視角的可以讓觀者更有共鳴感的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看他的「魔怔」之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就是了不起的匠人」
    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就是了不起的匠人。近日,偶爾看了由優酷、知了青年出品的高分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看完後頗有感觸,片子將鏡頭對準極具匠心的20位亞洲匠人的手藝生活。這世上居然還有這樣一群人能夠如此安靜地、緩緩地,一生一世只專注於一件事,並且竭盡全力做到極致。為此不禁深深折服,忍不住捫心自問:假設每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持有這種「把一件事做到極致」的匠人之心,還有什麼能難倒我們?
  • 了不起的匠人,了不起的文案人
    在這個時代,我們對匠人內心是敬佩的,而對文案人是打心底不看好的。區別待遇那麼大,在於很多文案少了匠人的品質元素。要成為一個了不起的文案人,要像匠人一樣做到以下幾點。1、反覆打磨每一件令人矚目的成品,都經過匠人手下的千錘百鍊。
  • 《了不起的匠人》節目製作也很「匠心」
    對於匠人和工匠精神的弘揚,理所當然地促成了一批此類主題的文化作品的應運而生。《了不起的匠人》(以下簡稱《匠人》)就是其中之一。這部紀錄片在2016年6月21日正式首播。在收穫了高評價(豆瓣評分8.5)和高點擊量之後,第二季也已經於今年4月18日在優酷網上線。  80、90後們也許還記得磨刀匠和剃頭匠,這大概是我們童年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兩類匠人。
  • 《了不起的匠人》 默默傳承百年手藝
    這是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出的一聲讚嘆,褒獎的對象是《了不起的匠人》系列微紀錄片。日前,《了不起的匠人》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推薦為2016年第二批優秀國產紀錄片,這是首次由視頻網站出品的節目獲得的榮譽。《了不起的匠人》是一部治癒系微紀錄片,由優酷和湖南知了青年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知了!
  • 林志玲加盟《了不起的匠人》 擔任「分享人」
    《了不起的匠人》  近日,由優酷聯合[知了!青年]公司全新打造的亞洲首部治癒系匠心微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在北京舉行發布會。  《了不起的匠人》發布會上,優酷土豆副總裁邵峻、優酷土豆節目研發中心總經理周君、[知了!青年]CEO李武望、阿里巴巴文化中國總監毛丹紅、長安馬自達市場部總監祝振宇以及亞洲知名匠人益西德成、董全斌、旦增平措悉數亮相,「優酷一直以來堅持深挖垂直領域,在增大變現能力、加快變現速度的同時,也日益完善著網生內容生態圈。」邵峻如是說。
  • 一生懸命只做天婦羅的日本料理大師 | 日本匠人
    說到匠人精神,可以深入到生活各個方面,比如建築中發揮匠人精神便可以建造出外觀精美,用料精良的世界性建築,那料理也是自然。
  • 一首胡德夫的《無涯》,一部《了不起的匠人》,一場橫跨30多年的時空對話
    小娛君曾有幸現場聽其鋼琴彈唱《匆匆》,當鋼琴的第一個音響起,天地間仿若只剩下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用音樂呈現歷史長卷的緩緩流動。他的琴聲既有巴赫的冷靜與嚴謹,也有蕭邦的浪漫和夢幻,而最為重要的還是在胡德夫深厚古典音樂的基礎上所綻放出的布魯斯火花,那是一種靈魂的血性和抒情的人性。2017年,胡德夫為《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演唱主題曲《無涯》,音樂上線後也是好評如潮。
  • 葉嘉瑩先生,一生只做一件事
    隨著《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的公布#99歲的葉嘉瑩先生一生只做一件事#這一話題隨即登上了新浪微博熱搜榜葉嘉瑩先生的一生歷經坎坷,在海外飄零數年,直至晚年才回到改革開放後的中國。「99歲,一生,一件事"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葉嘉瑩先生以其對古典詩詞的奉獻與堅守給我們帶來無限的敬佩與感動    桃李天下
  • 了不起的匠人點讚了不起的卡薩帝電視
    「花絲鑲嵌」大師杜建毅老先生雲作客藝術客廳直播間,講述對於千年文化底蘊與智慧科技結合的看法,了不起的匠人與匠心設計的卡薩帝電視碰撞出藝術火花。  杜建毅老先生是「花絲鑲嵌」技藝大師,連續49年從事花絲鑲嵌工藝,傾其一生將這門非遺傳統工藝傳承發揚,堪稱「匠神」。經過他的手,金塊能變成繞指柔的0.07毫米金絲,稍加功力,又變成一隻栩栩如生的金蜻蜓。
  • 那些一生只把一件事做好的人:藍瓶子咖啡弗裡曼夫婦
    就這樣他們作自己最擅長又最喜歡做的事,也因此,他們的店門口永遠是大排長龍。遠近馳名,現在紐約布魯克林也有藍瓶子咖啡的分店了。藍瓶子的成功,其實就是源自於詹姆斯的堅持,就是〝一生作好一件事〞該文中所描述。與許多咖啡店的拓展目標不同,詹姆斯的目標不是打敗星巴克,或成為最大的咖啡連鎖店,詹姆斯的訴求就是給消費者最新鮮最好喝的咖啡,即使無法快速賣出許多咖啡,他也堅持傳統慢慢滴出來的作法。
  • 《了不起的匠人》第三季:師徒之道洞察傳承智慧
    知了青年執行長李武望介紹,第三季將通過「拜見師父大人」這一生動的命題,以小見大,尋找關於東方智慧的傳承,解讀東方倫理與哲學觀。「紀錄片是詮釋東方文化的一種最佳載體,想把《了不起的匠人》做到100季,通過這個品牌,去傳達關於我們東方的一切。」
  • 一生只做一件事
    由此可見日本對匠心精神的高度認可和支持而匠人,在日語寫作職人職人在日本向來擁有著崇高的地位每次說到職人想到的都是白髮蒼蒼的老人確實是這樣正是因為願意用一輩子去做好一件事才能被稱為真正的職人或許你不知道如此執拗的人擁有多大的力量不如我們來談談那些有驚人事跡的日本職人
  • 《了不起的匠人3》收官,快手匠人你pick誰?
    第三季《了不起的匠人》已經完美收官啦~還沒看過的小夥伴,手君只能說——快去惡補吧!就現在!
  • 《了不起的匠人》迎來第二季,富含「匠心」的紀錄片如何做到商業上的「了不起」?
    這個詞一般用在堅持某一項與大眾流行稍稍有異的事上,或是用來形容走在時代最前端的人,代表著前衛與引領。 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總裁楊偉東在第二季的開播發布會上笑說,「最初我到長沙找望望(李武望,知了青年CEO)要做節目時,他給我提了一堆節目,但我們認為要先做《了不起的匠人》。」 該紀錄片播出伊始,便在網際網路上引發了熱議,豆瓣評分高達8.5,幾乎追平了大熱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
  • 《了不起的匠人》再現匠心之美,優酷精耕有質感的微紀錄片
    收穫近4億的話題量,在全網垂直類文化節目中穩居前列,這部聚焦匠人文化、傳承匠人精神的微紀錄片就是《了不起的匠人》。《了不起的匠人》由優酷自製,鏡頭對準了20位亞洲匠人的手藝生活,用微紀錄的形式展現出精妙的20件器物以及大陸、香港、臺灣和日本等亞洲地區的人文風情。優酷此次與「知了!青年」聯合推出的《了不起的匠人》,基於"文化垂直內容+垂直粉絲",是打造網際網路精品內容的一次實踐。優酷堅持深挖垂直領域,在增大變現能力、加快變現速度的同時,也日益完善著垂直類網生內容生態圈。
  • 了不起的匠人劇組定妝照
    《了不起的匠人 第二季》是以聚焦東方美學為主的匠心紀錄片。節目捕捉每位匠人最具匠心的故事,傳達每位匠人鮮明而各自迥異的性格,我們也還是會細膩而唯美的展現每件器物的製作過程,展現出其震撼一面;我們還會在這一季,從每位匠人和每件器物之中,為您傳達一種東方美學中的觀念。這不是學術術語的艱澀,而是由真實故事生發而出的感受。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一生只愛一個人一生只做一件事,為什麼那樣讓人渴望而不可得?
    他一生只做一件事,只是讀書研究書著書,他一生也就只愛一個人,陪伴了他近六十載的妻子任載坤。他的兒女們也如他一樣,讀書、工作、結婚、生子,一如既往地過完他們毫無故事的一生。《素與簡》就是出自他的女兒宗璞之手的散文集,既有與家人相處的平庸日常,也有文學間流動的深厚親情,既有素日的平淡,又有為學的執著。
  • 「陝北歌王」王向榮:一生只做一件事
    一個人的一輩子有多長,可以做幾件事?王向榮語重心長地說,「我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唱陝北民歌。人這一輩子應該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不管成功與否,從事喜歡的工作和事業,做到得心應手,而且感到愉悅。這個方向,每個人都應該去主動尋找。」
  • 優酷微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反哺衛視走向海外,樹行業標杆
    由優酷攜手知了青年聯合出品的精品治癒系微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在網絡高口碑收官後,熱度不減,將於2月26日(本周日)登陸湖北衛視和黑龍江衛視,成為首部反輸衛視的網生紀錄片。《了不起的匠人》的此次反輸,即是在新領域的一次突破。這也將為網臺新關係帶來更多期待和想像空間。
  • 匠心獨具:用十二萬分的認真去做一件事!
    「能做的事情我都想全力去做」、「擇一事、終一生」、「慢慢來比較快」.今天可不是要給你灌雞湯,這些只在電視劇裡才能看到「匠心」,其實在我們的身邊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