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個正在學習英語的普通人的角度來吐槽英語到底難在哪裡?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是興趣這位老師面對英語這位學生也很難因材施教。
剛開始學英語,說是為了培養興趣愛好,不如說是被騙去學習英語:上英語課很有意思,能看動畫電影,能做遊戲,不需要背單詞也能學會英語。就是因為以上的原因我才會開始學習英語,電影確實很好看,遊戲也很好玩,可是學英語不背單詞能學好嗎?答案當然是不行,所以對英語的興趣就會隨著不斷地背單詞,抄寫單詞而變得越來越少。但是也確實有一些人會非常的喜歡學習英語,認為英語很有趣,不會因為每天需要記單詞把它想成一種負擔。
而不喜歡英語的人,不是因為對英語沒有興趣,是因為他被單詞攔住了。背一次單詞沒有記住,就會感受到挫敗,對英語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淡化,也就不會願意再學習英語。
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又是培養起來特別的慢。如果不是自主自願地學習英語,想要愛上它,太難。
孫悟空有七十二變,可英語有八十一變。
英語的知識點特別的豐富,並且知識點並不是單一呈現,而是以多個方面一起呈現,綜合性強,還變化多端。
那麼就來細說一下英語單詞的詞性。本人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對單詞的詞性完全沒有概念,覺得詞性應該是不需要了解。這可是大錯特錯。英語的詞性非常的重要。想學好英語,不僅需要記單詞,還需要去了解單詞的詞性。詞性也是一種語法,是單詞的語法叫詞法。越早記詞性,對後面的學習越有幫助。詞性分為10類。在這些詞性當中,大概最變態的就是動詞了。一個單詞會有多個詞性,同一個單詞的不同詞性有發音上的不同,也有意思上的不同。例如:
fly作名詞是蒼蠅,作動詞是飛。
book作名詞是書,作動詞是預定。
fall作名詞是秋天,作動詞是落下。
match作名詞是火柴,作動詞是匹配。
接下來看看動詞的七十二變,動詞會分為及物動詞和非及物動詞,還會有它的第三人稱單數形式,現在分詞形式,過去分詞形式,過去式。在過去式裡又會有規則和不規則的變化。
在學習lie這個單詞的變化的時候簡直是頭疼。用十分鐘來記,不到1分鐘就忘掉。雖然老師也講過這個單詞怎麼去記去背,可是只要不複習,就會忘得非常徹底。
動詞還有一些動介動副短語。如下圖所示:
另外一種詞性也非常的變態,就是介詞。別看介詞非常少,可是它光一個at既可以表示時間也可以表示地點。還有在周末,在夏季,在星期一,在6點等等用哪一個介詞,是用on, at 還是in。我在學習這些的時候,經常無法區分,張冠李戴,都是零碎的知識點,太難了。
相聲有四門功課——說學逗唱;英語有四門功課——聽說讀寫。
聽說讀寫就是聽力口語閱讀寫作。這4門功課看起來是分開的,但是實際上這四門是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哪一門沒學好,都不算學好英語。哪一門最容易學呢?哪一門都不容易。每門功課都得練習練習重複的練習。
因為個人比較喜歡聽力,所以在這兩門上下的辛苦和用的時間比較多。每天有固定的時間練習聽力,從慢速到快速。聽慢速的材料就要把每個單詞聽清楚聽懂,聽快速的材料主要是聽關鍵詞聽大概意思。後來發現練習了很久很久但是沒有效果,就把慢速聽聽力改成了邊聽邊寫單詞。需要練習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其他三門就被冷落了。想要把四門功課都學得特別好,太難了。
學英語就和減肥一樣,一但偷懶,一切重來。
學英語就像減肥,都是不能半途而廢。減肥需要你每天有自己的計劃並且堅持完成,有一天放棄了,心態上也就放鬆了,那麼減肥計劃也就得從頭再來。英語也是一樣,如果你堅持聽聽力,你一個月每天聽30分鐘,如果到第2個月就放棄了,可能不用兩三天,你的聽力又倒回原來的一個月之前。
不僅如此,正確的減肥方式加上堅持能看到明顯的結果就是瘦了,瘦5斤,6斤。可以學英語,堅持後能看到的效果不明顯,能看到效果的過程很漫長。不是說我連續聽了100天的聽力材料後,我就能聽懂國外電影原音了,效果非常不明顯,這個過程很漫長,太難了。
還有背單詞更是如此,下載了一個APP軟體,可以每天記錄自己的學習,每天背30個單詞,堅持了200多天,等到201天的時候,沒有讓自己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然後卸載了軟體。等再下載軟體又開始打卡學習,這200多天記得單詞又得從頭開始,又是一場單詞之戰,太難了,之前200天的努力全都白費。
人們如果有隔了一個月沒動手寫過字,突然要寫字都會覺得手生,不會寫還寫得醜,何況英語這種語言我們本來接觸的少還用得少,還不會用。而且還有很多新鮮的單詞等著我們去學習和複習,太難了。必須要有動力,毅力和決心。
雖然說吐槽的是英語太難了,其實學習不都是這樣嗎?
你還有哪些英語的難點想吐槽,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