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難的就是放過自己。
但凡遇到一點挫折就開始自暴自棄、捶胸頓足,埋怨當初那麼多的不應該,責怪曾經自己沒有想得太周全,痛恨自己當初沒有聽人勸,總之,內心一萬個對自己不滿意的理由。
人在挫折與落魄時,理所當然將自己作為一個失敗者看待,認為自己犯下了不饒恕的錯誤,認為自己從此就是落寞一生,抬不起頭了。
其實,一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在落魄時從來不怪自己。
1 不怪自己,接受失敗,反思錯誤
莎士比亞說:一個人犯了錯,能夠知錯就改,永遠都不晚。
真正內心的強大,不是單純只陷入到責備自己的情緒裡不能自拔,而是接受自己的失敗,承認自己的不足,因為沒有人不會犯錯,也沒有人十全十美,坦誠接受不完美,才是一個人越來越成熟的表現。
既然已經失敗,就沒必要持續為失去的種種而傷心掛懷,因為不管你如何歇斯底裡的難受,還是心平氣和的接受,如今都已經成了定局,無法更改。不如,讓自己冷靜、清醒下來,反思一下曾經的錯誤,找到真正解決的方法,這才是內心強大的人最該擁有的模樣。
畢竟,失敗一次不代表永遠,只是人生的一次挫折,只有在跨越一次次的挫折後,一個人才可以百鍊成鋼、榮辱不驚,才可以成就自己。
不怪自己,就是別再繼續為難自己,重拾信心與勇氣,將這次的失敗當作成長中的磨練,勇敢向前。
2 不怪自己,砥礪前行,東山再起
比爾蓋茨說:如果你陷入困境,不要尖聲抱怨錯誤,要從中吸取教訓。
一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反思錯誤,絕對不會一直讓自己陷入到壞情緒中遲遲走不出來,而是會繼續砥礪前行,東山再起。
如果一個人陷入在悲觀之中責怪自己,時間越久越會認為自己一生命該如此,他們會把這次的落魄認為是一生的歸宿,開始虛度光陰、自暴自棄。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本來不如意是人生常態,不能因為一兩次的挫折就開始偃旗息鼓、自認倒黴,正確的做法是總結過去的不足,繼續一路向前。
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上天要降大任降臨到一個身上時,必定要讓他的內心受到磨練、讓他的筋骨受累,還會讓他忍受飢餓,最終就是磨練他的內心,讓他具備之前沒有的才能。
一個人只有真正的內心強大,才不會抱怨落魄時的不堪,而是從內心感激此番挫折,讓自己快速成長,像破繭成蝶一樣經歷痛苦之後,成為自己內心最希望的樣子。
3 不怪自己,是一個人越來越優秀的開始
總結下。
不怪自己,是讓自己不陷入到悲觀情緒中自顧自憐,而是儘管擺脫昨日的折磨,讓自己重新鼓起勇氣,繼續向前不停歇,去迎接最好的自己。
但是,不怪自己不是學會推卸責任,而是正視曾經的錯誤,找出存在的不足與缺陷,想辦法去彌補,這才是對待曾經錯誤的正確態度,審視一番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當你懂得不去用抱怨的態度解決當下的困境時,其實就是找到了一種更好對待當下的態度。畢竟,抱怨無用,只會讓你陷入其中越來越痛恨自己,將所有的負面情緒都塞給自己,最後依然沒能走出來,反而會越陷越深。
所以,當你不怪自己時,其實就是和曾經過去的自己學會和解,承認曾經的自己不夠完美、甚至有些失敗,但是這都不要緊,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告別過去,將眼光放遠,將當下的每一天過得踏實與坦然,這才是善待歲月、善待自己最好的方式。
人生不易,絕不能因為一時之敗而宣告一生的結局,而應該吃一塹長一智後繼續努力向前。失敗在內心強大的人眼中是經驗、是成長,而在抱怨的人心裡則是負擔與壓力,不同的人得到的也是不一樣的未來,一個是前程似錦,一個是暗淡無光。
希望你在暫時的落魄中去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加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