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知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
令人更想用最短的時間獲得爆炸的信息
而無暇再去感受靜心閱讀帶來的奇妙體驗
但還是希望能夠在百忙之中
通過讀書去開墾思維的天地
或是借一些好劇好電影
來體會更廣闊的人生
(每月實際看過的東西會超過視頻分享的量,但為節省時間我只會挑新接觸的或者印象深刻的內容來分享)
文 | 梁子
Wifi黨請點擊視頻,流量黨請下拉看文字版,土豪隨意
建議食用視頻版,有些突然想到的閒扯內容,文字版不再單獨整理
大家好這裡是梁子 (•̀ω•́)✧
這次真的是好久沒和大家見面啦!大家有沒有想念我呢乛◡乛
整個六月我都在學校忙碌論文和畢業的事情(關注我微博的同學可能已經看過我po的畢業照啦嘿嘿嘿)索性事情終於告一段落,可以摸魚兩天喘口氣兒了~在這裡再次感謝大家當時幫我做調查問卷,託大家的福論文和答辯都進展的很順利,我當時也收到了很多留言和私信,每一條我都認真看過並且回復了,有些留言看了真的讓人非常心疼,感謝你們的信任,願意把這樣令人不快的經歷告訴我。雖然論文結束了,但是關於「校園冷暴力」這個主題,我還是想根據大家的問卷和留言做一個非學術版的梳理反饋,過幾天會推送在微信公眾號上,算是有始有終吧。
言歸正傳。我本來以為我能像上個視頻《五月讀書觀影刷劇清單》結尾說的那樣,先錄兩期關於「最愛作家」和「防曬大作戰」主題的視頻,結果從學校回來一看日曆又到錄讀書清單的日子了囧囧囧。
整個六月我都呆在學校裡,只要不改論文不帶妹子出去浪,就會發揮圖書館借閱證的最後一點餘熱,或者抱著西瓜和垃圾食品呆在宿舍刷劇看電影,所以這個月我雖然忙碌,但真的看了很多雜七雜八的東西,這裡就挑印象比較深的幾樣和大家分享。如果你也有什麼好書好劇好電影,歡迎留言,大家一起吃安利~
○ 讀書篇
○ 《醫說紅樓》 [中]段振離
這本2006年出版的《醫說紅樓》是我從學校圖書館一個專門放紅學研究的架子上隨手拿的,它的作者段振離先生是一位出色的中醫學教授,同時在文學上也很有造詣,能夠找到一個既懂醫又愛文還願意寫成書的人不容易啊。這本書就是作者從自身專業角度出發,以一個醫生的眼光,試著科普解析了一些紅樓中出現過的醫學養生相關內容,比如林黛玉的人參養榮丸、薛寶釵的冷香丸到底是什麼,從夏金桂和賈敬的死延伸到砷中毒和汞中毒是怎麼回事兒,王熙鳳為何早逝劉姥姥又緣何長壽等等。全書行文比較淺顯,既是大家容易感興趣的生活類解密,又是你我這樣即使沒有很深厚的醫學基礎的普通人也可以看懂的內容,當做茶餘飯後的零食一樣去閱讀還是很有意思的。
說起《紅樓夢》恐怕是目前中國最成功的「架空小說」——其實也不能直接說它是架空,因為很多地方還是暗戳戳地暗示了是在寫清朝,但是整部書的未解之謎和文學價值多到直接養活了一大批搞「紅學」研究的人,也是相當罕見了,包括魯迅、胡適、周汝昌這樣的大學問家都是其中一員,正所謂張愛玲在《紅樓夢魘》開頭講過的「恨鰣魚多刺、海棠無香、紅樓未完」。
這些研究紅學的學者裡,有搞點評的,有做考據的,還有很多劍走偏鋒,從某個特定的點切入去研究的,比如這本《醫說紅樓》,再比如一些學者從食物、服飾和建築入手。87版紅樓的編劇之一周嶺老師就曾經參與製作過一期節目,講的就是紅樓的「美食服飾大賞」一共四集,B站可以直接觀看(av:7334736)
○ 《中國相聲精粹》 [中]吳文科
關注我時間比較久的同學可能有印象,我很喜歡相聲嘛,老作品新段子都願意聽一聽,有時候出門不著急還會一邊放相聲一邊化妝,經常忍不住一笑手一抖眼線就歪了什麼的 (╯□╰)
相聲是語言的藝術,是雅俗共賞的文化,是民間智慧的一種展現形式,憑著說學逗唱四門功課從街頭巷尾走到茶樓酒肆,到舞臺再到電臺電視,抨擊醜惡藿香正氣,針砭時弊一針見血,這個表演歷程是非常不易的,可惜很多優秀的作品因為年代久遠逐漸失傳,所以之前師徒傳授、口耳相傳的傳統必須被打破,把它們記錄整理就顯得非常重要。
這本《中國相聲精粹》是偶然在圖書館發現的,1996年出版,1997年再版,作者吳文科先生是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比較有意思的是,這位的興趣一開始是在先秦文學和我們剛才講的紅學上面,後來才轉向了曲藝研究。
全書收錄了50多篇單口、對口、群口相聲,還有傳統段子、兒童相聲、科普相聲和現代創作。我是在深夜的宿舍裡打著檯燈翻看的,因為舍友都睡了,所以看到有趣的地方要忍住笑聲真的非常辛苦。和讀上一本《醫說紅樓》閒適的心情不同,讀這些傳統相聲,除了覺得有趣外,經常會在心裡感慨民間智慧可真是太神奇了,如果要形容出一個具體的模樣的話,我應該就跟坐在茶肆裡一邊鼓掌一邊叫好說「妙妙妙」的觀眾一樣吧——「奇妙」就是我每每閱讀相聲的感受。
○ 《名人談吃》 [中]崔普權
我要!隆重地秀一下這本書!看我!都看我!(囂張)
這是我大一入學的時候在圖書館發現的,可能因為我本人是個非常饞嘴的人,所以對這類講飲食文化的書一向是愛的不行。但是圖書館借書是有期限的,你不能無限期霸佔這本書,所以在讀了很多遍之後,我的佔有欲瘋狂發作,對這本書的心思從「借閱」直接跳到「必須擁有」的地步。拿淘寶搜了一下,本書比較冷門,當時只有幾家店在賣,而且這幾家店看起來都不是很靠譜的樣子,其中一家竟然還在兼職賣襪子(?)所以網購的計劃暫時擱淺了——這可怎麼整?於是,我不知道當時怎麼想的,腦子一熱竟然開始抄書(捂臉)
摘抄了一些內容後,我很快發現這也不是個辦法,我大學畢業都不一定抄的完,而且好像一邊抄一邊有哈喇子滴到紙上是怎麼回事兒?要不一狠心一跺腳我乾脆把這本悶下來,直接給圖書館交賠款吧?但是感覺這樣實在不太好,這一糾結就糾結了四年。
現在,我畢業了,想著這個心願一定要了結,就當畢業禮物也行啊。這次再搜淘寶,發現情況比四年前好了很多,終於讓我鎖定一家店。發貨之前,客服還溫溫柔柔地問,這本書之後沒再版過啦,99年絕版很舊了,可以接受嗎,不介意我們就發貨啦。我一聽,好好好買買買嘿嘿嘿,不介意不介意你快發——終於,這本心心念念了四年的《名人談吃》終於到我手上了! ಥ_ಥ
那麼這本讓我念了這麼久的書到底寫了些什麼呢?
這本書的內容最初是專欄參訪,作者崔普權先生花了近十年的時間參訪整理了108位名人圍繞「吃」這個話題,從各自的角度講述了不同的飲食觀點、軼事、典故和文化,還有他們不同的家鄉風味、下廚趣聞及品茶飲酒、請客做客、養生保健等等鮮為人知的故事,通篇讀下來除了能饞的你兩眼發藍外,更是令人興趣盎然、滿口生香——這些名人裡,有作家、畫家、書法家、歌唱家、醫學專家,有老紅軍、世界冠軍、末代皇族、孔子後裔,還有外國友人和華僑,並且現在這之中很多名人都已經去世了,所以就顯得這些內容更加寶貴了。
在這本書裡——丁聰說「寧可居無竹不可食無肉」,牛星麗卻說「少吃一口肉,活到九十九」;孔子後裔講孔府飲食時說「風雨一杯酒,江山萬裡心」;葉君健能給你把英法俄德全世界人愛吃什麼菜愛喝什麼酒都數上一圈;艾青一提到家鄉的金華火腿便是如數家珍;同樣是家鄉菜,葉淺予最愛的則是鰣魚,且對吃魚有一套自己的學問;而王酩家的排骨一定是切成兩寸塊兒,用刀背拍拍,拿鹽、胡椒、糖、醬油、料酒和檸檬水醃過一小時,再裹著兩個生雞蛋和麵包渣炸的外焦裡嫩,再不濟也得大火收汁沾上兌好的調料才能上桌……
關於本書作者崔普權先生,我能查到的資料不多,只知道他是民俗學者,還著有《老北京的玩樂》、《名人書齋趣談》等書,精通文玩字畫,老師是琉璃廠玉石山房周殿侯老先生,而周老曾和溥儀是宮中同學。真的非常感謝和敬佩您能整理出這本書。
我是一個中國人,抬抬腿就能吃到中國菜;我的母語是中文,稍微翻翻就能閱讀到這樣的文字——啊……這可真是,超級幸運!
○ 觀影篇(院線)
本月的院線片可選擇的並不多,最大的驚喜來自DC的《神奇女俠》總算挽回了一點之前超蝙大戰和自殺小隊丟失的顏面,結局阿瑞斯好像萬磁王有木有?我印象裡上一個把神放倒的還是穿著射手座黃金聖衣的聖鬥士星矢。蓋爾·加朵出現在屏幕上的每一秒:「媽媽啊我好像戀愛了(๑°⌓°๑)」
現在這部電影差不多要下映了,在被女俠糾正過性取向之後,我想從其他的角度聊聊這部電影,結合另一部同時代的《婦女參政論者》一起看,過幾天會推送到微信公眾號,這裡先不講了。
本月另外一部黑馬電影來自國產片《忠愛無言》一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動物電影,講述了一隻小狗與一位殘疾老人由格格不入互相爭鬥到相依為命互為依靠的故事,有點中國版《忠犬八公》的感覺。這部電影因為題材不符合娛樂時代的電影市場所以九年來一直無人投資,終於拍攝製作完成後,上映的也是無聲無息,但最終因為真實真摯的感染力,借著口口相傳的力量在微博上小範圍異軍突起。
我看了一些公開的片段和預告,也吃了朋友的安利想要去看這部電影,但搜了一下附近都沒有場次,最後只能網購一張票表示支持,等視頻網站放出來再看了。雖然我沒有真正完整看過這部片子,但是我願意在這裡推薦它,比起同期的《新木乃伊》把票錢貢獻給它會讓我心裡更痛快一些。
需要順便提一句的是,在本片放映期間,有一些所謂的「專業人士」跳出來,就片子的「藝術」性進行了滔滔不絕的批判。我很清楚,哪怕僅僅只看預告,這也不是一部製作精良的電影,甚至可以說是粗糙,遠遠達不到某些「專業人士」口中光與影力與美的結合,不夠精緻,不夠藝術,有太多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但是,如果一部電影能夠打動觀眾,起碼在它正放映的時候,希望這些搖唇鼓舌的「專業人士」能夠閉上你那張破壞氣氛的嘴。我不懂藝術,但我知道真實的力量足夠把你們這些所謂的「藝術家」碾成粉末。強行給藝術定下一個標準只為彰顯自己的「專業」,本身就是藝術最大的悲哀和笑話。
6月最後一天上映了兩部電影,《逆時營救》和《反轉人生》
說什麼好呢。開場40分鐘熱披薩吃完了,接下來的時間我這個觀眾才像那個等待被散場逆時營救的人。又一部除了字幕外全都不3D你搞不清它憑什麼3D可它就是3D了的電影(攤手)東拼西湊把我最愛的時間梗折騰成這樣。每個人的臺詞都是單蹦字兒蹦出來,尬演到連金士傑都救不了,你們對念出自己編造的物理原理就這麼沒自信嗎?未來科學交給這夥人還不如交給那幫打辯論的。禁韓令之前中韓合拍的片子,導演署名「創」記憶裡上一個叫創的是《鴨子偵探》26集裡那隻發狂的機器鴨。看散場時候旁邊倆中學生的反應,現在的小姑娘真是越來越不好騙了。
而《反轉人生》相對要好一些,質量上絕對不如之前伍仕賢+夏雨的《獨自等待》驚豔,但卻是一部合格的爆米花電影,中間部分有點失控,結局還是落入了男性思維的套路裡——不管我之前多喪多混蛋,只要我肯浪子回頭,就一定能被原諒,一切都可以挽回(攤手)但片子的完成度還是可以的,彩蛋很棒,尤其是放在《逆時營救》後面看,簡直治癒系,豆瓣評分太苛刻,怎麼著非得全打一星才能顯示你們與眾不同咩?有點中國《冒牌天神》的感覺,搞笑還能讓你尋思一下的套路,能一路猜到結局,但看了也不會太煩。夏雨演普通屌絲青年簡直渾然天成,閆妮的土地婆真是太可愛太可愛太可愛了!夏雨男閨蜜全場最佳,查了下演員是說相聲出身,連一向在影視方面表現不佳的宋茜在本片中都很和諧。最後,廣告植入的德邦快遞或成本片最大贏家。
看了看七月的影單,處在悲哀羞恥的國產電影保護月內,真是一言難盡,感覺兩百塊錢攥手裡買電影票你都花不出去。很多都是「我想看看它到底能拍成什麼樣,我希望它能拍好但預感還是要失望」這種不上不下的感覺比直接蓋戳認定是個爛片還讓人難受。
希望回歸漫威娘家的《蜘蛛俠》和戴涵涵的《星際特工》能早點定檔,激發一下夏天的腎上腺素吧。唉。
○ 觀影篇(非院線)
○ 《救命解藥》
本月看了很多亂七八糟的電影,考慮到視頻時長,非院線片我只想提這一部,源於迷妹的私心,來自戴涵涵老師——戴恩·德哈恩和馬爾福他爹主演的恐怖懸疑片《救命解藥》。平心而論,這不是一部非常出色的驚悚片,兩個半小時的片長如果能縮減到兩個小時效果會更好,一部看起來不咋地實際看完竟然覺得還可以的電影,配樂的八音盒音樂我非常喜歡。
就像我們東方的鬼故事喜歡發生在學校、墳頭、深山老林這些特定地區,每個月的電影院時不時還要碟仙碗仙筷子仙鍋碗瓢盆輪番上場,西方人喜歡把鬼故事安排在斷了吊橋就跑不出去的古堡或者山溝溝裡的神秘療養院。《救命解藥》的故事就發生在瑞士一家風景宜人的療養院,伴隨著蒸榨人油、蠕動的鰻魚(還是黃鱔?反正這兩樣兒都挺好吃)、近親繁殖、變態鬼父等一系列恐怖元素,本著驚悚懸疑片不劇透的原則這裡就不多講了。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可以總結為一個「喝水包治百病但最終還是治不好智障」的故事。這情節如果放到中國就簡單多了,因為老祖宗早就說了——要喝熱水。管你什麼牛鬼蛇神,早就被沸水消毒殺菌了,也就沒後面這些破事兒了。
○ 刷劇篇
○ 中國版《深夜食堂》
關於這部劇,我之前寫過一篇很詳細的推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這裡不多講了→戳我直達
你活在中國,一個麥當勞牌子掉下來砸暈十個人,九個都能掰哧幾道獨門小菜,隨手一撈都是素材,偏偏還要去買日劇的版權搞翻拍,到底打得什麼算盤你自己心裡清楚,簡直丟人現眼。
只能說,我們很好,不需要再生活在過去的陰影裡,跪著看別人的東西。我們很好,這片土地上有很多很棒的東西值得被挖掘。我們很好,值得被更好地尊重,更認真地對待。
○ 《逆襲之星途璀璨》
為了看這個不懵圈兒我特意去打了把改編的橙光遊戲,小助理逆襲成大明星順便收割一波愛情的俗套故事。我在微博提到這個的時候有妹子跟我講最初遊戲出來的時候,角色的人設有抄襲嫌疑,當時貌似還撕過一陣,鬧不清是怎麼回事兒。
為什麼期待這個劇呢,原因一因為導演是《紅色》和《九州天空城》的楊磊,他給我的感覺是,雖然受到資本和條件限制不一定能拍想拍的東西,但是既然拍了我就盡力拍好,拍出點自己的東西來。好像在說「啊真的什麼東西都想拍拍看呢」看他微博感覺是那種表面平靜內心很多彈幕的人。看天空城一開始是這特麼什麼玩意兒然後誒好像還可以最後艾瑪有毒還挺好看好羞恥啊哈哈哈哈哈哈嗝。可見獵奇設定落在一個負責任的導演手裡就如同一個天生腦癱不小心生在富貴之家,使使勁兒沒準還有的救,所以特想看看他會把這個劇拍成什麼樣兒。原因二是卡司,非常好奇我的小曼麗宋軼挑大梁會是個什麼效果,趙健給我的感覺有點像法鯊,演什麼是什麼講真每次有新角色我都認不出來這是你哇(不過法鯊一呲牙就暴露身份)你這次終於不是長谷這號角色了,請珍惜自己當個好人的機會(掬一把辛酸淚)還有不遠萬裡趕來支持天朝人民的奧蘭多,精靈王子終歸也是要西渡的嘛233(瑟大王:吾兒叛逆傷透吾心!)
↑ 最開始我這是這樣想的。
擼完十幾集,很遺憾這部網劇明顯低於我的期待值。
雖然你能看出製作組花了很多小心思在裡面,比如每集片尾的解說,楊導親自客串了一把導演,被戲精潑一臉水,到處拉投資只想把質量拍的再好點,演員找替身隊伍各種不好帶都是在影射現實,但這些用心都難以抵消注水低智的劇情帶來的毀滅性影響。前20集不見星途更不見逆襲,直接砍一半都沒影響,一些糟糕的改編甚至不如直接用原來遊戲的設定,貌似這個編劇還很囂張地和吐槽的網友撕了一頓。宋軼演的這個女主角,你不能說她是個完全的傻白甜,但是也沒有多少長進,別說逆襲,現實生活裡活過五集就是祖墳上冒青煙兒。
好氣啊!來個黑心芝麻餡兒心機婊女主,拳打牛鬼蛇神一路踩著配角屍體晉級也比天天一臉真善美的女主給力多了,不要求你是個大魔王,但為人處世的正常心眼兒總該有點吧?我們什麼時候能有這樣的女主角啊?
○ 《秘密森林》
韓劇的原則就是「不戀愛毋寧死」不管你是人是鬼怪還是外星人,只要長得好看通通都要拉來談戀愛,於是我們終於等來了這樣一部反套路的韓劇《秘密森林》
女主裴鬥娜出演過前幾天剛剛宣布砍掉的網飛燒錢劇《超感獵殺》是很難得的不帶泡菜味兒的韓國女演員。至於男主——喜大普奔!檢察官男主因為兒時的腦部手術失去了情感神經,情感都沒有了還談什麼戀愛?你可專心辦案子吧!真是令人欣慰。同時,因為失去控制情感的神經,男主註定是個大面癱,但是你能明顯感覺到曹承佑演的這個面癱依舊可以傳達出有層次的情感,要是擱在某些真面癱的演員邊上,這對比簡直不忍直視。
韓劇一直以來給我的感覺,就是從編劇到演員全部都有一個瓶頸,就好像有個透明的玻璃罩子罩在頭頂上,他們在電視劇的製作上,認知水平已經到達極限,怎麼也跳不出那個限制來,總是差點什麼東西。目前來說,《秘密森林》表現的不太像個韓劇,一集的節湊非常快,展現的信息量比較可觀,如果可以繼續保持下去,是非常值得追的。
○ 《軍師聯盟》
三國裡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曹操和賈詡,但是貌似目前賈詡並沒有在《軍師聯盟》裡出現,不過這劇都說是講司馬懿了,那麼削弱其他人物戲份也可以理解。
我看《羊城晚報》的採訪說吳秀波聽導演講這個劇情聽了三小時,兩次差點被講哭,自降一半片酬,花時間留頭髮、研究相關歷史,到處幫忙張羅找演員籌拍了這部《軍師聯盟》能看出他是非常有事業心和責任感的,可惜最終拍出來的東西應該和導演講給他的劇情有一丟丟小差別,在劇本編寫上沒能盡善盡美,情節上也出現了卞夫人直接喊曹操阿瞞這種BUG,這些都是本劇的槽點所在,這也是一旦把重心都放到某個人物上後容易出現的劇本問題。
不過這部製作精良的網劇,看點更多是在吳秀波、于和偉、王勁松這幫有魅力的叔叔們,還有異軍突起的翟天臨這些新生代的身上,看他們演戲非常享受,有時候甚至可以忽略劇情瑕疵帶來的不適感,是撫慰被同時段其他劇造成傷害的一劑良藥。
衝著這夥兒人,也得追下去啊。
以上就是今天視頻和推送的全部內容啦。
如果你有什麼想看的視頻主題,請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如果你有想要補充和糾正的內容,也請在彈幕和留言區留下你的足跡。
如果你覺得我的文章和視頻對你有所幫助,請幫我點一個贊,打賞一發,並將它轉發分享,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它。
請及時訂閱的我微信公眾號
【親愛的梁小姐】
以及我在B站的頻道
【DearMissLiang】
不出意外的話,下次視頻依照約定是「介紹我最愛的作家」還有「防曬大作戰」。
那麼我們下次視頻再見啦^_^
往期視頻回顧(•̀ω•́)✧
梁子說| 史上最全「雷射手術矯正近視」經驗分享
梁子說| 男生也該知道的常識——關於「大姨媽」和痛經那些事兒
梁子說| 關於牙套和智齒,你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了
梁子說| 痘痘痘印大作戰(•̀ω•́)✧
梁子說 | 給化妝初學者的建議&產品清單,以及關於整容的看法
梁子說 | 陽光之下沒有新鮮事。一個視頻淺評《人民的名義》
梁子說 | 我和我爹兩代人的手帳分享
梁子說 | 史上最全脫毛指南
梁子說 | 所有關於美白的真相都在這裡了
梁子說 | 關於「校園冷暴力」——你有機會拯救自己,也有機會成為別人的英雄
梁子分享 | 五月讀書觀影刷劇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