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徒生的童話中,醜小鴨最後變成了白天鵝。
可最近網上流傳著醜小鴨的另一個悲慘結局——成為了盤中餐。7月14日,網友lemurben在微博上發出題為《一隻醜小鴨的悲劇》的微博,講述了醜小鴨被煮來吃了的故事,引發熱議。
不少南京低齡兒童的家長吐槽,這樣的「黑童話」結局太血腥,會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但揚子晚報記者採訪的專家卻認為:也不必過於驚訝,經典童話講的是「善」,黑暗童話流露的是「成人心態」,能接受的孩子看看也是一種認知。
這樣的「童話」你聽過嗎?
《一隻醜小鴨的悲劇》原文(精簡版)
鴨家族中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鴨教授。一天,鴨教授站在講臺上講述了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故事。回到家,小鴨們開始熱烈討論,只有一隻醜小鴨在冥思苦想。鴨媽媽走過去問他怎麼啦,「我是一隻天鵝!」他說。
鴨媽媽大吃一驚,「你就是一隻鴨子,這點你爸爸也可以作證!」但醜小鴨堅信自己是天鵝,他為此離家出走。
醜小鴨來到一條河邊住了下來。這天,他睡著的時候,被一個胖胖的婦人抓住。
回到家,婦人動手宰小鴨,小鴨瘋了一樣地掙扎,還狂喊著:「不要這樣,我是天鵝!」婦人什麼也沒聽懂,她只是用力按著他,終於把他宰了,「這是我宰過的鴨子中最難對付的一隻。」婦人用她很好的烹調技術,把小鴨做成了一道佳餚。
附:其他被改編的經典童話
「睡美人」:公主並不是被王子叫醒,而是變成了邪惡的復仇女巫。
「灰姑娘」:灰姑娘遭遇火刑成為了王子的陪葬者。
「阿拉丁神燈」:阿拉丁為神燈出賣朋友。
微博發布者:「醜小鴨變烤鴨太讓人震驚了」
昨天,揚子晚報記者也電話採訪到了最初在微博上發布「醜小鴨變烤鴨」的北京網友「lemurben」唐先生。已經接近30歲的唐先生,目前並沒有孩子,不過說起《一隻醜小鴨的悲劇》,他仍接連表示不能讓少兒接觸此類故事。
據「lemurben」介紹,他是本月14日到朋友開的早教中心玩,偶然發現《一隻醜小鴨的悲劇》的。朋友的早教中心有很多花花綠綠的兒童讀物,他就隨手拿起一本翻閱。而當翻到《一隻醜小鴨的悲劇》時,他表示自己震驚了,「這個故事改寫得太糟糕了,簡直可以用毀三觀來形容。後來網友還發現了文章裡的錯別字。」揚子晚報記者發現,原來網絡熱傳的那篇文章,開篇第一句話就有錯誤。德高望重的「重」被寫成了「眾」。
「lemurben」表示,他覺得《一隻醜小鴨的悲劇》是對夢想的扼殺,所以才發微博,沒想到引起這麼大的關注。
揚子晚報探訪
南京兩家書店裡「悲劇小鴨」已賣完了
有消息稱,朝華出版社於今年1月份出版的《中國經典童話》裡收錄了《一隻醜小鴨的悲劇》。而最初發布微博的網友「lemurben」則告訴揚子晚報記者,他是在一本名為《快樂寶貝枕邊好故事:啟迪小故事》裡發現《一隻醜小鴨的悲劇》的,這本書是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的。
那麼,南京少兒圖書市場上有沒有這兩本書呢?昨天,揚子晚報記者走訪了新街口的幾家書店。
在這幾家書店的貨架上,揚子晚報記者並沒有找到《一隻醜小鴨的悲劇》。但隨後,揚子晚報記者在一家書店的檢索系統裡驚訝地查詢到,這本售價為16.8元的《中國經典童話》有3本的庫存量。為什麼會這樣呢?銷售人員稱可能書已經賣完,系統還沒有更新。揚子晚報記者注意到,《中國經典童話》屬於朝華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生成長必讀叢書」系列的一本。這個系列還包括《外國經典故事》、《中國神話故事》等書籍,一共9本作品。
在新街口的另外一家連鎖書店,5本庫存量的《中國經典童話》也顯示已經全部售出。
「悲劇小鴨」網上有售 音頻版也在熱傳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其實朝華版的《中國經典童話》和上海科學普及版的《快樂寶貝枕邊好故事:啟迪小故事》都在網上有銷售。比如在一家以圖書出售為名的網站,朝華版的《中國經典童話》的價格是14.78元,庫存顯示僅剩下1件。
而在另外一家著名的購物網站,揚子晚報記者也找到了《中國經典童話》的身影,標價僅為11.6元。在書籍目錄裡,《一隻醜小鴨的悲劇》赫然在列。
除了書本收錄《一隻醜小鴨的悲劇》外,其實,這篇文章在網絡上還有個更長的版本。在一個關鍵詞為「兒童資源」的網站,其「兒童文學」欄目裡就收錄了《一隻醜小鴨的悲劇》,不過並沒有出處和原文作者。
此外,《一隻醜小鴨的悲劇》有聲版也在網絡熱傳。揚子晚報記者檢索發現,土豆網網友「貓貓聽小說」就於2009年6月轉發了《一隻醜小鴨的悲劇》的音頻版。截至16日晚,播放次數達4053次。
小朋友說
這樣的結局我不要聽
童話故事被改,小聽眾們是什麼反應呢?揚子晚報記者昨天調查了十幾名不同年齡層的小朋友,大部分小朋友聽過傳統的經典童話。睡美人變成巫婆,除了兩個高年級男生表示無所謂之外,其餘小朋友都表示不能接受,「睡美人是好的,不要她變成壞的。」
樂樂 5歲
睡美人變壞巫婆了?
5歲男孩樂樂是童話睡美人的忠實粉絲。「如果睡美人變成巫婆了,怎麼樣?」記者問。小樂樂張大嘴巴,「啊?怎麼會這樣?」他義憤填膺地說:「這個故事不好,巫婆是壞的。」
陳飛宇 二年級
這種故事太可怕了
現在正在力學小學讀二年級的陳飛宇小朋友直截了當地說:「這種故事太可怕了,我不喜歡」,陳飛宇說,他還是喜歡自己平常所讀的那些童話故事。
莊欣然 五年級
童話還是美好些吧
在遊府西街小學讀五年級的莊欣然小朋友頗有自己的見解。她說,改變童話的結局就會使童話本身變得不那麼讓人著迷,小朋友們可能會失去對它的興趣。
南京家長
太顛覆了 孩子會怕
那麼,家長們願意給孩子們聽這種顛覆性的童話嗎?昨天,揚子晚報記者也採訪了多位家長。發現小寶寶們的家長尤為注意,一般不會讓孩子接觸到如此「黑暗」的童話。
2歲男孩的媽媽:堅決不給孩子聽
喜歡用「故事口袋聽聽」手機軟體給兒子聽故事的南京穆女士稱,自己下載了《一隻醜小鴨的悲劇》,「太顛覆了,接受不了!」她稱,幸好自己先聽了一遍,堅決不能給孩子聽。
幼兒園寶寶的媽媽:孩子太小看了害怕
「給孩子看會嚇壞他的,晚上會做噩夢的。」孩子上大班的王女士對揚子晚報記者說,這種童話看起來似乎有些幽默感,其實是對經典的一種破壞,尤其對年紀小的孩子會造成誤導。那些血淋淋的結局,會讓小孩子覺得害怕。
小學生家長:大一點看看也無妨
一位小學生的爸爸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傳統童話中巫婆、強盜等負面形象頻頻出現,通常都是正義總歸戰勝了邪惡,向孩子傳遞了積極向上的理念。黑童話中黑色結局告訴孩子有時候結局並不那麼完美,「看看也無妨。」
出版社:告訴孩子不該自高自大
記者聯繫上朝華出版社相關負責人。他介紹,書的作者並不是所有故事的寫作人,而是負責統籌整本書出版的人。這本書是聯繫文化公司選錄和編輯的,出版社最終會審核這些文字,對孩子成長不利的故事都不會出現在書上。
《一隻醜小鴨的悲劇》是想告訴孩子,醜小鴨自高自大,不聽勸,自己出去闖,落入了主婦的嘴裡。書是給孩子看的,他們會有自己的理解,沒有必要給孩子灌輸成人的想法。
南京專家:能接受的孩子看看也行
南師大殷飛老師認為,這種童話體現的是一種「成人的心態」,是寫給成人看的童話,往往有明顯的特點:現實、務實、結局不那麼美好。
他還提出,孩子能不能接受這樣的童話,是分年齡、分階段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成人的道理就會以隱喻的方式進入童話裡面,孩子就會逐漸意識到世界是多元化的。當他們意識到現實並不美好時,他們心中的「善」就會引領他們對社會進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