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世界上本沒有路,有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們每天都會在路上留下我們生活過的足跡,也在尋找人生有意義的方向。
我們共同的目標就是還未觸及到的遠方,那裡有我們的理想,有憧憬未來的希望,更重要的,那裡是我們信仰生根發芽的地方。
2007年,電影《落葉歸根》上映。因為是趙本山領銜主演的影視作品,大眾對於趙式喜劇的依賴已經到了無法形容的地步。
很多觀眾所認為的這部電影就是放大後的小品表演。
因為除了趙本山的參演,宋丹丹,郭德綱等著名喜劇大師也加入其中。這讓整部電影的喜劇因素達到了杯滿溢水的效果。
然而,這個電影的故事是一個悲劇人物的顛沛歷程。所以很多觀眾都是笑中有淚看完了這部電影。
喜劇大師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喜劇就是由千萬個悲劇以自我安慰的形式來表現的。我想,趙本山老師和宋丹丹老師在電影中的傾情演繹一定注入了超強的藝術表現力,否則這部電影也不會成為中國公路片的豐碑之作。
老趙(趙本山飾),和工友有個約定,如果有誰不幸客死他鄉,活著的那個人就必須把自己送回自己的家中。
這一天下班之後,工友喝了酒之後便撒手人寰。原來他患有腦溢血疾病,酒精作用後導致血管堵塞。因為是在工地出的事情,老闆給了一筆錢就打發了他們。
看著死去的工友,老趙就必須履行曾經的誓言。於是一個活人和一個屍體踏上了從深圳到昆明的路。
這部電影的畫面表現全部是在路上開展敘述。影片開始就留下了較為深刻的人物發展歷程線索。一個活人和一個死人在路上究竟會有哪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讓導演用整個路上的畫面來講述人物故事。
這部電影的敘事結構採用主線穿插部分分線的形式來串聯人與人之間發生的情感問題。老趙背著工友無奈坐上了大巴車,這時一個搶劫團夥逼停了汽車。
團夥老大(郭德綱飾)手裡拿著金屬探測儀來到車廂中,面對兇神惡煞的劫匪,眾人不敢聲張乖乖的交出了財物。
當得知老趙的事情之後,劫匪一改常態,不僅沒有搶劫老趙的錢財還把搶來的財物送給了老趙。當劫匪離去之後,老趙將錢財歸還給眾人後,車上的乘客不僅沒有感激,還把他和工友趕下了車。
窮兇極惡的劫匪用最後的良知安慰了老趙和眾人的心,最終卻被衣著華麗的乘客們無情的排斥。
這是多麼的諷刺,老趙在完成一場落葉歸根的苦旅同樣讓劫匪完成了道德良知的洗禮。卻成為了大眾眼中文明社會下的封建汙垢遭到排擠與蔑視。
一個人只要踏上人情這條路上後,你眼中的風景除了美不勝收的溫暖感悟,還有現實下的人情冷漠。
想要搭車的老趙幫助汽車司機解決了拋錨的問題卻被無情的拒絕。可是卻乘上了農民大哥的拖拉機,這更加抨擊了隱藏在華裝麗服下面的那顆人間冷漠的心靈。
在飯店遭到欺詐後得知老闆給的撫恤金是假幣後,老趙徹底崩潰了。他不知道該如何向工友的家人交待。
幾乎產生了自殺的想法,可是一個農民最樸實的信仰之花依舊在這並不溫暖的地方綻放。在碰到供兒子上學的大容(宋丹丹飾)後,他們收到了福利機構的慰藉。並在那裡收穫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溫情。
這更加堅定了老趙豁達的心態,一路上他學會了騎行小夥的堅韌與堅持。相信了司機篤定幸福的家庭。
從養蜂人那裡,他感受到了親情的真誠可以超越任何的物質生活。面對毀容的妻子,養蜂人甘願和她一起在人跡罕至的地方生活。
這一路下來,老趙包場了人間的艱辛與苦澀同時又收穫了純真的溫暖。
電影的結局或許不是那麼的完美。工友一家因為三峽大壩的建設舉家前往湖北,當他手裡拿著共有的骨灰站在凌亂的廢墟上時,一股酸楚不禁湧起。
他將工友帶回了家鄉又不知在哪埋葬。為了營造希望的效果,電影鏡頭可以給了倒塌的門板一個特寫上面白色的大字赫然寫著工友新搬遷的地址。
老趙的心終於可以輕鬆下來,他明白樹高千尺,落葉歸根真正的含義。故土和家人是相輔相成的,有家人的地方永遠是一個人精神上的歸屬。
公路片的含義就是將沿途的風景和人文變成人的哲學講師,自然界的公路千姿百態,有鬼斧神工的兩岸風景,有平坦與坎坷的交錯歷程。物亦如此,人何以堪?我們的人生之路發生的故事是回首悵然還是踏步向前?商榷之後希望不再是愁苦的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