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人胡煥新的頭銜一直在變換。
如今他是寶頂投資發起人、寶履定製創始人、江南布衣獨立董事、嶺南學院董事、中山大學上海校友會副會長、嶺南大學上海校友會會長,以及多家企業的戰略顧問。
往前推,他曾是中國第一批管理培訓生,位及吉百利大中華區供應鏈總經理、達芙妮營運長、陽光控股運營總裁等高層管理職位。
前半生他是職業經理人、「打工皇帝」,在多家跨國公司管理層任職,後半生卻又從零開始,憑著一股闖勁兒開啟創業的新徵程。
土生土長的無錫人
特別有生意頭腦
他的選擇是性格使然。雖然他總在朋友圈調侃自己是「肥頭大耳的中年油膩男」,實際上卻高大魁梧又平易近人。在跟記者約採訪的時間和地點時,他發來這樣的簡訊:「星巴克太吵,可能不太適合採訪,我建議選在五星級酒店的大堂,會安靜許多。」而到酒店大堂時,又能一眼認出素未謀面的記者,用親切的無錫話打招呼……這些細節處處透露著他的高智商和善於解決問題的主導力。
南長街120號,如今是一棟商業樓,賣著品牌電動車、電器等商品。如果像放電影一樣按下回放鍵的話,可以看到這裡曾是私宅——老胡家的祖屋。胡煥新在老宅裡出生、成長。他從小就是個「學霸」,求學之路一帆風順,從南長街小學考上市一中,之後考入中山大學。這得益於其優秀的基因和家傳,他父親兄弟姐妹六個,學歷最低的是本科。
提起父輩的故事,胡煥新如數家珍。他的父親是歸國華僑,在印尼待了20多年,之後回到無錫。
母親也是知識分子,曾先後擔任南長街小學的校長等職。他回憶,「我上小學的時候,母親是校領導,所以儘管不喜歡讀書,也不敢懈怠。但不是苦讀,而是巧幹,花在學習上的時間不多,效率卻很高。」「巧幹」「靈感」是胡煥新在採訪中頻繁提到的兩個詞,頭腦靈活的他點子特別多,這也成為他之後在商界叱吒風雲的「利器」之一。
填大學志願時,他受哥哥的影響,報考中山大學,並選擇了一個新設的專業——對外經濟貿易學。「我的哥哥大我八歲,他讀的是暨南大學,一到寒暑假,總會帶很多時髦的東西回來,像鄧麗君、譚詠麟的磁帶,四個喇叭的錄音機等等,我們羨慕得不得了。那個年代的時尚就是學廣東話、唱粵語歌,看香港連續劇。」懷揣這樣的「嚮往」,他來到改革開放的前沿——廣州求學。
「無錫第一批黑色牛仔服就是我從廣州背回來的。」大學的時光對於胡煥新來說,除了學習,還有「活學活用」。從大二開始,他跟幾個同學一起合股做起了小生意:把批發來的飲料擺到球場邊叫賣,給學生介紹家教訂單抽取提成,兩個生意都火得不得了。這個連名字都沒有的小團隊也開了中山大學在校學生經商的先河,持續了六七個月後,最終被學校叫停,理由是「學生要以學業為重」。
回到牛仔服的事,這是他為籌措旅遊路費想出來的點子。那時候,無錫市場沒有同類的服裝,他從中嗅到商機。找同學借了本金,從廣州的批發市場批發了三大包牛仔服,坐了36個小時的硬座,回到無錫。「本來是想背到紅梅市場去賣的,後來被一個小老闆以800元的價格全包了。」還掉借同學的500元,剛好夠去廣西、雲南旅遊的路費。
當了近三十年職業經理人
業內做到巔峰
他第一個offer來自寶潔公司。那時,美國寶潔公司與和記黃埔共同設立了一家合資公司,總部就在廣州。1989年11月,寶潔亞太區總裁、大中華區總裁以及銷售部經理一同來到中山大學小禮堂做管培生招聘宣講會。這是寶潔公司第一次在中國大陸舉辦招聘會,第一站就來到了中山大學。
「我在下面聽得熱血沸騰,覺得能進世界500強企業工作,而且進去就入管理層,太難得了,告訴自己一定要把握住機會。」過五關斬六將之後,1990年2月,胡煥新順利拿到寶潔公司的offer。「打工皇帝」生涯由此拉開序幕。
由於特殊原因,他在寶潔沒過多久就轉入和記黃埔工作。當年中國還未加入WTO,做貿易依然靠配額。在試用期內,他靠著挨個去拜訪中山大學的校友,用一個半月的時間,完成老員工要大半年才能獲得的配額,並因此得到老闆的賞識,試用期沒結束便給他增加50%的工資和相當於兩倍工資的住房補貼。
33歲是他人生的「高光時刻」。那年,他成為吉百利大中華區供應鏈總經理。這條路是靠實力走出來的,一步一個腳印。進入吉百利的頭五年,他基本在一個崗位待三四個星期就能想出新點子,三四個月的時間就開始出成績,五六個月的時候老闆就給他換到下一個新崗位,前前後後一共換了11個崗位。5年以後,「大中華區供應鏈總經理」的職位被他收入囊中,他亦成為吉百利這家跨國公司最年輕的總經理。
「經歷了極其『變態』的考試才得到這個職位。」胡煥新說,他到現在都對那場考試記憶猶新,測試持續了一整天,從智商到心理到工作能力。「光心理測試就360道題,根本來不及細細思考。還要根據材料半個小時內寫出明年的工作計劃;模擬處理問題員工時,有四個顧問從四個角度觀察我,連肢體語言都在考察範圍內。」
2010年,他又來到達芙妮擔任營運長,主導實施了當時全國最領先的零售管理系統;2015年,他離開達芙妮,開始擔任陽光控股的運營總裁。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陽光控股成功進行多元化戰略轉型,並在2017年首次名列《財富》世界五百強。回首來時路,這位「打工皇帝」總在取得輝煌成績的時候果斷離開。「這與我的性格有關,外企是有天花板的,而我喜歡不斷挑戰,不斷突破。」
跳出舒適區從零開始創業
去年,他清空自己,開始創業旅程,辦了兩件大事,寶頂基金和寶履定製就是兩個「新生兒」。「寶頂是我聯合一些寶潔的老同事以及其他老朋友發起成立的,主要關注網際網路消費行業。私下裡,大伙兒都調侃它是『寶潔老幹部基金』。」
對胡煥新來說,發起這個基金,初衷並不是為了賺錢,到了他這個年紀,錢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從事消費品銷售行業幾十年,有豐富的經驗,有戰略思維,有資源和人脈,就想發揮餘熱,幫助更多的年輕人實現理想。」目前,寶頂基金已經投資了4個項目,都是用獨到的眼光精挑細選出來的,其中包括京東最大的代運營商極易電商這種行業佼佼者。
如果說,寶頂基金仍與他的從業經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那麼寶履定製則是徹底跳出舒適區的一次冒險。去年7月,寶履定製誕生,通過新零售的方式,私人定製男士鞋履。沒有實體店,而是通過微信、小程序預約。「創業非常不易」,胡煥新並不掩飾這件事的難度,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小眾而且高端,一切從零開始,「我擅長的是從10做到100,而不是從0做到10。」「市場上有定製服裝的,但是定製鞋履的很罕見,沒有經驗可參考,只能摸著石頭過河。而且這樣的鞋子不是工業化的商品,技術和品控非常重要,需要精確到1毫米。成本也就相應地上去了。」
是什麼支撐他走下去?興趣和情懷。胡煥新說,自己的兩隻腳就不一樣,左腳比右腳大一碼,足弓也高,很難買到合適的鞋子。他覺得,男士也應該關心自己的穿著打扮以及舒適度。出於這樣一種為男士打造合適鞋履的情懷,他想把這個事業做好。同時,也是證明自己,不止可以做好「職業經理人」的角色,而且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也能有所建樹。
為了這個品牌,胡煥新也是「豁出去了」。儘管私底下他喜歡跟朋友「胡吹海侃」,但在公眾場合,他一直是個很低調的人。在外企做高管的時候,有很多媒體約他做專訪,都被他拒絕了,以至於網上找不出一篇關於他的報導。搜索「胡煥新」百度詞條,跳出來的是另一位從事農業研究的人。「其實對於職業經理人來說,宣傳公司而不宣傳個人是一種專業精神。但是創業以後,多次被人詬病搜不到寶履的任何信息,更受刺激的是,公司營銷人員建議去設百度百科時,竟被以沒有新聞報導為由拒絕了。」低調的老胡不得不打破不接受採訪的「戒律」。
與家鄉保持密切聯繫
願為無錫企業發展出力
自己創業以後,胡煥新結束了那種「一個人幹三個人的活兒拿兩個人的薪水」,「忙到連上衛生間都要跑」的日子,也有更多的時間回無錫探望家人。對外界來說,他是商業精英,對父親和家鄉來說,他依然是那個聰明孝順的兒子,那個時常掛念家鄉的遊子。
「基本上每個月都要回來。我的母親去世了,父親已經91歲了,要多陪陪他。」微信朋友圈裡,他常常會發一些帶著父親去飯店、逛景點的照片,還配上許多文字,他把朋友圈當成日記一樣用來記錄日常生活。
他調侃自己看著特別顯老,而父親看著比實際年齡要年輕二十多歲,比他還會玩,不僅要他帶著去吃西餐,甚至還想回印尼看看,結果沒有旅遊團敢接收,老人就自己去航空公司訂了機票飛去了。「我跟父親的溝通基本是通過微信」,胡煥新說,老人耳朵有點背,眼神卻很好,手機用得溜溜的,都是輸入文字來聊天,還經常發一些「心靈雞湯」給他,弄得他哭笑不得。
除了看望家人以外,他跟自己一中的校友們互動最多,經常一起參加各種聚會,他的朋友圈裡記錄了很多這樣的時刻。「我的寶頂投資裡面有好幾位投資人都是一中的校友,比如匯華諮詢創始人高航、DHL中國區總裁鄒胤、千家萬鋪聯合創始人蔡松等,我創立寶履就是受一中一位師弟的啟發,那個師弟做的是服裝定製,建議我可以創辦一個鞋履定製品牌。還跟我說以後寶履的鞋子可以在他的店裡展示。」
今年1月份,胡煥新開始擔任無錫市工商聯執行委員,這個職位也源於一位無錫校友的推薦。「這位校友去上海招商,直接找到校友會,大家一起吃了頓飯,便談好了事情。而我也把基金的母公司設在了無錫,在梁溪區註冊成立了無錫寶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憑著他在商界積累多年的知名度和資源,無錫不少企業都有找他當顧問的想法,在採訪當天就有企業請他去聊了許久。「做工商聯執委的初衷就是想幫助無錫的企業。我很願意幫助家鄉企業更上一層樓。若有合適的機會,寶頂基金能夠投資和支持無錫的創投企業,我也是非常樂意和高興的。」
(來源:無錫觀察 編輯/張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