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日,凝聚力量奔向民族復興的美好明天

2021-01-11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2019年12月13日是第六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國之祭,民之願」。在這個沉痛的日子裡,讓我們深切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深切緬懷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深切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12月13日央視網)

&nbsp&nbsp&nbsp&nbsp珍視和平,遠離戰爭,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也是共同願景。但就在82年前,侵華日軍佔領南京後,以極其殘忍的手段大屠殺30萬中國平民和被俘人員。從這段歷史裡,我們更加感到戰爭的罪惡與和平的珍貴。在南京大屠殺82周年這個特殊的歷史節點上,14億中國人必須不忘抗戰精神,牢記戰爭的教訓,珍視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發展環境,團結奮鬥,開創民族復興更加燦爛的明天。

&nbsp&nbsp&nbsp&nbsp穿越歷史風雲,我們致敬昨天。今天回望歷史,才能聽到歷史的聲音,懂得來之不易的「和平密碼」。在那場血與火的戰爭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母親,家鄉淪陷了,她叮囑孩子「記住,咱們是中國人,到死也不能忘了祖宗」。遊擊隊成立,她竭盡所能籌軍糧、做軍鞋、照料傷員,先後把丈夫和5個孩子送上前線,他們全部為國獻身。她叫鄧玉芬,她犧牲的丈夫和兒子分別叫任宗武、任永全、任永水、任永合、任永安、任永恩。像這樣的故事在那段歷史中不勝枚舉。昭昭前事,惕惕後人。今天我們紀念歷史,以國家的名義公祭同胞們,絕不是延續仇恨,而是希望以此來凝聚起和平時期反對侵略戰爭、維護世界和平的人類共識,進而凝聚起我們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

&nbsp&nbsp&nbsp&nbsp走進奮進的時代,我們開創明天。每年我們都以公祭日緬懷那些逝去的人們,堅守和平、維護正義,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成為中國人民薪火相傳的價值基因。進入新時代,戰爭雖已遠去,但是橫在前面的困難、險阻依然很多。國家公祭日舉行的最大意義在於是一次矢志復興的精神檢閱,並煥發、凝聚起今人的責任與使命。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我們既需要和平發展的環境,也需要當年面對外敵眾志成城、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豪邁氣概和英勇精神。「最好的紀念,不是在死者血泊的周圍踟躕,而是踏著他的血跡前進,向死者與我們共同堅信的真理前進!」今天的我們是幸福的一代,因為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所以,在新的歷史關頭,在國內外形勢日趨複雜的情況下,我們唯有把內心的愛國情感的力量匯聚起來,心連心,手牽手,繼續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不斷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這是我們對待這段歷史的應有態度,也是讓東方大國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經之路。

&nbsp&nbsp&nbsp&nbsp戰爭的陰霾早已成為歷史,但歷史的啟示依然清晰可見,越是歷經滄桑的國家,越懂得自強的重要。我們堅信,今天我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就是為了更好前進,雖然已經過去了82年,但中國人民的追求和夢想卻始終如一,我們必將奔向光輝燦爛的民族復興的美好明天!

&nbsp&nbsp&nbsp&nbsp文/陳壽金

相關焦點

  •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叢臺學子緬懷歷史砥礪前行
    長城網訊(記者 霍文龍 韓曉寒 通訊員 趙豔華 劉犇)「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陷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83年過去了,那段歷史不能忘!不敢忘!......」曙光小學學生親手疊千紙鶴緬懷歷史。
  • 人民日報社論:凝聚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礡力量
    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是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偉大紀念日,是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重大節日。「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
  • 國家公祭日|不忘苦難記憶,砥礪復興之志
    題:不忘苦難記憶,砥礪復興之志——寫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新華社記者蔣芳、邱冰清又是一年「12·13」。第七個國家公祭儀式上,凌厲的警報聲將再次響徹這個城市上空,是哀悼更是警醒。國行公祭,祀我殤胞。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設立以來,對30萬遇難同胞的深切緬懷和對那段災難歷史的深刻反思,正成為國人傳承歷史記憶的自覺追求,化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12月12日,一名小學生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漢中門外遇難同胞紀念碑前鞠躬。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不忘苦難記憶,砥礪復興之志
    第七個國家公祭儀式上,凌厲的警報聲將再次響徹這個城市上空,是哀悼更是警醒。國行公祭,祀我殤胞。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設立以來,對30萬遇難同胞的深切緬懷和對那段災難歷史的深刻反思,正成為國人傳承歷史記憶的自覺追求,化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牢記民族苦難冬天的「哭牆」前,有無盡的哀思。
  •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南京大屠殺公祭日祭文
    讓我們一起悼念,一起對話,一同銘記,一起告訴他們,我們國家強大了,和平了,全國人民都在緬懷遇難同胞,這將是永遠刻骨銘心的時代際遇,也是我們的國恥,更是一種動力,一種挽救民族的犧牲,喚起更多人民的心聲,凝聚了民族力量,肩負保家衛國的歷史重任,和侵略者作鬥爭,取得了最終勝利。
  •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厚植家國情懷 奔向美好明天
    原標題:厚植家國情懷 奔向美好明天 獵獵乎奔雷之勢,澹澹乎靜水深流。2019年的背影漸漸遠去,2020年的大幕正在開啟。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不久前召開,我們站在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新起點上。
  • 「國家公祭日」不忘苦難記憶,砥礪復興之志——寫在第七個南京大...
    不忘苦難記憶,砥礪復興之志——寫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又是一年「12·13」。第七個國家公祭儀式上,凌厲的警報聲將再次響徹這個城市上空,是哀悼更是警醒。國行公祭,祀我殤胞。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設立以來,對30萬遇難同胞的深切緬懷和對那段災難歷史的深刻反思,正成為國人傳承歷史記憶的自覺追求,化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不竭動力。牢記民族苦難冬天的「哭牆」前,有無盡的哀思。
  • 依澤小學開展「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國家公祭日教育活動
    12月13日是我國第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12月11日,依澤小學開展了「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為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大隊輔導員王佳員講述了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目的和意義,回顧了南京大屠殺那段沉痛而屈辱歷史、日本帝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號召廣大少先隊員奮發圖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鐘山花雨,千秋芬芳。
  • 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澳門和香港與國同哀緬懷同胞
    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澳門舉行了肅穆的致哀活動,與國同悲緬懷同胞。12月13日上午,澳門特區政府在路環保安部隊高等學校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活動。2020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集會廣場舉行。現場國旗下半旗。3000餘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默然肅立。與國同悲,香港今日也舉行了公祭活動。
  • 【刀過留痕】日寇的戰爭和罪惡,中華的覺醒與復興!——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八十周年國家公祭日感懷!
    如果不是中國共產黨和偉人毛主席,領導全民族抗日,發動一場人民戰爭,凝聚人心,救民族於既亡,靠只會用「文山大火」「花園口絕堤」傷害自己人民的奇葩方式來逃命的蔣光頭凱申公,中國還能自立於世界嗎?中華民族還能夠存在嗎?中國人民還能夠真正的站起來嗎?
  • 定遠縣中小學開展國家公祭日主題教育活動
    【摘要】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3周年紀念日,也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 銘記歷史,砥礪復興之志
    這一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這個草木含悲、山河垂淚的日子裡,悼念南京大屠殺中的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共同追憶那一段困難深重的歷史,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了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銘記歷史,方能在滄海橫流中積蓄砥礪前行的力量。
  • 「地評線」荔枝網評:見賢思齊,為民族復興凝聚青年力量
    特約評論員/艾佩韋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廣大青年要見賢思齊,爭當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當代青年,為民族復興凝聚起磅礴的青春力量。志存高遠,用中國夢激蕩青春夢。「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用中國夢激蕩青春夢,與祖國共奮進,與人民共命運,是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典範。
  • 國家公祭日|李自健美術館《南京大屠殺》巨畫前公祭遇難同胞
    202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第七個國家公祭日。上午9點30分,李自健美術館全體員工在巨幅歷史油畫《南京大屠殺》前舉行了莊嚴肅穆的公祭儀式,深切緬懷、哀悼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公祭儀式上,李自健美術館副館長李博文誦讀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鼎銘文》,慷慨激昂,激發了現場所有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全館員工與現場觀眾肅立於巨畫之下,集體默哀,向「大屠殺遇難同胞」三鞠躬,致以沉痛哀悼。△ 全館上下集體默哀,向《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行三鞠躬著名旅美畫家、李自健美術館館長李自健與副館長劉永凡代表全館上前整理花圈綬帶。
  • 國家公祭日|關於他們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今天是第七個國家公祭日,我們以國家的名義,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1935年12月9日,新華門的抗日怒吼震撼了古都北平,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北平數千名學生衝上街頭遊行示威,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掀起全國抗日救國新高潮。「一二·九」運動彰顯了青年學生勇於擔當的民族脊梁精神。點擊空白處了解更多!
  • 今天,國家公祭日!鹽師學子燭光寄哀思,勿忘國之恥
    今天,是第七個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夕,由學校黨委學生工作部主辦,大學生新鐵軍學會承辦的「銘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和平燭光祭活動在新長校區觀演廣場舉行。
  • 國家公祭日|銘記歷史 勿忘國恥
    國家公祭日 - 12.13 紀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 前言 國家公祭日 銘記歷史 勿忘國恥
  •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各地舉行公祭日悼念活動
    央廣網北京12月13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各地舉行公祭日悼念活動,共同表達銘記歷史,守望和平,開創未來的心聲。
  • 今天,國家公祭日
    2020年12月13日,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攝影:白光迪 冷金明)(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2020年12月13日,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
  • 「讓歷史化作奮進的力量」!山東師大附小舉行國家公祭日升旗儀式
    在第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來臨之際,山東師大附小舉行了由六年級四班中隊承辦的「讓歷史化作奮進的力量」國家公祭日主題升旗儀式。護旗手高高舉起國旗,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一起唱起國歌,並向國旗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