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蓋斯定律內容
1840年,瑞士化學家蓋斯(G.H.Hess)通過大量實驗事實證明,不管化學反應是一步完成或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熱是相同的。換句話說,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體系的始態和終態有關,而與反應的途徑無關。這就是蓋斯定律。
2、理解蓋斯定律
某人從山下A到達山頂B,無論是翻山越嶺攀登而上,還是坐纜車直奔山頂,其所處的海拔都高了300m即山的高度與A、B點的海拔有關,而與由A點到達B點的途徑無關這裡的A相當於反應體系的始態,B相當於反應體系的終態山的高度相當於化學反應的反應熱。
3、蓋斯定律直觀化
4、用能量守恆定律論證蓋斯定律
先從始態S變化到到終態L,體系放出熱量(△H1<0),然後從L到S,體系吸收熱量(△H2>0)。
經過一個循環,體系仍處於S態,因為物質沒有發生變化,所以就不能引發能量變化,即△H1+△H2≡0。
5、蓋斯定律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意義
(1)、有些反應進行得很慢;
(2)、有些反應不容易直接發生;
(3)、有些反應的產品不純(有副反應發生);
(4)、這些都給測量反應熱造成了困難;
利用蓋斯定律可以間接地把它們的反應熱計算出來。
6、舉例
C(s)+ O2(g)=CO(g)因為C燃燒時不可能完全生成CO,總有一部分CO2生成,因此這個反應的ΔH無法直接測得,請同學們自己根據蓋斯定律設計一個方案計算該反應的ΔH。
提示(1) C(s) + O2(g) = CO2(g)
△H1=-393.5 kJ/mol
(2) CO(g) + O2(g) = CO2(g)
△H3=-283.0 kJ/mol
求:C (s) + O2 (g) = CO (g) △H=?
解:△H1= △H2+ △H3
△H2 = △H1- △H3
= -393.5 kJ/mol -(-283.0 kJ/mol)
= -110.5 kJ/mol
因此:C (s) + O2 (g) = CO (g)
△H=-110.5 kJ/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