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發於24樓影院(movie24luo)。
九歲時,艾瑪去試鏡《哈利波特》,她覺得赫敏和自己相像。爸爸給了她一個許願骨,讓她祈禱能與那個聰明倔強的捲髮小姑娘會合。那個許願骨很靈,她夢想成真,直到在大學課堂上,她回答對問題,還有同學在後排大叫:「格蘭芬多獲20分!」
當初被詢問為什麼喜歡赫敏時,她說因為赫敏從來不害怕做自己,即便在一群男孩中,她也像是他們的頭。
演完十年的魔法故事,艾瑪第一時間剪去長發,把自己弄成一個小男孩模樣。可有迷戀赫敏一頭棕色捲髮的粉絲不買帳,有人在社交網絡上出言不遜,問她,難道她是同性戀嗎?她撇撇嘴:「我這才明白人們狹隘的思維有時候可笑之至。」
每日六點坐在片場一邊聽著轟隆隆的吹風機聲,一邊做功課,高中畢業時拿到八個A+,兩個A,被三所名牌大學同時錄取。二十四歲,在聯合國發表女權演講,呼籲「HeForShe」。二十六歲宣布息影一年,只為專心閱讀。勇敢做自己這點,艾瑪與赫敏,其實應該碰杯擊掌,互相欣賞:「你真是好樣的」。
在她之前,人們對於童星的印象,一半是期待一半是同情。因為有太多的林賽·羅韓,被過度關注與照顧的畸形童年,使他們喪失了自我負擔與約束的能力。過早的擁有財富與聲名,反倒將他們的生命推到不知有什麼還值得追求的空虛境地裡去。於是一面對逼仄的生活空間感到憤怒,一面又對關注的目光表示依賴。當青春揮手告別,他們站在陰影裡無法適從,連給自己開一盞燈的力氣都沒有。
即便是秀蘭·鄧波兒這樣的突圍者,也不免抱怨自己從兩歲開始工作。她曾與同是童星出身的麥可傑克遜抱頭痛哭,為被售賣的童年與被過度關注破壞的生活。
秀蘭·鄧波兒
但艾瑪說,自己沒有什麼可以叛逆的。雖然帳戶裡早早存滿一千萬英鎊,但在成年之前,她依舊只在父親那支取每月五十的零用錢,而成年之後,她也只給自己買了臺筆記本電腦,和父親一起旅行了一次。每次出席活動時的禮服,大多都是借來的,「晚上就得還回去,就像灰姑娘那樣。」她調侃自己。
當她幾次上榜「全球最美面容」名單後,許多設計師向她伸出手來。她穿過華服,展示過豔麗蓬勃的青春,脫下華服,照舊樸素度日,甚至曾裹著浴巾在大學共住的走廊裡晃來晃去。
媒體的追蹤也曾給她帶來困擾,小時候在街上被拍到,還會憤怒地用外套裹住腦袋拒絕上鏡,可大約是發覺抵抗無效,現今幾段感情被放在媒體上誇大渲染,她都懶得回應。
曾有一段時間,英國哈裡王子追求她的新聞甚囂塵上。被問急了,她才氣定神閒的回覆:「做公主,不需要嫁給王子。」連慣來熱衷皇家故事,王子嫁娶生子舉國歡慶如自家喜事的英國人都為她拍手叫好。
她只肯演自己感興趣的角色,不刻意規劃什麼或逃脫什麼,為《芭蕾舞鞋》去受訓,在《壁花少年》中演一個配角。甚至穿起西裝,束著棕發,藏好窈窕身段,手捏嚴肅的講稿站在聯合國發表 「HeForShe」的演講,呼籲男女平等。
她成為聯合國親善大使後,去往孟加拉,探視辛苦勞作還只能住在貧民窟的女人與孩子,去了解「公平貿易」背後的意義。
如果這一幕出現在《哈利波特》系列故事裡,人們也毫不會吃驚。因為故事裡外,那個聰慧倔強的少女都理應長成這樣的大人——關心真實的世界,而不是盯著禮服的皺褶與花邊,急匆匆從一個舞會趕去另一個典禮。
「我8歲的時候,因為想要自己導演一次為父母表演的節目,結果被說是霸道,但是男生卻不會被這麼說,我對此感到很困惑。14歲的時候,我開始被媒體的特定元素性別化;15歲時,我的女性朋友們放棄了她們喜愛的球隊,只因為她們不想看起來肌肉發達……你可能會想:這個演《哈利波特》的女孩兒是誰?她在聯合國是做什麼的?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也一直在問自己同樣的問題。我所知道的就是我關心這個問題,我想把它解答得更好……我邀請你們向前看,問問自己:如果我不做,那麼誰來做?如果此時不做?那麼等到何時?」
這些話除了艾瑪抑或赫敏,幾乎想不到還會從誰的口中說出。
二十六歲的艾瑪沃特森突然宣布息影一年,告別九歲開始,每天早起去片場等待,夜風起時才能頂著妝容下班的生活。在她這個年紀,大多數人都還在焦慮自己到底應該以什麼姿勢在這個世界上站立。她卻離開熱鬧的中心,埋首書齋。
「一周看一本書」,她說,「為了讀書會,我每個月還要額外再讀一本。」
隨後,她在推特上列出自己的書單,《我的人生道路》與《紫色》,都是與女權運動有關的。有參與者說,她的讀書會線上交流總是充滿著活力與哲思。
對於明星,獎盃在握或漂亮的廣告在手已是成功。但對於艾瑪,我們都相信她的魔法,總會比假想中的好再好一點。
【好文推薦】(點擊藍字即可閱讀)
《安妮·海瑟薇:她演得了貧民窟裡的妓女,卻演不了可愛的美國甜心》
推薦語:安妮·海瑟薇應該是好萊塢明星當中最尷尬的一個,一邊是奧斯卡與金球獎的肯定,一邊是美國大眾排山倒海的討厭聲。
《鄭爽唐嫣們,你們總不可能一輩子演無腦愛情劇的傻白甜吧,花旦之路該這麼走》
推薦語:小花旦們,仍沉迷在能夠急速為她們帶來話題與曝光量的IP劇角色裡,劇本紅不紅(而不是好不好),似乎才是她們最在乎的事。
《瑪麗蓮夢露:從裙子被吹起,悲劇就已揭幕》
推薦語:天地不仁,這句話她最有資格說。
如喜歡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