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兆晶,一位32歲優秀女性,目前在一家很有品質的文化機構工作,她性格開朗明快,做事乾淨利落。
然而,此前的她,卻是十分擰巴,經常跟人較勁。她為什麼較勁?在跟誰在較勁?她從哪天開始不再較勁了?
讓我們一起聽聽她的自述。
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為了改善家庭情況,父母去遼寧鐵嶺做小生意,不得已把5歲的我留在了爺爺奶奶家。
如父母所願,家裡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但我的心裡卻感覺沒有了家。我每天都數著日子,等著盼著和媽媽見面的日期,每次只能短暫的見面……清晰的記得,有一次醒來看到媽媽走了,天還蒙蒙亮,我就哭著跑出去追趕,可是小小的我怎麼能追趕上汽車呢。
到了該上學的年紀,我開始與媽媽「較勁」,我不願意回到媽媽身邊。爺爺奶奶年紀大了,我就跟著二姑生活,也不想跟爸媽一起。
再後來,生活條件慢慢好了起來,父母總想用物質來彌補對我的虧欠,但過度消費反而助長了自己的貪慾,以至於現在也有不良的消費習慣。
十五歲開始,和父母的相處處處亮紅燈,尤其是與媽媽。她發現了我眾多的問題:自私、冷漠、傲慢、自以為是,特別是,較勁。
每次媽媽對我說教,我內心總是有一個聲音:你憑什麼管我!?
成年後仍是一樣,我和母親正常相處不能超過一個星期,時間一長就開始吵架。每次過年回家,剛到家就惦記著哪天走,我也不知道為何,本來應該最親近的人卻相處得如此狼狽。
2018年4月,通過朋友發來的一個公眾號連結讓我接觸到了中華文化。
年底回老家前我做了一次深刻的內省,就是這也一次反省,讓我看到了過去對媽媽的怨。因為寄養在親戚家裡,我從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和「取悅他人」。久而久之,我對於爸媽從內心產生了怨念。
自己在較勁之中,活得如此委屈、如此糾結。
原先總認為兒時所有傷痛都是媽媽造成的,但反思中我看到了媽媽對我的那顆心:她一直在用她認為最好的方式愛著我。哪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呢?我不在身邊的日子,媽媽一定也是無數次的偷偷流淚,沒有一天不思念著自己吧?況且,父母都有不同程度的殘疾,要是換做自己可能連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但他們從來不曾向命運低過頭,身殘志堅,用自強不息的方式在給我做著最好的榜樣。
在試著讀懂母親的過程中,升起了對媽媽的心疼,心中的愛也開始升起。
反思過後,我給父母寫了長達4頁的一封家書,就在那一刻起,我超越了較勁,並在心裡暗暗發誓:我此生再也不會惹父母生氣了!因為不孝順父母,和父母較勁兒、對著來,自己的人生已經吃了太多的虧。
回到家後,我沒有馬上把家書給到父母,而是身體力行先去行動,當天晚上就告訴媽媽:從明天起,我在家您就不用再做飯了。20天的時間自己承擔了所有的家務,也沒有和媽媽發生任何衝突。
媽媽說:「沒想到不到一年的時間,你完全不較勁兒了。」
媽媽這句話,讓我心底裡有了說不出的溫暖。
離開家之前,我把家書放在桌子上,並附帶一本《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後來媽媽看到家書後,給我發了一個微信:媽媽終於放心了,希望你是祖國的兒女,可以真正的過上利益他人的人生。
學習中華文化這兩年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人生不用再去等待,而是可以主動地創造。我明白:只要不斷地種下更好的行為作用,自己的人生就可以被改寫。
2019年8月的一次學習會,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當這句話從心底迸發出來時,瞬間自己淚流滿面:我要幫助更多像我一樣較勁的人!曾經,自己就是那麼地無助,那麼地與親人較勁兒,茫茫蕩蕩一直在尋找可以讓自己從無邊的黑暗走向光明的力量,就像在暗夜中渴望一絲光亮。想到還有那麼多像我一樣無助的心靈,我要以自己生命醒來的狀態來喚醒更多人走向幸福!
我最近得到了兩個法寶。一個是新版的《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以前一直聽老師說,心中擁有無盡的寶藏,我也覺得這個寶藏特別的好,也特別的想開發。自己就一頭扎進了反省,但到現在越學越明白,原來除了反省之外,還可以通過不斷地明心,讓自己越來越自信。
剛拿到書我一天讀一遍,現在三天讀一遍,心上開始慢慢踏實起來。書中說:相應的心中寶藏是由相應的行為作用開發出來。原來,我增加更好的行為作用,以更高層面之心為心,並持續地做明心功夫就是在開發我的心中寶藏。有了這個法寶後,心靈的成長越來越有抓手。
第二個就是四合院APP上的「百日成長計劃」,「百日成長」這個計劃一出來的時候,我心上就有一種欣喜若狂的感覺。「百日成長」每天28分鐘可以讓自己持續地成長。行動起來,心中的愛就會升起。
可能就是因為這樣一分分的轉變,媽媽也開始學習中華文化,她成為了百日成長計劃學習的一名小組長,把她的「七口之家」建設得特別有氛圍。
現在我們母女兩個真正的感受到了親密無間,自己的成長同樣感染到了弟弟,作為姐姐我特別愛他,特別想引領他走進來學習中華文化。弟弟突然有一天問我,他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是不是減少私慾的意思?聽到弟弟的提問,自己心上特別的歡喜。慢慢的弟弟也加入了學習。現在我們一家人互相砥礪學習中華文化,每次想到家都是滿滿的幸福與喜悅。
走進中華文化自己收穫了太多,深深地感恩聖賢思想,讓我從「較勁兒」的生命狀態中走了出來,變得如此舒展!本想擁有一棵碩果纍纍的蘋果樹,如今卻擁有了整片森林的希望!
① 許多人,一直在學習,但很少有成長。原因為何,出路何在?
② 一顆種子,何以長成參天大樹,且碩果纍纍,又年復一年?
③ 陪伴式學習與成長
④ 「百日成長計劃」第一課,你聽了嗎?
⑤ 「又一個田彩雲醒來了!」
(公眾號轉載請在下方留言ID,不要擅自修改)
(轉載務必註明文章來源「致良知四合院」)
供稿 | 周佳瑩 責編 | 顧文平 朗讀 | 杜葉
圖片 | 白喆 音頻後期 | 黃靖凱 排版 | 曾詩暘
拔出較勁根源,迎接舒展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