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策略:成交再回1.7萬億,股債蹺蹺板效應明顯

2020-12-24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張夏 陳剛

周三收盤後,證監會發文稱,認真貫徹落實證券法,持續推進打擊場外配資違法違規行為常態化,堅決維護投資者利益和資本市場秩序。海外納指續刷歷史紀錄,蘋果、亞馬遜、阿里巴巴等再創新高。此外,周三共有35家A股上市券商披露了6月月報,多數券商業績同比、環比數據爆發,其中16家實現翻倍。資金入市方面,近期多家公募基金新發產品認購金額頻創紀錄,債市持續下跌,股債蹺蹺板效應明顯。在多種消息面驅動下,周四三大指數平盤附近開盤,隨後紛紛拉升走強,創業板指數站上2700點,在券商6月業績爆發的催化下,券商小幅低開後再次拉升,但上證指數在10:30前後開始跳水,盤中一度翻綠,市場震蕩幅度明顯加大,銀行等權重板塊領跌,軍工、免稅等周三強勢板塊漲幅有所收窄,資金輪動到創業板,上午收盤前兩市成交便破萬億。午後創業板指數繼續走強,漲幅超4%,TMT、醫藥、商貿零售、有色等板塊持續保持強勢,科創板新股國盾量子盤中漲幅一度超過1000%,創科創板新股首日漲幅記錄,盤面情緒可見一斑。尾盤三大指數小幅回落,兩市成交再次回到1.7萬億以上的規模,較周三的1.5萬億有所放量,連續4日維持在1.5萬億以上。截止收盤,滬指漲1.39%,深成指漲2.60%,創指漲3.98%。整體而言,近幾個交易日在公募基金大規模發行、居民資金、外資加速入市的環境下,市場連續放量,強勢程度超出預期,隨著資金短期快速入市規模邊際遞減,短期可能面臨震蕩,但波動加劇是牛市的特徵之一。

總而言之,市場連續大漲一方面在於近期包含資本市場改革政策的不斷落地,體現為政策周期的演繹,中芯國際的科創板上市募資規模超預期、券商行業整合預期,增強了投資者對於做大做強資本市場的信心;另一方面,投資者對於二季度以及下半年經濟數據的預期帶來金融、周期板塊的估值修復;此外,海外資金和居民資金的加速入市,首選券商、低估值板塊建倉,放大了市場短期的賺錢效應。

後續來看,延續前期的觀點,2020年下半年經濟基本面將會持續改善,以金融為代表的低估值板塊下半年將會有一波明顯估值修復。但從業績的角度來看,應該是傳統新興行業攜手業績改善。新興消費醫藥科技部分估值比較貴,但仍然有很多估值合理業績改善的標的供選擇。總而言之,2014年下半年那種極端的風格轉換可能難現,而2020年上半年極端的科技消費醫藥佔優的局面也會被打破,2020年下半年將會呈現輪漲、普漲、混合的風格特徵。

風險提示經濟數據低於預期,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預期,業績不及預期。

相關焦點

  • 「股債蹺蹺板」蹺回來了一點,你的債基和固收理財反彈了嗎?
    我聽完趕緊去點開了我那原本已經跌得心灰意冷不想再看的某隻銀行固收理財(高配債券資產的),收益率果然是從上周下半周開始反彈了。(見下圖)股市正是上周下半周開始調整的。吻合很緊密,「愉見財經」覺得不是巧合。正所謂:「股債蹺蹺板」。
  • 股市壓起「股債蹺蹺板」,下半年債市還有翻身機會嗎?
    進入7月,A股連日上漲,昨日收盤上證指數站穩3400點,兩市成交額連續3日超1.5萬億,今日開盤也未現回調。受「股債蹺蹺板」效應的影響,債市表現卻持續低迷。昨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破3.1%,創下半年來新高。
  • 【中金策略|A股】政策支持漸強
    農業板塊及少數消費上周領漲市場,提振消費舉措頻出推動食品飲料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相關個股表現;前期較為低迷的電子板塊在國家大基金二期開始正式投資等事件驅動下有階段性表現;傳媒、餐飲旅遊等板塊繼續回調。隨著短期趨勢性賺錢效應減弱,市場交易逐步降溫、成交萎縮,海外疫情演變及中國的政策支持將成為兩大市場焦點。
  • 公募管理規模重返17萬億,債基三連降
    8月26日晚,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7月份公募基金市場數據,129家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17.69萬億元。其中,權益類基金吸金能力強勁,規模繼續上升,達4.97萬億元。混合型基金規模增長5402.1億元,環比增幅超20%。
  • 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A股機構化特徵將越來越明顯
    (小塵4x/圖)2021年以來,A股出現明顯分化。主要指數均錄得大幅上漲,白酒、新能源等板塊的大市值個股持續上漲。而中小盤市值個股表現不佳,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14日收盤,約有3000隻個股下跌,佔比約七成。在此背景下,市場熱議「機構抱團」現象。曾於2019年7月發表的萬字研報《「抱團」啟示錄》,近日再度流傳。這份研報復盤了A股史上四次「抱團」事件。其中定義,持續加倉並持有一個板塊接近至超過30%,被視為「抱團」。
  • 水皮:「談股論金」兩個「中信」力挽狂瀾,北上資金刺激羊群效應
    深成指波瀾不驚,跌了0.7%,創業板跌幅更大一點,跌了1.6%。我們平時比較關注的科創板跌了0.93%。總的來講,今天是題材股回落的過程,特別是疫苗股排在跌幅榜的前列,包括農牧漁業,酒類,食品這些前期一而再,再而三炒作的個股。科技股中相對來講可能只有晶片股還稍微強硬一點。
  • 11.17收評 科技股尾盤奇襲!周三繼續關注爆發機會
    行情分析 周二市場全天弱勢震蕩,整體呈現一個此消彼長的格局,資金場內蹺蹺板。早盤熱點題材過於分化,資金進攻欲望不強。尾盤科技股異動明顯,成交量溫和放大。資金承接氛圍較好,股指沒有繼續下探,滬指下方支撐較強,只是市場前排缺乏板塊效應。
  • 年內券商承銷金額突破11萬億 「頭部效應」凸顯
    據Wind數據顯示,按上市日來看,截至12月20日,今年證券公司承銷股權、債權的融資金額合計已達11.05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9.09%,而該數據也超過了去年全年8.81萬億元的承銷金額,同時刷新券商年度承銷額峰值。具體來看,截至12月20日,年內券商股權融資金額為1.64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89%;而債權融資金額則為9.41萬億元,同比增33.66%。
  • 券業年內股債承銷突破10萬億,中信、中信建投搶佔1/4市場...
    自2019年7月份科創板及註冊制正式推出以來,資本市場改革快速推進,政策利好對投行業務的提振作用十分明顯。Wind數據顯示,年內(1月1日至12月16日)券商承銷的股、債融資規模 (已上市) 已達到10.92萬億元,較去年全年的總規模增加2成,創下歷史新高。
  • 年底盤點債基首尾分化嚴重,證券類機構新增QDII額度居首
    12月1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走強,從板塊漲幅來看,向來走勢「低調」的銀行股成為拉動大盤上揚的主力軍之一。與此同時,前11月公募基金業績排行榜出爐,主動權益類基金賺錢效應明顯,業績翻倍基金達到6隻,最牛基金更是大賺126%。債券型基金則「相形見絀」,受債市調整、信用債違約等因素影響,債基分化嚴重首尾業績差接近60%。
  • 穩字當頭 靜待拐點——2021年利率債年度投資策略
    4月末~7月上旬債市持續下跌。4月末海內外復工預期抬升風險偏好,央行持續暫停投放抬升資金中樞,5月供給衝擊到來,7月上旬資金面繼續收緊,股市大漲帶來股債蹺蹺板效應。7月下旬股市大漲告一段落,資金面緊平衡,債市步入震蕩。  8月份,超儲率偏低、繳稅繳款因素導致資金面偏緊,資金利率中樞續升,疊加貨幣政策維持中性,經濟復甦持續、社融穩中略升,債市熊平行情。
  • 招商策略會魔咒被破!9大賣方機構激辯市場
    來源:十字路口招商策略會的魔咒終於被打破了!2018年12月4日,招商證券召開2019年度策略會,A股盤中綠了又紅,紅了又綠,最終收盤上漲0.42%。有分析觀點認為,招商策略會魔咒被打破,標誌著市場短期情緒明顯向好,無論政策底的出現,還是外部環境轉暖,都預示著當前已經進入市場反彈的呵護期。
  • 外資持有國內債券超3萬億元 已連續3年淨買入國內股債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外資已連續3年淨買入國內股債。據中央結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底,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持有債券3.04萬億元(剔除同業存單,下同),較2019年年底增長1.07萬億元。另外,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外資持有A股流通市值近3萬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比例約4.8%。
  • 機構論市:連續兩日成交過萬億 春季行情還有哪些上車機會?
    策略上,今天市場量能繼續放大,但是北向資金卻表現為淨流出,市場出現了一種背離狀態,而且雖然今天漲停家數有百餘家,但是最後卻是以漲少跌多收盤,所以市場存在明顯的分化表現,操作上注意節奏把握和倉位的靈活配置,一方面對於手中持有的個股先耐心待漲,另一方面要謹防高位股的回落風險。
  • A股收評:三大指數跌逾1% 晶片汽車股領漲 周期股大跌
    兩市午後進一步走低,滬指收跌1.08%報3531.5點,深成指跌1.33%報15115.38點,盤中一度跌超2%的創業板指收跌1.84%報3092.86點;全天總成交逾1.2萬億為連續第六個交易日破萬億;北上資金淨買入8.9億。
  • 兩市連續3日成交超萬億!這家公司卻要鎖定...
    來源:e公司今日,A股繼續強勢上攻,主要股指均再創階段性新高。上證指數連收5陽,創業板指站上3100點,創5年半來新高。兩市成交11672億元,新年以來連續3個交易日成交都超萬億。盤面上,可燃冰、運輸設備、船舶、造紙等板塊漲幅居前,水產品、電商、軟體服務、文教休閒等板塊跌幅居前。
  • 招商證券:2021年A股資金流入規模有望超萬億
    原標題:【招商策略】宏觀環境易緊難松,股市資金供需仍強 ——2021年A股流動性展望 摘要 【招商證券:2021年A股資金流入規模有望超萬億】綜合以上多個因素對股票市場資金供給和需求進行測算
  • 開門紅成交破萬億 績優牛市毋庸置疑
    市場熱點此起彼伏,軍工、養殖、光伏、新能源車、白酒等最聚人氣的板塊走勢出現聯動,市場賺錢效應凸顯。分析人士認為,以滬深300為代表的「核心資產」指數已經突破2007年和2015年以來形成的長期技術壓力線,績優股的牛市已經毋庸置疑。 A股開門紅創業板指大漲3.7% 兩市成交額超萬億周一A股放量大漲,時隔近兩個月,滬深兩市成交額再度突破一萬億元。滬指站上3500點。
  • 連續9天成交破萬億 抱團股巨震!A股史上首次藍籌泡沫已至?
    截至今日收盤,滬深兩市合計成交1.12萬億元,已連續第9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在連續的萬億成交額背後,機構抱團品種的股價高位巨震。今日有8隻股票全天成交額超過100億元。截至收盤,這8隻股票無一飄紅,東方財富、隆基股份、比亞迪、三一重工均重挫超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