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爸爸在教孩子打棒球。
爸爸:「兒咂,你把眼睛放在球上,像這樣,對,瞄準了……」
接下來發生的一幕讓人忍俊不禁,耿直寶貝聽話照做,是真的「把眼睛放球上了」……
看到孩子這樣的舉動,爸爸捂臉,又好氣又想笑。
同樣一件事情,是不是很多時候孩子的理解跟你的理解就是不一樣?
生活中,我們也可能常常碰到類似的事情。
比如,老公跟老婆約定去做某件事。
老公還沒到達目的地之前,可能會跟老婆生說,如果你到了我還沒到,你就等著吧(無重音)。老公的意思是「如果你比我先到,你就先等一等」。
然後老婆可能會跟老公說:「如果我到了你還沒到,你就等著吧(咬牙切齒)」。老婆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遲到了,有你好看!」
為什麼同樣的一句話,我們為什麼能聽出不同意思的呢?答案就是——我們的左腦理解了這句話的字面意思,而右腦理解了這句話中包含的情緒。
我們人的大腦分為兩個半腦:左腦和右腦。而左右腦也是有能力分工的。腦科學研究表明,人的左右腦並非獨立運作的,而是會同時參與活動,只是參與的方式不同而已:左腦擅長處理細節性工作,而右腦則會關注更加宏觀的事情。左腦控制與語言、邏輯等相關的活動,右腦控制音樂、空間感知和圖像記憶等。
例如在聽到別人對自己說話的時候,左腦主要負責理解這句話的字面意思,而右腦則會綜合對方的語氣和聲調,來判斷這句話背後想要表達的真正含義。
這也就能很好地理解,為什麼同樣的一句話,用不同的語氣說出來所表達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樣的。而同樣的時空場景中,同一句話為什麼不同的人理解到的信息是不一樣的。
就像文章開頭的小男孩對爸爸所說的話的理解與反應。小男孩在讀取爸爸傳遞的「把球放在眼睛上」信息中,左腦接收到了爸爸的語言信息,但右腦還沒來得及跟上節奏,還沒有參與進來,於是便有「真的把眼睛放球上」這有趣可愛的一幕發生。
除了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需要運用到大腦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理解消化的能力,但凡是涉及到信息的接收、處理,都需要運用到理解力。當然,這也包括孩子的學習。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定是跟孩子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是息息相關的。只有當孩子對知識點理解了,他才能夠實現有效學習。
因此,幫助孩子真正理解清楚所學知識點所傳達的意思,對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想要孩子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那麼,就應該讓孩子學會理解性的學習知識。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我們如果想讓孩子更能明白消化所學知識點,就需要幫助孩子更高效更容易地去理解知識點或是信息,最好是能讓孩子自身能擁有讓自己更高效更容易理解信息的能力。
那麼,理解性的學習知識,其精髓是什麼呢?
思思老師認為,主要是有三點,一個是科學的記憶方法;一個是想像力;一個是基礎知識。
沒錯,人的記憶方式是會影響你對事物的理解程度的。
因此,想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其中可以著手的一個方向是提高孩子的記憶能力。
而人的大腦「左右腦區域有所分工、能力有所側重」這個事實不光影響人對事物的理解深度,同時,也影響著人對信息的記憶程度。
(左右腦功能分工形象圖)
如果我們想要強行從字面意思去記住信息——也就是只用到左腦的話,記憶的效率是非常低的。一項研究表明,我們的大腦非常不善於記憶零散的信息,一般來說,人類的短期記憶一次大概只能記住7到9個隨機的信息,也稱為7±2記憶法則(七正負二記憶法則)。這項法則是由我們的大腦結構決定的,我們很難去改變。
經常聽到家長抱怨:「我家那娃就不是塊讀書的料,你讓他背一篇課文,哪怕是天天記,記一個星期還不會背。教他的乘法口訣,今天是記住了,等明天你再來問他,他倒好,眼巴巴地望著你,全忘了!每每這個時候,真是氣不打一處來,哎!」
不知道你家孩子是不是也存在對於知識點怎麼記都記不住,也理解不了的情況,明明他也很努力,可就是記!不!住!看著都覺得好心疼!
從大腦的角度來看,如果只是讓孩子對著課本上的知識點死記硬背,期盼他能夠一次記住很多毫無關聯的信息的話,那無疑對孩子的大腦信息負荷力是很大的挑戰,那麼,孩子對知識點記不住,是很正常的。
因為記不住,孩子會覺得學習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進而開始慢慢逃避學習,不想學,產生厭學情緒,學習成績想要提升也就比較難了。
孩子學習過程中,記憶方法真的很重要。
對於記憶,如果我們摒棄只運用了左腦功能的「死記硬背」式,而是換一種方式:把文字和畫面結合起來,用畫面去進行記憶,既充分發揮左腦的邏輯、順序和思考功能,又充分調動右腦的想像、色彩和情緒的功能,在事物之間建立聯繫,並從整體上進行記憶,這樣,記憶的效率會不會得到大大提升?
答案是肯定的。
不要說一次記住七個信息,記住幾十甚至上百個信息都不成問題。運用這種方式去記憶,不光記得牢、理解得也會更透徹。
《最強大腦》裡的那些記憶天才之所以能有那樣過目不忘的本領、高超的記憶力,也是因為他們掌握了適合自己的正確的記憶方法,充分調動了大腦對記憶力的正向影響。
最強大腦天才少年胡宇軒
世界記憶達人多米尼克·奧布萊恩,就曾創下過3個小時記憶2808張撲克牌的金氏世界紀錄,也曾在11年間8次斬獲世界記憶冠軍的寶座。
他寫過一本書叫《我最想要的記憶魔法書》,在這本書裡,他公開了自己擁有超強記憶力背後的秘密:多米尼克·奧布萊恩用腦科學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提升記憶力,最關鍵的是動用我們的感官和聯想,在不同的事物之間建立聯繫。
多米尼克·奧布萊恩說:「我們的聯想一旦得到自由發揮,你的記憶就會把你帶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然後你的大腦就會迅速地在各種毫不相關的事物間建立穩定、明確的聯繫,而這正是訓練完美記憶力的關鍵。」
訓練記憶力,本質上就是訓練我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想像力可以幫助我們把抽象的詞語變成清晰的圖像,而創造力可以幫助我們把這些圖像聯繫起來。當事物之間產生聯繫之後,再記憶起來就會輕鬆很多了。
跟肌肉可以通過鍛鍊練出來一樣,你的記憶力也是可以通過一系列具體的有針對性的訓練,變得更高效的。
說到通過想像力和創造力來訓練我們的記憶力,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實用非常容易操作的方法——圖像記憶法。
圖像記憶的核心是想像和創造,通過運用想像力,把需要記憶的資料轉化為生動的圖像,再通過你的創造力把這些圖畫串聯起來,變成「動畫」,這樣,你在記憶理解一個概念或是一個知識點時,你的左右腦都充分調動起來了。
事實上,寫寫畫畫,是非常棒的學習方法,許多天才在學習的時候都有著動筆寫寫畫畫的習慣,比如達文西、畢卡索、達爾文等。其中,達文西更是「繪畫筆記狂人」。達文西將自己的想法、創意、草圖甚至是牢騷,都記錄在他一生書寫的 15000 頁筆記當中。只不過他的這些筆記上記錄的很多信息,比如對人體解剖學的研究,在中世紀是絕對禁止出版的。
(達文西的繪畫筆記,圖片來源於《達文西傳》一書)
在TED演講裡,一位演講者也向我們展示了圖畫是怎樣幫助我們加強對信息的記憶與理解的。
並且,他在這個視頻裡強調:你的圖畫得好不好看跟能不能很好地記憶關係並不大。畫圖記憶的關鍵點是通過寫寫畫畫,來調動人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通過相關聯想的方式來深化理解事物的概念,從而強化記憶。
畫圖的記憶可以用來記憶一個事實,一個抽象的概念,甚至一個完整的主題。
那麼如何將畫圖與記憶連接一起來呢?看完這個視頻,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TED演講:簡單實用的超級記憶法,圖像記憶法)
從現在開始,可以慢慢培養孩子的圖像記憶方式,幫助孩子對知識記得久,理解得透徹。孩子提分,也就指日可待了。
期末考試快到了,幫助孩子從容應對考試,你可以試著教孩子用圖畫的方式去記憶,去整理筆記。
當我們畫時,我們會記住更多。
孩子記憶力、理解能力差,可能是大腦的能力沒有得到很好地開發|博沃思 CAS測評簡介
CAS測評,是博沃思從美國引進的專業測評系統,這套測試系統,主要是針對人的計劃執行能力、信息理解、注意力能力以及信息短時記憶這些認知能力做出一個系統完整的科學評估,根據孩子測試的4大模塊中的得分,依據CAS評分手冊,得出被測試者的最終認知能力。
你家孩子注意力達標嗎?趕快來測一下吧,了解孩子的注意力水平。
· 往期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