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院魅影》:不只是一個愛情故事

2021-03-03 Vista看天下


與其說《劇院魅影》講述的是魅影對愛求之不得的故事,不如說這是一個人成長的坎坷經歷

本刊記者 沈佳音/文

「假如一生只看一部音樂劇,這部肯定是畢生之

《倫敦每日鏡報》曾這樣盛讚音樂劇《劇院魅影》。至於這部作品為何貴為「畢生之選」?

因為你從中看到的絕不僅僅是金碧輝煌的巴黎歌劇院和

一個最終沒有得到的愛情故事

黎歌劇院舞臺的橫梁和廊柱上布滿巴洛克式的雕塑,金光燦燦,屋頂的大吊燈上6000顆水晶璀璨奪目。「Loveme,that's all I ask you(愛我,除此我別無所求)……」歌劇院演員克裡斯汀與兒時的玩伴、劇院的新贊助人拉烏爾在舞臺上互訴衷腸,躲在暗處的魅影用同樣的旋律唱出了心中的傷痛。

這對情侶幸福的背影讓單戀克裡斯汀的魅影妒火中燒,他詛咒說要報復他們。在魅影的狂笑聲中,屋頂那盞半噸重的水晶吊燈以2.1米/秒的速度極速滑落,在觀眾頭頂一米多的地方驟然停住。驚魂未定的觀眾隨後報以熱烈的掌聲。

這是音樂劇《劇院魅影》中最動人心魄的一幕,這部來自倫敦西區的經典作品自1986年首演至今已經在27個國家上演了74000多次。11月17日,這一幕將第一次在北京觀眾的頭頂上演。

23個貨櫃中的巴黎歌劇院



《劇院魅影》運用倒敘的手法來展開整個故事,它的序幕開始於1911年。已經破敗不堪的巴黎歌劇院裡正在進行一場落寞的拍賣會。昏暗的燈光、落滿灰塵的老物件、極其低廉的價格,很難讓人聯想到歌劇院曾經的光鮮。

當666號拍賣品——水晶吊燈抖落身上厚厚的塵土緩緩升到空中時,管風琴奏響,時光回到49年前,舞臺上瞬間重現當年的金碧輝煌。

《劇院魅影》最初是由法國作家加斯頓·勒魯1910年出版的一部愛情偵探小說。它講述了相貌醜陋的音樂天才魅影在歌劇院神出鬼沒,他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女演員克裡斯汀,教她唱歌,讓她當主角。而克裡斯汀卻和貴族拉烏爾情投意合。自卑而孤僻的魅影得知後,覺得被背叛和拋棄了,於是展開了瘋狂的爭奪與報復。

這部文學作品在1911年首度被翻譯成英文。1986年,英國音樂劇作曲家安德魯·勞埃德·韋伯將其改編成同名音樂劇,在倫敦女王劇院首演便大獲成功。

故事是圍繞著巴黎歌劇院展開的,這座始建於1860年的建築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抒情劇場,可以同時容納450名演員。一進入歌劇院,就是滿眼的璀璨。演出大廳的天頂壁畫《夢之花束》下,水晶吊燈高懸空中,映照著貼金的牆壁和紅色的座椅。有人說,這裡豪華得像是一個首飾盒,裝滿了金銀珠寶。

巴黎歌劇院的建築結構十分複雜,有2531個門,7593把鑰匙,還有一個6英裡長的地下水池。為此,韋伯深入地了解過歌劇院的歷史,並在1986年開演前寫過一篇《巴黎歌劇院的前世今生》:「情況同小說中的描繪大致一樣……小說家對於建築中存在迷宮的假設,可謂神來之筆……那裡還有女高音歌唱演員卡洛塔的紀念碑(卡洛塔即為劇中被魅影戲弄的女高音)。更重要的是,在歌劇院地下確實有個湖,它也是設計的一部分,湖水起到了如同壓艙物一樣穩定平衡的作用,舞臺的重量決定了水面的高低起伏,在湖面以上,共有七層建築。」

《劇院魅影》也希望在世界上每一個不同的舞臺上構建巴黎歌劇院的古老和華美,無論是舞臺布景、道具,還是服裝、燈光。整個演出,服裝有230多套,假髮80頂,道具236件,打包要23個貨櫃,如果靠飛機運得3架波音747。本次魅影的扮演者布拉德·裡特爾開玩笑說克裡斯汀的扮演者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15秒鐘內換上一件衣服。

第二幕開始時,紅色的幕布拉開,100多位演員盛裝出席劇院正在舉辦的假面舞會,充滿激情地齊聲合唱,慶祝魅影消失。克裡斯汀頭戴皇冠,穿著粉色漸變藍色的禮服,上面鑲嵌著施華洛世奇水晶。

在狂歡的最高潮,魅影化妝成死神,紅色錦緞的衣服鑲著金色的花邊,紅色的牛仔帽上還插滿羽毛,僅這一身的造價就達到3.5萬美元。

第一排觀眾的「禮遇」


恢弘的場景、華麗的服裝、精妙的劇中劇……這些都令觀眾在欣賞《劇院魅影》時收穫無可比擬的視聽享受

《劇院魅影》不僅再現了巴黎歌劇院的富麗堂皇與幽暗神秘,而且像故事中天才的魅影那樣,在舞臺上下設計了重重機關,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聽震撼。在這3個小時的演出中,幾乎每5分鐘就要變換一次布景。

當主題曲「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劇院魅影)」響起時,克裡斯汀召喚魅影現身,魅影回答說:「看著鏡子裡的你吧,我就在那裡。」漸漸地,鏡子中出現了魅影,他的臉上帶著一張白色的面具。鏡子像門一般打開,魅影從背後伸出手將克裡斯汀拉進了黑暗。隨後出現了劇中最夢幻的場景——魅影划著船帶著克裡斯汀穿過波光粼粼的湖面駛向歌劇院的地下迷宮,數百盞蠟燭遁地而出,在迷霧中忽隱忽現。

音樂劇專家、上海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曾考證過,巴黎歌劇院歷史上的確發生過大吊燈的小部件墜落,令一名觀眾不幸死亡的事件。而《劇院魅影》的演出絕對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故出現,每到一家新的劇院演出,所有的技術參數都必須重新設定。這不但關係到演出質量,更是性命攸關。在2013年上海的演出中,吊燈墜落的速度為1.8米/秒;去年在香港的墜落速度則為1.6米/秒,而在北京即將開始的演出,這一數據將提升到2.1米/秒。

《劇院魅影》繁複的舞臺設置對劇場要求很高,此前它曾分別於2004年和2013年在上海演出過,多次想要來北京演出都因找不到合適的場地而放棄。「中國在過去20年整個劇院建造的潮流是引進歌劇院的模式。但實際上歌劇院和音樂劇有本質的區別,歌劇要求的是真聲,比拼的是歌唱家自身的能量。」曾經成功引進《媽媽咪呀》《貓》等音樂劇的操盤手田元說,「音樂劇是娛樂工業,是要靠擴音設備的,它講究的是這是一個劇,潮流是整個國際舞臺的表演需要往前移,要跟觀眾沒有距離,有句行話是說觀眾裡的第一排都能被演員的唾沫星子給淹沒。」

今年北京建成了主打音樂劇的天橋藝術中心,田元就將《劇院魅影》作為開幕大戲引進,在北京連演64場。

一個人的成長



虛構與現實重重疊影,為《劇院魅影》帶來了無可比擬的真實感。而三場戲中戲的設定更是順理成章。本次《劇院魅影》巡演的音樂總監GuySimpson說,他最喜歡三個劇中劇,因為這幾個故事都是在歌劇院演出的,體現了真正歌劇院每日工作的場景——白天排練晚上演出。而觀眾也有身臨其境之感。

劇中三個「戲中戲」都是歌劇,在演出中也是用真正的歌劇方式來唱的。在音樂劇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歌劇的元素,或許這也是為什麼在中國至今還有很多人誤以為是《歌劇魅影》。

Guy Simpson介紹說,這三個歌劇並不真正存在,是韋伯現編的。第一個是正歌劇《漢尼拔》,發生在古羅馬時期的迦太基國,講述了英雄漢尼拔救民於水火的故事。第二個是喜歌劇《耳背公爵》,發生在17世紀的法國,插科打諢。第三個是《唐璜的勝利》,發生在18世紀的西班牙。「《漢尼拔》是瓦爾第的風格,《耳背公爵》是莫扎特的風格,《唐璜的勝利》風格很詭異,因為魅影就是個很詭異的人。」

這三個「戲中戲」,因為年代與風格的各不相同為《劇院魅影》的觀眾帶來了層次豐富的觀劇體驗。而魅影自編自導自演的《唐璜的勝利》更是將情節推向高潮。魅影假扮唐璜,向克裡斯汀盡情表達自己炙熱的情感,字字深意,句句雙關。他借這齣戲完成了他與克裡斯汀在戲之外不可能完成的情感交融。最後他與克裡斯汀合唱一首《Past the point of noreturn(覆水難收)》,這也是他們戲外真實處境的寫照。

費元洪也最欣賞《唐璜的勝利》:「這是魅影自己創作的作品,方顯英雄本色。這個『戲中戲』裡,無論戲劇主題還是音樂張力,其複雜和深刻程度,遠非前兩個『戲中戲』可以比擬。特別在音樂風格上,一發聲就是典型的現代派姿態,乍一聽,不悅耳,卻暗合著古典音樂的發展潮流。安排這樣的作品既體現了魅影對老套的、過時的歌劇品位的不屑,還體現出真正引領20世紀音樂潮流的先行者,不是別人,正是他魅影本人。」

《劇院魅影》的故事其實並不新鮮,結構上就是一出三角戀愛,而且女主角的選擇也很平庸——跟著高富帥走了,留下醜陋的怪人孤獨終老。但29年來它卻常演不衰,在全球豪取超過56億票房。《倫敦每日鏡報》曾盛讚《劇院魅影》:「假如一生只看一部音樂劇,這部肯定是畢生之選。」

這離不開魔幻的舞美、經典的音樂,還有多向度的情感。有人從中讀出了洛麗塔的味道,也有人從中看到了卡西莫多式的愛情。

布拉德·裡特爾從1995年開始在百老匯出演魅影,迄今已經演了2500多場了。上海2005年和2013年兩次巡演,布拉德就是魅影的扮演者,這次還是他。在中國觀眾中,他也有了一個親切的暱稱叫「小麵包」,正所謂鐵打的魅影,流水的克裡斯汀。

一晃二十年過去了,他自己也從年輕小夥變成了中年大叔。「魅影這個角色,最難駕馭的在於他有不同的感情,可以是一個兒童,也可以是一個兇手。他有多面性,有很多情感表達可能不是劇本上寫的。現在我演『魅影』的時候更多的是女主角的一位老師或者父親,而此前我在舞臺上感覺自己是她的情人。」

《劇院魅影》與其說是一個愛情故事,不如說是一個人的成長。一個自卑的天才把所有的愛都給了一個女孩,也把生活所有的快樂和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這種灼熱的愛是會傷人的。這個女孩終究不堪重負,跟著別人遠走高飛了,無論這個天才是她的父親還是她的情人。

創作《劇院魅影》時,韋伯正與第二任妻子莎拉·布萊曼熱戀。莎拉那時便是韋伯的音樂天使,這部劇是韋伯獻給她的禮物。不過他們在1990年正式離婚。

克裡斯汀給了魅影深深的一個吻,魅影像小孩子一樣不知所措。他決定放手,讓這對情侶奔向他們的幸福。他自己守著小猴子八音盒,獨自吟唱起象徵告別、毀滅和新生的詠嘆調。

版權聲明

看天下獨家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使用


相關焦點

  • 《歌劇魅影》:不只是歌劇和魅影
    今天的筆記來和戲劇老師一起品品這個邪魅狂狷的愛情故事這部改編自法國小說、由英國音樂劇大神安德魯·韋伯創作的音樂劇《歌劇魅影》可謂是音樂劇界的扛把子。在上百所劇院上演,觀賞人次上億,票房累計高達20億英鎊,收了超過50多項戲劇大獎,在競爭激烈堪比宮鬥的倫敦西區上演了34年還是熱度不減。
  • 劇院魅影!畢生之選?!
    因在《歌劇魅影》中分別演過勞爾和魅影而引人注目,也是《歌劇魅影》續集《真愛不死》中魅影的第一任扮演者。克莉斯汀Christine Daaé席艾拉·波格斯Sierra Boggess音樂劇演員,女高音歌手。出演的劇目有《小美人魚》、《歌劇魅影》、《真愛不死》等,2011年獲勞倫斯·奧利弗獎提名。
  • 奉為經典的《歌劇魅影》,其實是個三流愛情故事
    魅影生活在歌劇院,但只要他不主動現身,沒人知道他在哪兒。他對克裡斯丁的愛情大都是引誘,他愛上克裡斯汀的聲音,教她唱歌,甚至威脅劇院經理要她做主演。這些舉動,放現在年輕小姑娘眼中就是妥妥的深情男主人設。咱們換個角度,一個教給你許多幫了你許多的人,你對他很感激,可你有自己愛的人。面對這個對你十分重要的朋友,他對你求愛,你是個什麼想法?我拿你當良師益友,你卻想上我?
  • 《劇院魅影》北京首演
    金牌編劇俞白眉評價該劇:「也許這不是一個一流的故事,但是導演用先進的舞臺技術,韋伯用他極具天才的音樂創作,將《劇院魅影》打造成一部堪稱全球經典的音樂劇!」因出演《甄嬛傳》中安陵容一角兒而走紅的演員陶昕然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表演專業,她表示:「音樂劇演員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職業,要能唱、能跳,還得會演,看完《劇院魅影》以後覺得這部劇對演員的要求更高。
  • 《劇院魅影》15載圓夢北京
    音樂劇《劇院魅影》劇照「這是一個15年的夢想。1999年,當我們與RUG(《劇院魅影》的版權方「真正好公司」)聯繫時,《劇院魅影》就是我們希望實現的一個項目,但是當時我們和RUG代表幾乎跑遍北京所有的劇場,卻沒有一個符合演出《劇院魅影》的基本技術條件的,之後2004年和2013年我們都錯失了《劇院魅影》在北京演出的機會。」
  • 劇院 巴黎歌劇院的百年魅影
    上世紀50年代其實很多人知道巴黎歌劇院是從《劇院魅影》開始的,小說、電影或者是歌劇。《劇院魅影》最初是由法國作家加斯東·勒魯所撰著的一部愛情驚悚小說,法文版原著在1910年時出版,1911年時首度被翻譯成英文版。
  • 《劇院魅影》的十個細節
    但裡面發亮時,藏身者就會現身,讓觀眾感覺魅影神出鬼沒。而透過這個手法,兩人形象第一次出現,便是透過影像的內、外交迭,呼應全劇的中心主題。 3.迷宮般地下王國,達到不可能的任務 這段的每個細節都在挑戰視覺效果的極限,先是整個舞臺化妝間消失,換成劇院後臺工作用的貓道。
  • 傳奇沒有結束│真愛不死的《劇院魅影》續集
    >但是 故事真的到這裡就結束了嗎?傳奇音樂劇《劇院魅影》已經在全世界演出31年,堪稱最受歡迎的音樂劇。華麗的布景,迷人的音樂和浪漫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故事取材自19世紀法國作家加斯東·勒魯的小說,音樂天才和歌劇女伶沒有相守到最後,讓樂迷們無限唏噓。因此《劇院魅影》作曲家安德魯·韋伯決定創作續集《劇院魅影:真愛不死》,將時間拉到10年之後。
  • 走近"音樂劇之王"《劇院魅影》
    近日在北京上演的世界經典音樂劇《劇院魅影》獲得了超高人氣,好評不斷。《劇院魅影》於1986年在倫敦西區的女王陛下劇院首演,1988年在百老匯女王劇院開演,此後該劇在西區和百老匯一直以駐場的形式上演。
  • 《劇院魅影》即將中國巡演,莎拉·布萊曼要來選「中國魅影」
    中演院線和上海大劇院作為戰略合作夥伴,將全程參與《劇院魅影》在中國的巡演計劃。英國女星莎拉·布萊曼將以評委的身份,親自來中國尋找「中國魅影」。《劇院魅影》2020年前再回歸在全世界30個國家上演,擁有15個語言版本,吸引1.8億觀眾觀看,總收入達63億美元,斬獲3項奧立弗獎、7項託尼獎……《劇院魅影》是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音樂劇之一。
  • 《劇院魅影》為情侶開後門 七夕炫愛一票搞定
    這樣的夫唱婦隨讓人頓悟是什麼樣的愛情幫「教主」抵禦了歲月的入侵,風採依舊!美好的愛情就是這樣,能夠創造奇蹟!   無獨有偶,有這麼一段愛情成就了一部傳世經典音樂劇,有人說這部音樂劇已經無關乎成功,開演29年來在全球27個國家,145個城市,上演超過74000多場!
  • 《劇院魅影》讓音樂劇自慚形穢 總票房達7200萬
    國內劇能省就省 賺錢反而不容易  提到在北京演出音樂劇,不能不想到中國原創音樂劇努力多年都沒有特別像樣的劇目凸顯出來,如今,已經演出近30年在18個國家演了6.5萬場的《劇院魅影》來了,為中國本土音樂劇發展再次立下了一個參照。  什麼是標準的音樂劇現場演出?《劇院魅影》靠的就是音樂劇現場演出所有環節的高標準一個不能少。
  • 古巴舞劇丨劇院魅影觀影感受
    古 巴 舞 劇 · 劇 院 魅 影28December2019「 每一個有愛情的地方,都有一個像魅影一樣炙熱而卑微的靈魂 」//今年看的演出並不多,到了年底就想著再補幾個吧,翻了翻大麥,意外收穫了《劇院魅影》這場演出,於是,選座訂票,幾秒鐘就完成。
  • 穿越漫長等待《劇院魅影》終於將到北京
    榮譽加身的《劇院魅影》現已敲定將於2015年首度來到京都,並定於11月20日於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盛大開演。穿越漫長的等待,「魅影」終於要來了!《劇院魅影》究竟魅力何在,今天先一睹為快!    是天使,是魔鬼,是歌劇院的幽靈    音樂劇《劇院魅影》描述十九世紀發生在法國巴黎歌劇院的愛情故事。    「魅影」,一個出生於貴族家庭的音樂天才,卻長相醜陋。因為駭人容貌,他被光鮮的世界排斥,沒有尊榮也沒有愛,長年住在巴黎歌劇院的地下。然而,醜陋的容貌卻掩蓋不住他那與生俱來的貴族氣質與出眾的才華,更無法抑止他對愛的追求。
  • 魅影進行時 費翔、夜願、莎拉布萊曼……腕兒們人手一曲的「劇院魅影」
    但是一不小心看到昔日美人中年後的版本也是很幻滅的,還好來我們大廣州的克裡斯汀是個大美女,視覺上有絕對優勢…… 國人所熟知的費翔也是翻唱過「劇院魅影」的,可能很多劇迷都知道,這裡就不多作評價,畢竟魅影對唱腔的要求是很高的……而接下來的這個翻唱可是有夠撕心裂肺,許多重金屬樂迷心中的神級天團夜願Nightwish(芬蘭劇院金屬樂隊)也有演繹過「劇院魅影」,而且是第一任
  • 倫敦西區的劇院魅影
    說到西區,先講一個看過的故事。故事說的是19世紀中期,倫敦西區倫敦皇家劇院有個歌劇演員,因為資助人首演後退出,演出狀態受到影響,決定將某晚演出作為自己的告別演出。當她在臺上表演那段最難的演唱時,她感覺到有雙手搭在自己的肩膀上,幫她矯正姿勢,孕育情感,接著聲音順暢流露,演出大獲成功。
  • 《劇院魅影》已經演了一萬遍了,還在吸引觀眾|CBNweekly
    這段時間,男主角Brad Little無數次被記者問到這個問題,「第一次把魅影帶到北京,心情如何?」激動,當然很激動,外加十分期待,這是Brad Little的標準答案。 只是跟你們一樣,他偶爾也會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有些厭倦,尤其是每次記者會都回答一樣的問題,或者每天晚上穿著一樣的衣服,唱著一樣的歌,就連走位和臺詞都不能有絲毫差別。
  • 舞臺名場面盤點 | 走進《劇院魅影》中的巴黎歌劇院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劇院魅影》是音樂劇大師「韋爵爺」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代表經典之一,以精彩的音樂、浪漫的劇情、完美的舞蹈,成為音樂劇中永恆的佳作。《劇院魅影》至今已經在全世界數十個國家上百個城市上演了超過65000場,為超過六千萬名的觀眾演繹了發生在1870年巴黎歌劇院的神奇故事。
  • 《劇院魅影》中國巡演正式拉開序幕
    《劇院魅影》在臺北體育館『小巨蛋』正式開鑼。  本次臺北站預計演出22場,一直到12月6日結束。    梁靜茹也是《劇院魅影》的粉絲哦  《劇院魅影》本輪的世界巡演於2019年2月從菲律賓正式開啟,途經新加坡、馬來西亞、以色列、杜拜、以及韓國等地。
  • 《劇院魅影》首演超「燃」!平均5分鐘一次掌聲
    常有人說:「古巴是一個視藝術為生命的民族」。在舞劇《劇院魅影》的排練現場,這句話被演繹的淋漓盡致。 即使這部舞劇早已在拉美和歐洲巡演時演出了18年,即使每一個鼓點,每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身體極限和每一段情緒飽滿的敘事,都已經是舞者們熟得不能再熟的身體記憶,古巴西班牙舞團的舞者們到達現場後,依舊進行了一次次一絲不苟的排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