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做美食劇?「因為喜歡吃。」為什麼屢次打破分帳記錄?「運氣好吧。」
「我們初心是喜歡美食,想展現我們自己的中華美食,劇中涉及無疑浩瀚煙海之一滴,或許疏漏不少也請看官見諒。」這是朱先慶寫在《人間煙火花小廚》播出時的一段文字。
當初懷揣著對「吃」的喜愛,同時又感覺國內市場美食劇乏善可陳,朱先慶和幾位夥伴開始思考。「美食劇看著不餓是一種犯罪。」這是朱先慶歸於美食劇合格與否的最直接判斷,於是被稱為劇版《舌尖上的中國》的美食劇《花間提壺方大廚》誕生。無宣傳、自來水、好看好吃的《花間提壺方大廚》獲得了破7200萬的分帳收益,這超乎了朱先慶及團隊成員的預料,朱先慶稱之為「運氣好」。如今《人間煙火花小廚》上線,再一次被網友評價為「劇情版《舌尖上的中國》,看著下飯。」對此朱先慶的反應是,自己真的很喜歡《舌尖上的中國》,很開心,運氣好。一方面是觀眾對於《人間煙火花小廚》美食部分的肯定,而另一方面關於《人間煙火花小廚》的爭議也此起彼伏出現。故事節奏慢、戲劇衝突不夠強烈、劇情有食物「穿越」的成分。朱先慶解釋道《人間煙火花小廚》是一碗「種田文」清湯,想要把美食與生活的那種淡淡的感覺表現出來。而「二珍膾」也不是日本料理!魚生≠日料,劇中的「金齏玉膾」,在北魏《齊民要術》便有記載,隋唐及以前魚生等做法早已普及。如今《人間煙火花小廚》這碗清湯,獲得了7.3的口碑成績,上線兩周,分帳票房破5000萬。在優酷眾多版權自製劇內容中,長期霸榜一二名。美食是一種文化,何為真正的美食劇
想嘗試一下,並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2017年,《花間提壺方大廚》以分帳形式上線視頻平臺。在當時《花間提壺方大廚》並沒有平臺願意播出,對於被拒絕的原因,朱先慶依然印象深刻,「人物形象不鮮明,矛盾衝突不激烈,主線劇情推動緩慢」。甜寵+美食,是《花間提壺方大廚》兩大元素。而在當時《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人民的名義》成為17年最火的劇集代表。大IP、善與惡的對立矛盾,波瀾起伏的劇情內容是市場的首選。但朱先慶覺得「一個姑娘誤打誤撞地嫁給了一個「惡霸」,一個姑娘無條件的愛著自己的枕邊人,而惡霸相公化身「寵妻狂魔」,就連公公婆婆也是十分寵溺兒媳,這樣輕鬆的劇情也挺好。」事實也同樣驗證了朱先慶及團隊對於市場的判斷,在市場上被勾心鬥角、是非善惡籠罩的劇情內容中,《花間提壺方大廚》通過觀眾一點點的點擊率,在分帳市場拿下了不俗的成績。甜寵之風大約也是從那時候之後開始迅速發展。早前根據骨朵的統計數字顯示,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共上線多達186部甜寵網劇,其中,約75%的劇都是在2018、2019年這兩年上線的。闊別兩年多,此次的歸來的《人間煙火花小廚》,雖然同樣是一部美食劇,但是在朱先慶的眼裡,他和《花間提壺方大廚》是很不一樣的,又是一次新的冒險嘗試。面對《花間提壺方大廚》在分帳市場取得的成績,不少人都找到朱先慶,希望能再拍一部《花間提壺方大廚3》,繼續在分帳市場分一杯羹,但在思考了許久之後,朱先慶及團隊認為《花間提壺方大廚》的故事已經十分完整,不想為了保險而繼續《花間提壺方大廚3》,「我們還是要再拍一部新的作品,做更多的嘗試。」《人間煙火花小廚》與《花間提壺方大廚》是不一樣的。朱先慶坦言:「現在市場上甜寵劇太多了,因此對於《人間煙火花小廚》我們選了一個大家都不太敢弄的種田文。」何為種田文,百度百科中,對於種田文是這樣解釋的,「當下的種田文則更偏向字面意思,又稱家長裡短文,一般指以古代封建社會為背景的,或近現代科技不發達時期,描寫小人物的家長裡短,平淡生活瑣事,更注重突出細節及人物心理描寫。」而「幾畝薄田,輕霧山澗,一屋兩人,三餐四季,」也是朱先慶特別嚮往的生活。《人間煙火花小廚》真的很「平淡」很「煙火氣」。對於網友評價劇情平淡的質疑,朱先慶回答道:「是的,《人間煙火花小廚》確實比較『慢』但這是種田的風格,我們正是希望『慢』下來。」「有多久沒有耐得下性子去讀一本書?」在快節奏的生活之下,短視頻等短平快內容不斷分流著大眾的時間,輕鬆解壓等內容成為剛需,慢生活更被網友玩笑稱為「炫富」。無論是劇集,還是綜藝,各式各樣的較為輕鬆歡愉的內容佔據著市場的一席之地。朱先慶希望能在《人間煙火花小廚》滿屏蒼翠美好田園風光下,帶領觀眾重溫平淡而又真實的生活,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粗茶淡飯巧手用心經營。為了展現更多自然美景風光,《人間煙火花小廚》幾乎均為實景拍攝,沒有過多的綠布和濾鏡。而一位網友評論讓朱先慶尤為印象深刻。留言說「以往中國古裝劇大體有兩種,一是偏正劇,希望能通過故事做到借古鑑今。另一類是塑造傳奇英雄或神話英雄,拯救黎民蒼生。而《人間煙火花小廚》是第三種,通過極其細膩的具有濃濃生活氣息的生活細節,在強烈的人間煙火氣代入感中讓大家與劇中人物陪伴成長」。從開闢美食劇,通過甜寵+美食打出了名氣,再到如今在美食賽道上,觸碰市場上大多數人都未敢嘗試的「種田文」,《花間提壺方大廚》《人間煙火花小廚》走的都不是保險的路子,「其實在籌備之前,我們都不知道它到底能不能成功,成功了最好,說明我們的思路是正確的,但失敗了,我們也接受,也算是告訴大家,這種形式可能是行不通的,大家以後再弄的時候記得有這樣一件事情就好,不要再重走一次彎路。」分帳劇困在了哪些,如何才能取勝
《花間提壺方大廚》可以稱得上分帳市場第一部吃到螃蟹的作品,因此新聖堂影業的每一次出現都讓大家再一次關注到分帳劇市場,製作的每一部分帳作品的表現,也都頗受關注。一部網劇,2年分帳收益超7200萬,《花間提壺方大廚》一下子受到了市場的注意,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分帳劇數量為85部,2018年這一數字則達到了161部,而在愛奇藝發布2019分帳劇年終盤點中顯示,2019年,愛奇藝就上線76部分帳劇。對於這個新興的2C市場,在各大視頻平臺高額的內容投入之下,分帳劇成為了文娛行業在寒冬時期的一個新拐點,但也有不少業內人士公開表示,在分帳劇領域賺到錢的還是少數人。拿最早開始分帳的網大來說,如今市場上能夠被大家熟知的賺到錢的網大作品依然屈指可數,而在分帳劇市場,《花間提壺方大廚》《絕世千金》可以說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但總體看來,目前能夠跑出的內容並不多見。朱先慶也認為,現在分帳劇還處在一個初步發展的階段。不僅僅是在分帳金額數字上,更是在於整個行業。「《人間煙火花小廚》中,演員是真吃,男女主騎的馬是真馬。」面對網友的讚揚,朱先慶產生了疑問,什麼時候演員們真吃、騎真馬,就被觀眾稱之為「良心之作」了?一些正常和本分的事,不知道為什麼變成了大家關心的是否「良心製作」的標準。而這便是困擾著分帳劇向步邁進的重要原因之一。行業論壇,各大視頻平臺改變分帳模式,2019年,分帳市場熱度不斷,各大平臺、製作方、投資人也都表示,看好分帳這塊市場,但不少人對於分帳劇市場依然處於觀望狀態,敢於嘗試並進行大手筆投入的製作方佔少數。早前也有不少業內人認為,分帳劇的單集成本或許應該控制在100萬到200萬之間。相對於上億的版權劇,分帳劇的投入顯然還很「弱小」。「在現有的分帳網劇的安全線內進行探索,在一個低成本的預算製作狀態下去博取收益。」朱先慶認為這或許是大家的一個誤區,對於一個被大家看好的市場,並沒有拿自己最好的資源來入局。提到此次《人間煙火花小廚》的製作成本,朱先慶坦言,《人間煙火花小廚》的投入是《花間提壺方大廚》的3到4倍,而且大部分的資金都用在了製作上,導演,化妝、服裝、配音、製片等均採用的是《花間提壺方大廚》的同一團隊,朱先慶強調,一直以來,新聖堂影業都是以電影的要求來製作網絡劇,與電影的製作班子基本上是通用的。任何一部劇的收益多多少少都可以用成本來進行倒推,如今觀眾的審美也越來越高,沒有好的內容與製作時更加難以讓觀眾買單,因此相較於其他分帳劇而言,《花間提壺方大廚》《人間煙火花小廚》是有著一定的優勢的。而分帳作為一種新興的模式,將劇集的投票權直接交給受眾,相較於平臺直接買斷來說,風險過大,一旦失敗,對於小的製作公司來說損失巨大。特別是屢禁不止的盜版問題,同樣阻礙著分帳劇的向前發展。花19.9元便可以通過網盤得到全集的內容,盜版的猖獗一直困擾著影視人,這一點在近幾年大火的幾部劇集上體現的尤為明顯。如去年年末超前點播剛剛開啟,《慶餘年》的資源連結便在網上流出。17年《人民的名義》,18年《延禧攻略》等熱門劇集,均有盜版流出。雖然各大視頻平臺均採取了一定的手段制止,但存在了許久的盜版產業,已經形成了從上遊拷貝片源到下遊分發銷售的完整產業鏈。與此同時,朱先慶也強調,分帳網劇跟其他的免費網劇或者電視劇不太一樣,它所有的有效的曝光量和廣告的宣傳都會直接引導成有一定的轉化率的流量,因此應該按照一部電影的宣傳和發行思路來做分帳網劇的營銷宣傳。平臺的資源推薦和流量導入都有助於分帳劇的向前發展,但目前平臺對於分帳劇的扶持也有待於進一步加強。但總之,對於分帳劇,朱先慶依然十分看好,「各平臺的扶持力度都在加大,未來還是很有希望追上版權劇,但是需要時間。」如今《人間煙火花小廚》上線兩周,分帳票房破5000萬,隨著《人間煙火花小廚》的不斷熱播,這個數字還在上漲,朱先慶再一次笑稱,真的是運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