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一些奇異的技法,比如相面、佔卜、望氣、觀星甚至修煉,雖然被一些名士大儒視為小技,但是還是有生存的空間。在漢末三國時期,除了一些雄主、名臣、良將以外,一些奇人異士也名留青史。曹操、劉備、孫權身邊都有這樣的人物,在出兵打仗的時候往往會向某些精通佔卜之術的人物徵詢意見。曹操還"收集"包括左慈在內的眾多術士。那麼曹操招攬這些術士的目的是什麼呢?
漢末三國時期的眾多奇人異士在漢末三國時期,有很多奇人異士的記載。現代人視這些奇技方術包括神仙之術為毫無科學依據的無稽之談,但是在古代則相當有市場。畢竟在兩漢的官學——儒家學說中,就支持天人合一的說法(兩漢時期的儒家相較於孔孟之學來說,已經帶有濃重的讖緯色彩)。
況且古人對世界的了解比較匱乏,即使有人質疑神鬼志怪之說(例如為《三國志》作注的裴松之),也沒有過于堅決,反而歸咎於自己"夏蟲不知冷冰"。所以各種奇人異士甚至包括有如神仙手段的某些方士,在當時仍然能夠佔據一席之地。
比如《三國志·魏書二十九》、《三國志·吳書十八》、《三國志·蜀書十二》,各自記載了朱建平、周宣、管輅、吳範、劉惇、趙達、周群、杜瓊、譙周等人物,大多精通相面、解夢、佔卜、風氣、觀星、讖緯等技能。其中有很多人物在政治上同樣有不小的影響力。另外還有李意其、趙直、張裕、宋壽、鄭嫗、于吉、徐夫人、闞澤、虞翻等人,或者只有隻言片語,或者更多的是一個政治人物的形象,不過在史料中也有方技的表現。
《後漢書·方術列傳》中記載更多奇異的人物,甚至已經到小說家言的地步。小編下文中要提到的曹操所招攬的方士,在《後漢書·方術列傳》中就有所記載。除了這些正史以外,帶有神鬼志怪色彩的筆記小說更是如同過江之鯽,《搜神記》、《拾遺記》、《神仙傳》、《幽明錄》等等,提供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故事,但很難以史實視之。在以上提到的這些人物當中,小部分人在政治上發揮更大作用,大部分人還是憑藉方技自效。朱建平、周宣為曹魏貴族服務,吳範更是以孫權的"軍師"自居。曹操身邊也有一群方士,不過曹操招攬這群方士的動機卻更有深意。
"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在曹植的《辯道論》中提到"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曹操招攬很多方士到身邊。根據史料中的記載,至少有左慈、甘始、東郭延年、封君達、郗儉(並非被益州黃巾殺死的益州刺史郗儉,而是另有其人)、王真、郝孟節等人。或許還有更多被招攬的方士,不過小編受限於才能,只羅列這麼多。相信這些人物也有比較高的代表性。
左慈等人多見於《後漢書·方術列傳》,其中一些人物在《神仙傳》這種志怪小說中也有所記載,可能比《後漢書》更加詳細且更加具有神異色彩。相對於《三國志》中記載的朱建平等人,左慈等人的手段更加離奇費解。朱建平等人姑且算是停留在"窺測天機"的程度上,左慈等人儼然已有神仙手段。
左慈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左慈"少有神道",曹操做司空的時候就闢請左慈。有一次宴會上,曹操要求吳地松江鱸魚,左慈用銅盤盛滿水,然後用竹竿從水中釣出數條鱸魚以飧賓朋;曹操又要求蜀姜,左慈令使者到蜀地購買,須臾可得。值得一提的是,在《神仙傳》中記載孫權身邊方士介象釣魚、買姜的經歷與左慈高度相似,小編姑且猜測這是一種神異小說的模板。
有一次曹操與群臣郊遊,左慈攜帶一升酒、一斤肉,卻能夠招待所有百官。曹操檢查各個酒肆,發現其中的酒肉都不翼而飛。曹操打算處死左慈,左慈卻穿牆而去;有人在鬧市發現左慈,結果當地的人群全部變成左慈的模樣,讓人分辨不清,曹操也就無從下手。總而言之,《後漢書》對左慈的記載以及超過了凡人的範疇。
除左慈以外,其他人物也各有手段。比如"老而有少容",自稱已經百餘歲、二百歲甚至三百歲,模樣卻十分年輕;再比如辟穀之術,王真能夠絕食二百多天,仍然精力充沛;郝孟節可以口含棗核絕食五年到十年。這是《後漢書》中的記載。令人更加費解的是,曹植曾經親自試驗能夠辟穀的郗儉,與郗儉同行同寢一百多天,發現郗儉確實能夠做到不進穀米。曹植的作品應比《後漢書》更具有參考性。
曹操招攬方士的根本原因雖然左慈等人的手段炫目近乎天人;雖然曹植親自確認郗儉能夠做到辟穀百日,至少曹植沒有發現端倪,但是曹操、曹植對待這些方士的態度卻比較輕忽。就像《辯道論》中所說,曹操追求的是"金輅"、"六驥"這些凡俗社會的榮華富貴和地位,他幾乎一半的生命中都在篡奪東漢政權的事業中,儘管也對方技有所興趣,但終究不會為了修煉所謂神仙之術而放棄自己的畢生事業。
那麼曹操為什麼還會招攬這些方士呢?根本原因是防患於未然。在《辯道論》中也說的很清楚,就是為了防備這些有特殊手段,換句話說表現出特殊手段的人在百姓當中建立起過高的威望,從而影響到曹操的統治。在東漢末年,規模浩大的"黃巾起義"嚴重撬動了東漢王朝的地基;除了"黃巾起義"以外,駱曜、張魯、許昌等人也有起義或者割據自立的現象;有些軍閥的崛起正是因為方技術士的影響,比如劉焉成為益州牧,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董扶的"益州分野有天子氣"的說法的影響。
曹操將左慈等方士聚攏起來,收為己用,這樣一來既可以了解這些表現奇異的方術,又能夠禁止他們產生太大的威望。曹操對他們的態度是"奉不過於員吏,賞不加於無功"、"鹹以為調笑",不會像秦始皇或者漢武帝一味追求成仙之道,給予這些方術太高的地位和尊崇。這才是曹操招攬眾多方士的根本原因了。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