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選擇三種人生《羅拉快跑》

2021-02-06 聚讀書會

三種選擇三種人生《羅拉快跑》

湯姆·提克威,是個電影天才。

他11歲就拍攝了電影短片,13歲正式進入電影界,28歲就拍出了電影長片處女作《一臉死相的瑪利亞》,之後連續拍攝幾部電影之後,在34歲這一年,也就是1998年,他拍攝了這部影響了電影史的《羅拉快跑》。

作為一個生於六十年代中期的德國人,湯姆·提克威是在視聽世界長大的「新人類」代表。雖然《羅拉快跑》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就和獲得了數不清的獎項,可是他本人對此表現的相當無所謂。對於他來說,最為自豪的,是自己在電腦遊戲中的傑出表現。

為什麼我會專門提到湯姆·提克威是「視聽時代」的人物呢?60後的歐美人,基本上是在電視和電腦的環境裡長大的,就如同我們國家的80後。這一代人,把前輩看書的時間,大量投入到電視和電腦中。其中不乏少年天才,比如我們以前經常聽說某天才兒童,只為了好玩,就破解了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網絡,甚至隨意取得五角大樓或白宮的資料。

《羅拉快跑》就是這樣一部作為視聽時代的人拍攝的電影。

羅拉和曼尼是一對年輕的戀人,曼尼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小混混,而羅拉則是相信「天大的事情有愛情頂著」的愛情至上主義者。一天,曼尼為老大完成一項鑽石交易,帶著裝有10萬馬克的錢袋等候羅拉的接應,然而羅拉的摩託車被人搶走,耽誤了約定的接應時間,曼尼只好乘地鐵回去。在地鐵車廂裡,曼尼扶起身邊的乞丐,同時,看見兩名警察向他走來。慌亂中,曼尼下了車,竟然把錢袋忘在了車廂裡。顯然,錢袋被乞丐拿走了。此時距離曼尼和老大約定見面交錢的時間只剩下20分鐘,如果20分鐘之內籌集不到10萬馬克,曼尼就會被老大殺死。走投無路的曼尼打電話向羅拉求救,如果羅拉20分鐘之內不能趕到,曼尼只能鋌而走險搶劫電話亭對面的超市。考驗羅拉愛情的時候到了,為了在20分鐘內籌到10萬馬克,救出曼尼,她狂奔在向銀行家父親求助的路上。

第一次,羅拉被爸爸轟出來,只好和曼尼搶劫超市,逃出的時候羅拉被警察擊斃。在臨死時,羅拉覺得事情不該這樣。

於是第二次,依舊從扔掉電話開始狂奔,這一次,羅拉搶劫了父親的銀行,卻在見到曼尼的一刻,看到曼尼被救護車撞死。事情也不該是這樣的——羅拉決定重來。

第三次,羅拉跑到賭場,一場豪賭贏了十萬馬克。而此時曼尼碰巧遇到了撿他錢袋的乞丐,於是,在順利完成任務的同時,兩個人還成為了富翁。

羅拉這個名字很熟悉?對,是著名的電腦遊戲《古墓麗影》的主人公。紅頭髮,大胸翹臀,性格火爆,身手矯健。在遊戲裡,如果你失敗了,羅拉會各種死掉,然後你提取進度重來。很顯然,我們的人生是不能提取進度重來的。電影把每一個細小的選擇,所帶來結果巨大的不同呈現出來。人生有無限可能性,可是你只能選一次。

這部電影在美國上映時,年輕觀眾不是坐著看的,而是站在椅子前,隨著電影的節奏共振。如同觀看一次搖滾樂演唱會。

在德國,很多人把這部影片看了幾十遍——不是DVD,是在影院裡看膠片!這部電影通過遊戲、節奏、想像力所觸摸的,是命運的無常,是信念的力量。

命運是無常的,下一秒也許一切灰飛煙滅,也許一見鍾情,也許得而復失——我們要如何面對未來的叵測?

信念。

對於羅拉來說,愛情就是信念。她讓曼尼站著別動,而她自己飛奔在命運的城市中。面對一切,毫不畏懼。

有一句著名的吉卜賽人諺語:「在我死後,請將我站立著掩埋,因為我跪著活完了一生。」

所以,信仰之重要,導致尼採說:「寧可追求虛無,也勝過無所追求。」人活著,總要追求點什麼,哪怕,只為了證明,我們活著。

往期精彩影片介紹:

①:視覺盛宴《櫻花亂》

②:忠於愛情……《雲上的日子》

③:與生俱來的孤獨《墮落天使》

④:關於暴力的溫情《太保密碼》

⑤:文化符號《殺手裡昂》

⑥:文藝到泛濫《超市夜未眠》

⑦:黑色的苦果《老男孩》

⑧:青春的代價《猜火車》

⑨:殺戮饕餮《硬核亨利》

⑩:銷魂的的呻吟《低俗小說》

⑪:人性的規則《楢山節考》

⑫:活著什麼勁?《兩個只能活一個》

作者介紹:

藍先生,保定人。少年時期曾辦畫展,出書,搞攝影,玩樂隊,後來誤入歧途,把只是愛好的攝影作為了職業,一幹就是十六年。2012年正式從攝影職業裡從良,在紅袖添香籤約寫作,小說《死在昨天》當年就成為網站本類型第一熱度作品。 
藍先生▲

2014年創建【聚讀書會】,努力踐行文化傳播,開設「聚讀講堂」,連續講座唐史。並開設專欄《不在三百》,評述那些沒有被選入《唐詩三百首》的好詩以及背後的故事。

唐史講座每周五開,性質為公益。又想聽的朋友請掃藍先生微信二維碼▼

相關焦點

  • 一課 從電影《羅拉快跑》到「後現代主義理論」
    》到「後現代主義理論」授課教師:黃厚石 副教授小組:14級設計學 陳姍 高揚 嵇姍姍 林豔瑜 冉茂寧在羅拉快跑中,羅拉和曼尼是一對20出頭的年輕戀人。此時曼尼離與老大見面的時間中午12點只剩下20分鐘了,懦弱的曼尼只好向羅拉求救,為了得到10萬馬克和營救曼尼,羅拉在20分鐘之內拼命地奔跑。一個錯誤的決定可能造成可怕的後果,影片展示了三種選擇,三種結局。問題一:羅拉為什麼要尖叫? 影片中,羅拉曾經三次「尖叫」。三次聲音撕裂穿透刺耳之外,並且都產生了神奇的效果。
  • 《羅拉快跑》
    高分貝的嗓音,配合敏捷的奔跑跳躍動作,這就是Lola,永遠奔跑著的Lola……1998年由導演湯姆.提克威Tom Tykwer拍攝的的德語影片《羅拉快跑》,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的三種命運,而貫穿始終的就是紅髮少女Lola火一般的往返於柏林街頭。
  • 專業影評《羅拉快跑》
    命運無常,福禍難測——評電影《羅拉快跑》由湯姆·提克威導演的《羅拉快跑》,向觀眾講述了羅拉在二十分鐘內籌到巨大金額並營救男友曼尼的故事。沒有一部電影像《羅拉快跑》一樣,將時間、命運、金錢三者融合在一起,向觀眾揭示存在於人類生命中最根本的東西。
  • 《羅拉快跑》:由不停奔跑引發的人生思考
    精彩紛呈的拍攝手法、多變的音樂、鮮明的色彩對比、絢麗的動畫等共同鑄造了極具「遊戲性」的視聽享受,同時三段式的結構敘述中所隱含的人物成長賦予了《羅拉快跑》強烈代入感。導演湯姆·提克威在影片中表現出了對現實生活進行哲學性批判的特點,對命運生活進行形而上的思考,展現了偶然性、必然性、混沌理論對人生命運的影響以及人類在命運中螺旋上升的奮鬥精神。
  • 影評|《羅拉快跑》詳細分析
    為了得到10萬馬克和營救曼尼,羅拉在20分鐘之內拼命地奔跑。同時,曼尼在電話亭中不斷地打電話到處借錢。      電影表現了羅拉奔跑、羅拉找錢營救曼尼的三個過程和三種結果。      第一次奔跑:羅拉沒借到錢,羅拉和曼尼搶超市,羅拉被警方擊斃。      第二次奔跑:羅拉在銀行搶到錢。曼尼被急救車撞死。
  • 經典影片賞析《羅拉快跑》
    1999年上映的《羅拉快跑》製作成本只有兩百萬美金,其在全球票房收入已經突破一億美金,但是,如果僅僅以票房成績來衡量《羅拉快跑》的成功
  • 《阿甘正傳》後 印度再翻拍經典電影《羅拉快跑》
    《阿甘正傳》後 印度再翻拍經典電影《羅拉快跑》 時間:2020.02.1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kino 分享到:
  • 《羅拉快跑》:在無限的可能面前,你只有奔跑
    文/然狗君摩肩擦踵,談吐舉止,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偶然和必然的事件都能引發我們對人生的思考。如果說人生是一條時間線,那麼在這條時間線上,是只有一種可能,還是延伸向無限的可能呢?這就是人們對多維空間的探索。《羅拉快跑》是導演湯姆·提克威的成名作,講述了羅拉為解救男友曼尼而改變了人生的時間軸,使命運延伸向了三種不同的可能的故事。
  • 《羅拉快跑》由誰指導呢?電影中都有哪些內容畫面呢?原來如此!
    《羅拉快跑》由誰指導呢?電影中都有哪些內容畫面呢?原來如此!《羅拉快跑》是由德國湯姆.提克威導演、編劇的犯罪愛情電影。影片主要講述了羅拉為了救男友進行了三次奔跑所發生的一系列趣事。《羅拉快跑》中影片女主人公的形象很鮮明的呈現在了我們眼前,紅色的頭髮、綠色的褲子、黑色的皮鞋,她的穿著也暗示了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大家都知道紅色似火,紅紅的頭髮如她的性格一般,脾氣火爆、焦躁、暴力,心情不好就要摔東西;同時,紅色也是這部影片當中最搶眼的顏色,它象徵著愛情;從這部影片中不難看出導演非常的擅長運用色彩上面的處理,影片中,除了羅拉之外,其他人都生活在一個暗淡的、乏味的黑白世界中
  • 《羅拉快跑》顛覆傳統敘事的德國電影
    在這些新銳導演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湯姆·蒂克威,他執導拍攝的《羅拉快跑》令人耳目一新。這部低成本的影片不僅在德國境內引起巨大反響,在英法等國也是好評如潮。和傳統的德國電影相比,《羅拉快跑》無疑具有明顯的前衛特徵。它把後現代主義的電影特徵表現得淋漓盡致。影片的故事情節非常簡單,羅拉要在20分鐘籌得10萬馬克,否則他男朋友友的命將不保。
  • 《羅拉快跑》:一場四維空間的遊戲
    1998年上映的《羅拉快跑》是每個電影愛好者入門必看之作,導演湯姆·、提克威的神級思維,讓這部電影經歷了20多年的洗禮,仍不褪色。《羅拉快跑》講述的是女主羅拉需要在20分鐘內籌到10萬塊救下男友性命的故事,聽起來似乎與普通的驚險片無差,那麼它到底神在哪裡呢?
  • 拉片|《羅拉快跑》一部具有「嶄新」視聽語言的電影!
    如果說要列一個剪輯師必拉片的電影片單,那麼《羅拉快跑》一定名列在內!影片講述了為拯救男友而奔跑的羅拉要在20分鐘內得到10萬馬克。該片獲1998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1998年歐洲電影節提名,1998年「BAMBI」獎最佳影片獎,2000年佛羅裡達電影評論協會最佳外語片獎。
  • 編導|電影《羅拉快跑》影評範例
    《羅拉快跑》是1998是德國導演湯姆·提克威拍攝,表現方式新穎獨特卻不標新立異、故做姿態,思想內容深刻含蓄卻不矯柔造作、強顏歡笑的優秀影片。
  • 影片分析 | 大型闖關遊戲《羅拉快跑》
    在德國電影沉寂的時間裡,表現創新傳統消失殆盡,就在這個時候,湯姆提克威帶著他顛覆性的影片《羅拉快跑》,拍出一部至今留名影史的反類型片。羅拉和曼尼是一對年輕的戀人,曼尼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小混混,而羅拉則是相信「天大的事情有愛情頂著」的愛情至上主義者。
  • 20年前,那部叫《羅拉快跑》的電影上映了.
    34歲的導演湯姆-提克威(Tom-Tykwer)憑藉這部《羅拉快跑》一夜成名。大多數人在聽到《羅拉快跑》時的第一反應都是羅拉滿頭火焰般的紅髮。幾乎在電影的每一幕裡羅拉都在奔跑,不停地奔跑,為了拯救男友曼尼,為了生命,為了愛情。看到後來,你的心跳會隨著羅拉的紅髮一起跳動。
  • 《羅拉快跑》:愛情、命運不可知
    我更願意稱《羅拉快跑》是一部愛情電影。哪怕它看起來一點也不浪漫。上映於1998年的電影《羅拉快跑》在當時一定是一個異類。電影裡,第一次的奔跑結局是,羅拉被射擊而死;第二次重來的結局,則是曼尼死了。在這裡導演插入了一段意味深長的回憶片段:曼尼和羅拉躺在床上,討論他們兩個人的愛情:羅拉問曼尼:「你怎麼知道我就是最好的?」曼尼漫不經心地回答:「我就是知道。」
  • 《羅拉快跑》這部二十年前的電影先鋒在哪兒?
    1998年8月20日《羅拉快跑》在德國上映上映後迅速引來廣泛爭論《羅拉快跑》投資僅200萬美元近似於廣告製作成本,所以有人調侃:「它就不是個電影。」但是更多人認為,《羅拉快跑》是21世紀電影的雛形,它帶著新時代的氣息電影上映距今已經二十多年了,現在來看它還那麼有前瞻性嗎?
  • 《一個字頭的誕生》:比《羅拉快跑》更經典
    如果不是因為它的拍攝在[蘿拉,快跑]之前,我都想稱其為[阿狗,快跑]。有句話叫做:性格決定命運。如果往深裡說就是:人生其實是一個充滿選擇的過程,你的性格決定了你的選擇,而你做出的選擇又反過來影響你的命運。[一個字頭的誕生]中,一群躊躇滿志的小混混夢想著要自立字頭,打出一片天。而在行動的過程中,由於劉青雲飾演的阿狗的性格的不同,又決定了不同的結局。
  • 廣博丨看電影:《羅拉快跑》
    人生要不斷的向前,人生便需要奔跑。導演: 湯姆·提克威編劇: 湯姆·提克威主演: 弗朗卡·波滕特 / 莫裡茲·布雷多 / 赫伯特·克瑙普 / 妮娜·皮媞 / 阿敏·羅德 / 更多...一天,曼尼為老大完成一項鑽石交易,帶著裝有10萬馬克的錢袋等候羅拉的接應,然而羅拉的自行車被人搶走,耽誤了約定的接應時間,曼尼只好乘地鐵回去。在地鐵車廂裡,曼尼扶起身邊的乞丐,同時,看見兩名警察向他走來。慌亂中,曼尼下了車,竟然把錢袋忘在了車廂裡。顯然,錢袋被乞丐拿走了。
  • 《羅拉快跑》:20分鐘拿到10萬塊,她靠奔跑改變厄運
    一、電影對人生的多重性進行了探索:偶然還是必然,取決於我們的選擇1、 偶然可以改變一切羅拉奔跑時遇到了剛奔出家門時擋道的男人與惡狗、街道轉角處推嬰兒車的婦女、偷自行車的小偷、父親、梅耶叔叔、抬著玻璃過馬路的工人、紅色救護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