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那部叫《羅拉快跑》的電影上映了.

2021-03-03 桃桃淘電影

20年前的8月20日,一部投資僅200萬美元的電影在德國上映,結果卻意外產生了極大的反響,甚至影響了無數影迷,並被很多人奉為經典。

到如今,影片也上映了20年了。

那就是:

快速的剪輯、非線性敘事、真人動畫結合、靈動的配樂,還有兩位討人喜歡的主角。34歲的導演湯姆-提克威(Tom-Tykwer)憑藉這部《羅拉快跑》一夜成名。

大多數人在聽到《羅拉快跑》時的第一反應都是羅拉滿頭火焰般的紅髮。幾乎在電影的每一幕裡羅拉都在奔跑,不停地奔跑,為了拯救男友曼尼,為了生命,為了愛情。

看到後來,你的心跳會隨著羅拉的紅髮一起跳動。

有人會覺得這部電影像是一款電子遊戲,整個劇情都非常遊戲式。滿包括屏都是女主角的紅色、男主角的黃色和悲劇的預兆綠色。

羅拉的奔跑就是闖關的過程,三個故事就是三次重啟遊戲,在連掛兩次之後第三次終於完美通關

導演湯姆-提克威確實是個遊戲迷。他曾說別人可以說他電影拍得不好,但如果說他遊戲玩得不好他會生氣。

然而《羅拉快跑》的魅力絕不僅僅是遊戲的外殼,畢竟遊戲電影發展二十年已經到了《頭號玩家》的程度。和2018年的後者華麗的畫面特效相比,1998年的《羅拉快跑》相當於一個8bit復古遊戲。

湯姆-提克威在拍攝《羅拉快跑》時做了一件很明智的事,就是在預算極其有限的情況下把重點放在了敘事方式改革上。

本片和1994年的《低俗小說》一樣都採用了非線性敘事結構。《低俗小說》用的是環形敘事結構,小故事首尾相連,打亂先後順序,觀眾會得到拼圖的快感。

而《羅拉快跑》用的是三段式反覆敘事的結構,雖然故事主幹都是「羅拉必須在二十分鐘內找到十萬馬克來拯救曼尼」,但實際上那是三個獨立的故事,因為羅拉和曼尼的不同選擇事態走向了不同的結局。第一個故事的結局是羅拉死去,第二個結局是曼尼死去,第三個皆大歡喜。不僅每個故事結局不同,連故事中背景人物的命運也因羅拉和曼尼發生巨大的改變。

羅拉在奔跑時遇見了狗、推著嬰兒車的婦人、偷自行車的男生、開車出門的梅耶先生、撿包的流浪漢、大門口的保安、救護車,直到最後趕到和曼尼約好的碰面地點。這一路上所有人本是羅拉生命裡的過客,但羅拉和他們各自無意識的舉動對彼此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比如羅拉父親的朋友梅耶先生。羅拉第一次跑過他家門口,梅耶減慢車速,正好當頭撞上黑幫的車,無法按時去接羅拉的父親。

第二個故事裡,羅拉在下樓時被狗主人絆了一跤,於是所有事情都慢了一拍。羅拉在經過梅耶先生家門口時從他汽車引擎蓋上踩了過去,然後他又撞上了黑幫的車,下車的還是那兩位金鍊大哥。只不過撞的位置不一樣,這次是追尾。

第三次,羅拉在下樓時直接躍過那條惡狗,之後的所有事情節奏又變得不一樣了。還有一個不同就是,這次羅拉不再冒冒失失衝撞別人了。

她沒有撞上那個推嬰兒車的婦人,於是那個婦人就沒有像第一個故事裡那樣,帶著怒氣回家和酗酒的丈夫爆發爭吵,繼而失去孩子的撫養權,變成一個在公園偷人家孩子的瘋婆子。

她沒有無視梅耶先生直接跑過去,也沒有無禮地踩他的車子,而是趴在車上和他寒暄了兩句。於是梅耶先生沒有撞上那輛黑幫的車子。

金鍊大哥的車從前面呼嘯而過,梅耶先生對他死裡逃生的命運一無所知。

之後梅耶先生按時赴約,接走了羅拉的父親。雖然當時羅拉很懊惱,但是看過前兩個故事的觀眾都知道,這樣羅拉就不會被父親羞辱、也不會知道家裡骯髒的秘密了。

導演用這種方法解釋了羅拉和曼尼為什麼會有三個不同的結局。湯姆-提克威雖然是個遊戲迷,但是他並不迷戀暴力。相反他拍了一個天真的童話故事,這個故事裡無所不能的不是暴力,而是愛和善良和一切美好的東西

第一次,羅拉向父親求助失敗,幫助走投無路的曼尼採取暴力手段搶劫超市。她喪失了作為一個獨立的人存在的價值,最後被警察擊斃;

第二次,羅拉還是向父親求助失敗,她自己成為暴力的實施者,搶劫父親的公司拿到十萬馬克。曼尼不再有意義,於是曼尼死去;

第三次,羅拉和曼尼都放棄了暴力。羅拉掏空微薄的家底走進賭場,用自己的獨特能力大賺了一筆;曼尼遇見拿了錢的乞丐,明明手中有槍的他只是狂奔追上乞丐,然後用槍作為交換拿回十萬馬克。

最後曼尼交出一袋錢給了老大一個滿意的交代,回頭看見羅拉手裡還有另一袋錢,小混混和富家女想必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還有一個關於宗教可以拯救世人的小細節,羅拉在奔跑時遇見一群修女。前兩次她都直接從人群中穿過,衝散了隊伍,修女們很不滿地目送羅拉跑遠。而第三次羅拉往邊上跑了幾步繞過了修女。

《羅拉快跑》告訴我們一點小小的好的改變是如何一步步影響到整個事情的走向。也許它想表達的是蝴蝶效應的魔力,也許人生本是一場混沌的遊戲,但作為這場遊戲的玩家,所有人都不該放棄抗爭(奔跑)、不該放棄善良、不該放棄愛的能力

我想導演這些年應該一直是這樣堅信的,因為他參與拍攝了更可愛的《超感獵殺》系列啊。

相關焦點

  • 《羅拉快跑》這部二十年前的電影先鋒在哪兒?
    1998年8月20日《羅拉快跑》在德國上映上映後迅速引來廣泛爭論《羅拉快跑》投資僅200萬美元近似於廣告製作成本,所以有人調侃:「它就不是個電影。」但是更多人認為,《羅拉快跑》是21世紀電影的雛形,它帶著新時代的氣息電影上映距今已經二十多年了,現在來看它還那麼有前瞻性嗎?
  • 影片分析 | 大型闖關遊戲《羅拉快跑》
    20年前,好萊塢風頭大盛。20年前,德國電影陷入低迷。
  • 《羅拉快跑》:一場四維空間的遊戲
    總有一部電影會被時間銘記,大家好,這裡是時間電影院。1998年上映的《羅拉快跑》是每個電影愛好者入門必看之作,導演湯姆·、提克威的神級思維,讓這部電影經歷了20多年的洗禮,仍不褪色。《羅拉快跑》講述的是女主羅拉需要在20分鐘內籌到10萬塊救下男友性命的故事,聽起來似乎與普通的驚險片無差,那麼它到底神在哪裡呢?
  • 經典影片賞析《羅拉快跑》
    1999年上映的《羅拉快跑》製作成本只有兩百萬美金,其在全球票房收入已經突破一億美金,但是,如果僅僅以票房成績來衡量《羅拉快跑》的成功
  • 印度版《羅拉快跑》確定4月開拍,導演主演均已確認,明年上映
    據外媒報導,印度寶萊塢將在今年4月份開機拍攝印度版《羅拉快跑》,影片已確定由Aakash Bhatia執導,塔絲·潘努、塔希爾·拉吉·巴辛主演,2021年1月29日在印度上映。寶萊塢即將翻拍的這部《羅拉快跑》是是德國經典影片之一,原版是由湯姆·提克威執導,弗朗卡·波滕特和莫裡茲·布雷多主演,1998年在德國上映,影片講述的是少女羅拉為了救男友需要在20分鐘得到10萬馬克的故事。印度索尼公司在正式宣布開拍《羅拉快跑》之前已經花費三年多的時間用於劇本的起草與創作,希望印度版的《羅拉快跑》符合印度的背景與語言。
  • 跑步電影系列之為愛奔跑的《羅拉快跑》
    今天要分享的電影,在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一部跑步電影,應該歸於動作驚悚的犯罪電影類別,之所以拿來分享,是因為這部電影的畫面中,女主角反覆重複著一個動作,那就是奔跑,奔跑的鏡頭幾乎充滿了整部電影。因而我覺得有必要推薦給大家。
  • 廣博丨看電影:《羅拉快跑》
    類型: 動作 / 驚悚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德國語言: 德語上映日期: 1998-08-20(德國)片長: 81分鐘又名: 疾走羅拉 / Run Lola Run羅拉(弗蘭卡•波滕特 飾)和曼尼(莫裡茲•克雷多 飾)是一對年輕的戀人,其中曼尼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小混混,而羅拉則是相信「天大的事情有愛情頂著」的愛情至上主義者
  • 經典電影《快跑羅拉》將被翻拍?你做的一個決定可能改變一生!
    近日一部在20多年前由導演湯姆·提克威所導演的德語動作片《羅拉快跑》將被印度寶萊塢翻拍。一部經典電影能否被成功的翻拍,主要取決於導演與演員能否將自己代入自己的角色中去。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羅拉快跑》,從字面意思我們都大致能理解到是讓叫做羅拉的女子快跑。
  • 影評|《羅拉快跑》詳細分析
    20分鐘後,如果不歸還10萬馬克,他將被黑社會老大處死。      為了得到10萬馬克和營救曼尼,羅拉在20分鐘之內拼命地奔跑。同時,曼尼在電話亭中不斷地打電話到處借錢。      電影表現了羅拉奔跑、羅拉找錢營救曼尼的三個過程和三種結果。      第一次奔跑:羅拉沒借到錢,羅拉和曼尼搶超市,羅拉被警方擊斃。
  • 拉片|《羅拉快跑》一部具有「嶄新」視聽語言的電影!
    如果說要列一個剪輯師必拉片的電影片單,那麼《羅拉快跑》一定名列在內!影片講述了為拯救男友而奔跑的羅拉要在20分鐘內得到10萬馬克。該片獲1998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1998年歐洲電影節提名,1998年「BAMBI」獎最佳影片獎,2000年佛羅裡達電影評論協會最佳外語片獎。
  • 《阿甘正傳》後 印度再翻拍經典電影《羅拉快跑》
    《阿甘正傳》後 印度再翻拍經典電影《羅拉快跑》 時間:2020.02.1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kino 分享到:
  • 三種選擇三種人生《羅拉快跑》
    三種選擇三種人生《羅拉快跑》湯姆·提克威,是個電影天才。他11歲就拍攝了電影短片,13歲正式進入電影界,28歲就拍出了電影長片處女作《一臉死相的瑪利亞》,之後連續拍攝幾部電影之後,在34歲這一年,也就是1998年,他拍攝了這部影響了電影史的《羅拉快跑》。
  • 編導|電影《羅拉快跑》影評範例
    《羅拉快跑》是1998是德國導演湯姆·提克威拍攝,表現方式新穎獨特卻不標新立異、故做姿態,思想內容深刻含蓄卻不矯柔造作、強顏歡笑的優秀影片。
  • 專業影評《羅拉快跑》
    命運無常,福禍難測——評電影《羅拉快跑》由湯姆·提克威導演的《羅拉快跑》,向觀眾講述了羅拉在二十分鐘內籌到巨大金額並營救男友曼尼的故事。沒有一部電影像《羅拉快跑》一樣,將時間、命運、金錢三者融合在一起,向觀眾揭示存在於人類生命中最根本的東西。
  • 《羅拉快跑》顛覆傳統敘事的德國電影
    1990年德國統一,這不僅開創了德國歷史上新的一頁,而且使德國的電影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1992年,德國建立起「巴貝斯伯格電影製片有限公司」。德國要把它建成與好萊塢抗衡的「歐洲電影中心」和「歐洲最大的媒體城」。
  • 一課 從電影《羅拉快跑》到「後現代主義理論」
    《羅拉快跑》到「後現代主義理論」授課教師:黃厚石 副教授小組:14級設計學 陳姍 高揚 嵇姍姍 林豔瑜 冉茂寧在羅拉快跑中,羅拉和曼尼是一對20出頭的年輕戀人。此時曼尼離與老大見面的時間中午12點只剩下20分鐘了,懦弱的曼尼只好向羅拉求救,為了得到10萬馬克和營救曼尼,羅拉在20分鐘之內拼命地奔跑。一個錯誤的決定可能造成可怕的後果,影片展示了三種選擇,三種結局。問題一:羅拉為什麼要尖叫? 影片中,羅拉曾經三次「尖叫」。三次聲音撕裂穿透刺耳之外,並且都產生了神奇的效果。
  • 《羅拉快跑》是一部打破常規的電影,非常的獨特且具有探索意味
    大家好, 我是帶你們看電影的,樹懶看看~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電影是《羅拉快跑》,這部電影是1998年由湯姆·提克威導演、編劇,由弗蘭卡·波坦特,莫裡茲·布雷多等主演的犯罪愛情電影影片,這部電影是一部打破常規的電影,非常的獨特且具有探索意味。
  • 《羅拉快跑》:愛情、命運不可知
    我更願意稱《羅拉快跑》是一部愛情電影。哪怕它看起來一點也不浪漫。上映於1998年的電影《羅拉快跑》在當時一定是一個異類。它沒有按照電影敘述的經典模式去走,而是用了三段式,每一段都從羅拉同樣的奔跑開始,又如蝴蝶效應那樣每一個同樣的開頭都會因為中途的細微變化,導致結局不同。為了營救將被犯罪團夥射擊的男朋友曼尼,羅拉只能去向開銀行的父親求助。
  • 德國經典影片《羅拉快跑》被寶萊塢翻拍 網友:羅拉改行去唱歌跳舞了?!
    學習德語的小夥伴們應該對電影《羅拉快跑》(Lola rennt)並不陌生,它是由湯姆·提克威(Tom Tykwer)導演、編劇,由弗蘭卡·波坦特(Franka Potente),莫裡茲·布雷多(Moritz Bleibtreu)主演,講述了想要拯救男友的羅拉為了在20分鐘內得到10萬馬克而不斷奔跑的故事。影片於1998年在德國上映,獲得了多個國際獎項。
  • 《羅拉快跑》:20分鐘拿到10萬塊,她靠奔跑改變厄運
    《羅拉快跑這是一部創新藝術形式的電影,以時間循環和蝴蝶效應情節進行故事敘事,被稱為德國有史以來最棒的電影。影片講述了不務正業的男友在一次任務中弄丟了10萬馬克,向羅拉求助,如果20分鐘不拿到錢就只有搶劫超市這一條路,羅拉為了拯救男友而奔跑,往復三次,終於迎來圓滿的結局。但是對於這三次羅拉奔跑時遇到的人卻也迎來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