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電影《快跑羅拉》將被翻拍?你做的一個決定可能改變一生!

2020-12-28 楠星羽樂

近日一部在20多年前由導演湯姆·提克威所導演的德語動作片《羅拉快跑》將被印度寶萊塢翻拍。一部經典電影能否被成功的翻拍,主要取決於導演與演員能否將自己代入自己的角色中去。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做《羅拉快跑》,從字面意思我們都大致能理解到是讓叫做羅拉的女子快跑。

源於網絡

或許是追逐自己的愛情吧!相信很多的網友們都知道印度除了很多的神劇,但是在最近這兩年似乎電影的質量上升了不少,從之前上映的《摔跤吧爸爸》就能體現的出來。這次印度寶萊塢將重新翻拍這部經典電影,而這次這部電影的主角不是由印度電影一把手的阿米爾汗主演,而是由由塔絲·潘努、塔希爾·拉吉·巴辛主演,Aakash Bhatia導演。

該片主要說到的是一對戀人遇上生死攸關的情況,紅色頭髮的女子必須為了愛情全力奔跑,然而……

我究竟為什麼要跑,或者有什麼目的已經說不上來,但每當我沒什麼具體方向的時候,就會盡全力快跑,希望能因此找到個去處――我也總是能找到。

源於網絡

據消息稱,這部電影將在今年4月開拍,2021年1月29日在印度上映。

而作為此部電影的導演Aakash Bhatia也是曾執導過《邊線之內》這部短篇電視劇,因為這部電視劇僅僅只有10集,在豆瓣上並沒有對此電視劇的評分。相信很多網友對翻拍電影《羅拉快跑》的導演並不是很熟悉甚至不知道,所以可能會對翻拍的質量有點擔憂!

源於網絡

而作為原班導演湯姆提克卻是非常厲害的一位導演,《電影雜誌》是這樣評價他的;

湯姆·提克威Tom Tykwer的創作風格多變,在電影語言上堅持創新,動感的節奏和新穎的形式是其吸引觀眾的不二法門。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克威的電影中,其對人物心理世界的呈現手段豐富多樣,呈現的效果也異彩紛呈。

源於網絡

所以能否讓經典的場面重現,導演的角色是很重要的!大家對此次翻拍的電影《快跑羅拉》有什麼看法呢?會不會讓觀眾失望呢?

相關焦點

  • 《阿甘正傳》後 印度再翻拍經典電影《羅拉快跑》
    《阿甘正傳》後 印度再翻拍經典電影《羅拉快跑》 時間:2020.02.1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kino 分享到:
  • 德國經典影片《羅拉快跑》被寶萊塢翻拍 網友:羅拉改行去唱歌跳舞了?!
    今年,這部電影傳出了即將翻拍的消息:索尼印度在社交媒體上宣布,將與寶萊塢製作公司Ellipsis Entertainment共同合作印度版的《羅拉快跑》。寶萊塢製作人也表示,他們已經為翻拍做了3年的籌備工作,以使這部德國電影能夠更貼合印度的環境。
  • 豆瓣高分經典電影之羅拉快跑丨附資源
    豆瓣評分8.1每時每刻你做的每個決定都可能改變你的一生
  • 《羅拉快跑》:在無限的可能面前,你只有奔跑
    《羅拉快跑》是導演湯姆·提克威的成名作,講述了羅拉為解救男友曼尼而改變了人生的時間軸,使命運延伸向了三種不同的可能的故事。談起導演提克威,人們總是能引起心裡的一片唏噓。無疑,提克威是一個電影天才,他的電影既有好萊塢的娛樂性,同時也兼具歐洲文化的深度。
  • 《一個字頭的誕生》:比《羅拉快跑》更經典
    [一個字頭的誕生]是韋家輝繼[和平飯店]後獨立執導的第二部電影,他在在兩部影片中均顯示出了遮蓋不住的縱橫才氣,尤其是[一個字頭的誕生]。影片在構思和鏡頭運用等方面都別具一格,而在敘事方式上,則完全顛覆了傳統黑幫片的模式。如果不是因為它的拍攝在[蘿拉,快跑]之前,我都想稱其為[阿狗,快跑]。有句話叫做:性格決定命運。
  • 專業影評《羅拉快跑》
    命運無常,福禍難測——評電影《羅拉快跑》由湯姆·提克威導演的《羅拉快跑》,向觀眾講述了羅拉在二十分鐘內籌到巨大金額並營救男友曼尼的故事。沒有一部電影像《羅拉快跑》一樣,將時間、命運、金錢三者融合在一起,向觀眾揭示存在於人類生命中最根本的東西。
  • 《羅拉快跑》這部二十年前的電影先鋒在哪兒?
    1998年8月20日《羅拉快跑》在德國上映上映後迅速引來廣泛爭論《羅拉快跑》投資僅200萬美元近似於廣告製作成本,所以有人調侃:「它就不是個電影。」但是更多人認為,《羅拉快跑》是21世紀電影的雛形,它帶著新時代的氣息電影上映距今已經二十多年了,現在來看它還那麼有前瞻性嗎?
  • 經典影片賞析《羅拉快跑》
    湯姆提克威所執導的《羅拉快跑》被電影界視為新時期德國電影的復興之作,憑藉電腦數位技術的運用、MTV式的剪輯手法以及顛覆式的影片結構和主題,開創了一種全新模式下的電影創作、故事敘述方式,在全球範圍內培養了一大群「羅拉一族」,這是電影《羅拉快跑》票房以外更重要的意義所在。對於正在學習攝像和剪輯的同學來說,這部影片更是教科書式的樣片。值得大家細細去品味。
  • 編導|電影《羅拉快跑》影評範例
    《羅拉快跑》是1998是德國導演湯姆·提克威拍攝,表現方式新穎獨特卻不標新立異、故做姿態,思想內容深刻含蓄卻不矯柔造作、強顏歡笑的優秀影片。
  • 影評|《羅拉快跑》詳細分析
    新一代的美國孩子,他們不是坐在座位上,而是站在座位前,他們在紛繁快速的影像和劇烈激蕩的音樂中,與《羅拉快跑》『共振』。」請注意這兩個詞「迪斯科舞場」和「共振」。      2、《羅拉快跑》是一部嶄新的電影。       今天,我們已經跨入了21世紀。新的世紀,世界上的一切都在變化。那麼,電影如何變化?或者說:21世紀的電影將是什麼樣子的?
  • 一課 從電影《羅拉快跑》到「後現代主義理論」
    《羅拉快跑》到「後現代主義理論」授課教師:黃厚石 副教授小組:14級設計學 陳姍 高揚 嵇姍姍 林豔瑜 冉茂寧在羅拉快跑中,羅拉和曼尼是一對20出頭的年輕戀人。此時曼尼離與老大見面的時間中午12點只剩下20分鐘了,懦弱的曼尼只好向羅拉求救,為了得到10萬馬克和營救曼尼,羅拉在20分鐘之內拼命地奔跑。一個錯誤的決定可能造成可怕的後果,影片展示了三種選擇,三種結局。問題一:羅拉為什麼要尖叫? 影片中,羅拉曾經三次「尖叫」。三次聲音撕裂穿透刺耳之外,並且都產生了神奇的效果。
  • 20年前,那部叫《羅拉快跑》的電影上映了.
    20年前的8月20日,一部投資僅200萬美元的電影在德國上映,結果卻意外產生了極大的反響,甚至影響了無數影迷,並被很多人奉為經典。
  • 《羅拉快跑》:20分鐘拿到10萬塊,她靠奔跑改變厄運
    羅拉的行動改變著其他人的命運,也正是這些因素的細微改變也導致了羅拉和男友命運的改變。影片在拍攝中穿插了照片的閃拍鏡頭來表現羅拉遇到的路人此後的人生,將人物的生活經歷用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既增加了趣味性,也有效地壓縮了時間。而這些路人的人生,因為羅拉的前後三秒鐘行動的差距,發生了巨變。
  • 影片分析 | 大型闖關遊戲《羅拉快跑》
    20年前,德國電影陷入低迷。在德國電影沉寂的時間裡,表現創新傳統消失殆盡,就在這個時候,湯姆提克威帶著他顛覆性的影片《羅拉快跑》,拍出一部至今留名影史的反類型片。羅拉和曼尼是一對年輕的戀人,曼尼是一個不務正業的小混混,而羅拉則是相信「天大的事情有愛情頂著」的愛情至上主義者。
  • 姑娘,你為何而奔跑?《羅拉快跑》
    高分貝的嗓音,配合敏捷的奔跑跳躍動作,這就是Lola,永遠奔跑著的Lola……1998年由導演湯姆.提克威Tom Tykwer拍攝的的德語影片《羅拉快跑》,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的三種命運,而貫穿始終的就是紅髮少女Lola火一般的往返於柏林街頭。
  • 三種選擇三種人生《羅拉快跑》
    三種選擇三種人生《羅拉快跑》湯姆·提克威,是個電影天才。他11歲就拍攝了電影短片,13歲正式進入電影界,28歲就拍出了電影長片處女作《一臉死相的瑪利亞》,之後連續拍攝幾部電影之後,在34歲這一年,也就是1998年,他拍攝了這部影響了電影史的《羅拉快跑》。
  • 印度版《羅拉快跑》確定4月開拍,導演主演均已確認,明年上映
    據外媒報導,印度寶萊塢將在今年4月份開機拍攝印度版《羅拉快跑》,影片已確定由Aakash Bhatia執導,塔絲·潘努、塔希爾·拉吉·巴辛主演,2021年1月29日在印度上映。寶萊塢即將翻拍的這部《羅拉快跑》是是德國經典影片之一,原版是由湯姆·提克威執導,弗朗卡·波滕特和莫裡茲·布雷多主演,1998年在德國上映,影片講述的是少女羅拉為了救男友需要在20分鐘得到10萬馬克的故事。印度索尼公司在正式宣布開拍《羅拉快跑》之前已經花費三年多的時間用於劇本的起草與創作,希望印度版的《羅拉快跑》符合印度的背景與語言。
  • 《羅拉快跑》:愛情、命運不可知
    我更願意稱《羅拉快跑》是一部愛情電影。哪怕它看起來一點也不浪漫。上映於1998年的電影《羅拉快跑》在當時一定是一個異類。它沒有按照電影敘述的經典模式去走,而是用了三段式,每一段都從羅拉同樣的奔跑開始,又如蝴蝶效應那樣每一個同樣的開頭都會因為中途的細微變化,導致結局不同。為了營救將被犯罪團夥射擊的男朋友曼尼,羅拉只能去向開銀行的父親求助。
  • 《羅拉快跑》:一個故事三個版本,她在不斷探索中跑贏了命運
    羅拉的行動改變著其他人的命運,也正是這些因素的細微改變也導致了羅拉和男友命運的改變。影片在拍攝中穿插了照片的閃拍鏡頭來表現羅拉遇到的路人此後的人生,將人物的生活經歷用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既增加了趣味性,也有效地壓縮了時間。而這些路人的人生,因為羅拉的前後三秒鐘行動的差距,發生了巨變。
  • 《羅拉快跑》顛覆傳統敘事的德國電影
    1990年德國統一,這不僅開創了德國歷史上新的一頁,而且使德國的電影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1992年,德國建立起「巴貝斯伯格電影製片有限公司」。德國要把它建成與好萊塢抗衡的「歐洲電影中心」和「歐洲最大的媒體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