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神州學人」字關注我們!
之前留學印尼的小夥伴帶我們一飽當地特色美食的眼福,相比之下,留學美國的小夥伴在吃上似乎有點慘兮兮,然而大「吃貨」一族在覓食上絕不認輸!今天就讓我們看看這位深愛驢打滾和芝麻火燒的妹子,是如何在環境「惡劣」的匹茲堡闖出一片「吃」的新天地。
還記得印尼黃米飯嗎?不記得戳下面連結複習:
在印尼做一個安靜的吃貨也不錯
文 | 彭朋
又是一個寒風瑟瑟的冬日,我在家躺著享受北京暖洋洋的陽光和美味的「驢打滾兒」帶來的幸福,好閨蜜發來微信:朋朋,要不要分享一下你的留學生活啊?我心想,CMU(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生活就是24小時×7天的學習啊,哪有可以分享的地方?於是趕緊抗拒地連連搖頭。閨蜜又來了一條微信:寫寫你日常對吃的感受就行。唉?我眼前一亮,吃啊?那是我最愛的話題。於是,便有了接下來這些瑣碎卻真實的文字。
我是一個很喜歡吃的人。旅行的攻略,一定以「吃」為主題來安排線路,當地特色小吃、網紅店、百年蒼蠅小館……一個個都逃不出我的手心。愛吃的我,收到了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的卡耐基梅隆大學的錄取通知。懷著一顆熱切的心,我拉著兩個巨大的行李箱來到了美國,然而還是忘記了帶上我心愛的火鍋底料,更絲毫沒有意識到,我將會多麼想念手裡的「驢打滾兒」和煎餅果子。
說起美國,我和朋友經常會抱怨,美國人真是太不會吃了。不是油膩膩的烤肉和漢堡, 就是一點油水都沒有的冷冰冰的菜葉子沙拉。從小受中國源遠流長的美食文化影響的我們,感覺受到了天大的委屈。
典型的美式快餐,著名的連鎖漢堡店Shake Shack
有機會一定要嘗一下的龍蝦卷(Lobster Roll)
紐約、洛杉磯、舊金山等大城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很多,吃喝的種類相對比較豐富,可以吃到川菜、粵菜、湘菜等來自祖國的味道。偏偏我所在的匹茲堡,作為賓州第二大城市,雖然也有中國人,但是可以選擇的中餐廳卻寥寥無幾。我用兩隻手就可以把匹茲堡所有的中餐廳一一細數。
跟朋友在紐約過感恩節那天找不到吃的,點了唯一還在營業的一家川菜館的外賣,味道很地道
雖然大環境如此「惡劣」,勤勞智慧的中國學子骨子裡還是愛著我們的美食文化。學習固然重要,但也不能虧待了自己的胃不是?偶爾趕上短暫的假期或考試周結束,大家還是會約出來一起吃頓飯。剛開始會去中餐館,可惜走遍了匹茲堡也就那麼幾家,吃多了也便膩了。於是,我們開始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生活。
匹茲堡位於美國的東北部,氣候寒冷,雪可以從10月底一直下到來年3月底。這麼寒冷的天氣,首先一定會想吃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對我們留學生來說,沒有什麼比火鍋更好的選擇了,又暖和又方便,還可以把大家聚在一起。我們每個月一定要約在一起吃一頓火鍋。去中國超市採購一番菜肉調料,拿上自己從國內背過來的火鍋底料,絕對是我們懷念的祖國的味道。四川的同學一邊往自己的調料裡加辣椒醬,一邊搖著頭說:「吃火鍋還是我們四川的巴適(四川方言「地道」),你們以後來四川,我請你們去吃牛油鍋,好吃到哭。」來自北京的我,一邊拌著手裡的芝麻醬、蔥花、香菜,一邊懷念著聚寶源的燒餅夾肉和手切羊肉。唉,沒有芝麻燒餅相伴的火鍋是不完整的。突然特別想念我老爸,因為每次家裡吃火鍋,他都會提前買來3個椒鹽燒餅、3個芝麻燒餅。
難得的閒暇時刻,我們一定要聚在一起吃一頓熱乎乎的火鍋,聊聊學業、人生、未來(最右為作者)
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努力認真地創造著心中餃子應該有的樣子
除了火鍋,最有家的味道的一定是餃子。相比火鍋的各種便捷,餃子可是複雜多了。買菜、擇菜、剁餡兒、和面、擀皮、包餃子……最後吃到嘴裡真是不易。但誰讓我們就好這一口兒呢——所謂好吃不過餃子。記得某次期中考試剛過,大家都空出了些閒暇時間,於是約好一起包餃子。男生買了韭菜、蝦仁、香菇、豬肉,女生則在廚房忙裡忙外,切菜拌餡兒。我們準備做三鮮餡兒的餃子,還被男生要求一定要每個餃子裡都有一個大蝦仁,吃著才夠味兒。可惜我們都是家裡的獨苗,都是只在吃上比較在行的理論派,包出來的餃子有大有小,一個個歪歪扭扭地蹲在盤子上,雖然手法笨拙,但我們已經努力了。
CMU的學子是不會認輸的,我們還是像模像樣地包出了形態各異的餃子。連煮帶蒸過後,雖然有的餃子破了皮,有的粘在了一起,但是味道還不錯,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滿足。
對我們來說,有時候食物不僅僅是為了果腹,更寄託了我們的一份思念和渴望。我想,每位海外學子都會在某個特殊的時刻想念家人、想念祖國吧。中秋節的時候,美國的月亮也是一樣圓,而身邊的人卻無法團聚。曾經聽身邊的中國留學生說:「原來在國內從來不吃月餅,覺得好難吃哦。但是你的月餅好好吃啊,在哪買的?」我想一定不是因為我那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蓮蓉月餅有多美味,而是對於身處海外的我們來說,那是家的味道。假期過後回美國的時候,我帶了滿滿一箱子稻香村的點心,媽媽很不理解:「你以前不是不喜歡這種傳統的中式點心,怎麼突然變了,難道是美國的甜甜圈不好吃?」「好吃啊。」我說,「但有時候就是想這一口兒了,早上吃塊棗花酥比什麼都舒坦。」
當然,美國也有很多讓人怦然心動的小零食。美國有一家很有名的有機超市——Whole Food,在當地很有人氣。超市裡所有食品都是有機的,很新鮮。有一次媽媽去美國看我,對Whole Food的三文魚讚不絕口,肉質鮮嫩,烹飪方法簡單,只用平底鍋加一些橄欖油煎一下就可以吃了。Whole Food的自製牛肉乾也是手邊小零食的不二選擇。
作為一個「零食女孩」,除了Whole Food,我最喜歡逛的一家店就是Trader Joe's了,這裡經營的全部是自家品牌,經常會有一些很好吃的水果乾和各式各樣的醬料、小餅乾。Trader Joe's的大米布丁奶香濃鬱,口感順滑,有一種吃蛋奶布丁的感覺,同時有著淡淡的大米香味。他家的比利時巧克力布丁和烘焙區的各種蛋糕,也是我的心頭好。
和朋友聊天的時候經常會討論飲食,其實也許並不是美國的飲食有多麼差勁,而是大家都有一顆思念家鄉的心吧。最想念的不是全聚德、便宜坊、東來順……而是我老爸燉的那鍋熱乎乎的豬蹄和姥姥烙的香噴噴的豬肉茴香餡餅。
又是一年除夕夜,不知道會有多少海外學子在一邊趕作業的同時,一邊看著春節晚會。我想今年我們又會約一波火鍋吧?嗯對了!這次回美國,一定記得要帶一瓶阿香婆香辣醬啊。(作者於2017年赴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攻讀材料科學專業碩士學位)
媽媽去美國看我的時候給我做的第一頓飯
真是非常幸福!
來源 | 《神州學人》2019年第2期
版權聲明:轉載神州學人「原創」文章請註明出處及ID,未進行任何標識者轉載將按照微信有關規定進行維權。
神州學人致力於好文精選,實用精讀,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找到出處作者或與原作者取得聯繫,還望見諒。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留言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