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五號火箭運載能力知多少?先來了解這次任務都有哪些新挑戰→

2020-12-24 環球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長徵五號憑藉它強大的運載能力,支持著我國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的實施,這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載荷重、窗口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應對了這些新的挑戰。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對於長徵5號這種大型液體火箭來講,發射前各項工作非常複雜。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複雜到什麼程度?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我們整個進場以後,所有的工作總共是2700項,要進行煤油加注,液氫加注,液氧加注,射前的各項檢查等等。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可以說它精確到每分每秒。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要確保每一個動作要準確到位,毫釐不差,這對我們的能力也是一次檢驗。每一次的成功都是挑戰和超越的開始,每一次挑戰和超越,超越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這一次它開啟探月工程三期的一個重要的開始的,那它要超越自己什麼?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長五B遙一的首飛成功,從此拉開了中國載人空間空間站建設的大門,天問一號發射取得了圓滿的成功,打出了中國航天的新高度,打出了中國航天的新速度。

這次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重量是目前我們國家所發射的有效載荷重量之最,而且是直接送入的地月轉移軌道。第二個由於地月關係和彈道設計的原因,這次的發射窗口很窄,接近零窗口的發射。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什麼叫零窗口?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必須到點就要準時發射。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不準時發射會怎麼樣?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很可能到達不了月球的軌道。這次的任務就有可能會造成失敗。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那麼對於「長五」來說,您對它的未來還有哪些期待?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黨委書記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第一總指揮 李明華:長徵5號運載火箭作為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那麼後續還將承擔載人空間站的建設,完成核心艙、試驗艙的發射,那麼後續還將承擔起我國月球探測、深空探測等多項重大航天工程任務。同時長徵5號這種大的運載能力,一定也會為我國的衛星網絡的組網發射提供巨大的便利,可以實現一箭多星,大幅提高發射入軌的效率,相對我們現在的運載火箭的能力至少兩倍以上。

相關焦點

  • 長徵五號火箭驗證發射軌道 已做好嫦娥五號發射準備
    經過前幾次任務的磨合,長徵五號進行了改進和完善,目前已經進入到正式的應用性任務階段,為即將執行的嫦娥五號任務做好了準備。長徵五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火箭全長近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能夠達到14噸,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 長徵五號火箭在全世界屬於什麼水平?
    作為資訊時代的新戰場,各大國在太空中的比拼尤為激烈。儘管中國發展較晚,但中國現在在太空方面的成就並不低,甚至能與美國比肩,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明顯在這方面落了下乘。中國長徵五號首次發射成功是在2016年,而長徵五號B型更是在2020年成功奔向太空,完美的展示了中國現目前先進的火箭技術。
  • 長徵五號B火箭首飛 將於4月中下旬執行
    原標題:長徵五號B火箭首飛 將於4月中下旬執行   新華社電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長徵五號火箭家族的又一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經過一周多的海陸運輸,於2020年2月5日安全運抵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後續將與先期運抵的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一同進行發射場合練,之後執行首次發射任務。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今天運抵發射場 4月執行首飛任務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2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距離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成功發射僅一個多月後,長徵五號火箭家族的又一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開始了自己的首次徵程。
  •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對於我國有多重要?胖五大揭秘,了解一下!
    5米,但同時5米直徑的火箭芯級帶來了新的問題,不僅給設計,仿真,製造,以及地面實驗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正因為其大直徑,長徵五號甚至無法通過鐵路隧道,這也就意味著無法用鐵路進行運輸,也就無法到達我國內陸三大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任務。
  • 運力比長徵五號大3倍,我國載人登月將用這款火箭,並非長徵九號
    可能很多朋友都會認為是長徵五號,畢竟它是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火箭,也是全世界現役第二大的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高達23噸,但是這是它在地球近地空間的發射能力,而稍遠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只有14噸,而地月轉移軌道的運載能力就只有8噸左右了,而新一代載人飛船的登月版重達22噸左右,很顯然,長徵5號火箭不具備這樣的推力。
  • 長徵五號火箭總設計師,咱陝西漢中人!|我愛我的家鄉味見漢中
    ,現擔任我國運載能力最強、技術最複雜的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李東說道,要完成國家給長五下達的運載能力大幅提升的指標,簡單的在原有火箭基礎上放大樣是不行的,必須採用創新的辦法。長五使用新技術的比例超過了此前任何一個火箭型號,達到了90%以上,這麼高的新技術比例也就意味著極大的風險。
  • 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長徵八號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該火箭全箭總長56.97米,芯一、二級直徑5.0米,單個助推器直徑3.35米,火箭起飛質量約869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的運載能力,與國際上主流火箭的運載能力相當,將大幅提升我國自主進入空間的能力,是我國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支撐和顯著標誌之一。2016年11月3日,長徵五號火箭首飛取得圓滿成功。
  •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失利原因基本查明:氫氧發動機發生異常
    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記者今天(4月16日)從國家國防科工局獲悉,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飛行失利故障原因近日基本查明,故障出自火箭的液氫液氧發動機。根據國防科工局公布的消息,長徵五號遙二火箭故障出自火箭的液氫液氧發動機。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填補一項運載能力空白
    據央視新聞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新晉「胖五」成員有多牛?|載人飛船|太空飛行器|返回艙|長徵五號|航天...
    5月5日18時00分,長徵五號B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488秒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我國空間站階段首次飛行任務告捷。長徵五號B火箭運送的載荷質量約22噸,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火箭首次發射超過20噸的太空飛行器,進一步奠定了長徵五號系列火箭在世界現役火箭運載能力第一梯隊中的地位。
  • 新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為啥需要這麼多火箭型號?
    長徵八號提升了長徵系列火箭的運載能力,對衛星等有效載荷來說,也將是一個平臺的升級換代。   「在太陽同步軌道上,具備5噸級運載能力的長徵八號,將和長徵五號、長徵六號、長徵七號、長徵十一號等新一代運載火箭形成更加優化、合理的能力布局,這將大力提升中國航天進出空間的能力,對推進中低軌道衛星組網建設具有重大意義。」肖耘說。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長徵八號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
  • 俄羅斯發射俄版的「長徵五號」大火箭,與胖五相比誰更強?
    圖為安加拉-A5火箭升空場景俄版長徵五號安加拉-A5重型火箭與我國的長徵五號火箭極為相似,它的重量達到了759噸,長度和重量都比長徵五號要小一些,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25噸左右,與長徵五號相差不大。它此次發射任務是運送一顆衛星模型到太空當中,此次成功的試射為下一步的使用打下堅實基礎。安加拉系列火箭是俄羅斯研製首個多用途運載火箭,目前涵蓋了3種型號,運載能力從1.5-25噸不等,未來俄羅斯可能研製近地軌道為35噸的安加拉-7型火箭。圖為安加拉系列運載火箭它與胖五誰更強?
  • 十問「長八」,新火箭代表哪些新方向?
    由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的長徵八號遙一火箭,於2020年12月22日中午在我國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執行首次飛行任務,將搭載的5顆有效載荷送入512公裡高度的太陽同步軌道(SSO)。 我們整理了10個最引人關注的問題,通過回答它們,來再次了解「長八」。
  • 長徵五號火箭總體副主任設計師劉秉:設計15條軌道確保「零窗口」發射
    長徵五號火箭發射現場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抓總研製,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重量更重,約8.2噸,是此前發射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重量的2倍多,因此要由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長徵五號火箭來發射
  • 填補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能力空白 為火箭重複使用探路長徵八號...
    與其他現役型號相比有哪些特別之處?記者在文昌航天發射場,近距離了解了這位長徵家族的新成員。和「胖五」相比,長徵八號有自己的看家本領從天津港出發,長徵八號走海路抵達海南文昌清瀾港,隨後「住」進臨時的家——垂直總裝測試廠房。
  • 長徵火箭,上新了!
    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一箭五星」成功首飛這是繼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後中國航天2020年傳來的又一重要捷報作為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高顏值、填空白、可重複……你期待的火箭樣子它都有長徵八號全長約50.3米,起飛質量約356噸芯一級直徑3.35米,整流罩直徑4.2米是一名「高個子、大腦袋」的「美男子」長徵八號7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不小於4.5噸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對加速推進運載火箭升級換代具有重要意義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火箭回收時代何時來?總指揮肖耘這樣說
    這是一款新型中型運載火箭,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空白,也在可重複使用技術、智慧火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作為長徵家族的新成員,長徵八號是怎樣誕生的,能力如何,肩負哪些使命和任務?它的出現,是否意味著火箭回收時代正在到來?首飛前夕,我們前往海南文昌,專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八號火箭總指揮肖耘。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進入發射臺,「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準備發射升空
    運載中國天問一號火星任務的中國長徵五號火箭於2020年7月17日進入發射臺。中國首個完全自主研發的火星任務,天問一號,7月17日進入到其位於中國南部的海南省的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的發射臺。根據中國國有的新華通訊社報導,星期五上午,長徵五號火箭及其珍貴的載荷垂直運輸至中心的發射區域,用時約兩小時。發射團隊將在發射前對火箭進行最終測試。據新華社報導,長徵五號火箭已經進行了幾次試驗性發射,但天問一號的發射升空標誌著火箭的操作性的首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