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五號火箭驗證發射軌道 已做好嫦娥五號發射準備

2020-12-24 央視新聞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今天(11月17日)上午,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經過此前發射任務的磨合,長徵五號進行了改進和完善。在前期總裝、測試等系列工作完成後,目前長徵五號已經為即將執行的嫦娥五號任務做好了準備。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

總臺央視記者 李廈這裡是文昌航天發射場,在我身後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活動發射平臺的託舉之下緩緩駛向發射塔架,在火箭頂部的整流罩裡包裹著的就是嫦娥五號探測器。垂直轉運標誌著長徵五號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了前期總裝、測試等一系列工作,即將進入最後的發射階段。

經過約2小時平穩行駛,活動發射平臺將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安全轉運至發射場一號發射工位。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於9月下旬由遠望運輸船隊通過海運的方式,運抵海南文昌。此後,火箭陸續完成了總裝、測試等工作。

嫦娥五號任務發射場區指揮部副指揮長 毛萬標垂直轉運標誌著火箭星、箭、地所有的系統都處於一個良好的狀態了,到了發射區,應該說就是一個加注發射準備為主的一個階段。我們要做一些簡單的加電測試,最核心的就是把儲箱轉入加注狀態,最後對火箭實施煤油、液氫、液氧的加注。

長徵五號是我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代表著我國運載火箭技術創新的最高水平,除了承擔嫦娥五號任務外,未來還將完成空間站發射任務。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五號火箭總體副主任設計師 李平岐(長徵五號)遙五火箭是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到近地點高度200公裡,遠地點高度約40萬公裡的直接地月轉移軌道,入軌速度超過了10公裡每秒。我們在此次任務採用了窄窗口多軌道的發射方案,將發射窗口寬度由原來的10分鐘拓寬到了50分鐘,提高了發射的可靠性。

嫦娥五號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 裴照宇探月工程規劃了「繞、落、回」三步走,嫦娥五號任務是第三步「回」的主任務,它是首次進行採樣返回。我們希望這次任務的成功,能夠為整個「繞、落、回」的規劃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驗證發射軌道 已做好嫦娥五號發射準備

長徵五號作為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中的佼佼者,從研製之初就採用了大量新的技術,承擔了大量試驗性工作。經過前幾次任務的磨合,長徵五號進行了改進和完善,目前已經進入到正式的應用性任務階段,為即將執行的嫦娥五號任務做好了準備。

長徵五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火箭全長近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能夠達到14噸,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五號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 黃兵本次是我們長徵五號基本型第五次發射,擔負的是我們探月三期工程的嫦娥五號的探測器的發射。尤其我們在遙三遙四取得勝利之後,我們大量的技術也得到了成功驗證。所以我們這次過來也是帶著要奪取成功的目標而來的。

這一次長徵五號火箭要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但由於地球和月球的位置關係一直在變化,嫦娥5號任務的窗口只有3天,所以必須抓住有限的時間執行發射任務。為此,研製團隊採用了「窄窗口多軌道」的發射方案。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五號火箭總體副主任設計師 李平岐這次任務為了拓展發射窗口,儘量確保我們整個的一個工程任務的實施。每一條彈道可以覆蓋10分鐘的一個窗口,這樣的話我就通過這5條彈道可以實現50分鐘的一個發射窗口。

儘管軌道設計難度較以往的探月任務更為複雜,但是有了火星探測任務的成功經驗,也為本次嫦娥五號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長徵五號:經過數次大考 更穩定成熟

自2016年11月首飛成功以來,長徵五號火箭已經執行了4次發射任務。4年的時間裡,每一次執行任務就像面對一場大考,而經過了多次歷練之後,長徵五號火箭也變得更加穩定和成熟。

本次任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承擔的第五次發射任務。在此之前,長徵五號在2016年11月成功完成了首飛;並在2017年7月執行了第二次發射任務,但由於發動機出現故障而導致任務失敗。隨後在2019年12月,經過900多天的蟄伏,長徵五號火箭成功復飛,將實踐20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今年7月,長徵五號成功完成了首次應用性飛行任務,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這一路經過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磨礪,長徵五號逐漸走向成熟。面對即將到來的嫦娥五號任務,研製團隊對火箭進行了全面檢測和調試,確保火箭達到最佳狀態。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五號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 黃兵:在我們火箭逐漸走向成熟的過程中,實際上我們對它的技術狀態變化也是嚴控的。那麼在我們的技術的應用、方案應用上也是經過了前期的一個大量考核的,所以說我們這次遙五火箭不管從各方面來講都準備得非常充分。

此外長徵五號系列的另一型火箭,長徵五號B火箭也在今年5月份完成了首飛。未來,長徵五號系列火箭將成為中國航天的主力運載工具,承擔探月工程、空間站建設以及深空探測等多個重大工程的發射任務。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五號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 黃兵運載火箭的能力有多大,我們中國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尤其是長徵五號本身運載能力提升之後,能夠運載更多的、更大重量的這種探測器去到我們的星際,包括我們的月球去探測。那麼它一定在後面能夠發揮(承擔)更大、更重要的一些責任和一些任務。

長徵五號:「嫦娥五號」的專屬座駕

長徵五號和嫦娥五號,都有個數字「5」,其實這並不只是巧合。在長徵五號研製之初,這個胖胖的傢伙就被定為「嫦娥五號」的專屬座駕。可以說,嫦娥五號就是長徵五號的「初心」。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五號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 黃兵:其實最初的時候,也就是我們長五火箭研究的目標,或者要它的初心,就是瞄著我們的嫦娥五號來開展相關的一些設計的。

不同於之前的探測器,這一次要完成月面採樣的嫦娥五號探測器體格最大,而為了將這個大傢伙平安順利地送入預定軌道,就必須有一個能力更強的運輸工具。為此,長徵五號火箭在最初的設計方案基礎上,特意對整流罩進行了調整。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五號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 黃兵:現在的長徵五號的這個基本型的這個整流罩,長度是12.267(米),長五早期的整流罩的長度是18.5米的,差了6米,我們長五就完全是按照這個嫦娥五號的,它的一些大的一個尺寸,就對我們的整個整流罩的結構和形式進行了一個適應性的一個調整。

截至目前,長徵五號火箭已經執行了4次發射任務,並成功完成了首次應用性飛行任務。這也標誌著這型火箭已經獲得了全面的驗證,可以正式上崗,承擔更多的發射任務。

(編輯 周學磊)

相關焦點

  • 長徵五號火箭總體副主任設計師劉秉:設計15條軌道確保「零窗口」發射
    長徵五號火箭發射現場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抓總研製,此次發射的嫦娥五號重量更重,約8.2噸,是此前發射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重量的2倍多,因此要由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長徵五號火箭來發射
  • 【虎嗅早報】長徵五號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網絡直播打賞...
    話不多說,趕緊跟隨虎嗅早報,來看看有哪些大事兒值得關注,先來看看今日科技新聞:長徵五號火箭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新華社【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一文解決你心中所有的問號
    騰訊太空 文/喬輝據央視新聞報導,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後,先後實施了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一二級分離以及器箭分離等四次分離。
  • 俄羅斯發射俄版的「長徵五號」大火箭,與胖五相比誰更強?
    圖為安加拉-A5火箭升空場景俄版長徵五號安加拉-A5重型火箭與我國的長徵五號火箭極為相似,它的重量達到了759噸,長度和重量都比長徵五號要小一些,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為25噸左右,與長徵五號相差不大。它此次發射任務是運送一顆衛星模型到太空當中,此次成功的試射為下一步的使用打下堅實基礎。安加拉系列火箭是俄羅斯研製首個多用途運載火箭,目前涵蓋了3種型號,運載能力從1.5-25噸不等,未來俄羅斯可能研製近地軌道為35噸的安加拉-7型火箭。圖為安加拉系列運載火箭它與胖五誰更強?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進入發射臺,「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準備發射升空
    天問一號將於七月底或八月初發射。運載中國天問一號火星任務的中國長徵五號火箭於2020年7月17日進入發射臺。中國首個完全自主研發的火星任務,天問一號,7月17日進入到其位於中國南部的海南省的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的發射臺。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今天運抵發射場 4月執行首飛任務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2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距離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成功發射僅一個多月後,長徵五號火箭家族的又一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開始了自己的首次徵程。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根據計劃,嫦娥五號於11月下旬登陸月球,在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緣的呂姆克山附近,並鑽取約2米深的月壤巖芯柱,共採取2千克重的月球土壤樣品。而護送嫦娥五號登月的正是有「胖五」之稱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它使我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2.5倍,可一次將16輛小汽車的重量送入太空。有了它,還能把更大更重的飛行器送到深遠的太空。從30多年前開始啟動論證,到20多年前開始預研,10多年前開始立項研製……「胖五」的成長已走過30多年時光。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降落在哪裡?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又一次「重量級」發射舉世矚目。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託舉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這次發射,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中的收官之作。
  • 嫦娥一號到五號的歷史成果
    這標誌著繼嫦娥一號完成「繞月」探測任務之後,我國開始進入探月二期工程——「落月」探測階段。 昨天,早報記者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和國防科工局探月中心了解到,目前,嫦娥二號已完成各項準備工作,進入發射「讀秒期」,確切發射時間或將於9月29日正式對外公布。據央視報導,承擔著衛星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號船隊已經全面做好準備。
  • 長徵五號b火箭發射直播回看入口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5月5日18時00分,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填補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能力空白 為火箭重複使用探路長徵八號...
    新華社記者 周佳誼 攝當人們還沉浸在嫦娥五號帶回月球「土特產」的興奮中時,中國航天再踏徵程。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點火升空,將1顆新技術試驗衛星和4顆實驗小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圓滿成功。長徵八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榮威iMAX8作為保障用車助力中國航天發射...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榮威iMAX8作為本次「嫦娥五號任務火箭發射保障用車」,助力中國航天,順利完成各項既定保障任務並見證嫦娥五號「奔月」的歷史性時刻!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時間:2020-11-24 12: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44年後人類再去月球挖土 智東西11月24日消息,剛剛,北京時間凌晨4時30分21秒806,我國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
  • 長徵五號今年再接大單,發射時間已定
    在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沒有復飛之前最令人擔憂的莫過於我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火星一號」飛船能否如期發射,用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的話說
  • 嫦娥五號任務北京總調度劉建剛:為我國首次月面發射「發號施令」
    ,而月球發射火箭的場景和實施流程,在嫦娥五號任務之前卻從未有之。劉建剛對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介紹,在地面發射場實施火箭發射有一定的發射窗口閾度,如果條件不夠成熟,發射可以適當做出調整,但是嫦娥五號任務中,採用的是定時定點著陸定時起飛聯合軌道控制策略,起飛時間與後續交會對接緊密相關,要求也更為苛刻,必須確保「零窗口」發射。此外,不同於地面火箭發射前要進行2次全區綜合性檢查,月面起飛無法演練,機會只有1次。
  • 長徵五號B火箭首飛 將於4月中下旬執行
    原標題:長徵五號B火箭首飛 將於4月中下旬執行   新華社電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長徵五號火箭家族的又一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經過一周多的海陸運輸,於2020年2月5日安全運抵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後續將與先期運抵的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一同進行發射場合練,之後執行首次發射任務。
  • ...嫦娥五號任務北京總調度劉建剛: 為我國首次月面發射「發號施令」
    大洋網訊 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在月面點火,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順利將攜帶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一次航天任務裡出現兩次發射起飛,在我國航天史上是第一次,而對於嫦娥五號任務北京總調度劉建剛來說,當上月面發射場的「0號」指揮員也是第一次。
  • 再見大海,你好星辰——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側記
    高大雄偉的發射架前,重約849噸、高約53.7米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蓄勢待發,劍指蒼穹。  長徵五號B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為基礎改進研製而成,主要承擔著我國空間站艙段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  雖然個頭比長徵五號矮了約3米、重量輕了約20噸,但長徵五號B的力氣更大,一次能送超過22噸的東西,是目前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 50分鐘窗口、5條軌道設計: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完成2020年最具「分量...
    11月24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六次發射,也是2020年第三次執行發射任務。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是我國新一代大推力低溫液體運載火箭,全長近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
  • 藝高膽大超級炫酷的「太空快遞小哥」發射升空!專家詳解嫦娥五號的...
    ▲視頻: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升空。▲11月17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拍攝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11月17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拍攝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張建松、胡喆)11月25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藝高膽大超級炫酷的「太空快遞小哥」——專家詳解嫦娥五號的軌道器》的報導。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