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沒有理由的,就喜歡上了一首歌,叫《夢駝鈴》。
最初是聽張明敏演唱的,悠揚渾厚的歌聲毫無徵兆地擊中你心頭偽裝得雲淡風輕的地方。叫人立刻喜歡上這個旋律。
後來才知道原唱是費玉清。然後又把費玉清的放來聽,自然也是聲聲入心。
費玉清的演唱比起他唱的其它歌曲,多了一些沉鬱雄渾。自帶的深情與優美,將歌詞詮釋得絲絲入扣。
「攀登高峰望故鄉/黃沙萬裡長/何處傳來駝鈴聲/聲聲敲心坎」
當歌詞剛一從費玉清嗓音流淌出來,就已經一聲聲敲擊你的心坎。
或許是先入為主,也或許是當年春晚的《我的中國心》無與倫比的力量,便覺得張明敏的聲音有特殊的魔力。就偏愛聽張明敏演唱的版本。(其實費玉清也是我極為尊重,極為喜歡的歌手,他們都是素養極高的人。)
時不時放來聽聽,張明敏激情飛揚的歌聲,便將殘陽,歸雁,黃沙,駝鈴,海棠,一件一件,刻入歲月裡。便覺得這是自己聽見的思鄉的歌曲中最得吾心的。
這首歌,有其自身的渾厚深遠的歷史背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思鄉曲。典雅雋永的歌詞,有種厚重的家國之思蘊含其中。
自己喜歡它,一是它典麗的歌詞,優美蒼涼的旋律。一是它歌詞裡,「故鄉」二字金屬般的質感。
在這首歌裡,故鄉不是小橋流水,不是菜花黃李花白。是血紅的海棠,是叮噹的駝鈴,聲聲入夢,有如泛黃的銅鎖,掛在心頭。
人在旅途,身在異鄉。難免磕磕碰碰。有時,望著城市上空如血的殘陽,天空下起伏綿延的遠山,心頭湧起的蒼涼,似乎都被這支歌唱盡了。
「天邊歸燕披殘霞,鄉關在何方」。
如是大雁應該也是成群結隊的吧?孤雁該是多麼柔弱憂傷無助。遼闊空寂的天空,歸雁黑色的身影奮力搏擊,似乎告訴你,不如歸去。
風漸起,樹葉漸黃,涼意漸濃。很多時候,辛苦一天,疲憊地行走在萬家燈火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流似乎都與自己無關。
真的,為了生活茫然在四處奔波,到底在尋找什麼?
故鄉是什麼?故鄉就是,當你心力交瘁時,能夠支撐你咬緊牙關,堅持下去的理由。
所以,你會覺得這個歌詞寫得實在驚心:
「風沙吹老了歲月,吹不老我的思念。」
思念怎麼可能老?
幼時追逐嬉鬧的街巷,童年桃花映紅的校園,少年時縱情奔跑的操場……那是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長在你的生命裡,隨著時間,恣意生長,永不凋謝,
《夢駝鈴》,夢的不僅僅是駝鈴,是關山外,天盡處,故鄉屋頂的嫋嫋炊煙。
喜歡這首歌,喜歡它能宣洩你內心的荒涼,也能激活你內心奔湧的力量。
最後,我們欣賞一下這首歌的幾句歌詞吧,你一定會喜歡:
盼望踏上思念路飛縱千裡山天邊歸雁披殘霞鄉關在何方黃沙吹老了歲月吹不老我的思念曾經多少個今夜夢回秦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