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馬褂——大清落日餘暉中的風景

2020-12-24 上遊新聞

在《清代野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晚清重臣左宗棠初次入京朝覲時,住在善化會館裡,一日外出回來,他發現自己箱中裝著的朝珠、冬季裘服及數百兩銀子都絲毫不少,只是御賜的黃馬褂被偷了。

身著黃馬褂的左宗棠畫像

黃馬褂是皇帝的親信和極其受寵的近身侍衛才能獲賜的獎品,丟了如此貴重的東西,左宗棠大驚,趕緊求助京城步軍統領緝捕盜賊,步軍統領說「偷了黃馬褂既不能穿出去,又不能典當換錢,賊為什麼還要偷呢?可能是你之前太過傲慢,說了大話,這個賊只是顯示一下自己的本領罷了,不用去緝拿他,過不久他肯定就會還給你的。」

果不其然,過了幾天,左宗棠外出歸來,看到有一個包袱放在床上,打開一看正是自己丟失的黃馬褂,頓時驚得半天合不攏嘴。話說這盜賊無視箱中價值不菲的朝珠、冬裘和紋銀,卻將對自身毫無用處的黃馬褂偷走,這足以說明黃馬褂的價值份量遠勝於金銀。

那麼,究竟什麼人才能穿著黃馬褂呢?黃馬褂代表著怎樣的特權和榮譽呢?

01「禿山褂子」——黃馬褂原是「工作服」

清初,黃馬褂還沒有被賦予「御賜恩典」的榮光,只是作為皇帝親近內臣的特殊「工作服」而存在。清代官吏的制服分為禮服、常服、行服、雨服四種。其中行服又分為行袍與行褂兩種。馬褂就是一種「騎射」時所穿的行褂。根據《清會典圖》規定,為了便於騎馬挽弓,馬褂一般長不過股,袖只到肘。

清初入關時,馬褂原本只限於八旗士兵穿用,到了康熙雍正年間才逐漸在社會上流行。 

晚清西洋油畫中身穿馬褂的普通中國人

黃馬褂作為一種特殊的馬褂,其與眾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顏色上。

黃馬褂的黃不是普通的黃,而是「明黃」,也就是淡黃色。在明清兩代,明黃僅限於皇家專用,一般的宗室貴族只能用金黃色,也就是深黃色;升鬥小民們只能用杏黃色,也就是發紅的黃色。但黃馬褂是個例外,由於清代天子出行,內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衛等官員都要隨扈皇帝,為了顯示天子出行的氣派,同時也凸顯隨扈人員身份的特殊性,這些人伴駕出行時都身穿明黃色的馬褂。據史料記載,這些內大臣和御前侍衛所穿的馬褂全部用明黃色的綢緞或紗(一般冬天穿綢緞,夏天穿紗)製成,沒有花紋和彩袖。

他們所穿的這種「馬褂」就是最初版的「黃馬褂」,在清代典籍裡,有時也被稱為「黃褶」。 《康熙帝出巡圖》中康熙帝周圍的侍衛身著「禿山褂子」

要說明的是,上述內大臣、御前侍衛所穿的黃馬褂,是由於職任關係而穿的,和御賜的「恩典」「榮耀」沒有直接關係,一旦職務解除,不再擔任內大臣或御前侍衛時,就不能再穿。因此這種褂子被稱為「職任褂子」,滿語也叫「禿山」褂子。雖然只是作為「工作服」,但畢竟是皇帝親近侍臣的服裝,再加上能夠使用帝王專屬的「明黃色」,久而久之,身著「黃馬褂」漸漸帶有某種親近皇帝,享受皇恩的意味,成為了一種令人欣羨的身份象徵。當清朝統治者意識到這一點時,便利用這種心理,將黃馬褂作為賞賜臣僕們的獎品,以此激勵其為君效忠之心,於是有了許多後世所熟知的「賞穿黃馬褂」的事情。

02「榮耀」與「恩典」——賞穿黃馬褂的幾種類型

「賞穿黃馬褂」分為兩種:一種是跟隨皇帝在圍場騎射狩獵時所得的獎賞,被稱為「行圍褂子」。鹹豐之前的清代皇帝,每年都要到直隸承德的木蘭圍場大獵二十天,以示不忘滿族騎射狩獵的尚武傳統,這一活動被稱為「行圍」。

據文獻記載,凡是在行圍中射殺鹿的行圍者,或是狩獵完畢後,在路上遇到獻禽的蒙古人,皇帝一般都要賞賜黃馬褂。此外,打獵期間往往還要進行校射(射箭比賽),扈從狩獵的滿漢官員都要參加,按照規定,滿官射中五箭,漢官射中三箭,且官階較高、得賞次數較多的,也會被賜予黃馬褂。清代宮廷畫師郎世寧所繪《南苑狩獵圖》中穿著黃馬褂行獵的侍衛

在狩獵中獲得的「行圍褂子」,一般只允許在參加行圍時穿,其他時候不能穿,違者一律以覬覦皇權罪論處。另一種是因戰功而獲得的黃馬褂,被稱為「武功褂子」,專門用以賞賜在戰爭中立功的高級武將或統兵文官。

由於是戰場上真刀真槍拼殺出來的,所以這種黃馬褂「含金量」最高,它可以在一切莊重的場合穿著,必要時,甚至可以見官大三級,方便行事。這種「武功褂子」在道光朝以前較少看到,鹹豐朝之後才開始盛行。在鎮壓太平天國時,黃馬褂的賞賜幾乎到了泛濫的地步,凡是立功的高階將領幾乎都有獲賜黃馬褂。但黃馬褂的賞賜標準依然很高,一般只授予有戰功的高級軍事主官,其他人等,如果不主管軍事,或是官階不夠高,即使有功也很難獲得這一殊榮。除非有特殊的機緣,才能破格賞賜。 畫像中曾國藩身穿的黃馬褂就是「武功褂子」

晚清著名紅頂商人胡雪巖,在左宗棠的保奏下,做到了江西候補道員,他希望得到「黃馬褂」賞賜的願望,依舊使左宗棠感到很為難。

直到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即胡雪巖去世前的第4年,左宗棠借著胡雪巖為陝西等省救災捐獻巨款的功勞,聯合陝西巡撫譚鍾麟、恭親王奕訢等重臣共同上奏為胡雪巖「破格」請賞黃馬褂,最終獲得成功。因功而賞的黃馬褂,有時也會因為失誤而被褫[chǐ]奪。

例如,嘉慶朝的直隸總督溫承惠因為性格柔懦,在辦理案件時受屬員蒙蔽,以至於造成冤案,被皇帝褫奪黃馬褂。晚清重臣李鴻章曾經兩次被褫奪黃馬褂,一次是捻軍張宗禹部威脅京師時,李鴻章手下淮軍各部勤王救援不利,李鴻章被拔去雙眼花翎,褫奪黃馬褂,後又因功賞還。第二次是甲午中日戰爭,清廷慘敗,朝廷歸咎於李鴻章,其再次被褫奪黃馬褂。

03對黃馬褂情有獨鐘的「洋大人」

有趣的是,晚清朝廷對黃馬褂的賞賜越來越泛濫時,初來中國的「洋大人們」也對黃馬褂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清廷對外國人賞賜黃馬褂,源於鎮壓太平天國時期。時任清朝僱傭軍「常勝軍」的英國人喬治·戈登,是第一個受賜黃馬褂的「洋大人」。

1860年戈登隨英法聯軍來到中國,之後他在上海配合美國人華爾和白齊文組織「常勝軍」抵抗太平軍的攻擊,於1863年3月成為「常勝軍」的首領,與李鴻章結成私交。1864年與李鴻章合作攻下常州後,「常勝軍」解散,李鴻章奏請兩宮皇太后,授與戈登清代最高武職「提督」稱號並賞穿黃馬褂,也開啟了清廷賜予外國人黃馬褂的先河。 

喬治·戈登身著馬褂服像

此後,賞賜洋人黃馬褂的風氣漸開,幫助清廷剿滅太平軍的「常捷軍」頭目德克碑、協助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學堂,並任「船政正監督」的法國人日意格,都曾享受「賞賜黃馬褂」的殊禮。

日意格還頗為珍視這件黃馬褂,一直悉心保存,在其去世後舉行的葬禮上,神父還特意向眾人展示了其生前珍藏的黃馬褂。黃馬褂能夠進入國際視野,則離不開李鴻章的那件染血的黃馬褂。甲午戰爭失敗後,李鴻章奉命赴日本議和,結果遭遇日本極端分子小山豐太郎刺殺,一槍擊中面部,血流不止,身上所穿黃馬褂也被血浸染。李中堂醒來後,囑咐侍從不要將黃馬褂上的血跡洗掉,並說「此血可以報國」。 身穿黃馬褂的李鴻章

沒想到在弱國無外交的辛酸歷史時期,李鴻章和他的「Yellow Jacket」(黃馬褂)被歐美媒體大肆報導,多次登上了歐美主流報紙的版面。西方讀者們發現,在古老的東方國家,一個將軍打了敗仗,只要脫去他的黃馬褂就等於責罰了他,一件染血的馬褂也可以「報國」。

經過媒體的加工與渲染,霎時間,黃馬褂在西方人眼裡具有了童話中灰姑娘的水晶鞋一樣的魔力。

由此,黃馬褂徹底勾起了西方人的興趣。當74歲的李鴻章作為特使參賀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禮時,美國記者在報導中特別寫到「中國皇帝的特使穿著滿人的黃馬褂,頭上插著美麗的孔雀羽毛,給熱鬧的大街增添了令人難忘的畫面」。 美國雜誌以李鴻章訪美為主題創作的漫畫

1896年李鴻章的美國之行,掀起西方人對黃馬褂興趣的高潮。美國媒體在對這位「中國總督」表示尊敬之時,毫不掩飾他們對那件曾經染血的黃馬褂的好奇心。《紐約時報》不僅用醒目的大標題——「李鴻章已經起航了」來表達對其重視,還在報導中特意提到「那件著名的黃馬褂」。

1896年8月28日,當李鴻章到達紐約時,黃馬褂似乎比李鴻章本人還要出風頭。當日整個城市幾乎萬人空巷,所有人列隊街頭,在一睹這位來自神秘東方的重要訪客的真容時,目光無不聚焦於那件黃馬褂。據紐約警方統計,當天歡迎人數竟達50萬之多。

紐約民眾表現出極大的熱情,連孩子們也用黃絲帶將自己的自行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以期引起這位貴客的注意。 

溥儀的外籍老師——莊士敦身穿中國官服像

經過李中堂的「國際宣傳」,黃馬褂從此享譽海內外,致使洋人來到中國,總要想方設法弄件黃馬褂過過癮。19世紀末來華考察的英國退役海軍少將貝思福也不能免俗,不知走了誰的後門,特意弄了件黃馬褂,照了幾張相片以做留念。

到了清亡後,退了位的小朝廷仍在私下裡頻繁賞賜黃馬褂,廢帝溥儀的英文教師莊士敦就曾將溥儀賞賜的黃馬褂視為珍寶。誰也未曾想到,黃馬褂,成了大清落日餘暉中的一道奇特風景。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黃馬褂到底是怎麼回事,在大清王朝到底有什麼作用,權力有多大
    黃馬褂在清朝的宮廷劇中,經常的出現,最為著名的就是《喜來樂》中,德福穿著黃馬褂,招搖撞市的場面,還有《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的親兵,脫去外甲之後,全部穿黃馬褂,直接把其他官員嚇壞了。大家都知道,黃馬褂有很大的權力,那麼權力到底有多大呢,他是怎麼演變來的呢!
  • 落日餘暉照主角重逢,又拍了一張照片
    9月4日,曾感動無數網友的「落日餘暉」照片中的兩位主角,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重逢,隔了一個甲子的兩雙手再次緊緊握在了一起,王欣老人流下了激動的淚水。3月5日,一張來自武漢的「落日餘暉下的瞬間」感動了很多人,87歲的武漢老爺爺躺在病床上,27歲的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的年輕醫生劉凱陪伴在身邊在做CT檢查的路上,一起靜靜地眺望夕陽!
  • 《Afterglow》等待落日餘暉的美
    歌曲名「afterglow」是「餘暉」、「晚霞」的意思。或許在2020年的冬天,的確需要這樣溫暖的聲音告訴大家:我們都可以等到落日餘暉的美。My eyes are caught in your gaze all over again我的眼睛又一次被你的目光吸引We were love drunk waiting on a miracle我們沉醉於愛 等待奇蹟的出現Trying to find ourselves in the winter snow試圖在茫茫冬雪中找到自己
  • 電影《落日有餘暉》項目會於北京舉行 立足電影新紀元
    2020年8月28日,由深圳市風之花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北京非凡影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暨電影《落日有餘暉》項目推介會於北京雁西湖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行。與會現場,導演李驥老師、電影主創團隊也在現場跟大家分享了電影製作中的點滴。
  • 那個落日餘暉裡闖入心間的橘子先生
    好的天氣讓整個陰鬱的壞心情一掃而空,拿著相機出門,想找到自己鍾意的風景。將其封存在相片裡,夠以後的自己回憶起著陰鬱雨季裡的一束陽光。在山頭的草地邊,翠綠中多了一抹白色。他彎下腰,支好三腳架,調整好相機角度和焦段,起身看著日落方向。動作一氣呵成,仿佛做了千百次那樣的自然真切。相比我的手忙腳亂,他的從容不迫就顯得尤為賞心悅目了。大概是因為初見時他身後散落的暮色,欲晚的天色,沁涼的微風,再加上他。
  • 喜劇無限好,大師近黃昏,落日餘暉中的無釐頭搞笑之王周星馳
    落日,世上最美的風景之一。整個電影史上,落日是永恆的主題之一。就拿2018年漫威的兩部作品來說,《復聯3》最後時刻的滅霸雖然贏了戰爭,但望著落日的鏡頭既表達出個體的孤獨,又充滿史詩般的滄桑;《黑豹》中的反派弄到最後也只是為了看一眼家鄉瓦坎達的落日,最後面對落日而亡。從人生的角度來說,每個生命體都有落日。
  • 秋末冬臨 橘子洲頭的落日餘暉映湘江
    落日照射著橘子洲,金黃的幾株大樹零星地點綴著洲尾。11月14日,在長沙橘子洲頭,記者航拍落日餘暉美景。深秋初冬,餘暉灑向長沙城,整個城市籠罩在光與影的浪漫之中,橘子洲上金黃的大樹零星的點綴著洲尾,嫵媚妖嬈,甚是美麗。來源:紅網作者:黃超 吳思靜 編輯:吳思靜 本文為紅網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 大清亡了107年,仍有皇族後裔穿黃馬褂,為延續純正血脈拒娶漢人
    如今距離清朝滅亡距今已有107年了,但仍有皇族後裔留著大清的習俗,小辮子、黃馬褂,不娶漢族人為妻,這是怎麼回事呢?出品|奇聞史錄隨著清朝的滅亡,許多皇親國戚紛紛隱姓埋名這件事還要從裙帶關係講起。自古以來和皇帝或者妃子有沾親帶故的關係,就算是做奴才都高人一等。
  • 《落日有餘暉》項目會成功舉行 創造新時代影片 引領產業新潮流
    8月28日,由深圳市風之花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北京非凡影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暨電影《落日有餘暉》項目推介會於北京雁西湖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行。而電影《落日有餘暉》也正是再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下出現的新時代的電影佳作。該片入圍「2020華語青年電影周獵鷹計劃」,由吳天明基金會主理人吳妍妍女士監製,由獲得第24屆釜山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新浪潮獎提名的新銳導演李驥執導。
  • 《落日有餘暉》項目會成功舉行 創造新時代影片 引領產業新潮流
    8月28日,由深圳市風之花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北京非凡影畫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暨電影《落日有餘暉》項目推介會於北京雁西湖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行。》作為新時代電影的佼佼者,其故事的邏輯與內涵更為重要,將新時代電影精神傳遞給每一個觀眾是《落日有餘暉》不可推卸的責任。
  • 充滿希望的句子‖錯過了落日餘暉,還會有滿天星辰
    你要相信山頂遠比想像中的更美。You have to believe that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is far more beautiful than imagined.志在山頂的人 ,絕不會貪婪半山腰的風景。
  • 清代有哪些人能穿黃馬褂?穿上黃馬褂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
    穿上黃馬褂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嗎?答:雖說在各色清朝題材影視劇裡,「賞穿黃馬褂」從來是個無比榮耀的時刻。哪怕野史裡要風得風的大貪官和珅,電視劇裡被乾隆賞了件黃馬褂,照樣樂得屁顛屁顛。甚至某些武俠小說裡,更有各路江湖宗師武林高手,為了爭一件黃馬褂殺得頭破血流。可要對照真實的歷史,這些關於黃馬褂的勁爆橋段,可以說嚴重誇張。
  • 「把銀河浪漫落日餘暉寄給你,寄給溫柔」
    我在黃昏上寫了一封書信,載著落日的餘暉和銀河的浪漫,寄給你,寄給溫柔本身。 我把寫給你的信交給了海鷗,它會在落日餘暉的時候迎著九月的風給你。
  • 落日餘暉下的瞬間,有太多淚目細節…
    落日餘暉下的瞬間,有太多淚目細節… 2020-03-06 1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楓葉|落日餘暉映晚霞
    夕陽西下,品一杯香茗,聽一曲天籟,聊聊當年的趣事,淡然過往的雲煙,感恩現在的幸福,看好明天的風景。花開花落,月缺月圓,經過風雨,走過陰霾,迎來黎明,相攜而過,將奼紫嫣紅都看遍,你是否還願意,陪我看細水長流?歲月風煙處,多少思緒,漫過蒹葭蒼蒼,將一顆初心,寫滿了桂花的芬芳。
  • 「落日餘暉」背後,還有這些細節故事
    (央視財經記者任永蔚寧坤高文鵬蘇童徐欣宇)昨天晚上,一張被稱為「2020年最治癒的照片」迅速走紅朋友圈並溫暖了無數人,照片中一位躺在輪床上的患者手指夕陽,旁邊身著防護服的醫生駐足眺望,二人共同欣賞落日餘暉。
  • 星太奇:落日餘暉映照出奮豆孤寂的背影,「考場殺手」落得一敗塗地...
    星太奇:落日餘暉映照出奮豆孤寂的背影,「考場殺手」落得一敗塗地的下場!
  • 李鴻章一件黃馬褂值一億白銀,黃馬褂到底是什麼?一般人能穿嗎?
    在很多清宮戲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御賜黃馬褂"的橋段,那麼黃馬褂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在很多犯人被斬首之時,只要露出自己的黃馬褂,劊子手以及監斬官就馬上不敢動他?歷史上最著名的一件黃馬褂就是李鴻章在日本穿的,這件黃馬褂的直接作用就是為大清節省了一億兩白銀。1895年李鴻章赴日本籤訂馬關條約,在抵達之後不久遭到了暗殺,子彈擊中李鴻章臉部之後,鮮血染紅了他所穿的黃馬褂。
  • 清朝的黃馬褂,到底能有多少特權?
    只因小小的一件黃馬褂裡,蘊含著大大的能量,絕對可以讓受賞者成為人群中最靚的仔。比如周星馳的作品《九品芝麻官》裡,黃馬褂便顯露出超強的威力。片中周星星挖空心思設套,騙的奸角常威要受大刑,正準備讓他「爽到極點」,沒想到常威的「幹爺爺」李公公顛顛一到,把「黃馬褂」往常威身上一披,那竟然就打不得了。一件黃馬褂,就能讓常威轉危為安。這清朝的黃馬褂,到底能有多少特權?清朝時期的馬褂,是一種獨具特色的官方服飾。
  • 「落日餘暉」照片主人公演奏小提琴祝醫生節日快樂!這張網紅照片的...
    「這次疫情中,我不幸被感染了……是你們中山醫院的醫護人員給我治病,像自家親人一樣照顧我、護理我,是你們不放棄,仔細觀察,嚴格治療,幫我撿回了一條命!」 今天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創新助力抗疫 仁心匯聚力量——中山醫院慶祝第三個中國醫師節大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