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繼續積極向好,學校何時開學也成了大家關注的焦點。各省市陸續發布複課時間表,教育部在3月15日同時發布《幼兒園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中小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高等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幫助學校在操作層面全方位落實疫情防控。
下面以《中小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為範本,重點解讀學校複課後教室辦公區、衛生間、食堂以及宿舍等主要室內場所的空氣消毒防疫所面臨的問題和注意事項。
------------課時:教室及其他共用教室辦公區管理篇-----------
通風三次≠有效通風
《指南》中對教室和教師辦公室的消毒指導工作基本相同,包括物表消毒和室內空氣換氣消毒。地板及物表消毒因為使用含氯消毒液,考慮到消毒液的刺激性氣味以及使用安全,只能放學後進行。
然而,教室的防疫重點應放在上課及課間,因為
1.該時段人員最為密集,最容易形成交叉感染
2.教室場地有限,單個學生平均使用面積不足1.5㎡,需要充足防護
3.AB班的形式雖可以暫時降低學生密度,後續其他年級複課人員聚集不可避免
《指南》中應對上課時間的防疫手段強調通風換氣,每天通風不少於3次,每次不小於30分鐘。然而自然通風受很多條件限制:
限制一:室內通風是否良好?
這個主要考慮到空氣對流,場地是否是建築內部等,不能狹隘把每天開窗不少於3次,每次不小於30分鐘就定義為完成通風換氣,通風換氣主要是為了稀釋空氣中可能存在的病毒和細菌密度,減少傳播風險,室內空氣不流通,自然通風達不到一定的換氣量,不僅起不到對病毒和細菌的稀釋作用,也會因含氧量不足影響學生上課的效率。教室辦公室也存在同樣問題,複課後的教學研討及會議不可避免,同樣需要關注教師的教學環境呼吸安全。
*數據來源《室內空氣品質標準》GB/T18883-2002
限制二:室外環境是否具備可通風條件?
室外環境涉及的因素很多,諸如寒冷季節、北方的霧霾天、南方的回南天、外部道路尾氣、施工噪聲等都會限制自然通風甚至是簡單機械通風的可行性。
其實如何兼顧教室室內空氣安全以及舒適度一直是教育裝備行業力求攻克命題,這次疫情讓該命題重回大眾視野,打造空氣溫溼度、含氧量、潔淨度、安全性一體化的教室空氣環境解決方案才是解決之道。
所謂教室空氣環境解決方案,結合目前的行業技術筆者認為應該是全面空氣管理+設備智能管理的雙結合。簡而言之就是不僅空氣管理智能全面,其後臺控制技術也應該滿足學校對智能化建設需求,真正做到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據了解,全方位的室內空氣環境控制技術已有案例應用,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圖書館在設計空氣環境管理方案時就已綜合考慮北京霧霾、流感季病毒傳播和空調聯動的交叉影響,通過空氣環境機的概念實現了室內空調、新風、空氣淨化、空氣消毒的一體化設計。
------------課間:衛生間管理篇--------------
短時間聚集的高風險地區
衛生間是課間使用頻率最高場所,在課間10分鐘頻繁使用情況下,學生尤其幼兒園孩子使用不規範,容易形成病毒細菌短時間激增,增加接觸及空氣傳播風險,同時,下水道的設計不合理是病毒氣溶膠傳播另一途徑。
《指南》中提出複課後應增加衛生間的巡查頻次、視情況增加消毒次數的建議也是考慮到這兩點。在高風險地區建議採用實時的空氣消毒除臭產品,利用實時的循環消毒可以有效節省人力資源。
------------------------課後:食堂管理篇------------------------
回歸正常就餐才能解決根本
《指南》中建議儘量集中分餐,送餐到班,或者錯峰進餐避免聚集。送餐到班如何有序送餐具、學生的就餐前洗手安排都會引起人員聚集流動。隨著學校其他年級學生的陸續複課,送餐到班將會面臨更多諸如送餐人員、送餐造成的就餐時間延長、一次性餐具的處理等問題。
如何安排學生回歸正常食堂就餐是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問題,現階段食堂空氣消毒主要使用有效氯濃度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進行物表消毒,並強調需要在30分鐘後用清水擦拭乾淨,一旦食堂就餐,還需要警惕消毒水操作不規範造成的學生誤食危害。
要實現食堂就餐就要減少飛沫和氣溶膠的傳播風險。一般來說,學校食堂因需要在短時間接納大批學生,整體布局較寬深,主要空氣調節以季節性空調為主,自然通風能力不足。
一般的裸露紫外線燈不能在食堂就餐時間使用,而且它只起到消毒作用,不具備淨化空氣中的傳播介質的作用,病毒可通過飛沫等顆粒物進行擴散。而最容易形成飛沫的時間就是就餐時段,該階段可考慮空氣消毒淨化機這類型的空氣消毒設備,挑選循環風量更大的,通過大風量淨化系統快速濾除飛沫、氣溶膠傳播介質,配合消毒功能實現雙重消毒。
------------------課後:宿舍管理篇----------------------
適當的空氣消毒設備有助於減少人力成本
從部分已階段複課的學校了解到,目前宿舍防疫主要採取分散住宿以及宿舍消毒兩種手段,但是隨著其他年級陸續複課,宿舍也會面臨與教室不足的問題,不能避免學生再度聚集。
宿舍屬於私人場所,宿舍消毒工作較教室來說更難維護,學生是否願意繼續佩戴口罩和協助進行宿舍消毒很難保證,所需要執行的消毒計劃將會更加複雜,工作人員統一消毒作業的難度會增加。由於宿舍人數有限,交叉傳染地風險較其他區域低,實時空氣消毒設備能夠一定程度減少消毒作業人員的投入消耗。
-----------拓展:體育館的空氣環境建設-----------
打造標杆場館的空氣環境標準
室內氣溫舒適度和充足的新鮮空氣是一個體育館空氣環境是否及格的最低標準,疫情下暴露了中央空調的安全弊端,體育運動過程增加接觸、飛沫及氣溶膠傳播機會,要預防中央空調內循環形成的病毒擴散,才能有效減少群聚性病毒傳播風險。目前國內已有技術提供全方位的體育館空氣環境綜合解決方案,在對空氣溫溼度、含氧量、潔淨度全面控制的基礎上,通過不同賽事的氣流模擬,制定不同賽事的場內空氣管理模式,保證運動員和觀眾不同的舒適度要求。
??校園室內空氣消毒和環境改造應該有的放矢
短期內,校園消毒防疫工作需要被動式與主動式相結合。
為應對疫情,儘快複課,佩戴口罩只是被動的隔絕病毒,學校應該審視自身配套和現狀,不同場所選用合適的空氣消毒方式,主動從傳染源、傳播途徑、敏感人群三個維度的隔絕病毒傳播的隱患。
空氣消毒主要手段及注意事項
長期,打造室內空氣環境管理與監控體系。
正如前文所說,這次疫情只是個案,每年因為流感病毒、甲醛危害、霧霾所造成的校園空氣環境問題不時發生,校園空氣環境不是靠一次消毒作業就能改善的。引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呼吸科李主任在一次線上論壇強調的一句話總結--「呼吸是頭等大事」。把「健康校園」這個命題如何落實下去,健康安全的空氣環境是前提,從學生健康根本出發,打造空氣溫溼度、含氧量、潔淨度、安全性一體化的教室空氣環境解決方案,才能化被動為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