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嶺要打造森林生態文化體驗路網 春賞花、夏乘蔭、秋採果、冬觀景

2021-01-17 大河網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劉瑞朝文圖

黃河沿線將打造「自然風光+黃河文化+慢生活」沿黃生態廊道,邙嶺將打造「春賞花、夏乘蔭、秋採果、冬觀景」邙嶺森林生態文化體驗路網體系。

大河報記者從鄭州市人民政府了解到,《鄭州市2021年林業生態建設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已經發布,鄭州將實施國土綠化面積31312畝(含種苗花卉6400畝),完成108個森林鄉村和11個森林特色小鎮創建工作。

【邙嶺】春賞花、夏乘蔭、秋採果、冬觀景打造邙嶺森林生態文化體驗路網體系

沿黃生態帶建設包括三個方面。一方面是邙嶺綠化提升工程,加大西部邙嶺綠化力度,利用反坡梯田、育林板等綠化技術,對邙嶺荒坡、荒溝實施立體綠化,營造水土保持林、國儲林,栽植多年生草本花卉、灌木綠植,減少黃土裸露,治理風沙源和水土流失。

沿邙嶺主要交通道路兩側,各栽植1-2行常綠喬木和花灌木、草花地被,用「綠廊、花徑、果香」連通S312、大河文化綠道、歷史文化景點、生態民宿、觀光採摘園等,形成「春賞花、夏乘蔭、秋採果、冬觀景」的邙嶺森林生態文化體驗路網體系。

圍繞「雙槐樹、虎牢關、漢霸二王城、西山」等歷史文化遺址,實施生態保遺工程,營造防護林、景觀林,打造遺址公園。

【綠道】建設「自然風光+黃河文化+慢生活」沿黃生態廊道

沿黃生態廊道和綠道仍然是重點之一。根據《實施方案》,自惠濟區江山路向東至中牟縣狼城崗,沿黃河大堤兩側及延展區規劃建設沿黃防護林帶和S312生態廊道,優化特色經濟林種植園,建設休閒採摘園。

對歷史文化節點、重要交通路口節點進行高標準綠化,建設生態文化公園、遊園。對現有防護林和苗圃進行改造提升,降低鬱閉度,調整樹種結構,提升林分質量,增加花草地被和灌木綠植,鋪設遊路棧道,建設休閒驛站,開展森林鄉村、特色小鎮創建工作,打造一條「自然風光+黃河文化+慢生活」的沿黃生態廊道,實現「北靜」發展目標。

《實施方案》提出,沿大河文化綠道兩側,結合邙嶺荒坡綠化提升和溼地生態修復,建設護坡林、護路林、防浪林和溼地植物生態涵養帶,並連通邙嶺上歷史文化遺址和交通道路網絡,打造集合生態、休閒、旅遊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黃河生態文化旅遊綠道。

【布局】打造城市生態隔離帶建設鄭州城區生態走廊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鄭州市將打造城市生態隔離帶。結合城鄉接合部環境整治和「四好」公路建設,持續對G107、G343、S312、京港澳高速等國省幹線公路兩側實施綠化提升。

城市建成區以外沿線是耕地的按照單側5米的寬度,採用常綠樹種為主、喬灌草花合理搭配模式,規劃建設道路生態廊道,並與城鄉接合部環境整治、鄉村振興和已建成的生態廊道有機結合,打造環城鎮建成區的生態隔離帶。

城市建成區以內,結合城區綠化,按照「疏林草地、綠籬花叢、景石小品」等模式,打造城區生態走廊。在進行生態廊道和綠化隔離帶建設時不得佔用永久基本農田。

【運河】實施大運河綠化工程優化濱河生態空間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裡賴通波。」風流人物俱往矣,運河故事沉水底,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卻有十分重要之意義。汴河新柳是曾經的鄭州八景之一,通濟渠在惠濟區留下了遺蹟。而根據《實施方案》,鄭州將實施大運河綠化工程。

《實施方案》提出,在城市建成區(含建制鎮)外具備條件的主河道有水段,進一步優化濱河生態空間,在嚴格保護耕地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生態綠化用地、林地和拆遷跡地、山區「四荒」(荒山、荒溝、荒丘、荒灘)、農村「四旁」(村旁、路旁、宅旁、水旁)等閒置土地資源,栽植河堤防護林、水源涵養林。

山區段,對水岸線至第一層山脊可視範圍內的宜林地、無立木林地等,開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栽花種草,治理水土流失,涵養水源;平原段,通過新造和更新改造,完善提升沿河生態廊道,建設農田防護林網,打造濱河生態防護林體系。

【工程】繼續開展森林鄉村和特色小鎮建設推進5個森林公園建設

小橋流水人家,孤村落日殘霞。森林鄉村和特色森林小鎮將給廣大民眾提供郊外的詩意和遠方。

《實施方案》提出,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引導村鎮群眾利用農村「四荒」「四旁」等土地資源進行綠化美化,開展村鎮綠化、庭院美化,爭創省級森林鄉村、特色森林小鎮。根據計劃,2021年鄭州市要完成108個森林鄉村和11個森林特色小鎮創建工作。

按照既有規劃,持續推進鞏義河南嵩頂國家森林公園、鞏義河洛溼地公園、新密市雪花山森林運動公園二期、鄭州黃河溼地中牟鳥類棲息地、中牟趙口引黃灌區沉沙池生態修復工程(中牟雁鳴湖溼地公園)等5個森林(溼地)公園建設。

相關焦點

  • 河北省2019豐收節推出32條「秋採摘」線路
    圖片攝影:9Y品7、豐寧京北第一天路秋季觀景線路線路圖:承德市區→豐寧滿族自治縣大灘鎮線路特色:松壩森林公園8、灤平縣秋季生態遊覽採摘線路線路圖:承德市區→綠康園生態旅遊觀光農業園線路特色:果蔬採摘+生態體驗+垂釣娛樂9、圍場縣四御線秋季採摘線路線路圖:龍頭山→半截塔→紫玉藍莓莊園→柳塘人家示範區→御道口草原森林風景區線路特色:元代白塔+農業採摘+農耕文化+草原文化10
  • 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北慶祝活動發布③32條「秋採摘」休閒農業...
    線路圖:懷來縣→雞鳴驛古城→桑乾酒莊→帝曼溫泉→雙龍山萬畝葡萄園→鎮邊城村  線路特色:山野菜系列美食+紅色教育+生態體驗+農耕民俗+觀賞採摘  7、豐寧京北第一天路秋季觀景線路  線路圖:市區→豐寧滿族自治縣大灘鎮  線路特色:松壩森林公園  8、灤平縣秋季生態遊覽採摘線路
  • 打造濱水生態科技區 繪就幸福生活新畫卷 廬陽:立足優勢 拓開鄉村...
    作為廬陽區城市近郊生態鄉村,三十崗鄉近年來憑藉「生態+科技+文化」這一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正發展成為合肥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張全新名片。從「賞花」到「搶地」村民「腰包」鼓起來三生三世三十崗,十裡春風看桃花。對合肥人來說,每年春天到三十崗鄉赴一場「賞花之約」是春天郊遊的必備打卡項目。
  • 河北推出33條「冬農趣」系列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線路
    線路特色:採摘瓜果及蔬菜+賞花+民俗演藝+休閒娛樂4.石家莊市都市現代農業鹿泉體驗遊線路3線路圖:石家莊市區→田雨生態園→水韻陽光漁耕文化藝術莊園→河北鮮杞園線路特色:賞花+採摘+休閒漁業+特色養殖+花園農業+拓展開發5.張家口市冬奧小鎮崇禮區冬滑雪旅遊線路線路圖:張家口市區→S242省道崇禮方向→山亞灣休閒農業園→S242省道崇禮縣城方向
  • 蘇打綠:春、夏、秋、冬
    「韋瓦第計劃」是什麼2009年,蘇打綠計劃以「春、夏、秋、冬」為主題,來做一套有關
  • 區縣文旅精品薈城口篇|巴山原鄉 生態城口
    城口,紅色歷史厚重,生態氣候良好,自然風光秀美,民俗風情多彩,是人人嚮往的「心靈牧場·養生天堂」。城口,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重慶革命老區中,獨享「三個第一」和「一個唯一」的鮮明特徵。城口,享有「中國生態氣候明珠」「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中國老年人宜居宜遊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動植物基因庫」「天然氧吧」等諸多美譽。
  • 春到濟南,賞花就去這些地方,不用遠行,一起追尋花兒的蹤跡
    春天的賞花之旅,從來都是一年中旅行的開場大戲。別辜負這滿眼春光,選個周末,走出家門,去赴一場春花之約吧。本期,小編再為您推薦幾個濟南附近絕佳的賞花勝地。這裡觀景道路暢通,每年3月杏花盛開時節,遊客可乘車環山,在粉紅色花的海洋裡賞花、觀光、攝影留念,可徒步沿環山路賞花觀景,與朵朵開放的杏花親吻,也可同果農體驗一下果樹管理的樂趣,或聽聽旅遊管理人員、導遊人員對景點的講解。到了5月,金黃色的玉杏掛滿枝頭,遊客可到樹下親自採摘個大、新鮮、酸甜可口的玉杏,讓你大飽口福。
  • 無量山冬櫻花綻放 羨煞全國!雲南還有這些地方迎來櫻花季 再不去就...
    12月1日2019年中國·南澗跳菜藝術節暨無量山櫻花節開幕冬櫻花一年一度的花期又來啦無量山櫻花谷景區繼2012年被網友評為「春天最大到達的地方」之後,2018年又被評為中國最佳網紅目的地,花期雖然僅有25天,但景區為遊客提供了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觀賞自然風光,飽嘗生態美食,探究秘境仙蹤,體驗民族風情,療養身心的機會,
  • 博山區池上鎮黨委書記任鴻星:建設森林文化鎮 打造旅遊名品牌
    「首先要統一思想。」任鴻星說,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池上鎮決定結合座談會要求,在全鎮展開一場「立足本職崗位,幹好鄉鎮工作」的大討論,「全鎮機關幹部都要參與討論,結合自身實際,談心得體會,通過大討論進一步凝聚幹事創業、發展融合的力量。」
  • ...文化村」系列報導⑦」烏當區新堡布依族鄉王崗村:庖湯裡的火紅...
    綠色生態,本就是山村的主打色。從2009年至今,貴州有35個村落獲得「全國生態文化示範村」稱號。怎樣將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讓農民賺上「生態錢」?如何建設生態鄉村,打造美麗家園?儘管每個村方式方法不盡相同,但都指向了「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 白雪映紅果,採摘正當時丨冬果沙棘採摘節來啦
    日前,龍江森工辦歡樂豐收年冬果沙棘採摘節,繁密的沙棘果紅掛枝頭,傲迎風霜雨雪成了一道靚麗風景。一聲響亮的 " 開山嘍、打果了 " 號子,正式開啟冬果沙棘採摘季。木棍陣陣敲打,一粒粒鮮豔的沙棘果應聲落入接果的塑料布中,大家興奮體驗著採摘樂趣,品嘗著 " 勞動成果 " 的美味。" 今年我家的沙棘都進入盛果期了,肯定是大豐收。" 林場職工王廣琪難掩喜悅之情。
  • 小森林(秋)——糖漬板慄
    《小森林》(little forest)是五十嵐大介的日本漫畫作品,及以此改編的日本電影。
  • 2018魔都踏青指南,10個踏春賞花的好去處
    據介紹,濱江森林公園春有春花,秋有秋果,一年四季,花開不斷。濱海森林公園是以自然生態學理論為基礎,以森林為主體的生態系統,其規劃設計,充分貫徹「以人為本,與自然共存」的設計理念,將森林、草地、鮮花、湖泊、沼澤、灘涂、建築等組成觀賞旅遊,娛樂消閒,療養居住齊備的整體生態系統。
  • 走上興安之巔最冷小鎮蒼山二十八拐體驗新奇別樣的旅遊特色
    年平均降水量為497.7毫米,森林覆蓋率達96.24%,負氧離子高達5萬個,是森林康養勝地,是避暑旅居的勝地。營地依山而建,建設民宿7棟、輕型木結構二層別墅1座,旅居車露營地10個、自駕車露營地22個,共計36個客房,可容納百人旅遊團隊同時入駐,營地還配有現代化衛浴設備,廚房設備,客廳寬敞明亮;旅居車、自駕車與露營地緊密相連,有獨立的充電樁、補水、排汙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