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濱水生態科技區 繪就幸福生活新畫卷 廬陽:立足優勢 拓開鄉村...

2021-01-09 安青網
打造濱水生態科技區 繪就幸福生活新畫卷 廬陽:立足優勢 拓開鄉村振興新路徑

2019-10-28 10:04:26   來源:合肥晚報    

【摘要】

在合肥,如果想擇一處清靜、得一處悠閒,很多人不由自主地就會聯想起廬陽區三十崗鄉。養生水源地、慢城三十崗,合肥西北處這一片土地,如今已成為...

在合肥,如果想擇一處清靜、得一處悠閒,很多人不由自主地就會聯想起廬陽區三十崗鄉。「養生水源地、慢城三十崗」,合肥西北處這一片土地,如今已成為無數人心目中的「最美鄉村」。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作為廬陽區城市近郊生態鄉村,三十崗鄉近年來憑藉「生態+科技+文化」這一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正發展成為合肥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張全新名片。

從「賞花」到「搶地」

村民「腰包」鼓起來

三生三世三十崗,十裡春風看桃花。對合肥人來說,每年春天到三十崗鄉赴一場「賞花之約」是春天郊遊的必備打卡項目。

這場「約會」起源於2013年的3月,那年一群城裡人湧入三十崗鄉,為的就是一睹「十裡桃花」的盛世美顏。也是從那時起,三十崗鄉村民以「花」為媒,鋪下了「中國·合肥」桃花節這條致富之路。春賞花、夏吃瓜、秋收果、冬看景……「賞花經濟」帶來的變化是顯著的,遊客一年年增多,鄉村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村民「腰包」一天天鼓起來了。數據顯示,自2013年廬陽區舉辦首屆桃花節以來,七屆桃花節共吸引遊客約30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約2.4億元。

人流不斷湧入,名氣也隨之而來,盛大的活動也輪番上演:在三十崗鄉,中日韓三國圍棋名人混雙賽已連續舉辦七屆,三十崗國際鄉村馬拉松賽已連續舉辦五屆,「螞蟻在路上音樂節」已在三國新城遺址公園連續舉辦三屆……眾多的大型賽事和活動為三十崗鄉的生態旅遊增色添彩,三十崗鄉的文化旅遊品牌也越來越響亮。

就在今年夏天,三十崗鄉獨闢蹊徑,大膽嘗試共享農田模式,又爆發了一次「搶地熱」,桃蹊水果農場首批推出的100塊共享農田,僅推出半天就被城市人搶租一空。

人氣旺了,美食相伴自然少不了。在三十崗鄉的東瞿美食村,60餘家餐飲店沿村而立,讓該村成為集農家美食、民宿體驗等於一體的美食村,並獲中國人居環境獎範例獎。「最好的時候,每天要接待三四十桌客人,雖然辛苦點,但是收入多了,也很高興。」說起生活的變化,東瞿美食村農家樂老闆李霞很是高興。據統計,2018年該鄉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四萬元。

廬陽區三十崗鄉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三十崗鄉大力發展「賞花經濟」,打造「崗上桃蹊」鄉村振興先行示範區,大力推介三國文化遊覽、滁河乾渠觀光、農耕生態體驗等旅遊活動,在廬陽區形成了「都市中見田園、田園中見都市」的鄉村振興新樣板。

從半空心村到藝術小鎮

鄉村氣質雅起來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如何鑄魂?用文化來振興,用文化來引領,全面提升農村「氣質」。這是廬陽區三十崗鄉在踐行中探索出的一條鄉村文化振興之路。

沿著鄉村公路進入崔崗藝術小鎮,藝術家工作室、當代藝術館、咖啡館、畫廊……各種文化元素將一排排閒置農房裝扮得韻味十足。「沒想到我們這個偏僻村子,也能有這樣的繁榮景象。」三十崗鄉崔崗村村民丁本琪說道。就在七年前,這裡還只是偏僻貧瘠的「半空心村」。

2012年6月,藝術家謝澤第一次來崔崗踏青,對這裡一見傾心,萌發了在農家小屋裡開工作室的想法。隨後,他在這裡承租一處閒置農房,將房屋修葺一新,取名為「瓦房工作室」。一石激起千層浪,很快,十幾位藝術愛好者慕名而來,爭相與當地村民洽談租用閒置農房事宜。

藝術家進駐崔崗,引起了廬陽區高度重視。廬陽區隨即作出決定,探索實施讓現代文化藝術與傳統農業文化完美融合的發展路徑。在充分尊重群眾和藝術家的主體地位和主動精神的基礎上,該區設立了議事協調會議制度,建立了政府、村民、藝術家三方溝通平臺,設置了崔崗藝術家準入機制,出臺了相關規範和獎補政策,讓這些閒置農房成為了藝術工作室、鄉村民宿、客棧等藝術家藝術創作和經營的場所,從而形成了政府、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藝術家「四贏」局面。

如今,崔崗藝術小鎮已有38家藝術家工作室,並成功舉辦了6屆崔崗藝術節。2015年,藝術家與村民共生共融的「崔崗現象」,成為安徽省唯一案例入選中宣部《全國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案例》。2017-2018年,崔崗藝術小鎮先後榮獲安徽省省級創意文化服務集聚區、合肥市首批市級特色小鎮、合肥潛力地標等殊榮。2018年11月,「崔崗現象」又成為長三角「三省一市」(江蘇、浙江、安徽、上海)政治學會2018年聯合學術會議暨改革開放40年政治與行政體制改革案例評析研討會上的典型案例,受到包括來自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單位40多名專家學者的關注和研討。

把藝術揉入鄉村,用文化改變鄉村。如今的三十崗鄉,與文旅共生,與藝術相融,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從最美鄉村到科研聖地

科學之「翼」飛起來

「合肥西北望,有鄉三十崗,春花夏草盛,秋雲冬雪茫,阡陌縱橫野,四季好風光。」三十崗鄉南瀕碧波蕩漾的董鋪水庫,北依蜿蜒秀麗的滁河乾渠,自然條件優越,有著「天然氧吧」的美譽。廬陽區牢牢把握了這一先天優勢,不斷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綠文章」,打好生態牌。近年來,三十崗鄉境內森林覆蓋率達44%,林木綠化率達80%,「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這裡落地生根發芽。三十崗鄉也先後獲得了「國家生態鄉鎮」「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安徽省森林城鎮」「安徽省文明鄉鎮」等一系列「綠色」榮譽。

多年來對綠水青山的堅守,最終也為三十崗鄉換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2017年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集中區正式確定落戶三十崗鄉;2018年12月14日,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聚變堆園區工程正式開工,國際聚變能聯合中心在此成立……未來,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將集聚技術、資金、人才等創新要素,打造世界一流的大科學裝置集群,並結合董鋪國家溼地公園、三十崗鄉境內生態綠地等自然風景,形成全球最美科研聖地。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如今有著生態之「核」、藝術之「魂」、科學之「翼」的三十崗鄉在廬陽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大力推動鄉村片區發展轉型,積極打造濱水生態科技區,託起了農民的小康生活夢。

餘挺生 方菲菲 合肥晚報 ZAKER合肥記者 朱萍

責任編輯:李東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鐵門鎮劉楊村:強化黨建引領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鐵門鎮劉楊村:強化黨建引領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2020-06-24 05: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著力繪就城鄉和美新畫卷
    □本報評論員「十三五」時期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萬盛的城鄉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城市品質不斷提升,鄉村振興深入推進。進入新發展階段,要看到我區城鎮化質量還不夠高、功能還不夠完善,必須增強協同意識、補短意識,著力繪就城鄉和美新畫卷,努力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人們更嚮往。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
  • 環境整治繪就圃江美麗鄉村新畫卷產業興旺注入鄉村振興發展新動能
    圃江美麗鄉村新畫卷。核心提示8月25日,「偉人故裡·美麗鄉村·健身歡樂跑」活動第三站在黃圃鎮石軍村舉行。早上7點,跑團準時開跑。岸邊波濤拍岸,岸上紅花綠樹,草地小徑,清風拂來,讓人感到神清氣爽。石軍村是中山的傳統革命老區,也是中山北部的傳統水鄉風貌村。一年前,石軍村圍堤段還是廢品回收廠、鑄造廠和小型出租屋的聚集地,既破壞河岸線風景,也造成水環境汙染。市鎮投入600多萬元推進石軍村美麗宜居村工程,重點打造成為紅色革命文化村、綠色生態新農村。
  • 四幅新畫卷繪就南京未來
    剛剛過去的2020年,面對歷史罕見的疫情衝擊、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南京人民保持戰略定力、激揚鬥爭精神、攜手共克時艱,全面小康取得重大決定性成就,交出了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的溫暖答卷,書寫了「強富美高」新南京建設的精彩篇章。面對未來,中共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用科技產業高峰的創新畫卷、兩個循環相互促進的活力畫卷、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人民共同富裕的幸福畫卷四幅畫卷勾勒了未來發展計劃。
  • 峨邊「綠色崛起 全域旅遊」 奮力打造大小涼山鄉村振興新典範
    亮山亮水亮文化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峨邊縣城的濱河路,有一條「記憶峨邊」文化長廊,裡面的老照片、老物件、老場景的故事,老街坊都能如數家珍,那是他們共同親歷的歲月。夜市開放,此地熱鬧非凡。節假日,以彝族美神的故事為靈感創作的《甘嫫阿妞》實景劇片斷現場演出,以峨邊歷史文化活態展示的「記憶峨邊」沉浸式演出,更是人山人海。
  • 汜水鎮南屯村繪就小康新畫卷
    ,大力推動鄉村振興,助推昔日的「小山村」開啟「蝶變」華章。黃河自然觀光區、特色民宿體驗區、紅色黨建街區等五個板塊正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的引領下,快速穩步推進。,現在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有的村民加入到飲馬溝景區的管理服務中來,既解決了就業,又增加了收入,老百姓生活各方面都有保障了。
  • 看大美泗河繪就兗州鄉村振興新畫卷
    濟寧市規劃打造「一環八水繞濟寧、十二明珠映古城」大生態格局,積極推進國際溼地城市創建,龍湖溼地公園作為濟寧市生態環境規劃建設的「十二明珠」之一,是濟寧市泗河綠色發展帶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濟寧市泗河綜合開發工程的配套工程
  • 點亮生態農業、優美環境、文化底蘊三盞燈 白塔村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
    白塔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發展現代高效生態農業和鄉村旅遊業,護好一片美景,富裕一方百姓,繪就一幅鄉村振興的新時代畫卷。「十縣十鎮十村十企」調研組這樣評價:白塔人用智慧和勤勞的雙手,點亮了「生態農業、優美環境、文化底蘊」三盞「明燈」。  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環境  走進白塔村,只見大片的白楊樹挺拔遒勁,藤蔓纏繞的古建築掩映在綠樹青草間。
  • 柳坪:整鄉推進、內外兼修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近年來,柳坪鄉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打造竹海茶鄉,建設生態柳坪」的發展戰略,整鄉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著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柳坪。農村生活垃圾治理PPP項目投入運營共拆除危舊房屋拆除危舊房屋61394平方米,旱廁1319處,改廁955;以鄉土樹種為主,新增綠化面積80000平方米;改造和粉刷牆面21000平方米;農村生活垃圾治理PPP項目投入運營,全鄉共配備保潔員23人,日清垃圾約7噸,確保了路面、水面清潔常態化。
  • 「十四五」萬盛如何推進融合發展,繪就城鄉和美新畫卷?來聽他們...
    黨工委(擴大)會議強調,要推動高質量發展、融入新發展格局,必須探索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推動城鄉要素高效配置、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產業協同發展,努力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人們更嚮往。「十四五」時期,萬盛應如何推進融合發展,繪就城鄉和美新畫卷?咱們邀請了相關部門、鎮街負責人,談談他們的看法。
  • 宿遷經開區南蔡鄉:聚焦高質量發展 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在宿遷市公布的2019年全市高質量發展先進鄉鎮名單,宿遷經開區南蔡鄉入列其中。在3月16日召開的宿遷經開區2019年度高質量發展總結表彰暨項目攻堅突破動員大會上,南蔡鄉獲評「2019年度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一等獎」。
  • 百鄉聯創 千村示範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是提高廣大農村居民生態福祉的保障。 「村收集、鄉轉運、縣集中處理」城鄉一體化垃圾處理體系實現全覆蓋;生活汙水有效治理村莊1653個,有效管控村莊4028個,基本實現生活汙水治理和有效管控全覆蓋;累計改造衛生廁所70.05萬座;村莊面貌顯著改善,湧現出一批批美麗鄉村……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在滄州大地上徐徐展開。
  • 生態優勢更加彰顯 生態文明描繪美麗畫卷
    生態優勢更加彰顯 生態文明描繪美麗畫卷 2021-01-07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繪出隴原美麗鄉村新畫卷——甘肅全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綜述
    繪出隴原美麗鄉村新畫卷——甘肅全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綜述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朝霞 薛 硯特色民居連片林立、平坦村道戶戶直通、農家小院溫馨別致、濃厚鄉韻令人流連……如今的隴原大地,一個個精心打造的美麗鄉村正在詮釋著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豐富內涵
  • 宜興:詩情畫意的濱水生態園林城
    團氿之濱碧波蕩漾,森林公園遊人如織……如今生態宜居、綠色發展已成為宜興的主色調;安寧祥和、其樂融融已是居民的生活常態。長期以來,宜興市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城市工作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傾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宜居家園,先後摘得「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生態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全國文明城市」等一系列桂冠。
  • 臨安打造「八線十景」村落景區 繪就鄉村振興新景
    待到深秋,漫山遍野層林盡染,太湖源頭南苕溪之濱的「紅葉指南」美不勝收。轉眼冬天,在大明山滑雪、品嘗暖鍋,人間浪漫不過如此……杭州臨安,一年四季美不勝收。  美的背後,是臨安從頂層設計出發對鄉村的規劃和打造。2017年4月,臨安創造性提出「村落景區」概念,並在3年時間內高質量打造「八線十景」示範性村落景區。這些分布在天目大地上的鄉村,猶如一顆顆被串起的明珠。
  • 交旅融合打造最美風景線 旅遊公路繪就全域旅遊大美畫卷
    對此,鹽城市依託獨特豐富的資源稟賦,率先從旅遊交通融合發展破題,系統規劃建設美麗鄉村旅遊公路,構建「快進慢遊」的旅遊交通網絡,串聯起顆顆風景明珠,展現鹽城「金灘銀蕩」的獨特資源和「魚米之鄉」的富足生活,全力打造「鹽城旅遊公路」品牌,成為全省實現交通強國路徑的典型案例,為「農村公路+旅遊」的融合發展提供了鹽城經驗。
  • 堅持美麗與發展共贏 描繪生態錦江新畫卷
    堅持美麗與發展共贏 描繪生態錦江新畫卷 2020-12-24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綠色滿溢幸福路寬 繪就生態文明的福州新畫卷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生態文明建設應當是福建最花力氣抓的建設。去年以來,福州始終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等理念,紮實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從山水林田湖草全域治理,到綠色發展融入生產生活,再到經濟發展與生態改善實現良性互動,福州的生態文明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榕城大地處處展現綠意盎然的新圖景。
  • 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成就綜述:文明繪就幸福新畫卷
    以文明為底色,繪就幸福新畫卷——黨的十九大以來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成就綜述    精神文明,是社會發展進步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黨的十九大以來,四川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提出的使命任務,以理想信念築牢川蜀兒女的精神之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和滋養百姓的心靈,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陣地打造人們的精神家園,多措並舉,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