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社科院鄒琳華:熱點城市房價結構性上漲,限購短期或將升級

2020-12-27 新京報網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房地產產生了不小的衝擊,但仍有熱點城市房價出現明顯上漲,甚至多個樓盤出現「萬人搖號」的場景。為此市場再現調控預警。


「當前調控是及時地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否則可能會出現部分城市房價交替上漲的局面。」8月7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組長鄒琳華在新京報貝殼財經夏季峰會房地產分論壇上解析市場熱點,包括哪些城市容易出現房價結構性上漲?資金如何推動局部樓市火熱? 房地產如何穿越短周期與長周期?



熱點城市房價結構性上漲,限購短期難以退出


7月24日召開的房地產工作座談會上,再次重申「房住不炒」。在鄒琳華看來,這也是一次市場預期管理。釋放的信號是不把房地產作為一個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抑制住房投資投機。


鄒琳華認為調控的首要目標是穩定市場,既不能讓它大漲,也不能讓它大落。目前調控要求及時地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而不是事後被動修補。


對於目前市場普遍採用的限購政策,鄒琳華表示,從2010年北京推出限購以來,目前已經運行了十多年,限購政策可能已經以另外一種形式常態化。一項行政管控政策執行十多年,而且暫時還沒有鬆動的條件。以後能否退出,取決於以下兩個條件之一:第一市場供求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比如住房市場進入買方市場;第二長效機制是否建立起來。這兩個條件短時間都難以實現。


值得關注的是,調控收緊信號背後並非房地產市場全面火爆,而是部分熱點城市房價大漲。對此,鄒琳華認為這是結構性上漲,上半年主要熱點城市包括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圳、東莞,長三角的無錫、南通、寧波等城市房價上漲實際從去年下半年就已開始。


鄒琳華分析稱這些城市有共同特徵,首先是經濟基本面比較好,或存在較大的利好因素,比如南通的新機場建設,或者是市場需求相對旺盛。這些城市中小企業多,市場融資渠道也多,同時限購門檻相對比較低。相比之下,杭州和南京則因為一二手房價格倒掛,助長了房價上漲的預期。


作為一線城市,深圳房價走勢和北上廣有差異。而同在大灣區的城市間也有差異,鄒琳華將其歸結為限購力度和基本面不同。比如深圳落戶相對寬鬆,以戶籍為基礎的限購政策難以發揮作用。這次深圳出臺的新規正是從提高限購門檻入手。如果政策不及時介入,預計部分城市的房價上漲可能傳導到更多的城市,從而形成城市間板塊輪動的局面。


「一緊就死,一放就漲」怪圈難打破,市場亟須長效機制


「本次局部樓市的火熱,肯定是有資金推動的影子。」 鄒琳華表示,為了對衝疫情的影響,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力度較大,但是實體產業資金吸納能力比較差,樓市自然成為資金流動的一個選項。


通過調查鄒琳華發現,以抵押貸款的形式獲取購房資金,利率可能顯著低於購房按揭貸款。如果不採取有力的監管手段避免資金脫實向虛,就違背了支持實體經濟復甦的初衷。在經濟增速下滑的背景下,由資金推動的泡沫牛市肯定會破滅,而經濟下滑疊加房地產泡沫崩潰非常危險。


對於房地產工作座談會提到的「要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鄒琳華解讀稱,「穩住存量」意味著不對信貸資金做釜底抽薪,人為地加劇市場波動。而「嚴控增量」則是加強信貸資金流向的監管,不會放任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事實上,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又不會使房地產過熱,這個問題非常難,因為單純地金融監管手段很難實現,監管成本非常高,「一緊就死,一放就漲」的怪圈其實很難打破。


鄒琳華認為,短期除了加強資金監管外,還要通過升級限購來穩定市場。當然這是現實的辦法,並不是長久之計。在貨幣環境仍將寬鬆的情況下,不能長期單純地依靠行政管控高築防火牆,這種副作用會隨著時間而積累。而過於嚴厲的限購政策會對人才和要素的流動形成障礙。此外,由於區域發展不平衡性,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適合嚴厲的限購限貸政策。


從長期來看,鄒琳華表示,需要建立一個市場平穩發展的長效機制。通過土地制度的改革,擴大有效供給,降低土地成本,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這是避免房地產市場泡沫化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房地產市場和實體經濟協調發展的根本途徑。


崩盤論和持續上漲論交替左右市場,房地產仍大有可為


房地產如何穿越短周期及長周期一直是業界探討的問題。鄒琳華認為要對市場進行理性判斷,不能過於悲觀或者樂觀。長期以來,市場被崩盤論和持續上漲論兩種非理性的情緒交替左右。事實上,中國的市場地域差異性比較大,不會走這兩種極端。雖然城市化進程已經放緩,但是沒有結束。高增長時代結束了,但是中速增長還可以維持很長一段時間。總體的趨勢並不會變化,只是短期波動的表現形式發生變化,大起大落的概率小了。


「調控目標不是把市場掐死,而是為了長期穩健、可持續發展。」 鄒琳華稱,此時房地產行業要理性地投資,保持合理的投資節奏,做好產品,穿越調控和疫情的短周期沒有問題。


從長期增長點來看,鄒琳華建議利用房地產周期的區域差異性,最大限度地延長市場的景氣度。中國作為區域差異很大的市場,一線城市雖然進入了存量房市場,但是二線城市還處於增量市場。即使二線城市進入了存量市場,還有三四線城市繼續增長。通過區域差異化的投資,保持科學的節奏,對企業來講可以維持更長的市場景氣周期。


「即使房地產開發趨於尾聲,其上下遊產業還是大有可為。比如物業服務、長租公寓、老舊小區改造等,對此,目前很多企業都在嘗試延伸產業鏈。」由此,鄒琳華認為對房地產行業仍要保持一個謹慎樂觀的態度。


新京報記者 袁秀麗 編輯 陳莉 校對 危卓

相關焦點

  • 鄒琳華:堅持「房住不炒」,抑制熱點城市房地產泡沫擴張
    報告分析發現,核心城市房價連續8個月上漲,一線城市漲速領先。與住房租金受疫情影響下跌不同,核心城市房價在疫情衝擊下總體仍連續上漲。2020年10月,緯房核心指數環比上漲0.35%,為連續第8個月房價環比上漲。相比2020年2月的階段性低點,核心城市房價上漲了5.5%。
  • 社科院:環京一城市房價較高點跌去近50% 大分化時代房價告別「只漲...
    來源:華夏時報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長鄒琳華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李凱旋 李未來 北京報導12月1日,《中國住房大數據分析報告(2020)——城市房價預警與房企品牌價值測度》(以下簡稱「報告」)在由華夏時報主辦的「新秩序·新生活·新未來——2020年(第四屆)華夏房地產投融資高峰論壇暨金瓴獎頒獎盛典
  • 明年房價增幅5%?社科院的預測有點……
    關注青島市房產諮詢了解最新動向一篇關於《社科院稱2021年房價將上漲5%》的文章又開始引發轉發……原文內容是:12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等聯合主辦的《中國住房發展報告前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的最新緯房指數多次提到青島,「二線城市緯房指數環比顯示,2020年11月,南昌、合肥、西安、杭州 、寧波、東莞等城市漲速相對相高。石家莊、天津、濟南、青島、哈爾濱等城市房價繼續下降。
  • 社科院報告:明年房價或同比增5% 建議熱點城市加快試點房產稅
    此外,《報告》還建議,在一些熱點城市和炒房屢禁不止的城市率先加快試點開徵房地產稅,爭取在「十四五」期間開徵房地產稅。據《報告》,2020年住房市場經歷了先降後升的V型變化,全國住房價格增幅經歷了下降、回升和企穩的過程,截至2020年11月,房價平均水平突破萬元大關,全國房價平均為10071元/平方米,同比增長7.9%。
  • 權威機構:明年房價或增長5%,建議熱點城市加快試點房地產稅!
    也就是說,雖然青島、濟南房價是下降的,但全國的平均房價還是同比上漲了7.9%。社科院預計2021年全國房價同比增幅維持在5%左右,相對於2020年增幅是下降的。這麼說社科院是不看好明年樓市的,雖然由於慣性原因還是會增漲。
  • 連續5年預測房價失敗,社科院屢敗屢戰:明年房價還要漲5%
    首先,5%這個數據很眼熟啊,沒錯,我印象中某些大城市經常發布房價上漲目標,就是不超過5%,但是結果沒有一個城市做到了。為什麼是5%呢,我想一方面不能讓房價跑不贏CPI啊,如果房價跑不贏CPI,將完全失去投資價值,這是房價最大的信仰,如果沒有投資性的買房,房地產的泡沫是肯定撐不住的。但是如果太高了,估計輿論不好聽,5%的增速,還沒有跑贏GDP增速嘛,似乎很合理。
  • 西安第二輪限購進入「高潮」,房價走勢即將歷史重演?
    從2010年,「限購令」誕生,西安已經經歷了兩輪的限購。第一輪限購,為期3年,時間為2011年2月-2014年9月。限購頒布半年後,西安房價止漲回跌,整體趨於平穩。第二輪限購,2017年1月開啟至今,已有2年半時間,不過,調控效果卻「不盡人意」。儘管2017年又進行了3次「限購升級」,依然未能阻擋西安房價上漲的勢頭。
  • 明年房價能下跌嗎?社科院預測:有漲有跌,這些區域預警重點
    20年來,中國的房價就沒有真正下跌過,又或者說,自從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開闢之後,房價就馬不停蹄地一路上漲至今。剛需們不禁疑惑,這種「追著房價跑」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什麼時候能讓收入趕得上房價,讓每一位無房人都買得起一套房子呢?這也是房地產專家們孜孜以求研究的「買房窗口期」問題。專家預測,明年房子迎來「首個降價雨」,2021年或超出人的想像。
  • 真相大白,社科院預測三四線房價將迎來大跌,無房剛需有福了?
    房價處於最低水平時賣不掉的房子,房價一漲,庫存倒是輕鬆消化殆盡,所有的經濟學常識,在中國房地產面前都是笑話。這難道不是千古奇葩嗎?三四線城市還有多少上漲空間?關於這一點,奇哥一直強調,雖然三四線城市乃至五六線及其很多小縣城,去年一年受棚改貨幣化補償政策影響,後發補漲,甚至很多地區出現了暴漲、搶房現象,但是對於這些地區的未來奇哥依然不看好。
  • 連續6年「神預測」中國房價的社科院,又對2021年房價進行了預測
    但是在房地產行業,社科院可是非常有名,因為社科院曾經2014年到2020年連續6年「神預測」中國房價,最近又再次預測2021年房價,在剛剛過去的12月21日,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了《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其中就有4條關於對2021年樓市的預測:1、2021年全國房價平均上漲5%左右;2、房產稅大概率在十四五期間出臺;3、商品房的銷售面積會繼續增長,並且會創新高
  • 我國一線城市的房價波動與政策調控
    目前為止,一線城市最近的三輪房價上漲期分別為:2009—2010年、2012—2013年、2015—2016年,這三輪上漲期有著高度的相似性和吻合性,幾乎是每隔3年左右就會出現一次,期間伴隨著政府限購等相關抑制房價政策的出臺。
  • 又一城樓市 「原形畢露」,房價從2萬降到9千,炒房者有苦難言
    2020年,「房價走勢分化」是我國房地產市場的主旋律。簡單來說,熱點城市房價繼續快速上漲,部分城市房價開始走弱甚至下跌。比如,樓市投資熱點城市深圳房價漲幅超過14%,可同樣作為大城市的天津和鄭州房價同比下跌超過4%。 當前,樓市分化的趨勢是否有跡可循?當然是有的!
  • 炒房客重返倒逼調控加碼 熱度不退深圳限購升級
    本報記者 曹政  深圳加碼限購的「靴子」昨天落地。限購新政中為深圳本地戶籍設下了「落戶滿3年且社保滿36個月」的購房門檻。此舉在全國都少見,被評為「史上最嚴調控」。進入下半年已有杭州、寧波等多地面對樓市升溫加碼調控。業內分析,此類政策具有很強的風向標意義,預計今年下半年部分房價過熱的城市依然以政策收緊為導向。
  • 多城市二手房價下跌,城市內部分化將成趨勢
    也就是說現在樓市,房價上漲不一定能賺到錢,房價下跌不一定就是機會。 雖然這是一個貨幣充足的年份,但這並不是一個房產投資的年份。 因為誤判的風險是很大的!
  • 社科院預測,明年房價上漲5%,炒房未完全控制等3大問題待解
    房價是漲還是跌?21日,社科院《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發布,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表示,2020年房價平均水平突破萬元大關,預計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那麼樓市將會繼續延續平穩態勢,房地產租賃市場將會有所改觀,而保障性租賃市場的步伐也將會進一步加大。
  • 房價上漲或下跌的千萬個理由當中,這三個是影響最大的因素!
    房價上漲的理由有很多,在千萬條理由當中,其實核心的就這麼三個理由。第一點,土地的供應多少以及地價的是否持續上漲。如果工地少地價漲,一般在半年之後開始出現地價推動房價的上漲。第二點,看發行鈔票的多少,就是我們日常說的媽的放水量,如果貨幣超發資產的價格會水漲船高,房債當然也是會跟隨上漲的。第三點,人口的淨增長量,當我們的城鎮化率達到60%以上,我們農村流入城市的人口就會快速地減少,大量的人口只在城市之間流動,通常那些產業發展好工作會多的城市自然就會吸納大量的人口,特別是年輕人這一點。
  • 今年全球房價成「上漲」趨勢,原因驚人「一致」?那中國房價呢?
    由此可見,在全球範圍內,房價上漲是大趨勢,大多數國家的房價都出現了上漲。相關分析指出,多個國家和地區房價上漲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各個國家的央行都在大幅度下調利率並採取貨幣寬鬆政策,引發流動性增加。而下調利率,同樣可以促使人們將存在銀行的錢提出來,因為錢存在銀行獲得的利息太少了。而將錢提出來之後,無論是將錢花到哪裡,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面幫助國家復甦經濟。而經濟的復甦,自然對房地產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有利房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