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年年有,經典永流傳。
對於常年駐紮B站的考古選手而言,《相親才會贏》可謂僅次於《1818黃金眼》的吃瓜聖地。
這檔深受浙江人民喜愛的相親節目,因著清奇而粗獷的畫風,在同類競品中脫穎而出。
如果你以為它只是一檔記錄有緣人千裡來相會的民生節目,那可真是大錯特錯了。
畢竟,能在開播11年裡長期霸佔浙江人民的黃金八點檔,靠得可不是平平無奇的婚戀故事。
考古年代久遠畫質模糊的影像資料,鏡頭下那些令人咋舌的婚戀奇觀,才是節目長青的真諦。
當然,要在B站奇觀界佔據一席之地,必須得有幾位能扛大旗的頂梁柱,「當家花旦」周蘭君不得不提。
年輕女孩想嫁富二代,本身並不是多魔幻的題材,無奈周蘭君的演繹過於生動,流傳至今。
六年前,23歲的周蘭君還是一名大二學生,為了尋覓高富帥,一路北上浙江。
這個懷揣著豪門夢想的奇女子,找世紀佳緣找紅娘做過評估,發現依據身高、體重、家庭情況和思維方式等條件,自己能匹配到2000萬資產的富二代。
不過,當她走進《相親才會贏》的辦公室時就改了主意,認為5000萬資產的富二代才是理想之選。
理由也很充分:如果我不嫁富二代的話,那麼我的容貌、身材、社交禮儀以及美好的品德、美好的性格,甚至是靈魂都會被毀了。
還不光為她自己,連子女的教育都規劃周全了:兒子上西點軍校,女兒上哥倫比亞大學。
真是一家子都有光明的未來!
節目播出後,周蘭君驚世駭俗的言論激起千層浪,引發了網友們的口誅筆伐,還被嘲鳳姐第二。
儘管之後為了平復輿論風波,周蘭君上節目悔過自新,但是餘韻始終無法退卻。
每隔一段時間,這段魔幻相親史就要被翻出來,為大眾娛樂提供談資。
多年後,她在一篇名為《初生牛犢不怕虎之——我做過的最愚蠢的事情》的博文裡回顧了自己是如何被節目組惡意誘導和魔鬼剪輯的經歷。
但故事都聽完了,誰還會去在意真相呢?
人們記憶中的周蘭君,永遠是那個不嫁富二代連靈魂都會被毀的奇女子。
儘管言論魔幻,但是仔細看《相親才會贏》周蘭君片段,你有可能會忍不住為她鼓掌。
這位朋友從頭到尾都是溫柔冷靜,即使是面對令人尷尬到頭皮發麻的質問,也是有條不紊地應對,甚至連邏輯都自成一派。
當相親特派員表示,很多富二代都很花心、遊手好閒,而且婆婆還很挑剔,想以此勸退周蘭君。
她回答道:可是很多人不是富二代,也是很遊手好閒,也是很花心啊,不是富二代的父母一樣挑剔。
在與皮皮魯(後面被觀眾扒皮是「假富二代」)的會面中,全程不卑不亢,保持著審視的態度。
研讀周蘭君的視頻,你就會知道她要的遠不止富二代那麼簡單。
在仿佛「如果人人都說實話」情景劇的相親現場,周蘭君用她清晰的思維,淡定地表達著自己妄圖借力富二代到更高的平臺上去奮鬥的目標。
當然,從代際收入彈性(IGE)角度來看,周蘭君的這個想法十分符合經濟規律。
IGE,又稱拼爹指數,具體是指:子代收入會或高或低地偏離社會平均收入,而偏離程度的大小又跟父代收入的多寡有關。
形象地說,當你在社會經濟的階梯上攀登時,你的腳踝與父母所處的社會地位栓在同一根橡皮筋上,它的強度決定了你脫離出身的難度。假如你的父母在高處,當你摔倒時它就會將你拉上來;如果他們出身在低處,無論你多麼使勁爬,橡皮筋都會始終將你往回拽。
研究表明,中國居民總體代際收入彈性在0.5~0.7左右,高於世界水平,這說明中國社會的代際流動性較弱,即在中國,出身對人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出自彭博商業期刊
因此,周蘭君以子女的未來為由拒絕節目組安排的「潛力股」,執著於富二代是完全有理由的,父母的社會地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子女的天花板。
但是周蘭君最大的錯誤在於:對於自己沒有一個準確的估量。
比起拜金,「自不量力」和「白日做夢」才是節目播出後,這位朋友被瘋狂吐槽和謾罵的重點。
某種程度上,這也從側面反應了大眾對於婚姻的真實態度:婚姻涉及合理的籌碼交換。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貝克爾就主張將婚姻視為一個市場,男女雙方主要通過分析成本與收益來選擇可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婚配對象。
他在劃時代的著作《家庭論》中表述過婚姻市場的基本定理:類似者配對是最合適的,這種婚姻配對稱之為「龍配龍、鳳配鳳」。類似者配對之所以發生,是因為這種配對能使所有婚姻的成立,致使總和財貨產出達到極大,而不管這些特性是金融性的、生物性的或心理性的。
顯然,在人聲鼎沸的相親市場,供需雙方明碼標價各取所需,怎麼可能允許周蘭君瑪麗蘇式的執念?
依靠婚姻來實現階層跨越的夢想,早已成為歷史。
撇開愛情,只從「理性人」的視角將婚姻看作市場行為,很多人會覺得反感。
但是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將兩性締約也工業化,而是從經濟學的視角揭示婚姻的本質。
愛情並非通往婚姻的唯一考量,更極端地來說,他們完全就是兩回事。
愛情是美學,婚姻是制度。
正如馬爾薩斯在《人口原理》中放言:我認為我可以適當地定下兩個公理:第一,食物為人類生存所必須;第二,兩性間的情慾是必然的,並且幾乎會保持現狀。
成年人的婚姻,麵包和愛情都要,純粹的羅曼蒂克正在消亡。
即使是承載著綿綿情意的「婚戒和誓言」,也不過是婚姻經濟屬性的佐證。
戴維·弗裡德曼曾在《愛情與婚姻經濟學》中指出,婚戒並非理所當然的習慣,實際上它是在20世紀30年代蔚然成風,50年代達到高峰期,日後才成為結婚的傳統。
針對這個問題,經濟學角格麗特·布裡尼格對曾經在20世紀美國存在過的不履行婚約訴訟進行了研究,並且對寶石進口、人們的收入、結婚率和法律變更等有關數據進行了認真的統計分析。
最後給出了一種解釋:婚戒初期是維繫婚約承諾的抵押物品。如果男方提出解除婚約,那么女方有權不交還戒指,作為失去貞潔或是造成其他傷害的補償。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性道德觀念發生變化,婚戒沉沒成本幾乎消失,它才由經濟意義轉向象徵意義。
果然,經濟學家們一旦介入,世間所有的羅曼蒂克將蕩然無存。
婚禮誓言同樣遭受了毒手,改寫一下經濟學家瑪麗娜·艾德謝德在《愛情市場》中的精彩片段,給大家送上一段新派婚禮誓言。
新娘:「我,同意與你達成這項合約,共同經營婚姻。在不完全競爭的婚姻市場,我時刻警惕著信息不對稱可能造成的逆向選擇,以免鮮花插在牛糞上。我原本希望與其他男性組成帕累託最優伴侶,他擁有遠超我所求的素質,事實上是對方認為我不夠好,所以我選擇了你,在我的價值隨著年齡打折扣之前。
雖然你的顏值和身材均不在線,但是優秀的學歷和職業彌補了這些缺陷。所以,我宣誓這項交易成立。儘管在邊際效用遞減的規律下,未來我可能遭受外部誘惑,但只要確信你會帶來足夠的資源保障家庭生活品質,我就會用理性壓制自己處於風險邊緣的行為傾向,保證孩子是你的血脈,堅守我們的婚姻與資產組合,直至死亡將我們分離。」
多麼真摯的誓言,新郎的版本留給大家續寫。
文化批評家蘿拉·吉普尼斯曾說:婚姻的目的是建立有秩序的、管理良好的家庭,並不是邁向救贖或自我實現之途。
本理性人,深以為然。
在一個理性人的測算中,相親才是年輕人邁入婚姻的捷徑。
即使是《相親才會贏》這樣看似朋克的相親節目,在至今播出的1500多期中,也成功撮合了5000多對新人,誕生了150多個相親寶寶,成果頗豐。
反觀那些呼喊自由戀愛,卻壓根連戀愛門把都摸不到的青年,不禁為我國老齡化速度捏把汗。
更別說如果你是一朵奇葩,要通過自己那可憐的信息檢索能力尋找到另外一朵奇葩,單身時間可能會被無限拉長,從而錯失早婚給整個人生帶來的經濟效益。
所以,年輕人不要抗拒,早日相親最經濟啊!
電影《極速相親》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相親途徑有:電視徵婚、婚戀網站、廣發相親帖、熟人(父母朋友)介紹等。
考慮到部分人缺乏鏡頭前的表演天賦,又付不起婚戀網站高額的會費,後面兩種是優先選擇。
廣發相親貼的優勢:成本低廉,地點靈活。
你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學校論壇、公司內網、微博月老,甚至是類似於@拯救大齡二次元這類同好專場......快速框定對象的基本條件。
熟人介紹的優勢: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這是眾多相親途徑中,當事人最不用操心的類型。
長輩們的介入能夠大大降低你的搜索成本,他們坐在相親角花一天時間過濾掉的未婚男女,可能比你一年中接觸到的都多,堪稱生產力革命。
經過他們把關的相親對象,你就可以放心接觸啦。
不過,相親中最為重點的環節在於,如何做好信息披露和傳遞。
經濟學家們很熱衷於給出信號,即一個人傳遞可靠信息給另外一個人,以吸引對方來進行交易的能力。
相親作為一門說服藝術,亦是如此。
以相親貼為例,兩點實用建議:頭像的美化要適度、個人信息傳達要真實而簡潔。
「美麗的通貨膨脹」是網絡社交的常態,看多了濾鏡加持的美貌,在對比效應的影響下,現實中人們傾向於低估他人的實際顏值。
同理,你用來相親的照片必須是精挑細選,恰到好處地展現優點而不過於虛假,避免見光死。
男士照片最好不要過於浮誇,心理學家西蒙·朱等人的研究表明:女性會擔心自己的伴侶不忠,因此會去避開那些她們認為可能會吸引更多女人的男人。
至於信息的披露,請分階段進行,如實相告自己的實際價值,這樣相親市場才會更加明朗。
牢記一點:多說不如少說,不會說不如不說。
雖然沒有確切的數據佐證,但進入相親市場的大部分青年的確都在「撩漢」「撩妹」方面較為弱勢。
但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一旦你鎖定了合適的目標,發揮先動優勢並不是什麼壞事。
畢竟癩蛤蟆能吃上天鵝肉,常常是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當事人受先動優勢的幹擾,做出了逆向選擇。
相親作為一門複雜的學科,單靠經濟學的支撐必然是不夠滴,社會學和心理學的功課也要做起來。
雖然用經濟學的純粹視角去看待婚戀問題,未免有經濟學分析方法極端擴大化的片面性。
但是貝克爾教授說過:只要現實生活提出新問題,經濟學家就隨時準備放棄理論假設:畢竟,假設不是教條。
參考資料
01.許曉曦.中國代際收入彈性測算與機制分析——基於CHNS數據的實證研究[J].世界經濟情況,2018(07):55-71
https://mp.weixin.qq.com/s/F-eT4CwbSOIkYCJw2uQ8Vw
02.相親經濟學:怎樣才是經濟效益最高的相親套路 | 檀談 葉檀財經
03.春節相親如何提高成功率?聽聽經濟學家怎麼說 | 騰訊財經 文/唐磊
設計/視覺:小李老師/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