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明明可以爆臉的,但偏偏不要臉的Mr Yang」,這是楊家誠的自我介紹,雖然已經練習了三遍,但他還是把「靠臉」兩個字,說成了「爆臉」。
5歲離開中國去美國的學習經歷,讓他的中文不是特別流暢,但他還是把這段視頻發了出來,或許是想告訴大家,你看,說錯了也沒什麼大不了。
「為什麼英文歌不能直接翻譯成中文唱?你站在邊邊(And you're standing),讓你帥氣的臉(on the edge),朝上因為我(Face up』cause you’re a,天生牛皮(Natural)……」
楊家成把歌《Natural》翻譯成搞怪的中文版,讓一群網友「成功忘記原唱」。
這位以「戲精式表演」、RAP等方式授課的「不要臉」的抖音英語知識分享者,在抖音有1121.4萬粉絲。
「臉皮厚」、搞怪是所有粉絲對他的評價,通常我們會認為這類個性的人小時候一定也是個「小皮猴」,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小時候並不活潑,甚至有些內向自卑。
「我知道很多人看了我的視頻,都以為我是一個瘋子,但我小時候其實是一個很內向的人。」
小小年紀移民美國,面對語言不通、環境陌生、沒有熟人、文化不同這類讓成年人都難以適應的困難,內向敏感的他更是痛苦不已。
為了幫助兒子找到自信,媽媽常常鼓勵他去參加一些舞臺劇或是演講,希望能通過舞臺表演讓他不再害怕別人評價,慢慢打開自己。
有一次演講,楊家成走上舞臺後,看到臺下觀眾齊刷刷的注視,嚇得大腦完全放空,說不出話,經過了漫長的幾分鐘後,他還是放棄了演講走下舞臺。
「在臺上一句話也沒說,最後自己走下臺了,感覺很丟臉」,看到陷入痛苦的兒子,媽媽心疼地抱住他說,「失敗沒事的,跌倒了就站起來,因為要成功必須經得起失敗。」
自此,這句話被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腦中。
經過不斷的練習,不敢上臺演講的他越來越勇敢,開始積極參加各種表演比賽,隨後還因為參加舊金山新島華人歌唱比賽榮獲第一名。
不僅表演努力,他在日常學習方面也沒有放鬆,高中畢業後順利考入舊金山大學教育心理學。
在18歲這個所有年輕人集體迷茫的年紀,他誤打誤撞進入娛樂圈。
2002年,擔任奶茶廣告「綠色隧道篇」男主角
2004年,出演《家有菲菲》男二號,在臺灣發行第一張個人唱片《Baby Come To Me》,擔任數位相機以及運動品牌代言人。
可能是包裝失誤,做了多番努力的他並沒有紅起來,唯一賣出的1000張唱片,還是他媽媽為了支持兒子買下的。
25歲合約期滿後,他決定退出娛樂圈。
為了養活自己,他正在日料店切過壽司、在餐廳幹過收盤員,甚至還表演過魔術。
最後他利用自己的英語特長找了一份幼兒園英語教師的工作,同時兼任英語補習班補習老師。
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後,他的事業慢慢有了起色,因為講課風格輕鬆有趣,他漸漸在英語行業展露頭角:
擔任臺北市「故事島」欄目專業英語故事者、連任「最佳英語老師」top獎、出任「2014CCTV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賽」全國總決賽評委等等。
雖然在英語行業已經頗具知名度和影響力,但楊家成並沒有滿足,他渴望自己被更多人知道,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影響力發展正式開啟英語事業。
2006年起,他開始在網際網路上發布英文分享視頻,用了整整2年時間拍了三百多部視頻,卻只漲了六百個粉絲。
「我那個時候已經可以感覺到短視頻的時代是遲早會發生的,」雖然極有遠見,但缺乏平臺和方法的他,經過多番努力之後,依舊未能成功。
2008年,他開始嘗試搞笑的英語短視頻風格,並決定正式進入抖音。
初入抖音的他當時還使用的是「橫視頻」,可即便如此,他的一個老外問路,中國人裝作聽不懂,用英語和中文逗他的短視頻,在短短一周之內就獲得了七千萬播放量,現今總播放量已達三億。
通過抖音短視頻一炮而紅的他,正式開始成為大眾心中的抖音知識分享達人。
很快這位極有遠見的達人開始把目光放到抖音直播上,開始用直播這種即時性和互動性更好的溝通方式,進行更詳細的英語知識分享,呼籲英語愛好者們「Tonight on douyin And let me teach you Enghlish!(今晚在抖音,跟我一起學英文吧)」。
在抖音直播裡,粉絲終於近距離接觸這位極度自信,搞笑到不行的「戲精英語分享者」,通過直播用戶得以學習到更全面、更詳細的英語知識,楊家成如願獲得了粉絲更深度的喜愛和關注。
「我最在乎的就是粉絲的黏性,要成為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教育博主其實非常難的。」
通過直播長時間的陪伴,粉絲們更近距離的接觸到了這位知識分享者更真實、可愛的一面,明白他為何一直教導想學英語的人不要怕失敗,一定要去嘗試,不要太糾結想太多。
通過他在抖音直播長時間的陪伴與信念傳遞,粉絲們也更加明白為什麼,他一直反覆重申「只要敢開口你就成功了一半」、「只要老外聽得懂,就是好的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