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年前的石陀螺、晉代的竹蜻蜓、李白筆下的竹馬……古代孩子玩...

2020-12-22 瀟湘晨報

齊家文化時期的石陀螺

漢代灰陶響魚

唐代褐釉瓷哨

70後、80後的彈珠、橡皮筋,90後的積木、變形金剛,00後的ipad、VR等電子產品……玩具承載著不同年代的童年記憶,甚至是心靈慰藉。古代的孩子們玩些什麼呢?

近日,江漢關博物館聯手南陽市張衡博物館、南陽唐王府博物館舉辦的《郎騎竹馬弄青梅——古今兒童玩具專題展》,獲「湖北省博物館、紀念館六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精品獎。該展覽匯集了兒童玩具類文物精品267件,輔助展品11件,時間跨度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至上世紀80年代。此展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我國古代兒童珍貴有趣的玩具。

一隻來自史前的陀螺

打陀螺是很多人童年的樂事,圓柱形木頭削尖、嵌入鋼珠的陀螺,被鞭子一抽,就穩穩地、歡快地旋轉起來。展覽現場展出了一件石陀螺,來自齊家文化時期。齊家文化形成於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是新石器時代向青銅器時代過渡的一種重要遺存。

人類早期以石器為主要生產工具,到了齊家文化時期,青銅器出現,石器只作為輔助工具使用。可以想見,在當時生產力進步的情況下,先民們已有餘力去磨製一件石陀螺,送給孩子作為玩具。

原始社會的陶響球

聲響玩具,是中國出現最早的兒童玩具品類之一,從考古發現可以推測,原始社會的孩子或已玩這類玩具了。

上世紀50年代,在距今約5000年的湖北京山屈家嶺遺址上,出土過一種陶響球。這種陶製圓球,由於內部中空,貯有彈丸和石粒,搖動時沙沙作響,故名陶響球。一種說法認為,這是我國已知最早、最明確的玩具之一,堪稱聲響玩具的鼻祖。也有一種說法認為,這是世界各地新石器時代先民最常用的樂器。但毋庸置疑的是,後世不少聲響玩具,是在陶響球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本次展覽就展出多件聲響玩具,如,漢代的灰陶手鈴、搖鈴、唐代的褐釉瓷哨、宋代的磁州窯羊哨、核形哨及明代的靴子哨等。其中,一件灰陶響魚,腹部中空,內有陶丸,拿在手中搖晃,會發出清脆的響聲,和今天的搖鈴幾無區別。其質地雖然原始,但靈動的魚尾叫人無法不佩服漢代塑形大師的奇思妙想。

中國古代三大益智玩具

古代智趣類玩具頗多,有益於啟蒙開智,促進動手能力,七巧板、魯班鎖、九連環堪稱中國古代三大益智玩具。

七巧板是古老的益智拼圖玩具,可拼成各種人物、動物、橋、房、塔等,是培養幼兒觀察想像力的好夥伴。英國學者李約瑟說它是「東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古代榫卯結構製成的可拆裝益智玩具,託名木匠祖師爺魯班,故名魯班鎖。今天的益智玩具中仍可看到它的身影。九連環也是古代著名的益智玩具,《紅樓夢》裡有林黛玉巧解九連環的記載,周邦彥也留下關於九連環的名句「縱妙手、能解連環」。

這些玩具看似簡單,但設計科學巧妙,幾個簡單的部件,就變幻無窮,玩的時候要仔細觀察、認真分析,甚至還需要大量創新思維。真是妥妥的「燒腦遊戲」,充分體現了咱老祖宗博大精深的智慧。

出現於晉代的竹蜻蜓

竹蜻蜓出現於1700多年前的晉代。手動快速旋轉,可以使其飛升。這種簡單而神奇的玩具,曾令西方傳教士驚嘆不已,將其稱為「中國螺旋」。飛機螺旋槳的發明、哆啦A夢的飛翔技能,或源於此。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唐代大詩人李白這首《長幹行》中的青梅和竹馬代表著愛情,現實裡的竹馬卻是兒童們的最愛,是古代兒童仿騎馬的玩具。

魯迅說過,「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從古至今,愛玩都是兒童的天性。很多古代玩具以不同形式留存下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民族的經濟、思想和文化面貌。

據了解,該展覽2019年在江漢關博物館展出的三個月期間,累計接待社會各界觀眾12萬人次。有觀眾參觀完留言稱,展覽帶來滿滿的感動和回憶,「童趣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靈感,帶來了更多走出困難的勇氣和信心」。還有觀眾稱展覽「特別美好,特別純真」,「不由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時代,回想起那時無憂無慮的時光,還有天真爛漫的笑容」。 (江漢關博物館供圖)

【來源:漢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4000年前的石陀螺、晉代就出現的竹蜻蜓,李白筆下的竹馬……古今...
    古代的孩子們玩些什麼呢?六一國際兒童節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深入了解我省及外省多家博物館館藏,搜羅到眾多有趣的古代兒童玩具,呈現給讀者。齊家文化 石陀螺打陀螺是很多人童年的樂事,圓柱形木頭削尖、嵌入鋼珠的陀螺,被鞭子一抽,就穩穩地、歡快地旋轉起來。展覽現場展出了一件石陀螺,來自齊家文化時期。齊家文化形成於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是新石器時代向青銅器時代過渡的一種重要遺存。人類早期以石器為主要生產工具,到了齊家文化時期,青銅器出現,石器只作為輔助工具使用。
  • 石陀螺、竹蜻蜓、竹馬……古代兒童的玩具什麼樣?
    古代的孩子們玩些什麼呢?六一國際兒童節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深入了解我省及外省多家博物館館藏,搜羅到眾多有趣的古代兒童玩具,呈現給讀者。齊家文化 石陀螺打陀螺是很多人童年的樂事,圓柱形木頭削尖、嵌入鋼珠的陀螺,被鞭子一抽,就穩穩地、歡快地旋轉起來。展覽現場展出了一件石陀螺,來自齊家文化時期。齊家文化形成於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是新石器時代向青銅器時代過渡的一種重要遺存。人類早期以石器為主要生產工具,到了齊家文化時期,青銅器出現,石器只作為輔助工具使用。
  • 古代孩子玩什麼玩具
    古代的孩子們玩些什麼呢?近日,江漢關博物館聯手南陽市張衡博物館、南陽唐王府博物館舉辦的《郎騎竹馬弄青梅——古今兒童玩具專題展》,獲「湖北省博物館、紀念館六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精品獎。該展覽匯集了兒童玩具類文物精品267件,輔助展品11件,時間跨度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至上世紀80年代。此展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我國古代兒童珍貴有趣的玩具。
  • 誰還不是個寶寶,來看看古代的寶寶們,都玩些什麼?
    古代的孩子們都玩些什麼呢?讓我們翻開古籍,一起來看一看。過家家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中就記載了這種過家家的遊戲:「夫嬰兒相與戲也,以塵為飯,以塗為羹,以木為胾,然至日晚必歸餉者,塵飯塗羹,可以戲而不可食也」。
  • 樂高基礎搭建課程│陀螺發射器
    本周五的樂高課程中,通過樂高齒輪進行加速,使用樂高搭建神奇的陀螺發射器,讓孩子發現樂高的另一種樂趣。陀螺歷史       在1700多年前的晉代,中國還出現了另一種有趣的玩具——竹片蜻蜓。
  • 竹蜻蜓
    小時候,我玩過一種叫竹蜻蜓的玩具。那段時間,我和弟弟都迷上了這小玩意兒。我玩的竹蜻蜓跟別人的可不同,不是買的,而是爺爺教我做的!先取來一段毛竹片,用尺子量好製作竹蜻蜓的長度和寬度,用筆在竹片上做好記號,沿著記號把多餘的鋸掉。然後,在竹片上標出中心點,拿小刀削薄兩邊,削成螺旋槳的形狀。最後,在中心點鑽出一個小洞,將小竹棒插到小洞裡,一隻竹蜻蜓就誕生了!
  • 《哆啦A夢》竹蜻蜓玩具
    「玩模型 關注RCFans」
  • 美團外賣帽子上為什麼有竹蜻蜓?竹蜻蜓的外賣員是什麼級別
    美團外賣帽子上為什麼有竹蜻蜓?竹蜻蜓的外賣員是什麼級別 最近不少用戶會發現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外賣這兩家平臺上的外賣員頭盔上出現了兔耳朵或者竹蜻蜓的造型,這些造型相當的可愛,那麼這些設計元素分別都代表著什麼意思,有竹蜻蜓的外賣員是什麼級別呢
  • 六·一 | 大齡兒童們,這裡有你從前玩過的玩具
    對於80後、90後來說,玻璃彈珠、彈弓、溜溜球、竹蜻蜓、畫片、四驅車、變形金剛、芭比娃娃等等玩具都是深刻的童年記憶,現代兒童的玩具則更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宋 蘇漢臣《嬰戲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這幅《嬰戲圖》的下端,那兩名孩子玩的就是「打嬌惜」,是一種擱地上旋轉、用鞭子抽打的陀螺。他們上方的地上,還有一輛製作頗為精緻的玩具車。
  • 02.蒙曼講解丨李白《長幹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  點擊上方綠色按鈕⊙收聽哪首詩呢,李白的《長幹行》: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
  • 第二屆志願文學獲獎作品:散文《竹蜻蜓支教記》
    今天第七節課是溢涵帶著六三班的孩子去放飛竹蜻蜓的。我們把預先組裝好的竹蜻蜓帶到班裡去,還帶上盒裝的水彩筆,任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喜好把竹蜻蜓塗成七彩的顏色,任孩子們跑到藍天下放飛它們。  放飛竹蜻蜓,其實對孩子和老師來說,都不只是個遊戲。
  • 400年前的畫,看看古代孩子玩的是什麼,有的比現在還先進
    400年前的畫,看看古代孩子玩的是什麼,有的比現在還先進文/華勇對於已經人到中年的80、90後來說,我們對於童年的記憶比起現在的孩子應該是豐富很多的。現在的孩子除了上不完的補習班,就是停不了的手機、電視,而我們孩童時期玩過的彈珠,打過的陀螺,滾過的鐵環如今基本上都已經再難看見了,但是它們卻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無數的歡笑與回憶。而古時候的小朋友們他們玩的又是什麼呢,故宮中就有一幅這樣的畫作,我們可以試著從中窺探一二。
  • 70年前,沅江少兒這樣玩遊戲
    計,有「打波」「打火機關」「摔泥砲」「滾鐵環」「滾蛋子」「跳房子」「吃子」「跳繩」「踢鍵子」「打飄飄」「翻架」「騎竹馬」「打德羅」「彈弓打鳥」「漬水筒」「竹製機關槍」「射箭」「飛蝴蝶」「湊十子」「連崛一十六隻眼」「拍皮球」等。
  • 濟南一歲多寶寶的特別童年:物流站點裡的「竹蜻蜓」
    然而紅燈滅、綠燈亮,看似平靜的他卻從人群中瞬間衝出,只留給路人一個藍色的背影,甚至可以看到電動車啟動瞬間,頭盔上轉動的「竹蜻蜓」。對齊振來說,「竹蜻蜓」不僅是外賣騎手的標配,還是女兒喜歡的小玩具。為幫助年輕夫妻騎手,物流站點邀請小娃娃「加入」「您好,您的外賣已送到,請您開門取一下。」
  • 抓周被定命的名人:徐志摩抓竹蜻蜓,張愛玲抓金錠,其他人抓這些
    志恢和尚笑著從徐母手中接過孩子,他認真端詳著這個胖乎乎的孩子,他先是看了看他那雙聰慧靈動的眼眸,繼而又摘下他的小瓜帽摸了摸他的頭,然後他抱著孩子閉上了眼。 整個過程裡,徐家大廳都極其肅靜。 當一個家族的命根子被放在一個可以預言其一生的人手裡時,誰會不緊張呢?
  • 島國人上天啦,哆啦A夢的竹蜻蜓讓他們給造出來了!
    從小就想要一個和大熊的一樣竹蜻蜓,深更半夜飛到靜香家裡「做客」什麼的最好了。
  • 關於竹的成語
    成語(點擊查看詳解)解釋鳩車竹馬鳩車、竹馬:兒童玩具。借指童年哀絲豪竹絲、竹:弦樂、管樂的通稱;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樂器。形容管弦樂聲的悲壯動人。成竹在胸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翠竹黃花指眼前境物。刀過竹解刀一劈下去,竹子立即分開。形容事情順利解決。金石絲竹金:指金屬制的樂器;石:指石制的磬;絲:指弦類樂器;竹:指管類樂器。
  • 讀李白這首「小清新」,想起「溫州女人」殷桃|唐詩「商婦」掠影
    豐子愷先生筆下的「青梅竹馬」。《長幹行》本是民歌的曲調。李白這首詩,屬於民歌的再創作。「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三四歲的小男孩、小女孩騎著竹馬、繞著院子裡的井追逐打鬧,互相爭一枝青梅。這裡的「床」,和「床前明月光」中的「床」一樣,指的是「井床」。暖暖的天,青青的梅,純純的孩子,這樣的場景,實在是太「小清新」!為什麼這兩個孩子不講究「男女授受不親」呢?
  • 那些哆啦A夢的神奇道具,夢想中的竹蜻蜓,夢的開始時光機
    01竹蜻蜓如果說《哆啦A夢》中出現最多的神奇道具是什麼的話(除了四維口袋,因為四維口袋哆啦A夢隨身帶著)那麼就是竹蜻蜓了。竹蜻蜓的使用方法簡單,只需把它戴在頭上就可以通過大腦隨意控制飛行,而且不需要額外的動力,想去哪兒就去哪兒。所以,它就是一個活生生的飛行器。小時候玩的那種,雙手一搓,然後手一松,竹蜻蜓就會飛上天空,慢慢下降。裝在人的身上(最常用的是在頭頂,但是背上和屁股上也見過)能夠以80公裡的時速連續在空中飛行8小時(某些情況是4小時),只能前進640公裡。沒電時,休息20個小時還可以繼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