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北漂史:馮鞏姜昆力捧不火,靠搞怪耍寶上位,可惜母親看不見

2020-09-05 九萬電影

中國女喜劇演員太少了。比如最近熱播的《脫口秀大會第三季》,除了思文、趙曉卉、楊笠、雙胞胎,只有幾個表現一般的新人。放眼望去,根本沒有幾個拿得出手的女喜劇演員。即便把拿不出手的都算上,女喜劇演員的數量也是少得可憐。

再看整個表演圈,女演員的數量卻超級多,影視演員、歌手、模特都是女多男少。不僅中青代如此,新生代也是一樣,任何一個表演班裡都有70%以上的女學生。

那麼問題來了:女演員這麼多,女喜劇演員為什麼這麼稀少?

問題的答案,不容易從剛出名不久的新喜劇人身上得出。她們還沒有經歷過漫長時間的考驗,往後能不能一直做女喜劇人是未知數。想要弄明白「女喜劇人為什麼稀少」這個問題,必須從一個成名已久並且影響力巨大的女喜劇人身上研究。

賈玲,就是這樣一個名氣夠大、從業時間夠久的女喜劇人。

賈玲是標準的「80後」,跟八零後標誌人物韓寒一樣,生於1982年。

跟韓寒不同的是,賈玲沒有一個從事文藝工作的父親。她從小長大的家庭,是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農村家庭。

貧窮、無聊,充斥著小賈玲的童年生活。她唯一能夠自得其樂的事情,就是聽相聲

那個年代沒有德雲社之類的相聲團體,也沒有打開手機刷個沒完的喜劇節目。小賈玲聽相聲只有兩個渠道,一是電視裡的《曲苑雜壇》,二是磁帶裡的相聲集錦。

這樣聽相聲從小聽到大,在沒有任何文藝薰陶的環境下,小賈玲對表演有了深深地期待。

從左至右:賈玲母親、小賈玲、賈玲父親

賈玲上初中以後,對表演的興趣越來越濃厚。

沒有任何文藝背景的賈玲母親,滿懷善意地理解了女兒對表演的渴望。母親主動提出:給孩子報個藝術班

今天我們可以看到,正是這位平凡母親的理解和支持,成就了登上中國喜劇巔峰的賈玲。

不過因為家庭文藝基礎太薄弱,賈玲的天資很一般。一心想要學舞蹈的小賈玲,因為身材比例先天不好看,退而求其次學了舞臺表演。

那個年代的孩子,一旦學上能夠登臺的專業(表演、朗誦等),就很容易陷入「虛榮」。這裡說虛榮不是貶低賈玲,是對那代孩子心理狀態的客觀描述。他們的普遍表現是:瘋狂登臺,在大人們不由分說的誇讚聲中刷存在感。

而他們瘋狂刷存在的舞臺,不過是十裡八村舉辦的各種小型演出。

這些在今天看來土味十足、尷尬連連的破舞臺,是小賈玲磨練舞臺經驗、打下表演功底的戰場。可惜的是,因為基礎過於薄弱,從初中到高中一直表演不斷的賈玲,並沒有考上中戲北電錶演班

藝考失敗的賈玲像霜打的茄子,沒了往日登臺表演的積極性。經過這次失敗,她認識到之前的「虛榮」都是不靠譜的,小舞臺的演出經驗並不能成就演藝大路,表演正規軍並不接受小地方的土味演員。

在賈玲最垂頭喪氣的時候,當年主動支持她走上藝術道路的母親,再一次主動站了出來。

母親對賈玲說,今年考不上沒關係,咱們明年還有機會!

在母親的鼓勵下,賈玲重新振作起來,第二年再次報考中央戲劇學院。因為有過一次慘痛的失敗,賈玲這次報名時很謹慎,特意多報了一個競爭較小的「戲劇表演相聲班」。

最終,賈玲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專業卻是學相聲

對於這段「誤入相聲專業」的經歷,賈玲給出過一個不知道是真實情況還是搞笑段子的說法。

據賈玲說,她當時被「戲劇表演」和「喜劇表演」兩個專業同時錄取。中戲招生辦老師為了確認賈玲到底要讀哪個專業,打電話到賈玲家。賈玲母親接起電話,用方言回答說「戲劇」,結果被老師誤聽成「喜劇」。

不管真相如何,賈玲的的確確在中戲學起了相聲。

賈玲讀大學期間,正逢國產電影商業化轉型的爆發期,跟影視沾邊的專業都非常火,同學們到處拍片子賺錢。

而賈玲就讀的相聲專業,因為相聲行業大環境越來越差,連個像樣的演出機會都少見,更別提火爆和賺錢了。

畢業時,家裡人給她找了個待遇優厚的穩定工作,但賈玲卻跟自己不好找工作的專業較起了勁。

賈玲說,我要留在北京說相聲

這場景,像極了今天執意去北上廣深闖蕩的年輕人,還有力勸孩子回家踏實工作結婚的親戚。

因為窮,賈玲只能住北京的地下室。這種地下室廉租房現在已經取締了,當時可以說是必不可少的北漂「窮人樂」。雖然租金極其便宜,但是地下室陰冷潮溼,水電暖供應嚴重不足,最要命的是人多嘴雜,牆壁都不怎麼隔音。住在那樣的環境裡,根本談不上安居樂業,只能說是活遭罪。

支撐賈玲留在北京的動力,除了非要說相聲闖出一片天的信念,還有一個特殊人物的名氣。這個人就是當時屈指可數的相聲名演員馮鞏,也是賈玲大學期間的班主任老師。

四處跟著馮鞏跑龍套,每場演出掙點辛苦錢,回地下室吃饅頭鹹菜。

即便有馮鞏罩著,賈玲依然爭取不到多少演出機會。當時的相聲行業整體跌入谷底,比賈玲大9歲的郭德綱此時也掙扎在溫飽線上,更何況只是個小學徒的賈玲。

最慘的時候,賈玲交不起房租,天天躲著房東,白天幾乎不敢出門;冬天太冷,沒錢天天燒暖氣,就把撿來的報紙糊得老厚,當棉被蓋。

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她就念叨那些大明星,想著自己有一天也會像他們一樣紅。

艱苦奮鬥了很久的賈玲,終於引起馮鞏的高度關注。

馮鞏發現,這個天資不怎麼高的農村姑娘,比所有人都能吃苦,工作也很賣力氣。更關鍵的是,她是真的愛相聲,跟那些只拿相聲當混體制工具的油頭粉面不一樣。

漸漸地,馮鞏開始給賈玲爭取更多的演出機會,她的報酬也越來越高。但賈玲沒有像某些春風得意的人一樣,一有錢就馬上揮霍,四處得意忘形敗德行。

老實的賈玲,把跟師父演出賺到的錢全都收起來。過了很久以後,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有上萬塊存款了,這才搬離艱苦的地下室,住進了乾淨溫暖的單人間。

雖然生活質量有所提高,但賈玲的相聲事業依然不理想。

轉眼賈玲26歲了。對於一個北漂女演員來說,已經算是高齡了。一份跟在馮鞏身後賺點演出費的工作,對奔三之年的賈玲來說根本不叫事業。如果繼續這樣熬下去,未來要怎麼發展,要怎麼生活,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這些賈玲想都不敢想。

她敢想的是,當年宋丹丹29歲才上春晚,我還有時間可以奮鬥。

那時的賈玲年輕漂亮,身材纖瘦,有個男朋友。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好笑,賈玲開始故意增肥。後來增肥很成功,男朋友也永遠離開了她。

看著「胖若兩人」的賈玲,家人們也都很難接受,紛紛勸她早點離開北京相聲圈,回家踏踏實實過日子。

但賈玲不死心,她一定要幹好喜劇這一行不可。

終於,賈玲迎來了事業上的重大轉機白凱南

今天因為白凱南抄襲張博洋的段子,這個人的名字我們不太願意提起。但是不可否認,在賈玲事業起飛的道路上,白凱南是極其重要的僚機,是不可或缺的夥伴。

賈玲&白凱南這對搭檔,憑藉新鮮的表演風格和紮實的舞臺功底,一舉奪得相聲大賽三等獎。

與此同時,曾經親手把趙本山送進春晚的姜昆,給賈玲打來電話,表達了對賈玲作品的認可。

姜昆說,我會給春晚推薦你的

賈玲不僅得到了參選春晚的機會,還做得非常出彩。僅在初審環節,賈玲白凱南就說完了整段相聲,把在場領導逗得捧腹大笑。

要知道,其他人來初審,都只是比劃一下,聽聽領導意見而已。

眼看就要登上春晚,賈玲卻沒敢跟家人提前說明。

原因很簡單:她怕臨時出問題,上不去,讓家人空歡喜一場。

最終在即將登臺的前5分鐘,賈玲火速給家人打電話,讓他們準備在電視裡看自己。

深知賈玲吃了多少苦的家人,看著賈玲在電視機裡說著春晚相聲,一聲也笑不出來。賈爸爸坐在電視機前,止不住地淚流滿面。

上春晚以後,賈玲以為自己要火了,做足了各種心理準備。

但很意外,賈玲並沒有火

據賈玲自己分析,上了春晚卻沒火,是因為她的節目被安排在0點以後。那個時間的觀眾不多,節目影響力不大。

但實際上,是賈玲白凱南這對組合的氣質,註定不會大紅大紫。

人們可能會看到他們,會被逗笑,再次看見會覺得臉熟,但很難形成深刻的印象,更不會期待他們新的節目。

好容易登上春晚的賈玲,需要一個新的戰場。這時,《百變大咖秀》來了。

應湖南臺導演邀請,賈玲參加當時還是新節目的《百變大咖秀》。

在節目中,賈玲展現了驚人的模仿天賦,搞笑能力也被越來越多的年輕觀眾所熟知。

原本只是特邀嘉賓,因為表現過於出色,賈玲被節目組籤成了常駐嘉賓。

隨著《百變大咖秀》火爆熱播,賈玲的人氣一路飆升。再加上之前相聲大賽、春晚積累的老觀眾,賈玲終於成為了喜劇界的一線笑星。

終於「紅了」的賈玲,並沒有原來想像中的那種興奮和喜悅。

由於在《百變大咖秀》的表演過於搞怪,師父馮鞏提出了嚴厲批評

很多主流相聲圈的朋友,因為賈玲走上搞怪路線,也都選擇敬而遠之。

賈玲一度猶豫過,要不要繼續錄製《百變大咖秀》。思量再三,賈玲決定走自己的路,讓別人愛說啥說啥吧。畢竟大家只看到賈玲搞怪的醜樣,沒有看到她吃苦十年的辛酸。

後來賈玲越來越胖,人氣也越來越旺。從《百變大咖秀》到《歡樂喜劇人》再到《王牌對王牌》,一個個金牌綜藝與賈玲互相成就。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當人們談起中國喜劇的時候,男演員第一個想到沈騰,女演員好像只能想到賈玲,再多一個就是賈玲的跟班張小斐

可惜的是,當年全力支持賈玲學藝術的母親,早就去世了。

母親沒能活著看見賈玲的巔峰成就,沒能親眼看到女兒登頂中國喜劇一姐,沒能體驗到當一個一線明星的媽媽是怎樣的感覺——這是賈玲最大的遺憾,是終生都不可能抹掉的心傷。

在小品《你好,李煥英》中,賈玲就像周杰倫致敬母親葉惠美一樣,把媽媽的名字寫進了作品裡。

舞臺上,賈玲哭泣著對遠在天國的母親說:「咱家有錢了,好多好多人喜歡我,我好想你。

這個小品,看哭了幾千萬中國人。

馮鞏提攜,姜昆推薦,白凱南助陣——這些固然是賈玲成功路上的重要因素。但這些,都比不上賈玲母親的兩次出手:

一個與文藝完全不沾邊的家庭,母親義無反顧地主動讓孩子學藝術。

一個藝考失敗的農村女孩,母親義無反顧地鼓勵孩子再考一年。

不為大人自己的面子而改造孩子,一心只願成全孩子哪怕聽起來不太靠譜的夢想,這才是真正值得歌頌的無私母愛。

相關焦點

  • 馮鞏姜昆力捧不紅的賈玲,是怎麼火起來的?
    對於一個北漂女演員來說,已經算是高齡了。一份跟在馮鞏身後賺點演出費的工作,對奔三之年的賈玲來說根本不叫事業。如果繼續這樣熬下去,未來要怎麼發展,要怎麼生活,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這些賈玲想都不敢想。她敢想的是,當年宋丹丹29歲才上春晚,我還有時間可以奮鬥。那時的賈玲年輕漂亮,身材纖瘦,有個男朋友。
  • 母親早逝、男友拋棄、靠馮鞏救濟,嘻嘻哈哈的賈玲是怎麼熬過的?
    印象中,這好像是賈玲第一次當眾發火,一直以來她都是以歡樂喜劇人的形象示眾。其實,這也不怪賈玲。當時,賈玲的母親離世,工作人員想用這個做話題,但母親對賈玲來說有不一樣的意義。從圖片上看,比起以前,她是又胖了不少,直接連脖子都隱形了。雖說,賈玲不靠臉吃飯,但身體健康也很重要,還是要做好身材管理,不要太胖。還記不記得,以前的賈玲?瘦瘦的樣子,也是很水靈,但不少網友還是覺得現在的賈玲最可愛。
  • 賈玲母親去世是她心裡一輩子的痛,唯一不靠顏值身材紅起來的女星
    01.母親的離世成了賈玲最大的遺憾賈玲,1982年4月29日出生於湖北襄陽。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是中國內地知名喜劇女演員。近年來綜藝界出了很多新星,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賈玲。賈玲在眾多女明星裡的長相不算是出眾的,她之所以能紅起來是靠著自身的才華,甚至有時候需要自黑,她成名背後其實有很多辛酸史,經歷也非常的勵志。
  • 賈玲:不靠臉吃飯的女孩有多難
    可惜,就是身材胖就一點,她的大多數角色就定位於或蠢或醜。老媽子,鐘點工,嫁不出去的老姑娘,相親對象都想逃跑。就連上綜藝,只能成為搞笑擔當,和男演員組cp,背景音樂都被換成惡搞版。對於一個需要曝光率的明星而言,能保持人設,讓人深刻記住是一件好事。那對於女孩而言,每天被人調侃,被人娛樂,真的不難過嗎?
  • 賈玲北漂時租房成問題,馮鞏仗義相助,如今師父過生日徒弟卻漠不關心
    12月6日是馮鞏的63歲的生日,在社交平臺上馮鞏老師這位觀眾熟悉的老朋友也分享了一段慶生的視頻。馮鞏老師的生日可以說非常接地氣了,穿戴簡單,也沒有高調的排場,吃的都是很大眾的大鍋菜,身邊更是沒有一些所謂有頭有臉的大人物的陪伴,都是很親近的朋友出境。
  • 被男友拋棄、增肥40斤,靠馮鞏接濟,賈玲的喜劇之路有多艱難?
    被男友拋棄、增肥40斤,靠馮鞏接濟,賈玲的喜劇之路有多艱難?近幾年,許多喜劇界的前輩都漸漸的淡出了舞臺,尤其是女演員,更是屈指可數。而賈玲用她不計形象、真誠的表演方式,成為了公認的&34;。知道這個消息後,賈玲覺得天都塌了。她下了火車之後,直奔火葬場。看完母親最後一眼,她哭得撕心裂肺。
  • 賈玲「上位記」
    1989年,28歲的宋丹丹首次登上央視春晚火遍全中國的時候,7歲的賈玲還在湖北襄陽縣城的稻田裡跟姐姐放牛。賈玲家雖然不富裕,可這些吃苦的日子也像享樂似的。尤其是,姐妹倆打出生起就繼承了母親李煥英的梨渦,一笑起來,甜滋滋的,任誰看了都要誇一句喜慶。△ 賈玲小時候家裡雖然不富裕,但一家人日子還算高興。
  • 賈玲馮鞏的師生情
    賈玲是馮鞏的女弟子,現在師徒很少來往。有人說,賈玲紅了,馮鞏不讓她再演喜劇,讓她不高興了。一次採訪中,賈玲道出實情。賈玲從小喜歡表演,高中畢業考上了中戲的戲劇系。賈玲媽媽說:「你這麼愛說愛笑,不如再報一個相聲專業吧!」
  • 2010年,正在春晚彩排節目的賈玲,接到師傅馮鞏的電話後嚎啕大哭
    在相聲班裡他遇到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人,馮鞏。賈玲他們是馮鞏與中戲合作後帶的第一批學生。北京的求學之路剛開始,遠在湖北老家的母親就出了意外。為了幫姐姐分擔壓力,賈玲在不耽誤學業的情況下。猶豫不決的賈玲給自己的老師馮鞏打了個電話。知道賈玲過得艱難,但是不知道如此艱難的馮鞏給賈玲的姐姐說。&34;。
  • 暖心的賈玲:為姐姐買房買車,對師父馮鞏十分感激,故事很貼心
    這點賈玲又何曾不知道呢,不過人生能有幾次這樣的機會。抓住了機會的賈玲實在不願意放棄這個機會。正當賈玲還沉浸在大學生活的喜悅中時,家裡傳來了噩耗。母親因意外去世了,賈玲悲傷萬分,母親是家裡的頂梁柱,父親體弱多病常年都是母親忙裡忙外。後來賈玲成名之後,還創作了紀念母親的小品《你好,李煥英》。也是賈玲對母親的懷念。
  • 暖心的賈玲:為姐姐買房買車,對師父馮鞏十分感激,故事很貼心
    母親因意外去世了,賈玲悲傷萬分,母親是家裡的頂梁柱,父親體弱多病常年都是母親忙裡忙外。後來賈玲成名之後,還創作了紀念母親的小品《你好,李煥英》。也是賈玲對母親的懷念。如今家裡的情況更加拮据,賈玲甚至動了輟學的念頭,卻遭到了父親的反對,父親把房子賣了繼續讓賈玲上學。也許從那個時候起賈玲就下定了決心,一定做出一番事業。
  • 賈玲:18歲北漂,37歲體重180,如果天生是公主,誰願意扮成小丑
    她從18歲孤身北漂,在小餐館洗過盤子,37歲發福到180斤……顏值普通,身材矮胖,傻憨自嘲,情商很高,這些都是賈玲的標籤。有人說,賈玲是一部你剛開始看會笑,看懂了會哭的喜劇。作為「笑星」,她被人們喜愛著,卻從未被呵護寵愛過。的確如此。
  • 「農村女孩」賈玲的「悲慘喜劇」史
    一瞬間賈玲就崩潰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經濟壓力,無時無刻不壓在賈玲身上,她的姐姐當時也才24歲,就不得不肩負起撫養妹妹的重任,平白無故的當了媽。賈玲沒有背景也沒有錢,更沒有權利,要身材,沒身材,要長相沒長相,可以說是一貧如洗的北漂人。她唯一的收入就是姐姐寄給她的生活費,但還是在北京過的捉襟見肘,北漂的這些年,賈玲吃盡了苦頭。
  • 2012年膨脹的賈玲被馮鞏罵醒,撩裙子幹啥,有時間多弄點作品
    「即可耍寶秀絕活,也敢剃髮充硬漢"被評為「綜藝感爆表」的賈玲,幾乎已經到了站在臺上不說話就能讓觀眾笑的境界。自己「偷摸」學會的「特技」,經常在班上表演給其他同學看,看著別人投來好奇又羨慕的眼光,演員夢在賈玲的心中越扎越深。
  • 賈玲有多難?母親去世,男友拋棄,住10平米地下室,春晚一夜成名
    別看賈玲現在顏值普通,身材肥胖,以前可是標準的美人。母親離世後的幾年,她整整胖了40斤。男友在畢業後迅速和她分手,一聲不吭獨自回老家。賈玲只好一個人從學校搬到偏遠郊區的民房,一個月400多的房租對於剛畢業沒收入的她,簡直就是天文數字。最後為了省錢,搬到10平方米不到的地下室,終日不見陽光,臭味燻天。北京的冬天很冷,地下室又沒有暖氣,她只能靠多貼幾張報紙,多蓋幾穿被子硬扛。
  • 「男人看了不討厭 女人看了不眼紅」的賈玲是怎樣邁向成功的?
    故事接著談賈玲喜劇成長路聽我給您來講述 上個節目一小段考上中央戲劇院表演相聲都考中專業選擇不好弄專業選擇鬧誤會影響賈玲有一輩 招生老師打電話恰被母親來接下因為口音的差異戲劇聽成了喜劇美麗誤會也產生陰差陽錯學相聲 冥冥之中天註定我們無法去改動稀裡糊塗進大學專業去把相聲學賈玲沒有去抱怨認真學習苦鍛鍊 不去怨天和尤人相信天道能酬勤因為努力的付出他也因禍又得福認識恩師叫馮鞏相聲變得也好懂
  • 賈玲成名前有多難?看完你就知道了
    賈玲當時不在家,母親接的電話。賈玲考上兩個專業,表演班和相聲班,問她選擇哪一個。母親因為口音問題,把戲劇專業聽成了喜劇專業。結果一個美麗的誤會產生,母親稀裡糊塗地幫女兒選了相聲。賈玲進了當時全國只招了40人的冷門相聲專業。
  • 馮鞏春晚帶不紅「女兒」,顏值逆天卻不溫不火,賈玲接手瞬間翻紅
    馮鞏與賈玲不過我今天要說的不是賈玲,而是馮鞏的「女兒」,那個4次上春晚卻不溫不火,反而靠賈玲帶紅的喜劇演員之所以稱她為馮鞏「女兒」,是因為她很受馮鞏的照顧,在她沒有任何名氣的時候,馮鞏就經常帶她上臺表演,尤其是帶她上春晚,演了馮鞏的「女兒」,所以大家都把張小斐當成馮鞏女兒了。
  • 資歷和賈玲相當,長相不輸給張小斐,可惜沒有馮鞏這樣的好師傅
    國內喜劇人裡,女演員是不能忽視的一股力量,大咖級別的賈玲以及她籤約的張小斐等人,開心麻花的馬麗以及喜劇新星鄂博。她們或登春晚或者各大綜藝,深受觀眾喜愛。本期小編要說的同樣是一位女喜劇人,能編劇能表演,資歷和賈玲相當,長相不輸給張小斐,可惜至今知名度小的可憐。她是黃楊,出道已經16年,喜劇舞臺上的精靈女神。
  • 「馮鞏女兒」顏值逆天,上4次春晚卻不溫不火,今靠賈玲一炮而紅
    說到馮鞏,很多人都知道他,他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喜劇演員,他在不少影視作品當中的表演都非常精彩,也給大家演繹了不少精彩的人物角色。在春晚的舞臺上也發光發熱了多年。成為國家一級演員的他,確實有他的過人之處,不少人都認為看他的表演就覺得他很有喜劇的天賦,而且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