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攏藍營!柯文哲找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當顧問

2020-12-22 海峽導報

臺北市長柯文哲籌組臺灣民眾黨後,首次參與「大選」便拿下5席「立委」,可組織黨團、取得臺灣地區領導人提名權,形同手握2024「大選」的門票。據傳,柯文哲找來在花蓮頗有地方聲望的前國民黨組織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林有志,入臺北市政府擔任有給職顧問,衝刺2022地方選舉的意味明顯。

對此,臺北市政府副發言人黃瀞瑩表示,林有志曾擔任「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熟悉「中央」與地方「政府」間的政策執行,將協助臺北市政府與「中央」及各縣市聯繫合作,另外,黃瀞瑩也強調,林有志長年參與並關心「原住民」及客家文化,將協助臺北市政府推動「原住民」與客家文化等事務。

攤開林有志資歷,擁有臺灣大學政治學、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雙碩士,熱衷政治,曾任花蓮市民代表、花蓮縣議員、「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由於經營花蓮地方有成,過去在馬英九、吳敦義先後競選國民黨主席時,曾擔任花蓮縣執行長;黨職部分曾任國民黨組發會副主委。

在去年選舉時,林有成起初曾參加國民黨花蓮縣「立委」黨內初選,但最後敗給黃啟嘉、前「立委」王廷升。最後則是名列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第30名。

據親柯人士透露,林有志是副市長蔡炳坤因地緣關係相識、推薦,最終其豐富的行政、民代資歷獲得青睞而入甫加入柯團隊。據了解,林未來將助柯文哲對外聯繫協調,尤其聯結、經營本就熟識的東部縣市人脈,助柯衝刺2022年地方選舉。

來源:ETtoday新聞雲

相關焦點

  • 「韓流」讓藍營氣勢高漲 國民黨高雄「立委」參選爆炸
    國民黨高雄「立委」參選爆炸  中國臺灣網3月4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韓流」席捲全臺,藍營氣勢如日中天,尤其高雄有意參選「立委」者眾。國民黨不分區「立委」陳宜民3日成立競選服務處,宣誓角逐鳳山「立委」,但該選區同黨至少傳有4、5位競爭者,軍公教為主的前金、新興、苓雅更誇張,已7人被點名想選「立委」。  陳宜民去年曾和韓國瑜競選黨內高雄市長提名落敗,但他仍擔任韓團隊發言人全力輔選,如今藍營奪回高雄,氣勢高漲,韓甚至在鳳山大贏對手3萬票,4席議員全壘打。
  • 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提名競爭激烈
    緊接著要決定的,就是「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雖然國民黨中央已經初步確定,「不分區立委」名單將不會遷就「全代會」,而是要「細火慢燉」,在「中選會」接受提名名單前才最後確定,但這幾天已經嗅到黨內各種勢力激烈競爭的焦味。  其實,早在去年8月19日召開的「全代會」,就已經為「不分區立委」提名展開博弈。
  • 「立委」選舉:民進黨61席過半,國民黨38席
    而去年成軍的臺灣民眾黨雖躍居第三大黨,但與此前柯文哲「運氣好會有10席」的預測有不小出入。左起:民進黨黨主席卓榮泰、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 圖源:臺媒綜合臺媒消息,總體而言,113席「立委」中,民進黨獲得61席,比上屆減少7席;國民黨獲得38席,比上屆增加3席。
  • 昨今臺灣 韓國瑜讓高雄市民有感 陳水扁現身不分區
    2020候選人韓國瑜的選情,國民黨新北市第一選區「立委」候選人洪孟楷向中評社表示,現在韓民調比較冷,跟選舉拖太久有關,從初選到現在嚴格講起來已經講一整年,加上黨內初選到7月中才底定,又有內部整合問題,讓很多支持者聽到有點疲乏,使表態率不高成普遍現象。
  • 臺灣「立委」選舉:民進黨61席過半,國民黨38席
    另兩組候選人中,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張善政得票552萬餘張,得票率為38.6%;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餘湘得票60萬餘張,得票率為4.3%。   同時舉行的臺灣地區民意代表選舉結果也於當晚揭曉。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總共113個席次中,民進黨獲得61席,國民黨獲得38席,臺灣民眾黨獲得5席,「時代力量」獲得3席,「臺灣基進」獲得1席,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者獲得5席。
  • 2020選舉又現變局:郭臺銘願意支持藍營"立委"候選人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陣營在兩周後將安排跟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的會面。蔡沁瑜3日表示,對於吳敦義希望郭臺銘可以支持藍營提名「立委」候選人一事,只要理念一致相同,郭臺銘都願意支持。據報導,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陣營在兩周後將安排跟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的會面。
  • 出任新黨不分區立委,邱毅:要幫韓國瑜逆襲成功
    新黨主席鬱慕明帶領由前立委邱毅領軍的新黨2020「不分區立委」被提名人,21日召開記者會,根據新黨公布的不分區名單,邱毅排名第一,另外包括王炳忠、林明正、楊世光等代表都入列。鬱慕明強調,2020支持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邱毅也秀出韓國瑜通過幕僚嘗試與他聯絡的截圖,表示「這一個戰鬥團隊的形成是得到韓國瑜的祝福」。對於邱毅退出國民黨不分區,轉而列入新黨不分區第一名,邱毅表示,韓國瑜20日下午17時37分曾來電獻上祝福,還發微信想辦法得到可以聯絡到邱毅本人的手機,更秀出韓國瑜與他幕僚聯繫的截圖。沒錯,是微信!
  • 缺人缺錢,柯文哲勢必極力拉攏郭王!
    自詡聰明過人、也熟讀史書的柯文哲,深知「孤身難敵群鬥」的政治真理,若沒有側翼協助打選戰,以他一人實難與基層根基紮實的藍綠政黨相抗衡。更何況,倘若柯文哲最後真的參選、且從「三腳督」賽局脫穎而出,他也必須有黨籍同志協助推動政務,以及黨籍「立委」在臺灣立法機構支持「相關法案」及預算。
  • 昨今臺灣 臺灣政治體制無法解決問題 韓國瑜憑什麼改革國民黨
    有藍營支持者擔心,藍營分票導致綠營得利,國民黨「立委」許淑華則認為,不必太過擔憂,「棄韓保宋」跟大多數選民的想法相反,這種棄保操作不會成功。 二、韓國瑜陣營尚未敲定韓冰輔選國民黨2020大選候選人韓國瑜5日一連跑桃園、新北與臺北三個縣市。對於選舉最後階段韓冰是否會站臺?
  • 臺灣網紅評選十大最美「立委」候選人,國民黨僅一人入圍
    」候選人,其中新竹市「立委」候選人高鈺婷登上第一名。外界原本以為,臺灣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學姐」黃瀞瑩,應該輕鬆拿到第一名,結果位居亞軍。黃瀞瑩據介紹,正妹「立委」候選人包括區域與不分區,冠軍是代表「時代力量」參選新竹市區域「立委」的高鈺婷,第二名是「學姐」黃瀞瑩,第三名是代表民進黨參選新北市汐止、金山區域「立委」的賴品妤
  • 國民黨要活下去 蔡正元:不能讓不分區"立委"混四年
    華夏經緯網3月16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張育美、吳斯懷成為媒體焦點,現在正值黨改革艱困時期,蔡正元直言,要改革就要有新氣象,若不分區「立委」表現不合格,就應汰換。  據報導,蔡正元在臉書表示,國民黨是在大海嘯生存下來的,如果還要活下去,就不能任由不分區「立委」混四年,國民黨要改革就要有新氣象,建立不分區「立委」的表現標準,凡是表現不合格者,要壯士斷腕,換人上陣。  蔡正元說,如果任其混四年,國民黨的命脈就混掉了,新主席和新中常委如果不介意混「立委」,那就別再提什麼改革了。
  • 國民黨臺南「立委」選情 洪秀柱估坐二望三
    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投入臺南第6選區「立委」選舉月餘,意外在臺南激起藍營熱情,「洪流」沛然成形,洪秀柱受訪表示,「衝破南關、柱守臺灣」,去年「九合一」是民心思變的選舉,「韓流」勢頭應還在,國民黨臺南「立委」選情坐二望三,國民黨絕不放棄支持者。
  • 臺媒: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絕對會有亮點
    中國臺灣網11月17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預計本周出爐,黨內人士評估,約12席安全名單,除「國會議長」外,縣市長儲備人選,傳雲林張家班將入列,另政務官、「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也榜上有名。
  • 立委選情觀察:不分區(1204)
    臺灣2020的二合一選舉是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領導人選舉,即民進黨的蔡英文競選連任,國民黨的韓國瑜挑戰,親民黨的宋楚瑜官癌照舊發作。一輪簡單多數即可當選。立委選舉通過投票選出113席立委,其中區域立委73席,分為73個小選區,簡單多數當選;不分區立委34席,通過政黨比例分配。原住民選區6席,由原住民投票選出。選民投兩張票,第一張票投區域立委。
  • 不放棄高雄!國民黨民代發表聲明,全力輔選市長候選人
    高雄市長補選8月15日舉行投票,民進黨預計由行政機構副負責人陳其邁出戰,而國民黨的人選則尚未決定。國民黨「立委」和市議員14日下午2時30分將在中央黨部前廣場召開記者會,強調國民黨沒有放棄高雄的權利,未來將全力輔選黨提名的市長候選人。
  • 國民黨「立委」候選人 蹭了「韓流」就能贏?
    16日「立委」補選的結果,民進黨取得2席、國民黨1席、無黨1席,外界紛紛解讀是否「韓流」退燒?
  • 柯文哲:三黨不過半是臺灣歷史轉折關鍵
    星島環球網消息:中評社臺北12月1日電/臺灣民眾黨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1日到臺中幫黨籍「立委」參選人謝文卿站臺
  • 許淑華領軍 國民黨美女帥哥團搶攻「立委」艱困區
    」,盼搭著「韓流」旋風組成「韓流刺客團」,替藍軍在綠營鐵票區開疆闢土,加上一些新生代的藍營名嘴,都可能投入「立委」選舉。「北漂最正女主持人」李明璇則是因為主持韓國瑜活動而一夕爆紅,在選戰後期頻上政論節目,替韓國瑜增色不少,選前之夜更獲青睞與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搭擋主持,成為藍營新竄起的「嬌」點人物。
  • 臺灣「立委」選舉落幕,民進黨席位再過半,國民黨遭受雙重打擊
    但是本屆選舉除了領導人選舉之外,還有立委選舉。立委選舉,包括有區域「立委」、不分區「立委」和少數民族「立委」,合起來一共有113票。臺灣地區「立委」選舉已經落幕,從最後的結果來看,在這113席中,藍綠陣營各獲38和61票,民進黨所獲得的這61票意味著他們在「立法機構」的席位再過半,國民黨遭受雙重打擊,實現完全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