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1日傍晚,香港藝人張國榮跳樓自殺,一個超級明星的瞬間墜落,留下的卻是一個又一個的謎團,一個又一個粉絲的傷心和惋惜……而解開這個謎團的關鍵就是張國榮死亡前半小時的幾通電話和一行寫在便籤上的遺言。
在這裡需要先澄清的就是大家一直以為「哥哥」張國榮的死亡時間是2003年4月1日的傍晚6點41分,但當日約了張國榮在中環文華酒店見面的陳淑芬透露:「其實是6點43分。」
兩通電話,索命鈴音
這兩通電話打給的是同一個人,陳淑芬。有必要講下,在1977年參加歌唱比賽吋,張國榮以一曲《American Pie》獲獎,開始了他的娛樂生涯,但是努力很久都沒有引起太多人注意,但是慧眼識珠的陳淑芬毅然籤約下了他。而後的數十載年華,張國榮與陳淑芬榮辱與共,成為的不僅是他的經紀人更是艱危攜手的朋友。張國榮棄世而去,也是陳淑芬替他操辦了一個完美的葬禮,而非男友唐唐。
張國榮生前曾不止一次公開說:「我的背後,有一個對我的事業有很大幫助的女人,這個女人就是陳淑芬。」
由此可見,這兩人關係非比尋常,所以也比較有公信力。下面這兩通電話也是在2013「繼續寵愛張國榮紀念演唱會」陳淑芬透露的。
第一通電話:「我想趁這個機會看清楚一下香港。」
「我想/趁這個機會/看清楚一下/香港」。這句話應該表示張國榮應該此時就在窗戶前,觀賞著他一生所摯愛的香港,而且很顯然,他並未作出自殺的決定,生有眷戀而不得出脫。「我想」應該是表達了,張國榮十分渴望的心情。「趁這個機會」暗示著以後不一定有機會了。「看清楚一下」則揭示了張此時,已經看開了一切,在努力平定思緒,應該還沒有決定自殺,還在猶豫當中。
第二通電話:「你5分鐘後在酒店門口等我。」
「你/5分鐘後/在酒店門口/等我。」這通電話打出後兩分鐘,張國榮就選擇了墜樓。也就是說在2003年4月1日的傍晚6點41分逝世時,也就是6點39分時打完的電話。他已經做出了決定,決定用死來解脫。「你」選擇了可信的朋友兼經紀人的陳淑芬女士,「五分鐘後」則揭示了自己死亡的倒計時,而「在酒店門口」則揭示了他死亡的地點,「等我」則表示這他已然無所眷戀。
這半小時的兩通電話,像死亡的鈴音,死亡的訃告,他給自己宣判了死亡,不管是身體還是心靈。
一份遺言,寥寥數字
「Depression!多謝各位朋友,多謝麥列菲菲教授。這一年來很辛苦,不能再忍受,多謝唐唐,多謝家人,多謝肥姐。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遺言中多是感謝讚美之詞,反應的是張國榮此時受不了抑鬱症的痛苦,以巨大痛苦化為一句疑問「我一生沒做壞事,為何會這樣?」
遺言中涉及三個人,麥列菲菲教授、唐唐、肥姐。這三個人是解讀遺言的關鍵。
麥列菲菲教授(英文名:Felice Lieh-Mak,1941年8月10日-),生於菲律賓,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科醫生。在張國榮患抑鬱症期間,擔任過他的主治醫生。
唐唐,全名:唐鶴德,是張國榮的男友。
肥姐,全名:沈殿霞,是張國榮的好友。
解讀:Depression。意思是沮喪、消沉。而後面緊跟的人物是:麥列菲菲教授。Depression這個單詞從醫學上而言,就是抑鬱症的意思。這說明,張國榮生前有抑鬱的特徵,並且找這位麥列菲菲醫生看過病。而男友唐唐與肥姐也是一起陪他走過了最艱難的時刻,最終在失控的病魔下,張還是選擇了自盡。
翻開張國榮先生的自傳,對他的內心世界感到困惑。很難想像,早他去世前的15年前,正是張國榮大紅大紫,風光無限時,他卻寫下了這樣的獨白:
記得早幾年前的我,每逢遇上一班朋友聊天敘舊,他們都會問我為什麼不開心,臉上總見不到歡顏,我想自己可能患上憂鬱症,至於病源,則是對自己不滿,對別人不滿,對世界更加不滿。
這一篇自傳居然寫於1988年,張國榮對自己的描述和他當時的境況是非常不符的。事實上,這一年,他獲得了「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星獎」,成為香港最受歡迎的男歌星。
這也或許是他抑鬱症的來源。
愚人節這天,再次感受到人生的世事無常,生離死別總是讓人感到無奈,每每想到哥哥張國榮的死亡,讓4月1日這天更是披上了悲傷的色彩。人生可能就是這樣的,每一次的見面都有可能是最後一次,也讓我們在今天再次緬懷下哥哥。
今日熱點視頻推薦,必看:
男子和母豬結昏,女昏 後同吃同睡,口下 呆了!
夫妻客廳睡覺,突然有人敲門,競然...
母 豬肚裡犮現2噦 娃,驚 呆在塲入!
母親下 葬後,連續七天託夢給兒孑,開棺後傻眼了!
母豬生下一個「人頭犭者身」的怪物,嚇壞村民!!
9I歲老 太 太,身型似18噦少 女,一出場驚豔了!
57歲火葬工,火化屍體時爐口看到的!
十個女的九個花,不信你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