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嗶哩嗶哩無限礦業公司上線了死神小學生的劇場版系列,不出所料,很多人直奔口碑最高的第六彈《貝克街的亡靈》。灰原哀點評日本權貴二三代雲集的名場面,彈幕與時俱進地吐槽了一波 — — 日本後浪~~~~快給我笑死了……
經典就是經典,小哀就是小哀。這可是2002年的動畫電影,什麼概念?中國男足能踢世界盃的年代。國足進入世界盃決賽圈,柯南把足球踢成異次元竄天猴,哪個更科學?哪個更柯學?真是個謎題……
「簡直就是日本醜惡世襲制的縮影,伴隨著這種世襲制,人類的錯誤歷史也將不斷地重演。政治家的兒子將成為政治家,銀行家的兒子也會成為銀行家,這樣下去,無論過多久,日本還是不會改變。」
這一段對於日本社會階級固化的蜻蜓點水,許多年前就被C站新聞引用過,小哀可是上過央視的二次元女孩。歡迎收看雪莉銳評,有請科學家宮野志保。
「昨天的電視新聞裡說了好多哦~~~」
吐最犀利的槽,賣最愛我蘇聯的萌。柯南的夏威夷全能超人速成班,小哀的萬能電視新聞。啊~~雪莉~~~我永遠喜歡灰原哀.JPG
雖說通常覺著對著紙片人愛我蘇聯有點迷惑行為,但灰原哀是一個真香的特例,另一個特例是綾波麗。都是林原惠,這倆從我童年到青春期再到三旬老漢,始終是硃砂痣和白月光。
把《貝克街的亡靈》裡關於【日本後浪】的片段集中剪了一個視頻,重溫一下。小破站彈幕這麼一刷,搞得我打片名都會下意識打成《貝克街的後浪》……這後浪上岸的地方,豈不就成了貝殼街……
小哀單獨音頻版,隨附中文配音:
就《名偵探柯南》劇場版的綜合排位,儘管我個人還是把M5《通往天國的倒計時》放在第一位(當然跟小哀在這部的戲份最重也有關係,其實M5、M6、M7的巔峰三部曲誰放第一都沒問題……),但在思想主題層面上,《貝克街的亡靈》無疑是最高的一作,沒有之一。
即使撇開死神小學的大IP,獨立來看,這也是一部非常優質科幻電影。虛擬世界+死亡遊戲的背景設定,電子技術與日本社會的話題探討,結合商業動畫、宅元素文化的敘事套路。《貝克街的亡靈》上映於2002年4月20日,同年的11月,一部叫做《刀劍神域》的輕小說開始在網絡連載,十年後的2012夏季,動畫版播送,人氣紅火,成為了新一代人的入宅作。
多年以後,茅場晶彥出現在艾恩葛朗特的時候,我立刻想起諾亞方舟裡的澤田弘樹遊蕩在貝克街的亡靈,Link Start……
現實終是現實的,人終是要長大的。現在想想,柯南/工藤的家世人脈、社會關係,從文藝圈到警視廳,文體兩開花,從本土財閥到奧斯卡、FBI,日美合拍。妥妥的尖尖兒的後浪,滾筒洗衣機中的戰鬥機。日本精英後代是虛擬遊戲的內測玩家,沒關係,做這個遊戲的人裡就有柯南的親爹和鄰居。
市井煙火氣滿滿的毛利大叔,就他那前刑警精英的履歷,在警界一票人那裡攢下的交情門路,當偵探又被準女婿盜號衝業績衝成了社會名人,老婆是大律師,女兒作為工藤家的媳婦,財閥千金的死黨,都是鐵打的關係。這才是最強的【毛利排除法】,基本排除了社會上九成的人口。
三八大條的園子,用現在的話說可是百分之百的人民富豪的好女兒,鈴木爸爸,國民老婆(當然在故事中園子的為人是沒得說…)。而看似最草根階級的少年偵探隊三人組,能日常跟著一圈神仙出入各種神仙活動,其實也是小小老後浪了。就M3《世紀末的魔術師》的序幕裡,步美家住的那房子,東京市區地帶的高層公寓……
小哀的名場面上央視的時代,個人還是處於以偏概全,把文化輸出不行約等於整個國家不行的階段,把文化創作的管制上升到國民生活的不自由。對於央視引用《貝克街的亡靈》,當時思維下的反應是,你引用一個日本自己創作影射自身的動畫,來影射日本社會的問題,人家體制再不行起碼能拍出這種片子,我們自己的動畫、影視都是些什麼玩意……剛補完《貝克街的亡靈》那幾年的自己,跟近年噴過我的人應該能聊上幾句。
《貝克街的亡靈》上映過去了18年,一個亡靈如果真能轉世投胎,都能長成一條好漢。勇於文藝批判自我的日本社會,階級固化問題並沒有得到改善,更別提重生。靈魂人格隱藏於AI之中的自殺天才少年弘樹,試圖重生日本社會,平成廢物變成令和猛男,讓島國再次起偉大起來的方式,是上流階層的後浪,通過在虛擬冒險遊戲裡的奔湧,得到新的鍛鍊與成長……
這可以視為一次微型的人類補完計劃,AI中的弘樹鬼魂,為彌補沒有童年的缺失,也偷偷參與到遊戲中,附身於警視廳副總監的孫子諸星秀樹(這尼瑪是諸星團和鄉秀樹的後代吧……)。片中大部分時間其實是被日本後浪補完計劃幕後主使盜號的諸星,聲優是緒方惠美,一開口就是老真嗣 ,可惜灰原哀和諸星沒有互動戲份,明日香的和葉沒有參與,葛城的水無怜奈那時候還沒登場……其實《EVA》的主旨還就是關於差點被泡沫經濟拍死的日本後浪,主角都是二代的片子,不說人話的《EVA》反倒算是很講人話的打開方式。
諸星也因為被盜號,成為了唯一一朵沒有接受過「改變重生」的日本後浪,但怎麼說呢,沒關係的,都一樣。這場遊戲冒險,時間很短,最多不過半天。《刀劍神域》倒是持續了兩年,但SAO的生還者從遊戲裡,能正常回歸社會就不錯了。
【以日本的重生為賭注】的遊戲,說白了也不過是改良版的《變形計》,故事所探討表達的結點,終歸不免鄉愿。當然這不是《貝克街的亡靈》的扣分項,這已經超出了影片的功能範疇。只是一部已經算是優秀而有銳角的作品,能量輻射大體也有限至此了。
但既然《貝克街的亡靈》能在18年後頗為應景地被稱為【日本後浪】,我們也絕非是在隔岸觀火。權貴後代的世襲醜惡,歷史錯誤的重演,【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只能打洞】這個恐懼,同樣懸浮我等海底人的頭頂,名曰【福報】、名曰【公益】,一個文一西路的幽靈,已然能感覺到鐮刀揮割的寒氣,驚得人想吃點香肉暖暖身子,噢,已經立法禁止了。
死亡遊戲的起源,來自於一個天才計算機少年弘樹的自殺悲劇。日本的教育機關乃至整個社會,都壓抑了孩子的個性成長。類似的弊病,在我們的教育系統之中一樣存在。但這種教育方式在一個更廣大的層面上,其實是一種把更多普通人當作人的體現,而這並非理所當然,普世普遍。當你手拿後浪的主角劇本,或許會覺得這是一種填鴨愚民的教育,如果是連劇本都沒有的海底龍套,那麼這種教育或許就是一種惠澤。教育要改,但絕不是朝著所謂「快樂自由,倡導個性」的方向。
就像家長裡短的《家有兒女》,已經足夠「土」了,但夏東海一家在2004年前後的生活水平,到今天還有很多人都趕不上。然後呢許多年後,大家赫然發現,原來是劉新建一邊背誦著一個歐洲徘徊的幽靈,一邊挪用7個億供養著夏家的幸福生活。不過這也總算不是一個不是老子反動兒混蛋的故事,警校畢業的劉星臥底偵查,親自揭穿了夏東海的貪汙內幕……(大霧)。
共鳴絕非巧合,也不等於就同病相憐。絕望的壓力固然烏雲橫空,希望不說肉眼可見,但至少仍在角力,紅與黑的碰撞,如果有心是可以感受得到的。無論如何,這個國家一定是有保留了什麼,做對了什麼。
我們的組織一定是有臥底、內鬼、叛徒、窩裡橫,而且還不少。但情況再嚴峻也不至於是【琴酒的噩夢】,除了一個幹事的和三個擺設,其餘整一間假酒廠。話說這麼一想,我們內部的神秘BOSS,好像也可以用酒名做代號……而當前正在改寫全球化劇本的病毒,也有一個躺槍的酒名代號 — — 科羅娜。
讓銀色子彈飛一會……
號稱「賭上日本未來」的遊戲,總共有五個項目可以選擇。維京海盜、古羅馬帝國角鬥場 、奪寶奇兵、近代倫敦探案、達喀爾拉力賽,我尋思著這些項目也挺後浪的……說到達喀爾拉力賽, 想起在這場賽事中亡故的中國車手,叫徐浪。他有一個小弟弟,曾經是時代青年的偶像,舉著海底泥沙吶喊的牌子,行著後浪之實。
19世紀的倫敦,倒是可以實際參與一下社會生產,體驗一下工業革命輝煌中的勞動壓榨。帝國背後有螻蟻,煤氣燈下有血淚。但孩子們捉拿開膛手傑克的任務,顯然不是這個方向。
遊戲舞臺的設計者,柯南/新一的父親工藤優作,享譽全球的推理小說家,後來又拿到了奧斯卡最佳編劇的小金人。作為深受柯南道爾影響的頂級文藝創作者,自然迷戀神往著19世紀的倫敦,化石燃料的工業煙塵與水蒸氣結合的霧都,日不落帝國的穹頂之下。在偵探文學的審美中,這是一個散發著迷人氣息的時代,貝克街稱得上刻在DNA裡的街道,但是跳出這個領域,一般人生活在這個時代,怕不是要擔心倒在街面上的姿勢比奧爾加還難看……
也就是福爾摩斯活躍的19世紀,貝克街的現實地圖上空,整個英法德沙俄所在的歐陸上空,帝國後浪拍岸的貝殼街,真的徘徊著一個幽靈。隨著柯南劇場版M3《世紀末的魔術師》中的文物背景,20世紀初羅曼諾夫王朝的覆滅,這個幽靈一度降世,化身為一個進擊的巨人,又隨著俄羅斯聯邦的獨立,而再度成為一個亡靈。
(M3的兇手表面中國實為俄國,妖僧拉斯普欽的後裔,嗯…這人設挺滿意。。)
只是在日本島的海對岸,這個幽靈還保有一具分身,儘管一度奄奄一息,但終歸沒有徹底成為亡靈。
想讓日本後浪接受再教育的AI,叫做【諾亞方舟】,視野到底還是聚焦於一幫已經被挑中的人。而改造這個世界的力量,還有一種叫做【大禹治水】。
「看到你們的這副德行,想必骯髒的政治家的兒子,只會成為骯髒的政治家;滿腦子只想著賺錢的醫生的孩子,最後也只會成為這樣的醫生。想讓日本變好的話,就必須把這樣的關係一次性清除乾淨才行。」
配合AI闡述自己改革大計的演出畫面,日本列島的地圖變成了紅色。
諾亞方舟想把日本赤化?哈哈哈……但凡有一粒APTX4869。
人類史上,倒是真有人擔心這種情況發生在自己的國土,真的啟動了一個改造後的硬核再教育系統。結果還是讓一群【老子英雄兒好漢】的病毒給黑掉。
《貝克街的亡靈》中的虛擬遊戲裝置叫做【繭】,破繭重生之意昭然,但按照某現實的走向,影片最後從【繭】裡出來的日本後浪,大概會把那一夜形容為史上最黑暗的一夜,日本社會的未來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同時描述自己在【繭】or【蛋】中是如何的疼痛與英勇……
大量的PTSD作品,形成了風靡社會的【勞繭文學】or【蛋疼漫畫】。
「希望你能見到你父親。」
《貝克街的亡靈》結尾,柯南與弘樹的電子靈魂告別時如是說。《名偵探柯南》的TV正篇上線,就在《後浪》幾天前,《後浪》的同一天,了《邪不壓正》上線。
「我不是你爸爸,你該找個自己的兒子了」。
嗶哩嗶哩這一通噼裡啪啦的操作,辯證看待,五五開吧。
但也是因為曾經有人在教育後浪的問題上動了真格,才間接促成了日本文藝界左翼偏多的構成,那也是我們精神文化輸出最鼎盛的時代,在動不動就覺得在海洋文明面前矮一頭,即便已經有所好轉的今天,簡直不可想像。內容風格與《名偵探柯南》截然相反的另一部推理動畫《冰果》,【I scream】這個片名的由來,千反田舅舅關谷的學生時代經歷,正是有關於此的往事。
《貝克街的亡靈》裡對於日本後浪的的指涉何以止步如此,《冰果》中拍死在沙灘上的前浪何以有那樣的創傷,在一個駐軍的地盤上,恐怕難以打掃考場再答題。日本未嘗不是沒有明白人,但侵略戰爭的前浪為什麼沒有被清算乾淨,右翼可以一直跳到今天。從我們自己的立場,儘管慶幸自家地盤上的軍隊全是子弟兵,這個問題,也要多想。
說到這裡,不禁再一次仰望戴黑邊眼鏡的江滬川同學,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拎著電喇叭站在駭浪大堤上的樣子 ,太他媽帥了。這才是真正的前浪,世紀末的膜術師。打破一車廂的紅酒浴血重生,生生從飛快失控的列車上把後浪和泥沙一起救了下來。
最後還是回到小哀,《貝克街的亡靈》裡其實還有一段對話,現在看來頗為諷刺。
光彥:「我們現在雖然處在催眠狀態,可是卻沒有那種感覺。」
步美:「好像在做夢似的,竟然還可以自由走動」
灰原哀:「剛好相反,說什麼自由,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全都受到電腦的控制。」
儘管現在的科技還見不到強人工智慧的幽靈,可是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大數據的流量與算法,已經可以窺見電腦對人類五感的操控力。光是一群性別體徵不詳,香水味兒濃重,歌喉像雞叫,針筒保鮮肉體皮膚的虛擬生物,就足以成為無數人嘗盡甜美的奶頭樂。還沒真香的人,只想把害怕打在公屏上。
【繭】能培育破繭重生,亦能作為孵而不育,取而殺之的溫床。剝開繭的成長畢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當面前擺上一個漂亮的繭,裡邊有一整座沉浸感極其逼真的虛擬世界,舒舒服服地躺進去,美滋滋地被掐死在搖籃裡,未嘗不是一場美夢,工具人也能夢見電子馬……
享受【繭】的貝殼,可以是後浪的特權,其實後浪也可以為了保證特權的享受,把【繭】的貝殼送給海底人。貝殼不僅盛放珍珠,還能用來養豬。
別看小哀談階級固化,大家都紛紛awsl,生活中就是真有這麼漂亮一女孩這麼說,你的表情未必會比少年偵探隊的三個小學生高明到哪裡去……
而如今的《名偵探柯南》,早已經在利益集團的壓榨下走進柯學,販賣腎上腺素和戀愛腦。《貝克街的亡靈》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保持著劇場版的最高票房紀錄,直到2009年才被M13《漆黑的追跡者》超過,無限伸縮背帶彈射燈罩,打爆武裝直升機,這部劇場版的大場面,基本標誌著柯學世界中科學的徹底崩潰,往後隨著越來越離譜的動作戲,票房紀錄卻是頻繁翻新,最近一部京極真高達化的《紺青之拳》,都衝到了90億日元,已經逼近宮崎駿電影的級別。
諷刺的是,發生在虛擬世界中的《貝克街的亡靈》,恰恰因為柯南是在電子遊戲裡面,一身的阿笠博士黑科技和夏威夷超人技能包全部失效,反而不能怎麼扯淡怎麼來。真-【全是假的】的世界觀設定,成就了動作奇觀最克制,最遵循經典物理的一部劇場版。大概是19世紀的英國,離牛頓去世還稍微近點。
漫長的續更、拖集、注水,小哀變成了查資料的工具人,小蘭變成了拖油瓶的花瓶,阿笠博士成了拳打汪淼腳踏水滴的材料學天頂星,新蘭感情線的紅繩成了溜粉絲玩的鏈條……漫畫和TV的正篇裡,不知道還會不會有松田陣平、 越水七槻這樣驚鴻一瞥,卻讓觀眾久久意難平的單元角色,而這些其實也已經不是青山老賊自己所能把控。
話說按照現實時間,越水七槻差不多可以出獄了,作為弱化版替代品的世良純真,反正對於她參與主線,引出赤井家族,我個人是挺無語的。
「如果資本能夠放過我的話,我真想把你們幾個寫成一部真正的平成福爾摩斯,回到我最引以為豪的創作巔峰……。。」
相關連結:
《貝克街的亡靈》正片回顧:黃金年代(後篇)-巔峰三部曲
先浪起來的《後浪》,寫給婆羅門的滿分作文
劇場版全集:
黃金年代(前篇):引爆摩天樓、第十四個目標、世紀末的魔術》、瞳孔中的暗殺者
白銀年代:銀翼的魔術師、水平線上的陰謀、偵探的鎮魂歌
寡淡的溫水時期:紺碧之棺、戰慄的樂譜、漆黑的追跡者
放棄治療的特工世紀:天空的遇難船、沉默的15分鐘、第十一名前鋒、絕海的偵探、異次元的狙擊手、業火的向日葵、純黑的噩夢
M21:唐紅的戀歌,回不去的迷宮十字路口
M22:《零的執行人》.政治驚悚片+夏日大作戰,第四代監督你好
M23:《紺青之拳》.回不到世紀末的魔術師,不在新加坡的Faye
《紅與黑的碰撞》系列十年記:
(前篇).黑色組織還沒全是臥底的那時候
(後篇).最後的的主線經典,最酷的坂井泉水
音樂番外:
柯南ED4《沒有你的夏天》.小蘭的帽子已經飛過了二十年
Vermouth-苦艾酒之歌,梁靜茹X《名偵探柯南》
知乎專欄同步ACG相關文章,請搜素【調查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