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應我,如果你最近不快樂,對現在的生活感覺無聊且絕望,人生沒有希望一眼看不到頭。
一定要去看最近上映的這部電影:《心靈奇旅》(soul)。
這部電影剛好是在年底上映的,在去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已經低迷了一整年了。
這一年我遭受了家庭變故,迷茫低谷,還有對自己的各種質疑。
我天天努力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做的這些事情有意義嗎?
為什麼我還沒有成為一個很優秀的人?
我對這個世界根本不重要,那我到底在為了什麼而活?
看這部電影之前,我連爆米花和可樂都沒買,就是想隨便找個安靜的地方,消遣一下焦慮。
但電影一開始,我直接就代入進去了,我一邊感受音樂、劇情、主題、設定各方面帶給我的震撼,一邊又為之焦慮。
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只圍繞裡面的設定來寫這篇回答,結合我的親身感受,試試給你一些繼續活下去的希望,希望能給你一絲希望啊。走路想,睡覺想,洗澡想,吃飯想,但和大多數人一樣,完全沒有一點答案。
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才發現一直以來,我思考這個問題的方式都是錯的。
因為「活著」這個主題實在是太大了,我總覺得我應該想出來,一個類似「人生使命」一樣的東西,才不枉過一生,才有資格說我活著的意義。
這部電影的主角喬伊已經46歲了,一個黑人音樂教師,擁有音樂家的夢想,卻不得不在學校當一名,雖然不出眾但勉強算是有鐵飯碗的音樂老師。
在他終於得到了去樂隊的表演機會時,他卻不幸墜井死亡,當時我看到這裡都懵了。
後續的劇情就不多說了,整篇電影的重點,就是來回復我們一個問題:
「活著有什麼意思?」這部電影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設定:火花(spark)。
只有拿到火花的靈魂,才有資格去地球生存,所以各個心靈導師都會帶著靈魂,去激發他們的「火花」,比如音樂、畫畫、烘焙、籃球、航天……
這個認為人生沒有意義的頑固的22號靈魂,一直沒有拿到火花,因為他對一切都不感興趣,也完全沒有什麼人生目標。
但後來,這個連貝多芬、林肯等名人的靈魂都沒啟發得了的頑固靈魂,卻因為去地球生活了一天而拿到了火花。
此時我才發現這部電影的內涵:
值得你活著的,並不是什麼偉大的夢想和目標,而僅僅是活在當下的每一分感覺。
我一直都沒有思考出來,「我為什麼活著」這個問題。
是因為我總覺得自己,沒有徹底改變出身的能力,活著也沒什麼意義。
但看完這部電影,我試著逆向思考了一下:
「假如我現在就死掉,那我會遺憾什麼?」我突然得到了一大堆答案,比如
我才發現,原來我早就知道活著是為了什麼,只不過我不好意思說而已。因為這些事情都太小了。
我才發現,我根本不是在思考「我在為了什麼活著」;
而是在思考「我要怎麼樣,才能閃亮出眾有意義的活著」。
我們被社會裹挾太久了,父母親戚都在向我們所灌輸這樣的觀念:
你要有錢有地位,要買得起一個大房子,要有一臺好車,要早點結婚生子。於是,我們被這些需要努力幾十年,才能實現的目標所捆綁。
我們慢慢忘記了享受當下,而被「為什麼目標還沒實現」所裹挾。我們每天都在經歷的、普通的小確幸,被我們甩在撓腦後,只想拼命出人頭地。
然而,這些被我們視為普通的小事,才是我們活著的意義啊。
有一個基金經理就是過於執著於成交,在這裡變成了暗黑靈魂,後來他覺醒了的靈魂重返地球。
他在交易室內忽然醒悟:「我這一生都做了些什麼。」
然後他推掉桌子上的電腦,高呼著「我還活著,我還活著,釋放你自己,一切都很美麗。」
我發現,這不就是大多數人的狀態嗎。
滿腦子都是怎麼才能升職加薪,怎麼才能有更好的數據,什麼時候才能買得起房子,而忽略了每天生活中那些細微的變化,細小的快樂。你會去觀察,樓下種的是什麼樹嗎?
你會在天氣好時,抬頭看一眼雲的形狀嗎?
你會數自己等紅綠燈時,過去了多少秒嗎?
你會因為第一片銀杏葉子的掉落,而觀察到四季的變化嗎?
喬伊後來帶著地球通行證來到地球,順利完成了演出,完成了他的心願。
演出結束後,喬伊對著多蘿西亞說:「為這一天我等了一輩子,我以為會有所不同。」『這兒?這兒是水,我想要的是海洋。』」
在地球時,他之前從來沒有注意過,落葉飄落到他掌心的觸感,吃披薩時帶來的靈魂震顫;
臥倒吹著風看著天空時的愉悅心情,在樹影斑駁的街道著單車飛馳……
但現在他終於明白:日常生活的美好瞬間,便足以支撐起人生的所有意義。
04.
《心靈奇旅》不像玩具總動員、尋夢環遊記這些普適性的電影,不單單只給孩子們看。這部電影只想做給大部分的成年人看,像是送給社畜社恐的一記摸頭殺。因為不知有多少人,在朝著目標低頭前進的同時,忘記了抬頭看看天空。在社會賦予的各種KPI中,忘記了生活真正的意義——生活本身。活著的真正意義,就藏在我們每天,都看似平淡無奇的生活中。低頭走路的時候,不要忘了抬頭看看天空,你能感受到微風吹拂,那裡還有陽光與星空。不是要活得出人頭地,才算活著,夢想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只喜歡看天,走路,吃披薩的人生也很好。
你已經身處大海,便不必再去尋找大海。
這部電影排片不多,我也想早點推薦給大家的,但是我想好好真情實感地寫這篇,不小心就花了很久,見諒啦。
最後老規矩,如果你喜歡,別忘了點個「在看」呀~
作者:柴桑柴,一個愛寫作,會畫畫的斜槓青年。轉載自拾柴院(ID:shichaiyuan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