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登春晚,馮鞏力捧都沒出名,卻被葛優7個耳光扇火了

2020-08-28 序章PROLOGUE

2008年中,潘斌龍接到了一個好消息。

他即將登上春晚的舞臺和師父搭檔小品《公交協奏曲》。

雖然在這個14分鐘的小品裡,安排給潘斌龍的戲份只有2分鐘,但是他知道,這是一個讓天下人都認識自己的好機會。

他馬不停蹄的參與到了節目的排練當中。

在這個小品裡,潘斌龍扮演的是一位老奶奶。

為了能更好的模仿老奶奶,讓自己那2分鐘的表演變得完美,他成天站在樓下觀察行來過往的老人,起早貪黑的打磨自己的每一個動作和表情,很多時候連吃飯都顧不上。

通過反覆練習,得到師父馮鞏認可的潘斌龍,很快他又得到了一個糟糕的消息。

有一位導演認為潘斌龍沒有名氣,提議要換掉他,另找一個更大牌的演員來跟馮鞏搭戲。

幸運的是,馮鞏看到徒弟的付出和努力,為此據理力爭,最終保住了潘斌龍的角色,而他也沒有讓師父失望。

2008年的央視春晚上,潘斌龍與馮鞏、王寶強、閆學晶共同表演的相聲劇《公交諧奏曲》,成功播出,其中屬於潘斌龍的短短2分鐘,竟成了整個劇最出色的笑點。

老太太還未露面,便開口一句:「我像劉德華的妹妹嗎?」接著鏡頭裡出現了他那張頗具戲劇元素的臉,1秒鐘後,全場觀眾哄堂大笑。

他的一舉一動,一彎腰一邁步,都像極了可愛的老奶奶。

這部小品獲得了當年「我最喜愛的節目」 喜劇類一等獎,並創下了當年春晚的收視最高峰。

潘斌龍的這次出演被億萬公眾喜愛,他的職業生涯也迎來了巨大的變化,許多劇本朝他砸來。

然而那時的他還沒有選擇劇本的能力,他接演了一部叫做《好漢一籮筐》的電視劇,卻推掉了一部叫做《我的團長我的團》的電視劇。

眾所周知,他推掉的這部由段奕宏、張譯主演的電視劇,空前火爆,裡邊兒的幾個小士兵都一炮而紅,而潘斌龍出演的電視劇卻無人問津。

他感到了巨大的落差,為什麼上了春晚,演了電視劇,走在街上卻仍沒一個人認識他。

兜兜轉轉,有得有失,就是對潘斌龍演繹人生的最好詮釋。

1977年,潘斌龍出生在黑龍江省雞西市一戶普通家庭,媽媽是公司職員,爸爸是司機。

他的母親在懷孕時,被查出患有嚴重的風溼性心臟病,她卻不顧生命危險,生下了潘斌龍。

母親對這個出生不易的兒子寄予厚望,即便家裡的條件並不富裕,但母親還是願意傾其所有來培養他。

她花錢請來老師,教潘斌龍拉小提琴,常常把他關在房裡練習,很少讓他出去玩。

潘斌龍對拉小提琴不是很有興趣,他原本就是一個多動的男孩,安安靜靜的坐在那裡學習,這也太困難了。

他喜歡自由散漫的生活,平日裡也自帶三分搞笑的天賦,偶爾簡單的一句話或是一個小小的表情都能逗人開心。

為了躲過練習,他動過很多歪腦筋,最皮的一次,是咔嚓一下,把小提琴給掰斷了,還一臉無辜的告訴媽媽:「小提琴壞了。」之後堂堂正正的出去玩了,只留下媽媽在屋裡流眼淚。

1996年,19歲的潘斌龍進了部隊,開始了他的文藝兵生涯,沒想到竟然還成了文藝團的臺柱子。

他在「軍民雙擁晚會」上和孫儷等人一起表演了舞蹈《受閱在明天》,隔年他又用這個節目,代表部隊參加了舞蹈大賽,獲得了全國金獎。

後來,在一次表演中,他意外接觸到了小品,便一發不可收拾的陷入了其中。

他放棄了跳舞,開始專研喜劇。

之後的每次登臺演出,他都表演曲藝小品,這段經歷讓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退伍之後,他決定去學相聲,於是他開始了為期一年的埋頭苦讀。

2004年,已經27歲的潘斌龍順利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相聲表演班,就是在這裡,潘斌龍遇到了人生中的兩位恩師。

他們一個是著名相聲演員馮鞏,一個是戲劇表演藝術家常莉

馮鞏老師,是業內公認的嚴師,在教育的徒弟方面,可以說是極盡嚴格,任何一個動作和表情都要求弟子做到完美。

馮鞏

常莉老師,是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教授,對「表演技巧」有很深的研究,她為人和藹,平易近人,對徒弟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常莉

恰恰是這一嚴一松的兩位老師,在眾多的學生中選中了潘斌龍,並願意收他為徒。

有了兩位恩師的諄諄教導,潘斌龍的學藝生涯就走的更順了。

因為27歲才上大學,所以他特別珍惜這個機會,在學習上下了苦功夫。

同學們都下課了,他還要留下來多練習2個小時,把每天學習的知識梳理一遍。

從肢體動作到笑點包袱,不滿意的地方重新表演一次,沒有笑點的地方就一直改,直到想出新點子。

他每天要看兩部小品和一部電影,然後學習演員的演技,揣摩他們的心裡活動,並思考如果是自己來演會怎麼演。

專業的學校,資深的老師,加上天賦和努力,潘斌龍很快就掌握了相關專業知識和喜劇表演技巧,加上他之前有很豐富的舞臺經驗,馮鞏決定帶他上春晚。

師徒二人第一次合作的《公交諧奏曲》取得了成功,第二年師徒倆再接再厲,又在北京衛視的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了經典小品《返鄉》。

這個有包袱有笑料的作品,卻只讓他混了個臉熟,大家沒有記住這個長相平凡的演員。

潘斌龍並沒有氣餒,只要有人找他,無論多小的角色他都會去,從而鍛鍊自己的演技。

2012年,潘斌龍和一幫「愛笑兄弟」,在黑龍江衛視的《愛笑會議室》中擔任常駐嘉賓。

潘斌龍搞笑的語言,誇張的動作,令人意想不到的包袱,笑慘了一片觀眾,他因此名氣大增,漸漸有不少觀眾記住了這個有點顯老的「大潘」。

小有名氣之後,潘斌龍更加專注的去創作作品,演繹角色,也因此確定了自己的喜劇風格和發展路線。

2014年到2018年的4年時間裡,大潘兩條腿走路,一邊拍戲,一邊演小品。

其中參演過電影《煎餅俠》《西遊記女兒國》 《猛蟲過江》《反轉人生》和《妖鈴鈴》等;

小品方面則是參加了《歡樂喜劇人》和《喜劇總動員》兩個節目,以及2017春晚舞臺上搭檔蔡明、潘長江表演的小品《老伴》。

他不斷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但他演的都是一些配角,屬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無論是喜劇,還是影視,一直都沒有放棄努力的大潘,終於在2018年迎來了春天。

那一年,電影《無名之輩》大火,潘斌龍在片中飾演了痴情的劫匪「李海根」,這個李海根雖然是一個小角色,但是他重情重義,憨厚善良,願意保守朋友的秘密,愛護自己心愛的女人。

潘斌龍將單純的農民「李海根」,詮釋得惟妙惟肖,分寸進退都拿捏的十分到位,他也憑藉該角色,一舉拿下了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男配角獎」。

那時,潘斌龍41歲,離大紅,就還差最後的臨門一腳。

而和他一起等待這個機會的還有另外一個人,她就是和潘斌龍攜手走過大半輩子的女人,他的妻子史慧。

2002年,潘斌龍在部隊認識了史慧。

在工作的接觸中,潘斌龍發現史慧是一個很有才華也很有個性的女孩,尤其是她跳舞的時候特別美。

潘斌龍借著向她學習舞蹈的理由,常常找她溝通聊天,拉近彼此的距離。

一次,潘斌龍情到深處難自禁,給史慧來了一個強吻,就是這一個吻,讓史慧墜入了愛河。

當兩人無話不談之後,潘斌龍才知道,史慧姑娘是內蒙古人,她的家中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生活條件非常艱苦。

潘斌龍為了幫助她,把每月省下的津貼都留給她資助家裡,兩人的關係也因為這件事變得親近。

因為部隊不準談戀愛,兩人直到2003年退伍時,才確定了戀人關係。

令人傷感的是,兩人即將分別。

潘斌龍回家沒多久就去了北京,而史慧回到呼和浩特待業在家。

2004年春天,潘斌龍忐忑地問她:「我考上了中戲,你能來北京嗎?」

虎虎的小妞當即就回答:「我決定了,來!」潘斌龍簡直樂瘋了。

說走就走,史慧很快就來到北京,重逢的喜悅讓兩個人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可是高興了不到5分鐘,現實就給熱戀中的情侶潑了一盆涼水。

住哪?是他們首要解決的問題。

潘斌龍交完學費,身上只剩800元,只能給女朋友找一間小旅館先住著。

面對殘酷的現實,史慧不得不放棄繼續讀書的念頭,第二天就到大飯店的舞劇團裡應聘舞劇演員。

這個工作每月工資3000,最大的優勢是包吃包住,史慧很快就入職了,她的工作特別忙,和潘斌龍一周也只能見一次面。

史慧很懂事,每次拿到工資,會先拿出一部分寄回家裡,再拿出一部分補貼還在讀書的潘斌龍,最後留給自己的那一部分則少的可憐。

就是這樣,史慧用自己微薄的薪水,維持著這份風雨飄搖的感情。

2005年底,潘斌龍畢業了,兩人才終於住在了一起。

他們在北京軍區附近租了一間不到五平米的房子,小屋推開門便是床,他們的衣物就佔去了小半張床。

那段時間,史慧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咱什麼時候能住上帶廁所的房子啊?」

2006年初,臨近年關,潘斌龍去深圳演出,恰好這時房子租約到期,房東堅持要收回房子,史慧縮在冰冷的小屋內,哭著給他打電話,說她想回家,想念媽媽做的燴酸菜、燉羊肉。

她的哭聲深深刺痛了潘斌龍的心,他只知道一定要多賺點錢,讓她過上好日子。

第二天,史慧只能一個人搬家,天空飄著大雪,她拖著行李箱,在雪地裡一步一艱難的挪動著。

但是她沒有抱怨,她欣賞大潘的才華,相信他一定能夠出人頭地。

守得雲開見月明,潘斌龍沒有辜負史慧,他的事業漸漸有了起色,兩人也開始有了積蓄。

潘斌龍也如約給了史慧一個幸福浪漫的婚禮。

後來,兩人攜手走過了無數個春秋,一起承受了孩子流產的悲傷,又一起迎來了老年得子的喜悅,如今依舊恩愛如初。

這個女人自始至終都相信,總有一天潘斌龍會大火。

沒想到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

去年,一部由葛優主演的電影《兩隻老虎》在中國內地上映,故事講述了綁匪和人質因為一場荒誕綁架案,引發的一場啼笑皆非的事故。

這部劇可謂大咖雲集,除了葛優,還有範偉,趙薇,閆妮等。

沒想到,只出鏡了短短幾分鐘的潘斌龍,卻從當中脫穎而出。

他把劇中的角色「史劍」性格展現得既飽滿又完整,他回憶學生時代故事,念起那句熟悉的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令不少人為之動容。

能有如此精湛的表現,離不開每一個細節。

在拍攝《兩隻老虎》時,潘斌龍與葛優有一場扇耳光的對手戲,為了追求真實效果,潘斌龍拒絕導演提出的借位拍攝,主動要求真打。

當時怕葛優犯難,潘斌龍想出一個念詩打臉的創意,潘斌龍自己背詩,背不上來,葛優就打他一個耳光,這樣在嬉笑打鬧間就解決了葛優扇巴掌的尷尬。

《兩隻老虎》上映前,導演發布了一條拍攝花絮,視頻中葛優狂扇潘斌龍7個耳光,很多網友看過後都表示隔著屏幕都感覺很疼,即便葛優在打完之後給潘斌龍鞠躬道歉,但還是有人懷疑葛優真打。

葛優

很快潘斌龍站出來回應,說自己非常感謝葛優的這7個耳光,並且說這段對手戲值一個影帝。

他的這一行為,無疑顯示出了一個專業演員的素養,更展現了他的高情商。

他也因為這件事意外的被刷上了熱搜,徹底體驗了一把「火」的感受。

那時觀眾才終於知道了,這個看起來很眼熟,留著一撮小鬍子的演員叫做潘斌龍。

在當今這個演員靠長相吃飯的娛樂圈,樣貌平平的潘斌龍,只能靠演技憑實力出頭。

他完全不顧形象,只為能給別人帶去歡笑。

他自己默默承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說的最多卻是一句:「只要觀眾看到我能開心,我就覺得值了。」

他從接觸表演到被觀眾熟知,用了整整14年。

這14年裡,他或高光,或迷茫,或巔峰,或谷底,他從未想過要放棄。

他盡力的去演好自己的每個角色,用心去創作好每一個作品,不斷沉澱,默默深耕,厚積薄發。

正是他對表演的專注和堅持,更是他的篤定和初心,才成就了今天的潘斌龍。

猛蟲過江劇照

相關焦點

  • 與楊冪是同班同學,卻靠演小品出名,成馮鞏最美女徒弟受力捧
    2018年2月15日,央視春晚舞臺上一個叫《真假老師》的小品讓億萬觀眾忍俊不禁。作品講述了一個家政服務員,因為中學生僱主的父母常年出國不在家,被請求假扮成「媽媽」來迎接老師家訪的「烏龍家訪」故事。小品是由張小斐與賈玲、許君聰、何歡聯袂表演的,特別是張小斐那句經常掛在口頭的「焦頭爛額啊」,成了春晚熱詞。作為一名前去家訪的老師,張小斐的那條大長腿也特別引人注目,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一幫單身汪垂涎欲滴。其實,這並不是張小斐第一次上春晚了。早在2015年張小斐便登上央視春晚,跟馮鞏搭檔出演小品《小棉襖》,而迅速走紅。
  • 她是馮鞏的「女兒」,上4次春晚都不紅,34歲被賈玲帶火
    她是馮鞏的"女兒",上4次春晚都不紅,34歲被賈玲帶火但賈玲要比張小斐幸運得多,馮鞏收她為徒弟,也比張小斐出名更早。想要出名就得有自己的特色,先後登上了4次春晚的舞臺,張小斐卻一直都是不溫不火的。
  • 她是「馮鞏的女兒」上春晚4次沒火起來,如今竟被賈玲帶火
    她們都是每個行業的佼佼者,但不是每個人都很幸運,懷才不遇的明星,也不在少數兒,今天要說的這位才女,她就是馮鞏的女兒,能力比賈玲還厲害,上過四次春晚卻不紅,如今34歲被賈玲帶火,張小斐1986年出生於遼寧省鞍山市
  • 潘斌龍,被葛優狂抽7個大嘴巴,他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小人物
    2004年,他考入中央戲劇學院相聲表演班,拜馮鞏為師,他在《聲臨其境》節目說:「馮鞏是我乾爹,因為我已經有師傅,所以我只能稱呼他為乾爹」。潘斌龍說:「我沒想過要到達一個什麼高度讓別人去敬仰我,我覺得腳踏實地,踏踏實實做個演員最好,我覺得現在這樣就挺好的。」潘斌龍是一個不太愛鑽牛角的人,他在遇見一個事情的時候會時不時地跳出來重新判斷這個事物應該如何解決,去找尋新的視角或者是改變這個事物的本身。
  • 劉謙在春晚後臺被王力宏怒扇一耳光,這是為何?到底發生了什麼
    如果說世界上最著名的魔術師,那一定是大衛科波菲爾,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中穿越長城以及飛越大峽谷可以說是非常的出名,直到多年以後,觀眾才明白了當時的他是如何完成這個魔術的
  • 她是馮鞏「女兒」,上4次春晚獲章子怡力挺都不火,卻被賈玲帶火
    而馮鞏更是「春晚釘子戶」,多次登上春晚的舞臺,一句「我想死你們了賈玲是一個非常幽默的人,除了小品綜藝節目也非常有喜感,完全是為喜劇而生,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像賈玲一樣幸運。張小斐是一個東北姑娘,從小就聰明伶俐,非常有喜感,她其實並不是馮鞏的親生女兒,而是在春晚的舞臺上和馮鞏出演父女。
  • 拍戲扇耳光,應該來真的嗎?
    ,演員們也不希望自己被打,同時為了不傷和氣,基本上都是假扇的。,從扇耳光看演技。,海清也被打了18個耳光,打到嘴角都出了血。但在回去的路上想想又不確定,於是便回去想再確認一下,沒成想剛到就被村子裡的人圍了起來,其中一婦女上來就拽著他的頭,連扇了好幾個耳光。
  • 她是「馮鞏女兒」,上過四次春晚不紅,如今34歲被賈玲帶火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娛樂圈站穩腳,懷才不遇的人太多了,有的人可能出演一部電影就迅速走紅,而有的人卻不知要到何時才能熬出頭。今天要說的這位才女,她是「馮鞏女兒」,上過幾次春晚,卻依然不紅,現在已經34歲的她卻被賈玲帶火了。
  • 14次登春晚,58歲家庭破碎,3次拋棄馮鞏的牛群到底有多慘?
    而我們今天主要說的就是牛群,他14次登春晚,58歲家庭破碎,3次拋棄馮鞏的牛群到底有多慘?1987年,牛群和馮鞏一起登上春晚的舞臺,表演了《小偷公司》,兩人憑著這部作品,紅遍了大江南北,自此之後,牛群和馮鞏連續13年都活躍在春晚的舞臺上。
  • 春晚32年的「釘子戶」馮鞏都被「拔」了,蔡明卻聯袂葛優大秀A4腰
    19年央視春晚結束,各地方衛視春晚陸續開播,儘管春晚的競爭壓力巨大,但今年央視在節目和陣容上可以說取得了開年彩,不說有多驚豔,最起碼很真實,不在是以浮誇挺場面,全程尬聊、不知所云的晚會,嶽雲鵬、鍾漢良、葛優的一點小失誤並沒有讓網友揪著不放,反而總結出一長串春晚沙雕笑點,由此可見,相比程序化的無聊演出
  • 馮鞏的「女兒」張小斐:上4次春晚不溫不火,卻被賈玲一下帶火
    馮鞏的「女兒」張小斐:上4次春晚不溫不火,卻被賈玲一下帶火說到馮鞏,很多觀眾都非常熟悉了,他在春晚上給觀眾留下了很多經典的作品,也是一位「春晚釘子戶」了,不過在這些年,因為年紀的增大,對於演出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不過他在也退出舞臺後專心培養一些後輩人才,比如他的徒弟中,最出名的就是賈玲了。
  • 32年春晚釘子戶馮鞏,因90老母對央視提唯一要求後,突然「消失」
    從1986年馮鞏首登春晚開始,馮鞏已經連續三十多年出現在春晚的舞臺,在央視的大螢屏裡陪伴我們過小年。而大家每年準時守候的精彩小品和相聲,都是馮鞏和團隊提前至少5個月備戰的結果。馮鞏用詩中的一句「化作春泥更護花」來說明,他認為年輕人能站在春晚的舞臺上,是觀眾們所期盼的,他希望年輕的一代演員能夠成長起來,是老演員的責任,所以自己沒有出席春晚不叫作「缺席」。
  • 馮鞏春晚帶不紅「女兒」,顏值逆天卻不溫不火,賈玲接手瞬間翻紅
    馮鞏是春晚的常客,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多的好作品和經典語錄,這兩年他逐漸淡出了春晚舞臺,但是他的「後人」卻成了如今春晚小品的臺柱子,比如他最得意,也是最成功的弟子賈玲。之所以稱她為馮鞏「女兒」,是因為她很受馮鞏的照顧,在她沒有任何名氣的時候,馮鞏就經常帶她上臺表演,尤其是帶她上春晚,演了馮鞏的「女兒」,所以大家都把張小斐當成馮鞏女兒了。
  • 馮鞏:連登32次春晚,被稱釘子戶的他如今銷聲匿跡,他去哪了?
    7月29日,相聲演員馮鞏在社交平臺分享一個小視頻,視頻中馮鞏和他的小孫子一起出鏡,小孫子看起來靈動活潑。《建國大業》馮鞏2、馮鞏不僅事業發展順利,他的家庭也非常幸福,妻子馮鞏事業發展紅火也離不開艾慧對他全心全意的付出。
  • 1992年,馮小剛」背叛」馮鞏,從」親兄弟」變得有嫌隙
    馮鞏也真的是一個品格非常好的人,一朝成名並沒有讓他忘我,因為成功了一次反而是激發了他的鬥志,在登過春晚之後的馮鞏,接二連三地拿出好的作品回饋觀眾,也一而再再二三地登上春晚的舞臺為了扶持馮小剛,馮鞏邀請他為自己和搭檔寫段子,還給他們新籌備的小品寫劇本。馮鞏的小品漸漸出名,《今晚我們相識》、《串門》、《心願》等,其實都是馮小剛的創意。他們的距離變得越來越近,馮鞏也是真心想要提攜馮小剛。1992年,馮鞏聽聞馮小剛要給自己女兒做手術的消息,立馬退掉了一切工作去陪伴孩子。因為太小的孩子做手術的難度就在於如果哭了,撕裂了傷口,手術就白做了。
  • 她曾4次登上春晚,馮鞏怎麼捧都不火,誰知賈玲一帶便火遍全國
    春晚是中國人的傳統節目,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會看春晚,會選擇在除夕之夜和一家人坐在餐桌上面,一邊包餃子一邊看晚會,這就成了很多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所以說能夠登上春晚的人,會在一夜之間被全國人民所認識,以前就從春晚上面走出了不少的明星。
  • 馮鞏的「女兒」星途坎坷,曾四次上了春晚,居然因為賈玲才火的
    提起馮鞏,基本上在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他連續上春晚已達三十幾次,實力非同一般。馮鞏的那句「可想死你們了」,更是被廣為流傳,他的小品遵循藝術規律前提下,又強烈的反映出了尋常百姓的生活本質,有內涵又接地氣,真的很讓人喜歡。
  • 金玉婷:曾登5次春晚卻被人「惡語中傷」,如今靠禮佛拯救自己
    金玉婷她從小和別人的興趣就不一樣,別人都想當個科學家,當個運動員,只有她看著電視裡的演員默默出神,那時候可能她想的可能就是成為一名演員。隨後她想繼續深造,就把目光看向了上海戲劇學院,這也算是個名校了,但是金玉婷萬萬沒想到的是,本來自己的考試成績非常的不錯,畢竟那年金玉婷的專業課筆試成績是全國第一名,但是誰知道愣是沒接到上海戲劇學院的通知。
  • 「馮鞏女兒」上4次春晚不火被傳戀上已婚男,現34歲被賈玲帶火
    在娛樂圈,除了唱歌跳舞演影劇外,也有一些通過出演小品而爆火的,比如說趙本山、馮鞏都是通過出演舞臺小品而一炮而紅。除了他們外還有近期比較火的沈騰、賈玲等。都是出演舞臺搞笑劇從而走紅,今天說的這一個位「才女」不僅多次現身春晚,當過馮鞏的「女兒」,卻一直不溫不火。
  • 春晚搭檔老師馮鞏走紅,2年後淪為階下囚,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說起馮鞏這個名字,大家肯定都非常的熟悉了,之前我們在春晚的舞臺上可以每年都會見到他的身影。每一次看到他與觀眾所見面的方式都非常的不同,與觀眾們直接形成了一次對話,感覺就像是一個獨特的喜劇方式一樣。一個簡單的俏皮話,再加上一個生動的表情,一個滑稽的動作,瞬間讓觀眾們感覺參與了進來,更加的有喜劇感,這也是馮鞏一種非常獨特的喜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