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一句「好尷尬」無疑讓大潘潘斌龍紅遍了大江南北,這個出生東北的小夥子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用他自身的「煙火氣」抒寫著他的情懷。
我第一次知道大潘是在一個叫做《愛笑會議室》的節目裡,他不僅是一個搞笑的人還是那個最慘的人。
超人
很多人會記得《超人》,但《舞廳》卻是那個節目裡最高級的煽情。
《舞廳》裡,潘哥是那個年代的舞廳明星,身邊永遠有兩個小弟也總有美女排著隊等他跳舞。
過了10年潘哥的時代也發生了巨變,他手裡的那盤磁帶早已過時,他也和這個時代脫了節。
曾經的舞王只能拿著啤酒,用腳踩著節拍穩坐「芭芭娜」的冷板凳,再努力也沒法和年輕人打成 一片。
後來潘哥成了潘叔,面對時代的變遷顯然無力應對,大家也開始對他的存在開始感到疑惑,但復古之夜的存在和小弟的回歸成就了潘哥。
相隔幾十年再站到舞池的C位上重新當了把明星,立起尖領襯衫重新過了把癮。
大潘在《愛笑》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秉承著長相優勢成為所有節目中扮演女裝最多演員,他就是這麼一個演什麼像什麼,充滿生活閱歷,沾滿「煙火氣」的男人。
1996年潘斌龍入伍成為了一名文藝兵,還曾經和演員孫儷一起表演過舞蹈《荔枝飄香》。
2004年,他考入中央戲劇學院相聲表演班,拜馮鞏為師,他在《聲臨其境》節目說:「馮鞏是我乾爹,因為我已經有師傅,所以我只能稱呼他為乾爹」。
潘斌龍2008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公交諧奏曲》,飾演上錯車的老太太,從此走進大眾視野。
對比小瀋陽,春節晚會並沒有讓潘斌龍變得大紅大紫,而變成他厚積薄發的開始。
終於,10年後潘斌龍迎來了事業上的高峰,2018年他參演的《妖鈴鈴》、《西遊記女兒國》、《無名之輩》等電影作品,已累計了20多億票房。
他更是憑藉《無名之輩》獲第十屆澳門國際電影節「金蓮花獎」最佳男配角獎。
潘斌龍的出彩之處在於他不需要過多的技巧琢磨,也不需要華麗的臺詞場景設計,而是把他丟在角色的衣服和妝發裡,他就能很好的融入那個角色。
扮女裝
充滿了生活的氣息,俗稱煙火氣。
作為演員,他的外形佔不了什麼便宜,相比那些雙眼皮化了眼線的小鮮肉,他更像一個邋裡邋遢的大叔。
他在喜劇類劇集和電影裡演過許多小人物:服務員、蹩腳大夫、運貨司機、明星助理,他總是能與角色合二為一,讓人不禁懷疑那個角色是演員嗎?
而他豐富的人生閱歷,敏銳的洞察力,以及相聲科班出身積累的大量素材,也讓他轉型演員演繹這類角色信手拈來。
《無名之輩》裡的李海根就很驚豔。
無名之輩 劇照
做事慌慌張張看似毫無主見。那種好脾氣和唯唯諾諾幾乎從他柔軟的小捲毛和皮膚裡散發出來。
再去看他的微博更是滿滿的「煙火氣」。
雜亂的房間,不修邊幅的面容,是性情也好,是天賦也罷,做演員沒有把對生活的體驗感丟掉,還能順利融入到角色裡,這是演員的幸事,也是觀眾的幸事。
有人問他:「你有想過在演戲這條路上取得什麼成就嗎?」潘斌龍說:「我沒想過要到達一個什麼高度讓別人去敬仰我,我覺得腳踏實地,踏踏實實做個演員最好,我覺得現在這樣就挺好的。」
潘斌龍是一個不太愛鑽牛角的人,他在遇見一個事情的時候會時不時地跳出來重新判斷這個事物應該如何解決,去找尋新的視角或者是改變這個事物的本身。
他說:」正視和了解自己是很重要的,你要怎樣去了解自己,之後你選擇行業就會認為這是我自己一定能幹的,等你成功了一次,你就會越來越有自信,但也不要過度自信。」
2019年《兩隻老虎》上映,影片中喬杉飾演的餘凱旋在小時候被潘斌龍飾演的史劍扇了半年巴掌,長大後,葛優飾演張成功找到史劍幫餘凱旋「報仇」——打回小時候的耳光。
為求真實潘斌龍要求真打,這場戲他被足足打了7耳光,從影以來基本上沒有拍過打戲的葛優在拍攝結束後連連鞠躬賠禮。
有人問潘斌龍,被葛優扇耳光是種什麼樣的體驗。潘斌龍開懷大笑,表示很驕傲很自豪,「這麼多年來,有誰被大爺打過,只有我,這是我的榮幸」。
馬斯洛需求理論的最高層次就是人的價值實現需求。對於平凡的芸芸眾生來說,價值的實現或許是這一生中最想要達到的目標,可有時走著走著卻還是夢醒時分一場空。
認清自己的定位,回歸平凡、踏踏實實地才能不斷進取,潘斌龍既是如此。
一個好的演員永遠都不是高高在上的,一定是落地和接近生活的。
因為他要塑造的是生活中的角色,他不可能永遠都在一個高位置的,所以演員要在地上,甚至要在比地上更低,這樣才能夠去挖掘出更多的東西。
潘斌龍說,他能為這個行業付出自己的一生,所以他會牢記自己真正的本質是什麼,並且也會為此花費出自己所有的心血。而這個演藝圈最需要的便是這樣的演員。
縱觀大潘的諸多作品,不論是曾經的《老爸》、《大城小愛》,還是如今的《蒙上你的眼》、《人在旅途》,都已經超脫了純搞笑的範疇,而是加入了很多人文情懷,讓觀眾在大笑之後內心有所感觸。
有笑有淚,如此表現方式已經成為了「潘式幽默」的重要標籤。
小品《老爸》大潘用其「接地氣」的表演方式,詮釋了一位患有「健忘症」的「無辜」慈父,真實的詮釋再度引起社會大眾對「空巢老人」的關注,深度和意義相當深遠。
在與佳佳、張小斐一起合演的《大城小愛》中,不僅加入了殺馬特元素,還帶入了勁舞團的梗,更精彩的是結尾處國內老牌搖滾樂隊二手玫瑰出現在演出現場,並和大潘佳佳跨界聯袂演繹了一曲《瀟灑走一回》,引發現場大合唱。
網友對此激動的表示:「潘斌龍的小品很多都有情懷元素,真是太贊了!」
潘斌龍的情懷不僅表現在他的作品,而他的人生處處是情懷。
在2018年大紅大紫後,他又回到了最開始出發的地方——進行2019年春晚的排演。
有人好奇他為什麼還要回去演小品,他說:「我熱愛喜劇,我也熱愛演戲,兩者不衝突,只要力所能及,我也不想放棄任何一方。」
這個時代流行速食文化。太多人曲解了張愛玲的一句「出名要趁早」,就隨著這句話,一頭扎進湍急的浪潮裡,迷失了方向,忘了來路。
年少成名也許是幸運的,但這其中,總有像潘斌龍這樣的一群人,他們在堅持著,努力著守護著最初的夢想。
最近一次在「承德電商新業態產業建設宣發會」上有人問他::您願意為我們承德也帶帶貨嗎?
潘斌龍回答「我當然願意!我們來到承德,就是為了承德帶貨的。我,和我的團隊,都願意用我們最大的努力,幫助承德的企業,幫助承德的農民,幫助承德在未來的歲月裡,不斷進步,不斷進步,不斷進步!」
他就是這樣一位充滿情懷、腳踏實地、外表逗趣但內心充滿故事的平凡人。
真實和勤奮讓他有打動他人的資本,他就像我們身邊的小人物,沒有憤怒和悲傷的資格,他就像忙碌的眾生,來不及疲憊就趕忙投入下一段生活。
無論是在電影還是在小品中,潘斌龍始終是一個平凡的小人物在做著不平凡的事。
讓我們記住生命中的那些無名之輩,記住這些小人物。
泰戈爾的《人生旅途》選段送給大家:
我們生來都是旅人;假如萬能的天帝強迫我們在無甘頭的路上跋涉,假如嚴酷的厄運攥著我們的頭髮向前拖,作為弱者,我們有什麼法子?
啟程的時刻,我們聽不到威脅的雷鳴,只聽見黎明的諾言。不顧途中的危險、艱苦,我們懷著愛心前進。雖然有時忍受不了,但有愛從四面八方伸過手來。
讓我們學會響應不倦的愛情的召喚不陷入迷惘,不讓慘烈的壓迫用鎖鏈將我們束縛!
我是 幸福我們一起分享,苦難我們一同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