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優精彩演繹,上個世紀接地氣的京城小人物,盡在《卡拉是條狗》

2020-11-27 騰訊網

生活是什麼?一百個人有一百個活法,都覺得自己過得不如意,卻又想著比別人過得好。這部電影是上個世紀北京一個小市民的生活縮影。

經由葛大爺的演繹,真是讓人看完了就覺得百味陳雜,心裡跟打翻了各種調料罐子,什麼滋味都有。雖然是一部老片子了,卻是那種百看不厭的類型。

那個時候,葛優還不是大爺,但他的演技已經讓人覺得很驚嘆了。尤其是演京腔京韻的小人物,那真是手到擒來,溼溼碎啦。

這並不是一部節奏很爽得的片子,但裡面那種平實中帶著一絲調侃的風格顯然很適合葛優當時的狀態,所以拍出來的片子平實卻又耐看。

劇情梗概

故事從一條狗開始,那個時候,京城裡忽然就掀起了捉狗的熱潮,起因是因為一起狂犬病的發病,所以警察、居委會等組成了捉狗小組,見天兒的在皇城兒到處抓狗。

而男主的媳婦因為帶著一隻叫卡拉的小狗出來溜彎,於是狗就被警察帶走了。而他們只有十四個小時的時候來辦狗證,才能把狗給領回來。

男主叫老二,是一個妻管嚴,在家裡沒有任何地位,只有這條朋友楊麗送的小狗,對他是最友善的。儘管心裡著急,他也只敢跑到廁所對著牆罵媳婦,罵完還得想辦法去把狗要回來。

狗證一張就要5000塊錢,在當時那個時候,三年才能攢出這麼一筆錢,所以最開始他只是想著去楊麗那裡,拿另外一條和卡拉相似的狗的狗證來冒充一下。

誰知道這招還讓警察給識破了,不但沒領回狗,還被罵了一頓。然後他們又開始託人走關係,卻只得到了一隻名種小狗,對卡拉懷有感情的老二當然是堅決不要。

就這樣左想一個辦法,又想一個轍的時候,兒子又出事了。因為學校有攔路搶錢的混混出現,為了給同學出氣,兒子把小混混撞到骨折。

老二去派出所的時候,不但見到了卡拉還見到了被拘留的兒子。父子兩個在派出所就吵了起來。兒子對父親的輕視讓老二心痛得不行。

最終的結局也是模糊的,兒子出沒出來,卡拉的狗證辦沒辦,都沒有給出明確的交待,這樣的一個半開放的結果,讓人的心一直糾結到出現演員表的時候都不能釋然。

故事的發展瑣碎而平淡,就是京城普通的老百姓的日常,但整個故事看下來,心裡反而酸澀得不行。

葛優演繹的那分沉重,都包含在油膩的外表下面

油膩這個詞,在如今不是什麼好詞兒,但這也是一種狀態。經由葛優的演繹,那份油膩真的是從骨子裡都能透出來,小心而狡黠面對一切困難。

你說不上來他哪兒討厭,但就是喜歡不起來這樣一個人物,卻也是恨不起來。他在家裡似乎一點地位都沒有,所以才會那麼在乎卡拉的存在。

就象他說的:「在家裡我得變著法兒讓別人高興,只有卡拉是變著法兒讓我高興。」

就這麼一句話,一個小人物卑微而渴望的小情緒就細緻入微的展現在了觀眾的面前。這樣一個男人似乎在我們身邊有著許多,平常都不怎麼注意。

但卻一直若有若無的存在著……當然,這樣的男人是不招人喜歡的,但也不招人厭惡,似乎就象是遊移在我們生活裡的塵埃,稍稍有點礙眼,卻不值得關注。

配角的精彩也是不容錯過的

除了葛優,其實電影裡面還有不少演技不錯的演員。年輕的夏雨,在裡面飾演那個識破了老二小伎倆的年輕警察。雖然只是一個很少鏡頭的小角色,但一個幾句話,一個表情,就把那個時候派出所裡的小年輕兒,給演繹得非常到位。

帶著點囂張又有著一點人情味兒,就是我們小時候見到的那種小民警的感覺。而李勤勤飾演的楊麗,是送給老二狗的那個朋友,一個有風情的女人。兩個人之間那種有點曖昧卻非常世俗的友情。

如果不是地道的京城人,還真是感覺不出來。最出彩的就是丁嘉麗了,她在裡面演老二的妻子,一個強勢卻非常賢惠的女人。說實在的,這個演員演技是真的好,但因為形象在當時的環境下真的是不符合主流審美,耽誤了她的發展。

一個平淡的故事,卻引出萬千情緒

其實這個故事基礎還是有點單薄,即使有後面兒子的戲份也顯得過於平淡。但就是這麼一個平淡的故事,即使放在如今,也能讓人一下子就沉浸進去,代入感非常強烈。

所以說,再平淡的故事如果有個好導演,那就會出現奇蹟。已故導演路學長是和賈璋柯一個朝代的人物。

他們兩人比較相似的,是都喜歡用家常裡短或者平凡人家的故事來,反映當代的種種變遷。但不同的是路導的風格相對來說要溫柔得多,不象賈導演那麼犀利,總是拍一部禁一部。

其實拍戲除了理想之外還是要掙錢的,沒有資金來源,你怎麼能拍出自己理想中的好電影呢?所以路導的這部作品,雖然也是經由小人物的日常,來訴說人性和某些社會現象,不過卻要含蓄很多,而且並不晦澀。

一部電影如果讓人看了要猜了又猜,那看電影的樂趣何在?就算是文藝片也是一樣的,太過晦澀難懂,也許就是曲高和寡。

要知道白居易這麼大個詩人寫出來的東西還要給不識字的老太太念呢,聽懂才會傳唱出去。這連古人都懂的道理,有時候偏偏很多有名的導演就是不想明白。

這部片子之所以經過歲月洗禮後,還能讓人有重刷的興趣,除了接地氣之外,就是他即使要嘲笑某些制度或者人物,也會用一種幽默而婉轉的方式表現出來。

雖然看完後覺得心有點堵,但卻不會真的哭出來。這樣的小人物你我身邊都有,甚至可能就是你我,葛優演繹出來,所謂一地雞毛的生活,既如是,但依舊要過下去。這,就是導演要對我們說的。

相關焦點

  • 市井小民的悲哀——記《卡拉是條狗》
    當年葛優演的《卡拉是條狗》是2003年2月上映的,同年9月份就出臺了養犬管理規定的修改條例。辦狗證的費用就直接從影片所講述的5000塊變成了1000塊,並且去掉了94條例中「嚴格限制」四個大字。01《卡拉是條狗
  • 《卡拉是條狗》:小人物的困惑和迷茫以及影片真實意義所在
    《卡拉是條狗》是大陸第六代導演路學長,在2003推出的一部反應中國社會底層生活現狀的現實主義影片。該影片講述了老二的老婆玉蘭在小區院裡遛狗,因為沒有養狗證,愛犬卡拉被警察帶走。都市喧囂的生活,把生活在社會角落裡的小人物的煩惱與生活狀態給掩蓋住了。但是,導演路學長卻將鏡頭對準了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勞動階層,通過對瑣碎的日常生活的演繹及人性的訴說,再現當代都市小人物充滿困惑與迷茫的真實生活狀態,從最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了最深刻的社會意義,引人深思。
  • 一個演員為角色所能呈現的極致卑微,從《卡拉是條狗》看葛優
    但有別於主流認知的非傳統的葛優,《卡拉是條狗》裡的「老二」沒有了他身上慣有的幽默和乖戾,即便是被視為他喜劇標籤之一的發聲吐字也充斥著平實的味道不會引發鬨笑。葛優為角色成功褪去了自己在觀眾心裡所有的既定印象。
  • 卡拉只是一條狗,但狗的主人老二呢?也形同一條狗—這才是片名
    葛優和丁嘉麗主演的《卡拉是條狗》是導演路學長電影中《卡拉是條狗》的片名在告訴人們卡拉只是一條狗,但狗的主人老二呢?也形同一條狗。老二習慣於這樣,不單是物質上的窘迫,更是一種心理定勢——在沒有庇護的屋簷下,小人物就得緊貼地面。
  • 《卡拉是條狗》:貧賤夫妻百事哀,一條狗,戳破中年人的難言之隱
    為了一條狗,最後觀望半天,只能去找送他狗的舊情人楊麗幫忙。楊麗是老二在麻將桌上認識的「牌友」,兩人一度關係曖昧,這段過去自然也成了妻子玉蘭翻不完的舊帳。楊麗一度告訴老二,卡拉不是什麼名貴的品種狗,不值得花五千元上戶口,建議他不如花個幾百塊錢,買條新狗。但是老二堅持,他和卡拉有了感情,只要卡拉。楊麗為此四處託關係幫助老二。可是幾經周折,狗還是沒能撈回來。
  • 都是狗惹的禍——《尋狗啟事》與《卡拉是條狗》
    一部非常現實的當下作品,同時也讓我們自然想到2003年的《卡拉是條狗》。一個寒門學子,一個下崗工人,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兩位男主的命運並沒有因為知識的改變而不同,恰好都拴在了狗的身上。老二救回狗就能繼續活著的意義,廣勝丟了狗就丟了前程。順利通過畢業答辯,留校,顯然不是鞍前馬後伺候三年就可以的。潛臺詞擺在那裡:一條狗都看不好!要你何用?!
  • 演員李勤勤青澀照曝光,因《卡拉是條狗》獲獎,曾有兩段涉外婚姻
    說起李勤勤這個名字,廣大影視觀眾可能不太熟悉,但她卻是一位出鏡率非常高的演員,也曾在許多影視劇中出演過角色,如她曾飾演過《北京故事》中的趙莉莉、《卡拉是條狗》中的楊麗、《笑傲江湖》中的定逸師太、《京華煙雲》中的牛太太、《川島芳子》中的婉容皇后、《一雙繡花鞋》中的金美霞、《我的醜娘
  • 「新世紀」中國電影藝術審美賞析《卡拉是條狗》
    筆記分享----《 卡拉是條狗 》 路學長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小人物也有寵物影片分析之一:小人物老二的形象刻畫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pictures from the internet 本片故事的主題聚焦在卡拉被抓後的十八個小時內
  • 要不是葛優這張劇照,我真不知道中國還有這麼牛的一部電影
    在電影《卡拉是條狗》裡,葛優飾演的老二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中年「社畜」,稀裡糊塗活了大半輩子,到頭來似乎一無是處。一、飾演小人物見長的葛優,在片中再次締造了一個十分鮮活的小人物。這張流傳於網路上的劇照,就是出自這部電影。
  • 《卡拉是條狗》:既是解救狗,更是解救生而為人的最後尊嚴
    「1994年5月1日,《嚴格限制養犬規定》開始施行……」這樣一行字幕後,《卡拉是條狗》的故事,正式開始。卡拉是條狗,而《養犬規定》則規定養狗必須辦狗證,可卡拉沒有狗證。所以,這行字幕不僅是電影的開始片段,還是整個故事的發端。
  • 潘斌龍,被葛優狂抽7個大嘴巴,他註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小人物
    相隔幾十年再站到舞池的C位上重新當了把明星,立起尖領襯衫重新過了把癮。他在喜劇類劇集和電影裡演過許多小人物:服務員、蹩腳大夫、運貨司機、明星助理,他總是能與角色合二為一,讓人不禁懷疑那個角色是演員嗎?而他豐富的人生閱歷,敏銳的洞察力,以及相聲科班出身積累的大量素材,也讓他轉型演員演繹這類角色信手拈來。《無名之輩》裡的李海根就很驚豔。
  • 細數葛優葛大爺在電影中的經典形象
    葛優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幾乎所有有名的演員都出過爛片,唯獨葛優葛大爺是個特例,只要有他出現的電影,幾乎部部都是精品該片改編自王朔的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講述了四個年輕的自由職業者突發奇想,開辦了一個「好夢一日遊」業務,承諾幫人們過上夢想成真的一天的故事。
  • 《我是餘歡水》開播,現實主義題材接地氣,郭京飛演繹小人物逆襲
    今天,由孫墨龍導演,王三毛、磊子編劇,郭京飛、高露、苗苗等主演的都市題材網絡劇開播,講述了底層小人物餘歡水的悲喜人生。在看這部劇的時候,不由地被裡面曲折,坎坷的情節,人物悲喜交加的命運所牽動,同時,又被郭京飛,高露接地氣的表演,紮實的演技所折服。
  • 《我和我的祖國》54位演員演技大排行,葛優第一雷佳音榜上有名
    但《我和我的祖國》成片奉獻在大家面前的時候,觀眾發現這部片完全不是應付差事,而是精心製作,參與的幾位導演都盡了心力,參與的演員也都沒有保留,一起奉獻出的一部精彩的影片,看得人熱情澎湃熱淚肆流。結果,在票房上,絕殺後兩者,7天就輕鬆拿下20億,最終衝到30億完全不在話下,反倒是後兩者,尤其是《攀登者》,已經被遠遠甩在了後面。
  • 從顧家男人葛優談起
    葛優把賀聰帶回家的時候,葛優的父母打心眼裡喜歡她,也希望他們早日成家,但是賀聰的父母覺得演員多是些朝三暮四的人。儘管女兒再三解釋葛優不是那樣的人,但是父母態度依然強硬,賀聰是個孝順女兒,她不想讓父母傷心,忍痛決定向葛優提出分手。思前想後,賀聰將葛優約到了公園,向葛優告知分手內情。
  • 小人物 小故事 演繹難解的鄉愁
    小人物,小故事,演繹難解的鄉愁——我看影片《我和我的家鄉》馬 平寧浩、徐崢、鄧超等人導演,葛優、黃渤、範偉、閆妮、鄧超、沈騰等人主演,張藝謀總監製的影片《我和我的家鄉》,國慶、中秋長假期間首映,據說口碑頗佳,票房不錯。
  • 國慶檔:讓英雄更接地氣,小人物煥發異彩
    近6年的國慶檔,商業主旋律電影找到了一種全新模式,在市場和口碑上尋求到了平衡;開心麻花團隊的喜劇異軍突起,迅速找到了它的觀眾;港式動作片憑藉口碑的力量試圖挽留觀眾,而國慶檔銀幕形象也完成了從商業動作明星為主,到後來主旋律商業變奏下的英雄與普通小人物交相輝映的演變。
  • 角色固化演技稀爛,葛優的被黑,拉下了演藝圈欣欣向榮的假象
    雖只有20多分鐘的長度,但這段戲足夠有料,葛優也憑藉爐火純青的演技,把小人物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 網友也紛紛評論:「縱然只有20分鐘,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我想這就是對葛優演技最好的肯定。
  • 葛優 | 「我變禿了,也變強了」
    葛優則「靜」得多,是為數不多不開通微博,也不願上綜藝的明星。曾有人說世間有10001個葛優,10000個是他的飾演的角色,還有1個是他自我。加上趕上了城市青年下鄉的年代,即使出生在北影廠大院的葛優,也是特別的「接地氣」。所以,他早期作品中的角色大都是這種,沒什麼大本事,有點小狡猾,骨子裡特善良還略帶悲情的平頭小老百姓形象。「本色出演」的葛優,成功刻畫人物形象攬獲大把榮譽的同時,觀眾也不自覺的將葛優的形象與這種小人物建立了聯繫。
  • 一代名優,天下無雙:葛優電影排行榜
    這部作品能夠封神,葛優絕對是居功至偉!他為華語電影貢獻了一次耀眼的偉大表演!福貴的形象是電影殿堂表演教科書的典範!和他許多經典喜劇完全不同的是,你完全看不到他喜劇表演的痕跡,福貴就是葛優,葛優就是福貴,他完全塑造了這個角色,這是殿堂級的表演!福貴這個角色也讓葛優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華人坎城影帝。但葛優似乎一點也不看重這個表演最高獎項,他說拍這部片沒掙錢,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