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攝影和紀實攝影有何故事可講?攝影記錄與表達故事的方法特點又有何不同?9月25日晚,湖南攝協新聞紀實攝影委員會在長沙天河藝術館舉行首次《天河夜談》公益學術交流活動,就「碰撞攝影理念,激發創作靈感」這一主題開展攝影交流。
△活動現場。
本次活動邀請湖南攝協副主席、中國攝影最高獎《金像獎》、兩屆國展金獎獲得者、「德藝雙馨」藝術家張黎明和湖南攝協理事、紅網圖片頻道總監明健飛作為主講嘉賓,湖南攝協新聞紀實攝影委員會主任、湖南日報圖片總監劉謙主持,現場20多名嘉賓、影友齊聚一堂,面對面欣賞主講嘉賓作品,進行評圖交流。
△活動現場。
「攝影的每一個瞬間都有它特定的含義,無論是記錄還是表達。」明健飛是一名資深的攝影記者,他首先展示了他近年來由新聞攝影逐漸轉型的過程中一組長沙街頭拍攝的作品。他認為,照片實際上一種媒介,是表達自我的感受,也是傳遞所表達的意義,「比如拍香港回歸,這樣的事情它有意義,那麼照片就有價值,所表達的就有意義」。
△活動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攝協副主席張黎明現場展示100餘幅紀實攝影作品,引發大家熱議。「整組片子其實有一個名字,叫《你見過他們的臉》,這些臉都是最平常的臉,我們都見過,但是他們有很多的故事,需要我們去看見並有感而發。」他抬了抬嗓子繼續說到,「無論是商業攝影還是紀實攝影,都可以通過運用影像手法,結合歷史、哲學、藝術等多種藝術手法來表達鏡頭的視覺語言,將眼睛看到的世界,變成鏡頭看到的世界,並給人以巨大的解讀空間和視覺衝擊力。」
△活動現場。
現場,與會的嘉賓影友也紛紛暢所欲言。湖南攝協新聞紀實攝影委員會秘書長、長沙晚報視覺新聞中心副主任石禎專說,「此次活動令人十分震撼,張黎明主攻商業攝影,但他的紀實攝影作品同樣具有極強的穿透力,讓人印象深刻;明健飛則跳出新聞攝影框架束縛的藩籬,拍攝隨心,追求自由心境。這樣淋漓盡致的攝影理念交流和碰撞,無疑讓大家對以後的活動更為期待。」
△活動現場。
據了解,《天河夜談》由湖南攝協新聞紀實攝影委員會主辦,天河藝術館承辦,是我省紀實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搭建的一個經常性公益學術交流平臺,擬定每月一期,邀請二到三位攝影名家作為主講嘉賓,每期徵集20名影友參與活動。活動現場各抒己見,進行學術爭鳴,全程強調互動性、專業性和趣味性,幫助廣大攝影人和攝影愛好者不斷受到啟發。
以下是張黎明紀實作品《你見過他們的臉》中的一部分,以及明健飛拍攝的長沙街頭,看大師們的作品,你的感受是怎樣的呢?
張黎明作品:
明健飛作品:
近期必看文章
文字|王渠平
來源|HPA攝影網 編輯|陳明謀
===============
喜歡的話就點贊並轉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