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被日趨精良的特效慣壞了眼睛,只有越來越恢弘精緻的大片兒,才能讓他們激動。」
這句話道出了一個事實——特效正在成為驅使觀眾買單的動力。
作為國內影視視效領域的佼佼者,諾華視創可以根據項目的不同,從自有的人才庫中,甄選出符合項目屬性的視效人才、製片管理人才和藝術家團隊,為片方提供全流程的定製化服務,例如前期視效方案,PREVIZ,現場指導,DIT,美術概設,現場視效解決方案,數字特效製作,DI以及其他CG表現形式的設計與製作。諾華視創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後期」那麼簡單,而是進行了「前置」,比如說從劇本梗概階段就能提供視效引導方案。
而「第一製片人」對它的好奇,源於今年有兩部飽受好評的電視劇《從前有座靈劍山》和《九州縹緲錄》的幕後特效皆出自其手。
「炫酷」不一定是好特效,
與劇情完美融合才叫成功
今年「工業化」這一表達頻繁出現在影視內容創作者的話語體系中,而大家達成的一個普遍共識是,作為工業流程中的重要一環,特效始終不容忽視。
作為業內知名的特效製作公司,諾華視創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西四環外的北塢創新園,至今由其參與的影視作品有電影《微微一笑很傾城》《唐人街探案2》《記憶大師》《繡春刀II:修羅戰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心理罪》《鐵道飛虎》和電視劇《蜀山戰紀1&2》《無心法師2》《天盛長歌》《古劍奇譚2》《從前有座靈劍山》《九州縹緲錄》等。
在一個跌宕起伏的行業背景下,歷經七年存活至今,還擁有了160多人的特效團隊,諾華視創不可謂不成功。
諾華視創被片方頻頻相中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從正在熱播的《從前有座靈劍山》中,可以窺見一二。
從題材上看,《從前有座靈劍山》是仙俠的一種,在這類虛構題材中,導演和編劇往往會展現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而特效的存在就是讓「想像」變成「影像」。
電視劇播出之後,升仙大會的金橋、冰風谷、望月犀、地稜針、九尾狐等都成為被觀眾津津樂道的「名場面」。
▲金橋
▲靈劍派劍冢
▲「地稜針」打鬥場面,效果震撼
在不少專業人士眼中,生物特效是最難製作的類別,好在諾華視創在此之前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例如《微微一笑很傾城》中的盜賊「孟東行」。
▲孟東行渲染效果圖
最值得一提的是,諾華視創自主研發的一套CG生物毛髮系統,專門處理毛髮的質感、形態、走向及運動問題,目前已完美解決了動物毛髮這一國內外CG技術難題。
▲諾華視創代言人NONO
而在《靈劍山》中,鎮守在第一關卡的望月犀是武力值的體現,因此一定要起到讓人望而生畏的效果。在此之下,諾華視創結合犀牛的外貌特徵、皮膚紋理、犀角構造等等,設計了多個版本,以供給主創們進行選擇。其中,包括望月犀的變大,變小,以及與人物的互動等動態效果也都一一進行了設計,並提前做出拍攝方案的預演,確保後期拍攝可以順利高效的開展。
▲望月犀模型
▲望月犀進化中
▲大怪獸來啦
在諾華視創的製作團隊看來,特效最理想的呈現狀態,不是喧賓奪主,而是錦上添花。與劇情達到和諧統一,是諾華視創在做《靈劍山》時的標準。
例如,在電視劇開頭,穿插了很多可愛的動畫風格場景,這是特效製作團隊根據《靈劍山》輕喜古風劇的題材定位設計而成。
▲片頭動畫
具有拍攝思維,
讓「技術」與「藝術」完美融合
《九州縹緲錄》共拍攝了288天,而特效製作就花費了210天,足以見得其工作量。而一直以來,諾華視創始終秉持著「科技為本,藝術為魂」的宗旨進行特效製作,這也就意味著諾華視創對特效製作有著高標準,而為了踐行這一標準,迫使著諾華視效成為業內少有的以「拍攝思維」來指導特效製作的後期製作公司。
在拍攝《九州縹緲錄》期間,特效團隊緊緊抓住原著中的史詩氣質,不僅在視覺上呈現恢弘大氣的質感,還最大程度地賦予其美學意蘊,我們可以感受一下。
▲南淮城全景
▲房頂追逐
「鬼市」是觀眾反饋中評價最高的「名場面」之一,特效團隊建造了數以百計的房屋資產,並且製作了點點的燈光,不僅加深了鬼市的縱深感,還提升了鬼市的神秘感。
▲鬼市
而在「演武場」這場重頭戲中,有不少觀眾在微博感嘆:「這得請多少群演啊?」,但其實,在實際拍攝過程中,不僅拍攝場地只有演武場的四分之一,人數也遠不及畫面展現的那麼多。
▲演武場
殤陽關一戰,堪稱九州世界最經典的一場戰役,而諾華視創也製作了中國電視劇史上CG資產最多的一場戲,除八萬多士兵外,還包括501面軍旗,和50個投石車,及兵刃器械無數。
▲九州軍營
▲九州殤陽關
毫無疑問,《九州縹緲錄》在技術美學下締造的想像奇觀,無不體現了國產劇的最高技術實力,並得到了觀眾的普遍讚揚。
經過多部優秀作品的市場檢驗,諾華視效在影視全流程服務和視效、拍攝解決方案上的專業性得到了片方的充分認可,吸引了眾多合作者慕名而來。
自主研發並掌握核心技術,
特效公司才不會被「卡脖子」
考察一家特效公司是否具有潛力,絕對不能僅僅看以往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公司的研發能力是否能跟得上時代。據了解,在特效技術領域,基本上六個月一次小革新,兩年一次大革命。
而在自主創新方面,諾華視創始終走在行業前列,其自主研發的數字虛擬演員系統和CG生物毛髮是一直領先於國內的核心技術,而融合了道具、場景、人身、面部等全方位數據採集的3D掃描平臺更是國內獨創。
而在9月18至20日,全球矚目的第四屆華為全聯接大會(HUAWEI CONNECT 2019)上,諾華視創再一次走進大眾視野,由公司自主研發的一套基於虛擬拍攝的子品牌:nebula也在本次大會中亮相。
nebula是諾華視創基於UE4開發的一套虛擬拍攝工具集合,可以即時選擇任意拍攝工具並實時預覽拍攝畫面,配合Optitrack的動捕環境,能夠實現靈活快捷的預演拍攝與製作。
通過該平臺實現拍攝前的虛擬預演拍攝測試,可以幫助導演、攝影師、及燈光美術,甚至剪輯等主創人員,實時預覽其創作意圖,節省現場拍攝時間和成本,提高拍攝效率。
▲現場展示圖
▲諾華視創Nova Film虛擬拍攝平臺
曾經有行業者表示,如果從技術層面來看,國內的頂級特效足以比肩好萊塢,但將視野放置整個影視工業體系中看的話,國內的影視特效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即便前途坎坷,也仍有一大批像諾華視創一樣的公司,砥礪前行,一點一點地縮短與好萊塢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