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樓盤網
如果是在過去有人說一線城市的房價會下跌,那可能會被人當成瘋子,但現在樓市調控之後一線城市的房價是真的出現了下跌,其中最明顯的城市就是北京。得益於嚴格的樓市調控政策限制,數據顯示北京的二手房價格從最高時期的7萬多下降到了現在的5萬多,每平米差不多跌了2萬元左右。例如前幾天就有媒體報導稱,北京某小區的商住房價格最高點的時候一套50平米左右的房子能賣到320萬,但現在該小區50平米左右的房子掛牌價只有190多萬元。實際上在目前樓市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除了商住房之外,有些房子真的不適合普通人購買,否則就有很大可能虧本。
第一種:小產權房。中國現階段的房價已經根本就不是普通居民能承受的,特別是在大城市裡更是如此,例如相關機構給出的數據就顯示,深圳的房價收入比已經超過35。在這種房價水平下大部分購房者都買不起商品房,因此不少人就把主意打到小產權房身上,畢竟跟商品房比起來小產權房的價格優勢十分明顯,有時候甚至比普通商品房便宜一半。但問題是小產權房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小產權房沒有個人產權,而且交易也不受法律保護。因此一旦出現糾紛的話,那麼購房者最後很有可能會面臨「房財兩空」的局面,這是所有購房者都不能忍受的事情。所以就算小產權房再怎麼便宜,購房者也儘量不要買。
第二種:市區老破小。樓市在政策的作用下已經走上了健康穩定發展的道路,而且在十四五規劃強調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之後,未來5年裡樓市都會朝著房住不炒的方向發展。因此現在買房的時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關注發展的居住屬性,而從這方面來看的話,市區裡的老破小根本就不適合居住。因為不管是從發展本身來說,還是從社區內的配套來看,老破小的居住體驗都十分差,例如現在很多老破小都沒有停車位。那麼為什麼以前老破小會受到購房者的青睞呢?那是因為他們買老破小都不是為了居住,要麼是為了教育,要麼是為了拆遷補償。但現在行情變了,這些因素都在削弱,而且棚改拆遷退出樓市,也不可能靠拆遷發財,所以老破小對普通人來說已經沒購買價值了。
第三種:高層住宅。上半年的時候國家出臺文件對建築高度進行限制,這其實就透露出一個信號,那就是以後市場上的高層住宅的價值會降低。實際上現在也有很多專家不建議購房者買房高層住宅,因為高層住宅存在的缺陷十分明顯。例如出行方面就十分不方便,三四十層的房子上下樓必須要靠電梯才行,如果遇到停電那就完了。而且高層住宅的維護也是一個難題,就算有物業公司願意維護,但成本也比一般的房子高,而這些維護的錢到時候還不都是購房者自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