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萬方:學會真誠創作是對父親最好的紀念

2020-12-23 騰訊網

110年前的今天,在天津意租界二馬路28號(今河北區民主道23號)小洋樓裡,誕生了一位影響著中國話劇史進程的男嬰。在他23歲時,他以筆名「曹禺」在《文學季刊》上發表了自己創作的話劇《雷雨》,成為中國現代戲劇裡程碑式的作品,一舉奠定了他作為中國話劇史的開拓者、奠基人之一的地位。

曹禺寫作時。萬方供圖。

關於他的生平與作品,已經不需用過多的文字去贅述,藉此曹禺誕辰110周年之際,新京報記者特別專訪他的女兒,知名編劇、劇作家萬方,從發問曹禺對於當下戲劇的影響,至女兒眼中的父親等等一系列的問題,盡力還原另一面的曹禺,也想探尋我們今天如何讀曹禺?

女兒眼中的曹禺:晚年的父親像「繁漪」

新京報:每年大概這個時候都會去「看望」曹禺先生,今年有什麼特別?

萬方:今年其實跟他說了很多事,最主要的還是跟他聊了我剛出的新書《你和我》,寫的是我爸媽的故事。我記得當時周圍沒有人,我說得很大聲,「如果你讀了,你可能對有些情節會感到不舒服,但是我相信你再仔細想一想,會覺得其實這樣寫也挺好。」

很多涉及父母的「秘密」,我當時在寫的時候會猶豫要不要寫出來,但我覺得他們就是這樣生活的,他們是我的爸爸媽媽,如果不照他們生活的樣子寫對不起他們。他應該會懂我,也會喜歡這本書。

曹禺與妻子方瑞及女兒萬方 。萬方供圖

新京報:從什麼時候起,覺得「我的爸爸跟別人的爸爸不一樣」?

萬方:我從來沒有拿他去跟別的父親比較,從來沒有這麼想過。實際上,當我真的寫了東西,尤其在他去世之後,我慢慢成熟之後,你會發現他跟別人是一樣的,只是我把他看作一個寫作者,一個劇作家的時候,才會更多地想到他跟別人的不同。

他不同於別人的表現源自於他的真誠,這一點無論對我的寫作還是做人都有影響。儘管他是一個著名的劇作家,大夥都會捧著他,但他心底裡從來沒有覺得自己與眾不同,他一直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這一點深深影響到了我,實際上對創作也是非常有好處的。這是我從他身上感受到的一種非常可貴的品質。

新京報:新書中了解到,他曾多次寫信鼓勵你寫作,他期許你成為劇作家嗎?

萬方:他其實最希望我們能搞科學,畢竟文學在那個時代被批判成「大毒草」。我16歲插隊,後來去當兵,當科學家肯定不可能了,所以他希望我既然選擇寫作,就好好幹。他從來不是希望我能揚名立萬,只是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吃這碗飯,很單純的想法。

曹禺為女兒講故事。萬方供圖

新京報:似乎父親從來沒有正面出現過對你的批評或者建議?

萬方:是的,在我的記憶裡,他從來不會當面說我們的問題,至少對我的教育都是通過書信解決問題。在我家,遇到任何關於寫作的問題他都會說,「來咱們查字典」。我們家最多的是字典,任何一點點疑問立刻要查得一清二楚,他從來不會告訴你,「不要這樣,不要那樣。」作為父親,他讓我們能夠自由成長。

新京報:曹禺先生的母親在他出生後便去世了,似乎對他的一生影響極大?

萬方:這點深深影響到他的作品。我說他愛女人,很重要是他對母親的愛。作為一個孩子,想到母親為了自己的生命19歲就去世了,他愛的對象便消失了,他把這種愛全部注入在作品裡所有的女性形象中,這個很重要。

他對女人有著最深處的愛,可憐她們,憐惜她們,同時他的性格又是一個憐香惜玉式的男人,尤其他寫《北京人》裡的愫方,我認為是他所有作品裡最愛的人物。

新京報:在「苦悶」的背後,曹禺先生是什麼樣的?

萬方:苦悶從「文革」開始,從他整個人再寫不出東西來。晚年他確實可以說是以苦悶與痛苦為主,但他表面上並不是這樣,他依然保持固有的真誠,骨子裡的真誠是他的生命所在,也是他的本色。

新京報:你曾寫道「繁漪」是父親的化身。

萬方:晚年的曹禺就像「繁漪」被困在周家,由於她渴望生命,渴望自由,但她不得不向命運低頭,這種狀態特別像他。所謂後來我想到「雌雄同體」,其實也是我這次寫書時才忽然意識到的,他身上對於女性的理解甚至超過很多女性,在他的內心既是女人又是男人。

新京報:父親停留在你記憶裡最深的瞬間是什麼時候?

萬方:肯定是老年,我最熟悉的是他老年。我的回憶中最清晰的就是在北京醫院,他坐在沙發上,我一進病房,他看見我,一扭頭眼睛一亮,「小方子,你來了!」他把手伸出來讓我走到前面,攥住他的手,他就會親親我的手背。我便很自然地在他身邊坐下。

老年在讀《紅樓夢》的曹禺。萬方供圖

這個時代我們為什麼還要看曹禺?

新京報:自1934年發表首部作品《雷雨》,你覺得76年來他的作品一直存在著普世價值嗎?

萬方:曹禺的作品一直蘊含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他吃透了戲劇的精髓。首先他作品的藝術性非常高級,如同有些戲劇作品可以歷經數百年被大家所接受,關鍵還在於作品的藝術高度與生命力是經久不衰的。曹禺寫的是人性,人性不分新舊,可能有些東西隨著時代、隨著生活環境、隨著人們看待生活的眼光會發生變化,但人類在共同生活的境遇下,很多東西是永遠不變的。

其次,曹禺作品最有價值的一點就是,他的作品像一塊磁鐵一樣能夠吸引觀眾走進劇場。從有戲劇到今天,我們在搞戲劇創作的人,當他們真正掌握了戲劇的矛盾,衝突,結構,語言,懸念等這些因素的力量,才使得像《雷雨》這樣的作品可以上演將近80年,甚至我相信他能演到上百年。

新京報:田本相先生曾評價曹禺作品的「當下性」即是「反封建主義」,如果這麼多年後我們還在繼續看曹禺的作品,你認為他作品中有哪些特質是仍然具有當下性的?

萬方:如果作為個體,甚至在今天去理解他的作品,比如像《雷雨》中繁漪這個人物,實際上最重要的是,她不甘於社會把她放在那樣的位置上,她不接受,她要反抗,她嚮往自由。其實對於自由的渴望要高於所謂「反封建」的意義,這是我爸爸作品的靈魂。只是因為他是生活在那個社會的人,那樣的壓迫是作為一個創作者時刻能感受到的,所以他要去把「反封建」這種憤懣表達出來。

在舞臺上的青年曹禺。萬方供圖

新京報:曹禺的作品一直在不斷改編上演,你如何看待這些作品在各個時期的變化?

萬方:我爸很開放,不同的人,不同的導演,不同年代的人,不同年齡的人,他們對於曹禺的作品都應該有自己的想法,猶如他也一直給予我在創作上的開放自由。其實他到老年,越寫不出來的時候,越能體會到自由創作是多麼可貴。

談到改編的態度,我覺得其實不同藝術形式永遠無法用同一標準去衡量,如果改編經典,你必須有一種「是它,而又不是它的感覺」。不是它,幹嗎要改編,自己新寫一部作品就可以,但要完全是它,又何必改編,照著演不就行了。

新京報:你覺得曹禺的作品有他獨有的一種戲劇美學嗎?

萬方:戲劇美學應該說跟創作者無關,所謂戲劇美學,應該是評論家和研究者的事情。無論編劇還是作家,所有的思考都是蘊含在情感之中的,只要有了情感才能有戲劇。

我也是一個編劇,評價戲劇和創作戲劇完全是兩類學問。創作戲劇需要的是悟性、靈感、創造力。我爸也說過,「你們問我《雷雨》是怎麼來的?繁漪是從哪來的?肯定生活中有,張家太太,李家少奶奶,但現在讓我說怎麼寫出的《雷雨》,我說不出來。」他真是說出了寫作的真諦,你真的在寫的時候,心裡應該有一處是很明亮的地方,但同時你又是混沌的。因為我們的生活從來不是非黑即白,要寫真實的生活,就要擁有一顆真誠的心去寫生活中的真相、人性。人性絕對不像心理學研究那樣把事實排列得明明白白,都是混沌的。

工作中的曹禺。萬方供圖

創作《雷雨後》:站在父親肩膀上的創作

新京報:改編《雷雨》創作《雷雨後》並在今年公演,是出於什麼想法?

萬方:想改編《雷雨》實際上是在某一瞬間突然產生的。我看過《雷雨》不同劇種的改編,我曾甚至一度認為,絕對的尊重原著、原汁原味才是最好的,因為我相信,既然它是經典演了那麼多年,至少在作者心目中它是最完美的。但後來我不斷看到國外有了那麼多的好戲,包括對契訶夫、莎士比亞、易卜生的作品,國外都做了完全不同的舞臺呈現,我的戲劇觀念在發生深刻的轉變。既然那麼多人都想改編《雷雨》,我作為一名編劇為什麼不試試?尤其對於比較成熟的編劇來說這是一個誘惑,改編《雷雨》過程中其實需要很多技巧,怎麼來運用這些技巧,對於我而言是很有誘惑力的。

新京報:在《雷雨後》裡,你也巧妙的將《雷雨》部分橋段融合了進來。

萬方:實際上我在創作改編的時候,沒有想到這是一個寫《雷雨》之後的續集,絕對不是這個意思。改編《雷雨》肯定是要讓即便沒有看過《雷雨》的觀眾,也能知道《雷雨》裡發生了什麼,這是我的一個初衷和我要達到的目的。

新京報:其實這是一次站在父親肩膀上的創作。

萬方:當然是站在他肩膀上。但改編他的《雷雨》讓我覺得是一個特別有趣的事。作為編劇真正的寫作,首先你得覺得有趣,改編《雷雨》就是這樣的感受。

新京報:會對12月上演的連臺戲《雷雨》和《雷雨後》有何期待嗎?

萬方:現在我沒法說,因為我不知道法國導演的《雷雨》和《雷雨後》是什麼樣子,但不管什麼樣子,我認為都應該是好的,因為《雷雨》已經演了近80年,現在由一位外國導演來執導,又是一位很有經驗的導演,他一定會關注到排出的這齣戲是為了給中國觀眾看的,我希望他是這麼思考的。

曹禺與萬方。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最後我很好奇地想問,你覺得現在我們紀念曹禺先生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萬方:對於只是聽說過曹禺名字的人,看到有他的戲在上演,能買張票進去看看,我覺得爸爸肯定會特別高興。他就是為觀眾寫作的劇作家,他寫的東西能夠有人看,這是他最高興的事兒,看似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事情,但這是對他最好的紀念。

對於了解他的人,要從他的作品和他的身上感受一種真誠的力量。尤其對於了解他的作品,了解他的生平的人而言,無論演員,編劇與演員都可能通過他的作品,找到一條通往如何真誠創作的路。

新京報記者 劉臻

編輯 田偲妮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演員肖戰與萬方女士對話文字版
    演員肖戰與編劇萬方女士對話文字版整理by肖戰_bot裡面有些話確實值得我們深思,不管是對於藝術的追求,對於創作的尊重,對於人生的思考都很有意義。很喜歡萬方女士書裡一句話,「沒有一條道路通向真誠,真誠本身就是道路」。
  • 肖戰與曹禺女兒編劇萬方對話完整文字版,激蕩藝術思想人性的火花
    7.31紀念曹禺先生誕辰110年特別直播,北京保利、央華戲劇、戲劇東城、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話劇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集結諸多舞臺之星演繹曹禺先生及其衣缽傳人、著名編劇萬方女士的經典戲劇片段,伴隨優美的戲劇歌曲,也有新一代青年演員肖戰與前輩藝術家關於戲劇、當下和文化的坦陳對話。現場還由重量級嘉賓宣布即將舉行的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的大型演出活動。
  • 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特別行動及青年演員肖戰和萬方老師的對話
    學習強國、人民日報、北京日報、北京衛視、北京青年報等主流媒體報導<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特別行動>及青年演員肖戰和萬方老師的對話採訪相關!與前輩藝術家跨時空對話,致敬經典!
  • 編劇萬方對話演員肖戰:於苦難中,驚羨人間煙火花開遍
    小編很喜歡主持人在介紹編劇萬方老師和青年演員肖戰時的開場白,「並不是導演組安排了什麼問題,而是因為一位年輕演員,他在看了曹禺先生和萬方老師的戲,劇本,書之後,有感想有疑問,然後他列了一個問題清單,託人轉給萬方老師,所以我們就把這兩代人的對話安排在這裡,有請編劇萬方、青年演員肖戰。」
  •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再放肖戰和萬方老師對話,演員肖戰未來可期
    肖戰而十分湊巧的是最近《中國人民廣播電臺之文藝之聲》重溫了青年演員肖戰與萬方老師的對話,這次對話的意義非比尋常。這是兩代人的傳承,也是老一輩藝術家對新生一代的照顧。肖戰《央廣電臺之文藝之聲》再放肖戰和萬方老師對話,意義深遠最近,《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之文藝之聲》官方帳號發布了肖戰和萬方老師對話的錄音版。
  • 肖戰榮登《北京日報》,跨界與萬方對話,年輕人表示受益良多
    八月三日,多日未見到身影的青年演員肖戰空降現身於保利劇院,與編劇前輩萬方老師就創作、戲劇經典、表演以及自己的種種疑惑進行對話,對於看了很多遍這次對話的人而言,也是收穫頗多,驚嘆於萬方老師人格魅力和對生命與藝術的感悟,也對演員肖戰的謙遜努力由衷拜服。
  • 肖戰走進《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直播間,老前輩一席話受益匪淺
    風淡雲輕,細水長流遇見小九九點擊關注,帶你追劇聽歌追綜藝七月最後一天的驚喜,新鮮的肖戰出現在了《紀念曹禺110周年》直播間,與老前輩萬方開啟了一段意義非凡的對話。此次紀念曹禺先生的舞臺上集結了諸多舞臺之星演繹了曹禺先生及其衣缽傳承人萬方女士的經典戲劇作品,在直播中萬方就聊到了獲得老舍優秀戲劇劇本獎的《冬之旅》。此次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的主題是「戲劇人在戲劇中之用自己的職業關注自己的人生」,關注自己的人生,是一個很貼近現實也很有意義的主題。
  • 萬方挖掘父親曹禺深層情感世界:細讀父母情書,十年寫出「你和我」
    但在曹禺的創作後期,他苦悶自己再也沒有能夠寫出優秀的話劇作品來,再也沒有能夠重返自己的藝術巔峰狀態。萬方作為曹禺的女兒、同行,她是如何理解父親的精神困境?萬方是曹禺第二任妻子方瑞的大女兒。而曹禺愛上方瑞時,自己已經是有家室的人。作為女兒,是如何在內心看待父母愛情的?
  • 曹禺之女萬方:我遺傳了父親對生活的敏感
    曹禺提到過,《北京人》中的愫方是以他的愛人方瑞為原型進行創作的。愫方和方瑞一樣堅韌、從容、勇敢。方瑞和曹禺相愛,即使他久久未能離婚,她也無視輿論的壓力和家人的勸阻,義無反顧地和曹禺結為伴侶。結果方瑞的父親至死也不接受曹禺這個女婿,永遠不願意踏進女兒在鐵獅子胡同3號的家。方瑞在十年浩劫中因服用過度的安眠藥去世,那時候萬方只有二十多歲,還在東北插隊,還不會太關心和反思父母的生活。
  • 「向劇作家致敬2020」萬方作品展演啟動 | 致敬經典 對話當下
    攝影:蔡園著名劇作家萬方女士出席,中國戲劇文學學會駐會副會長羊馳、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孫曉燕、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鄭芳、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遊局演藝科科長田曉東、北京市東城戲劇家協會主席王斑、北京市東城戲劇家協會秘書長林芝等活動指導和支持單位的領導及嘉賓,《新劇本》雜誌主編林蔚然、中國戲曲學院教授王九成、著名希臘戲劇學者羅彤、寬友文化總經理高建城、
  • 《央廣之聲》回顧肖戰、萬方對話,演員肖戰,否極泰來
    楔子近日,在廣播電臺《央廣之聲》中,再次回顧了肖戰、萬方老師的那一次對話,思想深刻,意蘊邈遠,每一個聽眾都能從中獲益,每一種經歷也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感召著現在,並影響著未來。而演員肖戰,也一定會否極泰來。
  • 肖戰出席曹禺先生誕辰直播活動,和萬方老師聊戲劇聊人生
    作為人氣偶像同時也是一名演員的肖戰,今日參加了紀念偉大的劇作家曹禺先生誕辰110周年的特別直播。他今天以青年演員的身份對話了中國十分有名的劇作家萬方,同時萬方的另一個身份就是曹禺之女,其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要數《空房子》、《空鏡子》了,它們都曾在電視劇播出時不僅收穫了好評,還掀起公眾空前的討論熱度。
  • 萬方《你和我》新書發布 濮存昕追憶曹禺
    發布會上,劇作家、曹禺的女兒萬方,濮存昕,詩人、文學評論家楊慶祥分享了《你和我》的閱讀感受,並就「你所不知道的戲劇大師曹禺」這一話題進行深入討論。  在《你和我》中,曹禺之女萬方,穿行在歲月之間,經過十年糾結,決心正視母親曾經「第三者」的身份,以毫無保留的姿態講述父親母親的過往。這裡有民國閨秀的愛情,曹禺與巴金一生的友誼,家書裡的父女深情。
  • 曹禺老先生110周年誕辰直播,萬方女士為青年演員肖戰答疑解惑
    他以青年演員的身份,以曹老先生和他女兒萬方女士所出書籍讀者的身份,以一個戲劇後輩的身份帶著自己的疑問參與了這場直播紀念活動。肖戰參與的環節在這場接近一個半小時的直播裡時常為12分鐘,他一共提了5個問題。那肖戰都問了些什麼問題,又解決了些什麼疑惑呢?一起來看看。
  • 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特別行動直播_前輩藝術家萬方與青年演員肖戰
    #肖戰直播#肖戰紀念曹禺誕辰110周年特別行動直播青年演員肖戰與前輩藝術家萬方關於戲劇當下個文化進行了一場跨時空的坦誠對話 @X玖少年團肖戰DAYTOY 短短一席話,受益匪淺 「終將有一天 這些痛苦會呈現出積極的一面
  • 「向劇作家致敬2020」萬方作品展演啟動
    活動啟動現場  12月21日,由中國戲劇文學學會、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遊局指導,水木川影視文化傳媒、菊隱·藝術匯主辦,北京市東城戲劇家協會支持的「向劇作家致敬2020」萬方作品展演在北京菊隱劇場啟動。值此特殊契機,「向劇作家致敬2020」推出曹禺先生的女兒、著名劇作家萬方作品展演,選取《你還彈吉他嗎》《報警者》兩部作品進行劇本朗讀,並以此紀念曹禺先生。  萬方是著名劇作家、小說家,從八十年代開始創作小說,同時創作舞臺劇、電影及電視劇本。代表作品有電影《日出》《黑眼睛》、電視劇《空鏡子》《空房子》《女人心事》、話劇《冬之旅》《關係》《雷雨•後》等。
  • 肖戰萬方對話獲官媒報導!黑子稱其碰瓷曹禺?汪海林暗諷粉絲文盲
    主持人:「並不是導演組安排了什麼問題,而是一位年輕演員,在看了曹禺和萬方老師戲,有感想、啟發和困惑,所以把我們就把這兩代人的對話安排在這裡。」 近日,作為青年演員優秀代表的肖戰,參加了紀念曹禺誕辰110特別行動的現場直播!演員肖戰與前輩藝術家萬方的交流對話,值得細品,讓人受益匪淺。
  • 萬方新作《你和我》面世
    書中,萬方寫她的父親曹禺和母親鄧譯生(方瑞),更寫出那一代知識分子的靈魂掙扎。萬方近日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說實話,寫這本書的初衷是為我媽媽。」她說,寫父親曹禺的書很多,她也寫過,但母親54歲就走了,沒有為母親做過任何事情,這是她心裡永遠的痛。
  • 雨夜·對話·肖戰·青年·希望
    對話。肖戰。青年。】下午在醫院,突然從頭條看到這段視頻,一時激動,在視頻下連發兩條評論。我最近也發現了,我是個評論帖比主題帖火的主,難為幾位頭條友不管我發什麼都跑來點讚,那是遙遠星空的互相輝映。今夜又雨。夜雨敲窗,心卻靜。一。我重新好好聆聽這場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