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外女主內」,是中國許多家庭的婚姻觀,也是大多數家庭奉行的觀念!在他們眼中,男人只需要負責賺錢養家,照顧孩子和家庭的事情就全部交給妻子。
在男人的眼裡,妻子就應該在家安心的相夫教子。但是,你知道嗎,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和母親對孩子的愛是完全不同的。
由於父親的缺席,孩子對母親的依賴也會越來越大,在孩子眼中,只有母親的存在,「父親」對他的印象實在是太過模糊。以至於在某些情況下,容易鬧出尷尬的局面。
近日,一位父親去幼兒園接孩子放學,結果孩子見到爸爸並沒有想像中的興奮,反而是一臉懵逼,老師也表示不認識孩子的父親,所以拒絕孩子被接走,急得這位爸爸大喊:我真是他爸爸呀!
這位父親表示,由於自己平時工作很忙,很少有時間陪同孩子,也從來沒有去幼兒園接過孩子。這天下班較好就打算去接兒子,結果鬧出了這尷尬一幕。
經過再三確認,兒子也終於喊了「爸爸」,這才順利接走。這位父親表示,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往家長懷裡撲,就自家兒子沒有任何反應,感覺好失望啊,並稱非常理解老師的做法,這樣的老師才是真正負責人的。
父親對孩子的影響
一個孩子的成長,既離不開媽媽的教育,又離不開爸爸的陪伴,雖然爸爸和媽媽對於孩子來說都非常重要,但是父親的影響會遠遠超過媽媽,這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一種親情。
現如今,孩子可能與媽媽或老人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多,爸爸忙於工作,所以一般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其實這是非常不好的一種現象,沒有爸爸的陪伴,孩子容易產生許多問題
01容易產生自卑
沒有爸爸陪伴的孩子,性格上會變得比較內向,做事情會變得畏畏縮縮,小心謹慎,不像其他男孩子那樣大大咧咧,無所畏懼。
當他看到別的小朋友有爸爸陪著打籃球、爬山、騎自行車,做一些比較刺激驚險的運動項目和遊戲,從心裡會深深的羨慕別人。一想到自己除了媽媽,就是爺爺奶奶陪伴,時間久了就容易產生自卑的心裡,認為自己是爸爸不疼的孩子,對以後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02沒有陽剛之氣
因為缺少爸爸的陪伴,常年在母親的薰陶下,性格也會變得柔柔弱弱,沒有一點男孩子該有的陽剛之氣,做事前怕狼後怕虎,終究成不了大事。
03戀母情結
缺失爸爸的陪伴,對男孩的影響要比對女孩的影響更大一些,爸爸常年不在家,或是在家也不陪孩子玩,慢慢的父親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就會被排擠出去。
他們會把所有的愛都轉投到母親身上,對他們來說,爸爸是「無足輕重」的存在,更多的是傾向與對媽媽的愛,從此產生戀母情結。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做,才能成為一位合格稱職的父親呢?
首先,就要多陪伴孩子;孩子都特別依賴媽媽,這是因為母親給予了很多的關懷。當爸爸的有空可以與孩子多做一些親子遊戲,多帶孩子出去走一走,然孩子增長見識,給孩子足夠的父愛,給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態。
其次,要和孩子多溝通交流;如果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那麼就要和孩子多溝通交流。尤其是父親,更加要與孩子多交流,畢竟爸爸與媽媽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只有充分的調整好孩子的心態,長大後才能像個真正的男子漢。
最後,在孩子面前儘量減少暴力手段;有些父親性子暴躁,稍有不慎就會動粗,其實越是這樣越容易叛逆。而且大人之間也要減少吵架的頻率,即使有矛盾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吵鬧,只有這樣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才會最小。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愛和母愛都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子女,父親的作用不可低估,父親的角色不可替代!無論父親有多忙,記得晚上要多抽一點時間陪伴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缺了誰都不行。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