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幼兒園的孩子都是家長親自接送,原因無非是保證孩子的安全,同時讓壞人沒有可乘之機。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小小的環節,也會出現尷尬的情況。
前段時間發生這麼一件事:爸爸去幼兒園接孩子,孩子一臉不認識,老師立刻提高警惕——這孩子你肯定接不走,親爸也不行!
爸爸去幼兒園接娃老師攔住不讓接,老師:你是誰?
幼兒園放學後,爸爸早早來到了幼兒園門口,說實話,這是他第一次接孩子放學。
爸爸原本想給孩子一個驚喜,沒想到孩子見到爸爸後,立刻愣在了原地,表現出一臉的不認識,甚至連「爸爸」也不敢叫。
老師看到這個情況,立刻問爸爸:你是誰?爸爸無奈的說:我是他爸爸啊。
老師又問孩子:認不認識這個人?
孩子被問的一臉懵,更是一句話不說了。
老師很敬業,立馬提高警惕,扭頭就把孩子往學校裡推。
爸爸看見孩子被推走,瞬間著急了,不停揮動右手說:等會等會,我真的是他爸爸啊。
老師聽到爸爸的話,又把孩子拉出來,再問孩子:「他是不是你的爸爸?」
這時候,孩子才慢慢反應過來,是爸爸來接他放學了,然後緩緩地張開胳膊,小聲喊了句:「爸—爸」。
老師聽完頓時笑出了聲,其他圍觀的人也跟著笑,原來這位「著急上火」的男子,還真是孩子的爸爸。
這才用手護著孩子,把他送進了爸爸的懷抱。
事情曝出後,很多網友被孩子的反應笑翻了,也有網友稱讚老師負責任,不過對於爸爸的評價是:
「是不是爸爸平時付出太少了,要不然怎麼孩子看到爸爸後,都沒有反應。」
後來爸爸說,實際情況真不是這樣的。
平時是奶奶接孩子放學,但送孩子上學都是他來送。因為上班時間太早了,把孩子送進校門口就走了,並沒有見過老師,這次又是第一次接孩子放學,所以,才有了這件尷尬的事。
分析:
網友之所以對爸爸這麼評價,原因是:
我們提到「爸爸帶孩子」,似乎總有一種「不靠譜」的感覺。
因此,還出現了很多「冷颼颼」的詞語,比如:「喪偶爸爸」、「詐屍爸爸」、「缺位爸爸」,等等。
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情況並不是這樣的,相比較多年以前,現在的爸爸們很重視育兒,尤其是現在80、90後的爸爸們。
只不過在育兒方式上,和媽媽有一些區別,這是「本性」使然。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
「媽媽代表大自然,大地與海洋,是我們的故鄉;爸爸則代表思想的世界,法律,秩序和紀律。」
至於為什麼「爸爸帶孩子」會留下很多負面印象呢?
這誰也不能怪,要怪就怪個別的「豬隊友」走歪走殘路線了,正如那句話:「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你說,是不是這樣?
我們繼續聊,「爸爸帶娃」有哪些好處
爸爸帶孩子的好處實在太多了,帶給孩子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並且長輩和媽媽都無法替代。
在「正面管教」的書中提到:
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勇敢;不容易出現心理層面問題;孩子的社交能力、智力、情商,相比較孩子本身而言,有一個質的飛躍;等等等等。但是,很難為情的一種情況是,爸爸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具體不知道該咋做!
是啊,都知道爸爸帶孩子有無法替代的好處,而且非常得重要,具體該怎麼做?
儘量花時間陪伴孩子?輔導孩子寫作業?給孩子購買他喜歡的東西,或是帶他出門遊玩?……
這些都不能達到「爸爸帶孩子的好處!」
很簡單的一個比方:一位爸爸每天花24小時去陪伴孩子,就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因為缺乏相關知識,單靠常識去教養孩子,難達到「優育」的目的。
所以,從現在開始閱讀2本相關書籍,是最理想、最有效的方法,而且永遠不要嫌教育孩子太晚了。
在此推薦「正面管教」這套書:(媽媽們也要看哦)
這套書共8冊,而且我個人全部讀過,書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國際上正確的主流觀點;同時讓你面對繁雜的育兒書籍,在選購中少走很多彎路。
不過,更令你驚喜的可能是,這套書籍的價格。全8冊,168元。(點擊上方連結卡就能購買)
話題內容:你會為了孩子,花時間讀2本書嗎?你讀過的哪些書,可以幫助孩子更健康、更快樂的成長?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