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話啥意思?

2020-12-22 村裏白哥黑嫂

農村的俗話就一個原則,那就是通俗易懂。像是這句「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就是完美的證明。

很多人看到這句俗話時,由於第一句的緣故,會莫名向不好的地方想。其實這句俗話說的是養生和世故。

農村俗話的意義便在於此,我們不能因為它通俗易懂就覺得很土,朗朗上口和簡單明了才是最難的,一堆詞堆砌在一起,讓人看得一頭霧水並不是什麼好句子。

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咱們分別說一下。

一、這句話的意思

這句話如果連在一起解讀,可以簡單歸總為:老了別縱慾,年輕別瞎補,富了別亂飄,窮時別遠走。

分開來解讀的話,這裡的殘精是個泛指,並不是單指某個方面,不會露出什麼會心笑容啥的。精氣神是一個人的外在氣質,比如我們看一個老人,有的八十歲還很精神,有的則老態龍鍾,這就是精氣神的外在表現。

這裡的不洩殘精,泛指要注意保養自己的身體,不能肆意的去揮霍自己的身體。

不知道為什麼,現在有的年輕人莫名的開始把進補作為一種流行,這其實是不可取的,年輕人精力旺盛,對於身體的需求會完全接受,這個時候盲目進補會導致身體產生依賴性,出現本來不需要補,但補來補去補成了不補不行。這不是得不償失嗎?

人富之後,難免會覺得自己很成功,說的都是真理,做的都是正確,這就屬於亂飄,沒有任何人能張嘴講出真理,真理是無數次的失敗和眾多經驗的總結產生。所以,這裡的大屋是個隱喻,並不是單純的指大房子,住大房子什麼事都沒有,只要自己負擔得起,但不能飄。

人窮志短,馬瘦毛長。人旦窮了,你在鬧市裡住著找不到一個親戚,你在深山裡住著,別人能把你門檻踩斷。

所以,當窮了時,你別想著遠行,這名話是想告訴我們這個。

二、這句話有道理嗎

我們對於農村俗話這類東西,理解時要有個基本的辨識,那就是,凡是教人向善和教人學習的俗話,這類是不會過時的,也不會失去其意義。但別的俗話就有可能因為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導致失去意義。

就這句話來說,基本上是有道理的,人不能也不要肆無忌憚的去揮霍自己的身體,君不見古代有多少當太子時身體強壯的人,但當了皇帝後,由於不克制自己的欲望,導致早死,所以這個不克制自己是沒有好處的,這個在現代也適用。

年輕人不亂補也是符合身體機能的,好好的補什麼?形成營養剩餘?堆積起來當存貨嗎?身體是個循環系統,也是一套很複雜很高級的調節系統,不要自己把這套系統去搞亂。

富了一定要低調,不能因為富了就處處高調,這隻有壞處而沒有好處。所以,我們說這句俗話基本上是有道理的。但最後一句窮不行遠路在現在已經不太適合。

現在出行更加的方便,在家鄉貧窮,可以外出討生活,只要勤勞,現在餓不著人,雖然不能跟富人比,但靠自己勤勞也可以好好地生活下去。

最後:有一類人,為了顯示自己的叛逆,對於一些警示的話總是表現出蔑視甚至是鄙視,這種做法是可笑的。 為什麼顯得可笑呢?要知道這些是前人對生活經驗的總結,你可以理性思考,也可以去辨識,但不能上來就鄙視,應該持有謙卑之心。您以為呢?

相關焦點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從字面意義上很容易讓人想歪,想到男女之事,但是現在的很多詞彙和古漢語中的詞意不一樣,就拿精這個字來說,古人所說的精是指人的「精氣神」,在古人的心中,精氣神這三中東西是構成人體的基本要素,是主宰人的整個生長和發育以及衰老的過程,所以說一個人要是「精氣神」沒有了,那麼這個人的身體也就快不行了。
  • 老祖宗告誡: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話要告訴我們的是,不要仗著自己年輕身體好就不知道節制地放縱自己,為所欲為去吃一些大補的東西,住大房子,要學會腳踏實地、踏踏實實地做人。老不洩殘精年輕的時候很多男子都會覺得自己精力旺盛,不知道節制,各種為所欲為。可在老年之時,精氣越來越少,若是精氣使用過度難免對身體造成傷害,而一個男子若是把所有精氣都用完了,身體自然也就垮了下來。關鍵的問題是,怎樣才算「不洩」呢?
  • 農村「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意思
    農村老話「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簡短易懂,又富含深意,聽老人言則身體倍棒,健康長壽,如果不聽老人言,那可能就是要吃虧了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幾句老話的意思。老不洩殘精:何為「殘精」?人上了年紀之後,真的是不比年輕時,精氣神大不如前,從眼神裡就能看出來,老人的眼神不像年輕人眼神那樣炯炯有神,兩眼放光,而是雙目無神。這體內殘存的精氣肯定是不如年輕人了。這個時候用中醫的話說,就要斂氣,而不能逞強,否則更傷元氣了。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怎麼理解?
    中國有很多俗語,俗語是古人通過長期對人們的生活觀察得出來的經驗之談,往往這些經驗之談,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都是藏有大智慧的。就好比「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樣的俗語。下面我們逐一解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首先先說何為老不洩殘精?大概的意思就是人老了,一定要注意養精蓄銳!這裡的精大致就是精神頭的意思,要保持充足的精力,要注意休息,做好身體的調理。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現在還有用嗎?聽了反正不吃虧
    不過,這位著名軍事家、西楚霸王項羽卻因為不明白「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的道理,最後落得個楚歌絕唱、烏江自刎的結局。中國人善於總結社會規律和相關經驗,並編製成朗朗上口的諺語用於警示自己和告誡後人。我們常說的「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便是較為經典的俗語。
  • 張平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祖宗的大智慧,絕了!
    然而這種做法其實並不可取,老祖宗們甚至還因此而將其與其它的事件並列,稱其為「人生四忌之首」,並且總結提煉成為了極其簡單的俗語,前兩句我們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
  • 老祖宗為什麼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難道高屋大宅不好嗎
    比如說,在我們村裡有老人經常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當時還很不理解,為什麼要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有錢了住個大房子,難道不好嗎?窮困潦倒的時候,不應該走去,尋找新的機會嗎?不是有句老話說「衣錦還鄉」,還有說「人挪活,樹挪死」嗎?直到最近才明白,原來「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什麼意思?生活智慧受益一生
    ,"天天練長跑,年老變年少。"等等,這些俗語簡單易懂,整潔明了,而且大家都耳熟能詳。而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它是什麼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呢? 從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上看,可能許多人會曲解,其實它是說年事已高的老人更應該注意身體,不能消耗太大的精力去做事了;而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應該少吃些大補之物來養身體。那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啥意思?都聽過懂的人卻不多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一句有關養生之道的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古人的養生智慧什麼是養生之道?養生之道指的是修身養性,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在古時候,人們就尤其重視養生之道。而養生之道一詞,出自莊子的《養生主》。《莊子養生主》:"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唐成玄英疏:"遂悟養生之道也。"
  • 民間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啥意思?
    我對有一句俗語記憶猶新,叫「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的俗語,你明白這句俗語的含義嗎?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句俗語蘊藏的奧秘是什麼?這句俗語指的是男性,一個男人從出生到年邁後,精氣神是有限的,一旦精氣神缺乏,身體各方面都出出現問題,尤其是腎臟方面。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句句在理
    俗語的隨意性和通俗性更受人們喜愛,於是在民眾之間流傳廣泛,雖然隨意粗俗,卻是至真至理,正應了那句話「話糙理不糙」。那麼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什麼意思呢?這個真是老祖宗的金玉良言,經驗之談。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
    農村俗語確實是有「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話,當然了這樣的話,是很警示意義的。我們現在看這一句話,可能有點難以理解了。畢竟在我們如今看來,富人住大屋,才是有身份的表現。很多商人,他們都是住在繁華地段的別墅裡。也只有這樣的人,才是主流社會上最為富有的人。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俗語是過去老一輩人,根據農村的家境富裕程度,和房宅的風水總結出來的一句俗語。『』富不住大屋『』,過去財富講究聚集,那麼財富怎麼才能聚集的多起來,人家才能富裕起來,過去更多的要在修蓋房宅上下功夫,而且有許多講究,其中之一就是住宅不能過高過大。寬敞疏鬆就不聚財,會發生錢財洩漏,人家富裕不起來。所以過去修宅都比較矮低。大屋住人同樣和財富有關。一家子如果人口多住大一點的房屋,尚無什麼,人多出入看見熱鬧有氣氛。不覺得也什麼不妥。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何意?老祖宗的話飽含智慧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是何意?老祖宗的話飽含智慧!以前人們的思想比較保守,一旦說到男女之間的事情,都會閉口不談,而這也導致很多人對這方面的知識比較缺乏,也使得很多人由於不注意這方面,導致身體年紀輕輕就出了問題。
  • 「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後兩句才是精粹,說出人們養生通病
    除此之外,不得不說,現代人年輕人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無可置疑的是,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這就代表著這個國家之中有非常多的人力資源。人力資源能夠促進一個國家的強壯發展,也能成為國家發展的壓力。只能說,任何事物都是具有雙面性的,人口也不例外。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住大房子不好嗎?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我國比較典型的傳統農耕文化思維,強調的是居住安全,出行安全。俗語在現在的人們看來比較保守,從過去的社會背景來說,表現了舊時農村人過安穩日子的心態。1、富不住大屋富不住大屋,意思是說,富即便家裡很富裕,可以蓋很多的房子,住大間房間,但家庭成員睡覺的臥室不能太大。這裡的屋,指的是屋間,尤其指臥室。
  • 揭秘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話實際上是更適用於在古代的時期。這也是古代人經過長時間觀察得出來的一個至理名言。我們都知道,現在富有的人,住的屋子很大,往往都是別墅。一般住別墅的人,也都是有保姆的。所以,現在住大屋我們是不難理解的。
  • 深層看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些值得深思
    在農村,有很多流傳很久的俗語,這些話都是前人的經驗或者是對生活的總結,每一句都值得我們借鑑和深思,比如這句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意思來說:就是人有錢了、富裕了,不要住大房子,如果沒錢比較窮,就不要走太遠的路,那表面的意思就是這樣,但是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 俗話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祖宗留下智慧
    如今有錢人喜歡買大房子,往往是幾百平方獨棟別墅,到處投資房地產。事實上如果你買了這麼多房子,你就會住在這麼大的地方,也許是因為富人的想法和普通人的想法不同。不過,大房子似乎很有格調,這也是事實,人們一看到房子,就會知道你是一個非常殷實家庭。
  • 「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啥道理?男人早懂少吃虧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老祖宗用他們的聰明智慧,總結了許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會吃千頓香,亂吃一頓傷」「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腿軟不同房,肉軟不吃涼」「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等,中國自古以來都十分重視這一些,這一些俗語飽含古人養生智慧,既然可以歷經千年歲月滄桑而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