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現在還有用嗎?聽了反正不吃虧

2020-12-22 娜娜食記

引言

宋代「千古第一女詞人」李清照十分推崇項羽此人,曾經作詩《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不過,這位著名軍事家、西楚霸王項羽卻因為不明白「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的道理,最後落得個楚歌絕唱、烏江自刎的結局。

中國人善於總結社會規律和相關經驗,並編製成朗朗上口的諺語用於警示自己和告誡後人。我們常說的「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便是較為經典的俗語。這個俗語在項羽的故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不過現在你知道這個俗語的後面兩句是什麼呢。

▲「西楚霸王」項羽劇照

項羽,秦朝末年政治家、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公元前206年,項羽率軍攻佔鹹陽後,帳下的謀士奉勸他定都鹹陽。不過,項羽以「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為由極為乾脆的拒絕了。這句話的意思是富貴之後不回到家鄉,就好像是在夜裡穿著華麗的衣服行走,又有誰能夠看到呢?

▲ 項羽和虞姬劇照

可是項羽萬萬沒想到,沒有定都鹹陽讓他開始失去「地利」,逐漸導致敗亡,「衣錦夜行」這個成語便由此而來。「衣錦夜行」這個成語引申到現在,含有貶義的成分居多。在現實生活中仍舊有許多人的想法和項羽一樣,「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回家後就重新舊屋,起新房,這是很多人在外發財還鄉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情。

02

然而,在我國漫長歷史長河中,老祖宗們總結出來了四個人生忌諱,並且提煉出了一組極其簡單的俗語,其中「富不住大屋」更是這「人生四忌之首」。關於這一組俗語的前兩句我們已經十分熟悉了,那就是:「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

▲今人仿建的明代民居

為什麼要說「富不住大屋」呢?其中的原因非常簡單。歷史已經證明項羽「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的做法並沒有太好的結局,而與之對立的「富不住大屋」主要就是奉行財不外露的原則,千萬不能隨時暴露自己的財富。畢竟人都是有仇富心理,財富外露,只會給自己平添煩惱。

03

「窮不行遠路」的含義是什麼呢?在古代,因為交通工具單一,除了步行就只能靠著騎馬、坐馬車或者坐船出行,舟車勞頓的說法便是由此而來。並且馬對於當時的窮人來說是可望不可即的,想出遠門的話就只能徒步了,這不僅會讓身體吃不消,還容易遇到各種各樣的意外。更何況出遠門萬一水土不服也會生病,路上費用消耗較大。

▲清代馬車舊照

想當初隋唐時秦瓊秦叔寶之所以淪落到賣馬的地步,不就是因為「窮行遠路」嗎?話分兩頭,現在便捷的交通方式,已經讓這句話的不再適用。相距千裡,也能夠通過飛機、汽車等方式相聚。看來,俗語也要跟隨時代的發展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才能更好的起到警示作用。

04

古人總結出來的「人生四忌」之中,除了「富不住大屋」和「窮不行遠路」之外還有後兩句。也正是這兩句更能夠體現出古人生活智慧的精華——「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

▲明代士族夫婦裝扮

「老不洩殘精」是說人需要學會克制自己的欲望,特別是年齡較大的時候,需要善加保養自己的精神與身體,少去做「老夫聊發少年狂」的事情。「少不食壯火」又告誡我們人在年輕的時候,雖然身體和精神狀態都很好,但也不能夠貪圖一時之快,一旦過猶不及便會反受其苦。

這些俗語經過了長期的時間打磨,是符合一定的社會規律的,能讓人明智,少走彎路,就算這些俗語,短時間內和你自身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合,不過聽一聽是沒壞處的,反正又不會吃虧。

結語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出自出自《戰國策·趙策一》,原文為:「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比喻人們應當牢記以前的經驗教訓,作為今後行事的借鑑。智慧的故人們根據歷史的結果總結出的「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的俗語肯定是有其存在的道理的,我們還是應該牢記古人的經驗教訓,這樣才能獲得比較好的結果。

參考資料:

《夏日絕句》

《戰國策·趙策一》

《史記》

《雅言與俗語》

相關焦點

  • 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
    農村俗語確實是有「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話,當然了這樣的話,是很警示意義的。我們現在看這一句話,可能有點難以理解了。畢竟在我們如今看來,富人住大屋,才是有身份的表現。很多商人,他們都是住在繁華地段的別墅裡。也只有這樣的人,才是主流社會上最為富有的人。
  • 揭秘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話實際上是更適用於在古代的時期。這也是古代人經過長時間觀察得出來的一個至理名言。我們都知道,現在富有的人,住的屋子很大,往往都是別墅。一般住別墅的人,也都是有保姆的。所以,現在住大屋我們是不難理解的。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俗語是過去老一輩人,根據農村的家境富裕程度,和房宅的風水總結出來的一句俗語。『』富不住大屋『』,過去財富講究聚集,那麼財富怎麼才能聚集的多起來,人家才能富裕起來,過去更多的要在修蓋房宅上下功夫,而且有許多講究,其中之一就是住宅不能過高過大。寬敞疏鬆就不聚財,會發生錢財洩漏,人家富裕不起來。所以過去修宅都比較矮低。大屋住人同樣和財富有關。一家子如果人口多住大一點的房屋,尚無什麼,人多出入看見熱鬧有氣氛。不覺得也什麼不妥。
  • 深層看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些值得深思
    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我是碎 月,大家可以關注碎月導師,每天都有新內容分享,那這期內容我們就來看一句農村俗語。在農村,有很多流傳很久的俗語,這些話都是前人的經驗或者是對生活的總結,每一句都值得我們借鑑和深思,比如這句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意思來說:就是人有錢了、富裕了,不要住大房子,如果沒錢比較窮,就不要走太遠的路,那表面的意思就是這樣,但是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 老祖宗為什麼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難道高屋大宅不好嗎
    比如說,在我們村裡有老人經常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當時還很不理解,為什麼要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有錢了住個大房子,難道不好嗎?窮困潦倒的時候,不應該走去,尋找新的機會嗎?不是有句老話說「衣錦還鄉」,還有說「人挪活,樹挪死」嗎?直到最近才明白,原來「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住大房子不好嗎?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我國比較典型的傳統農耕文化思維,強調的是居住安全,出行安全。俗語在現在的人們看來比較保守,從過去的社會背景來說,表現了舊時農村人過安穩日子的心態。1、富不住大屋富不住大屋,意思是說,富即便家裡很富裕,可以蓋很多的房子,住大間房間,但家庭成員睡覺的臥室不能太大。這裡的屋,指的是屋間,尤其指臥室。
  • 老祖宗告誡: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
    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其實,「老人言」的智慧,不只體現在對人生的描述和認識,更體現在對一種古老智慧的參透。老人言,好比陳年佳釀,歷久彌新。「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句話要告訴我們的是,不要仗著自己年輕身體好就不知道節制地放縱自己,為所欲為去吃一些大補的東西,住大房子,要學會腳踏實地、踏踏實實地做人。
  • 俗話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祖宗留下智慧
    然而在古人看來,我們現在有一句俗語叫「財不外露」,意思是富人不應該到處炫耀自己的財富,因為這不僅會引起非分享者的嫉妒和惡意,而且會導致自己迅速失敗。因此為了讓後人記住這個道理,古人把這些生活中的禁忌列出來,編成俗語,比如我們說的一句話:「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
  •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怎麼理解?
    中國有很多俗語,俗語是古人通過長期對人們的生活觀察得出來的經驗之談,往往這些經驗之談,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都是藏有大智慧的。就好比「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樣的俗語。像什麼補品之類的東西,對於青壯年的人來說,根本都是不需要的!再次我們再說何為富不住大屋?這個意思就是說即便是富裕了,也不要過極其奢華的生活,人一旦揮霍無度了,家裡的家產即便是在富足,也有敗光的那一天!不管什麼時候,做人做事還是低調行事的好。
  • 張平說—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祖宗的大智慧,絕了!
    然而這種做法其實並不可取,老祖宗們甚至還因此而將其與其它的事件並列,稱其為「人生四忌之首」,並且總結提煉成為了極其簡單的俗語,前兩句我們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的產生有著悠久的歷史,很多俗語的產生就是來源於勞動人民在生活和勞動中,通過不斷觀察和總結出來的一些哲理論斷,並且通過民間的口口相傳,一直流傳到今天。向人們不斷地揭示真理和傳授經驗。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從字面意義上很容易讓人想歪,想到男女之事,但是現在的很多詞彙和古漢語中的詞意不一樣,就拿精這個字來說,古人所說的精是指人的「精氣神」,在古人的心中,精氣神這三中東西是構成人體的基本要素,是主宰人的整個生長和發育以及衰老的過程,所以說一個人要是「精氣神」沒有了,那麼這個人的身體也就快不行了。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代表什麼?住大房子不大好嗎
    「富不住大房子,窮不走遠路」,是我國農村傳統農耕文化中比較典型的思維方式,強調居住安全、出行安全。在現在的人們看來,俗語是比較保守的,從過去的社會背景來看,表現的是老一輩農民安逸的心態。富家不住豪宅。富家不住大房子,就是說,富家即使家裡很有錢,也可以蓋很多房子,住大房間,但是家人睡的臥室不能太大。這所房子指的是房間,特別是臥室。過去,人們認為,庭院可以是大院子,房屋可以建造大房子,大殿越寬敞越好,包括廚房、飯廳、書房等,都可以很寬敞,只有臥室不能太大。如今,我們看影視劇,看到古人的臥室都比古人大,其實那是一種視覺錯覺。
  • 農村「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啥意思
    農村老話「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簡短易懂,又富含深意,聽老人言則身體倍棒,健康長壽,如果不聽老人言,那可能就是要吃虧了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幾句老話的意思。老不洩殘精:何為「殘精」?人上了年紀之後,真的是不比年輕時,精氣神大不如前,從眼神裡就能看出來,老人的眼神不像年輕人眼神那樣炯炯有神,兩眼放光,而是雙目無神。這體內殘存的精氣肯定是不如年輕人了。這個時候用中醫的話說,就要斂氣,而不能逞強,否則更傷元氣了。
  • 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這話啥意思?
    像是這句「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就是完美的證明。很多人看到這句俗話時,由於第一句的緣故,會莫名向不好的地方想。其實這句俗話說的是養生和世故。農村俗話的意義便在於此,我們不能因為它通俗易懂就覺得很土,朗朗上口和簡單明了才是最難的,一堆詞堆砌在一起,讓人看得一頭霧水並不是什麼好句子。
  • 老人言:「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後半句更加經典,卻鮮為人知
    這種「大屋」,體現出來的是人們對於「富貴」的追求,在某種意義上,房屋是人們展示財力的最有效方式。因為房子通常是一個家庭中,佔比最為重要的資產,同時也是他人可以一眼看到的,所以人們為了展示自己家中的中興氣象,為了顯示自己家中確實有錢,都喜歡用龐大的房屋來顯示。
  • 「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後兩句才是精粹,說出人們養生通病
    除此之外,不得不說,現代人年輕人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無可置疑的是,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這就代表著這個國家之中有非常多的人力資源。人力資源能夠促進一個國家的強壯發展,也能成為國家發展的壓力。只能說,任何事物都是具有雙面性的,人口也不例外。
  • 「精足不思淫,氣足不思食,神足不思眠」啥道理?男人早懂少吃虧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老祖宗用他們的聰明智慧,總結了許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會吃千頓香,亂吃一頓傷」「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腿軟不同房,肉軟不吃涼」「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等,中國自古以來都十分重視這一些,這一些俗語飽含古人養生智慧,既然可以歷經千年歲月滄桑而長盛不衰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你聽說過嗎?
    大家從民間流傳的這句「富不添丁,窮不添女」的俗語中就可得知。富不添丁:丁,釋義為「人口」,俗語中特指男孩。直白解釋就是:家庭富裕了,就不要再生男孩了。那很多朋友肯定就納悶了,在重男輕女的時代,在需要兒子傳宗接代的時代,怎麼可能還有人說不要生男孩呢?而且還是富裕人家,又不是養不起!
  • 俗話說「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老祖宗的話總結太在理
    俗話說「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意思是說,即便是非常富有了,也不要住大房子,不必擁有豪宅別墅,保留勤儉持家、艱苦奮鬥的好傳統作風,才能讓子孫後代福蔭長存。一、古人為何說「富不住大屋」俗話說「富不住大屋,子孫齊享福」,現在人們普遍認為越大的房子住著越舒服,越小的房子住的越不舒服,所以說現代人普遍覺得掙了錢,發達之後就應該住大屋。
  • 俗語「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搞不住」,啥意思?你有幾個螺?
    俗語「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搞不住」,啥意思?你有幾個螺?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老祖宗們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優秀的文化傳統,這些文化都是他們日積月累通過自己的經歷所總結出來的,對於我們有著很大的影響和啟迪,能夠讓我們將它好好的發揚並傳承下去。